漢字信息
讀音 suì
部首筆畫
部首:示
部外筆畫:5
總筆畫:10
五筆86:BMFI
五筆98:BMFI
倉頡:UUMMF
筆順編號:5225211234
四角號碼:2290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95F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出示
漢字部件分解:出示
筆順讀寫:折豎豎折豎橫橫豎撇捺
漢字演變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雖遂切,音粹。《說文》神禍也。《徐曰》禍者,人之所召,神因而附之。祟者,神自出之以警人。《左傳·昭元年》實沈台駘為祟。
又《哀六年》河為祟。《前漢·江充傳》祟在巫蠱。《師古注》禍咎之徵,鬼神所以示人也。故從出從示。
又《集韻》雪律切,音恤。義同。
字義
基本字義
1.原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迷信);借指不正當的行動。
詳細字義
<名>
1.(會意。從示,從出。示,與鬼神有關。表示鬼魅出來作怪。本義:鬼神製造的災禍) 同本義 [evil doing]
寡人不祥,被於宗宙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戰國策·齊策》
2.又如:禍祟(災禍);祟書(迷信者認為,人害病是鬼神作祟,而且鬼神何日何時作祟,可在書上查出,此書稱為“祟書”);祟惡(指鬼神所作禍害)
<形>
1.指行動詭秘,不正當 [in secret,evil]。如:鬼鬼祟祟;暗中作祟;私心作祟
方言集匯
◎粵語:seoi6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sui5 [客英字典] sui5 [海陸豐腔] sui6 [寶安腔] sui5 [客語拼音字彙] sui4 [梅州腔] sui5
壓“祟”錢
傳說一
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三下,孩子嚇得哭起來,然後就發燒,講囈語而從此得病,幾天后熱退病去,但聰明機靈的孩子卻變成了痴呆瘋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不睡,稱為“守祟”。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逼著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倆不敢合眼,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半夜裡,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竟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後祟就再也不敢來害小孩子了。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由八仙變的,在暗中幫助孩子把祟嚇退,因而,人們把這錢叫“壓祟錢”,又因“祟”與“歲”諧音,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稱為“壓歲錢”了。在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壓歲錢。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壓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的,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
傳說二
另有一說源於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凶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炮竹驅趕“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下,因被壞人背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為“壓歲錢”。
易混淆字
崇(ch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