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善寺

明建崇善寺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沿中軸線由南往北,建有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大悲殿、金靈殿6座正殿。 遺憾的是,這座由無數民脂民膏堆積而成的建築,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被一場大火所吞噬,僅存大悲殿一組建築,即現在的崇善寺。 現存的崇善寺,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為原寺的1/46,有山門、鐘樓、大悲殿、東西廂房和東小院等建築。

簡介

崇善寺位於太原市上馬街中部南側,原名白馬寺,後改延壽寺,明初易為崇善寺。系三晉名剎,遊覽勝地。

歷史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晉王朱(朱元璋的第3子)為紀念其母孝慈高皇后,差岳丈永平侯謝成奏請明太祖朱元璋欽準,在白馬寺舊址上建築(擴建)新寺,由右護衛指揮使袁弘任監修,至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竣工,歷時8年,晉王題額“崇善寺”。
明建崇善寺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沿中軸線由南往北,建有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大悲殿、金靈殿6座正殿。每個正殿兩旁均配建左右對稱的偏殿、畫廊和方丈院,由南而北依次為東伽藍殿、西伽藍殿、羅漢殿、輪藏殿、東團殿、西團殿、東畫廊、西畫廊、東方丈院、西方丈院等。這些建築各以一座正殿為主體,組成一個獨立的庭院,各院之間分別以宮牆、山門、花圃和樹木分割,自成體系。
遺憾的是,這座由無數民脂民膏堆積而成的建築,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被一場大火所吞噬,僅存大悲殿一組建築,即現在的崇善寺。1882年(清光緒八年),山西巡撫張之洞倡議,在崇善寺的廢墟上建起了一座規模巨大的文廟,使崇善寺一分為二。
崇善寺的山門,為無梁密檐式,綠琉璃瓦蓋頂,面寬3間,辟3門,門額中書“大悲勝境”,左書“宗唐遺址”,右書“晉源神景”。門的左右兩側蹲臥一對鐵獅,雄悍威猛。山門兩側有鐘鼓樓。鐘樓內大鐘系1506年(明正德元年)所鑄,高2米,外徑1 8米,鍾唇厚5厘米,名義重量為9999斤,實際已超萬斤,為的是避諱皇帝“萬歲”的“萬”字。

古寺價值

現存的崇善寺,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為原寺的1/46,有山門、鐘樓、大悲殿、東西廂房和東小院等建築。解放後得到政府的精心維護,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無論是宏麗軒昂、舒展健美的木構建築,還是造型奇特、比例勻稱的密宗造像;無論是構圖豐滿、色彩絢麗的壁畫摹本,還是從宋迄今的各種佛藏版本及各種雕刻,都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印刷技術和宗教歷史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