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內涵
社會公平,是就人們在社會中的地位而言的,體現的是人們之間一種平等的社會關係。
社會公平是公共制度的本質要求,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內容,是檢驗經濟體制的根本標準。社會公平包括生存公平、產權公平和發展公平,社會公平的實現機制是巨觀上的一人一票與微觀上的一權(產權)一票,中國目前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是從官本位的市場經濟向社會公平的市場經濟過渡。
基本內容
一種經濟體制,應有三項功能,或者說三個特徵,這就是公平、發展與效率。效率指在短期內資源的配置狀況,發展是制度的實施給制度選擇主體帶來的穩定、長期的收益,公平即社會公平是制度選擇主體權利的實現狀況,但在經濟體制的這三個特徵中,只有社會公平才是經濟體制基本的、能夠反映其本質的特徵。為什麼?因為制度是一種公共品,公共品的本質就在於共償性,如果一種制度的實施使一部分人獲益,另一部分人支付成本,那么這種制度就不是公共制度,而只能是由利益集團單方面確定的,以更便於掠奪社會財富的一種制度結構。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公平,不是歷史上小生產者要求的那種平均主義,而是基於權利與責任,收益與風險相對稱的一種社會機制。從內容上講,現代市場經濟的公平可以大體概括為三個方面,這就是生存公平、產權公平和發展公平。生存公平是指人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員與其他人的生存權是平等的,生存公平在經濟上的體現就是提供一個人所需要的生存資料是公民社會的一種責任,政府沒有理由不履行這種責任,社會也不能允許一部分人剝奪另一部分人的生存權。與實現生存公平有關的制度有社會保障、勞動權益等。產權公平是指一種資源無論資源的主體是誰都應享有平等的權益。產權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與人的生命具有不可分割的產權,這就是個人對自身勞動力的所有權,另一部分是除勞動力以外的各種資源的產權,這些資源主要是通過勞動、交換、繼承等方式獲得的。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含義就是產權的不可剝奪性,人們要想得到一種新的產權只能進行交換,在公平交易中實現產權的轉移,一個連產權公平交易的條件都不具備的地方,市場經濟也就沒有容身之處。發展公平是指公民應償有平等的發展機會、發展權力以及履行相適應的發展責任。要實現發展公平,首先制度約束和公共品的分配應該是公平的。例如,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行政資源的公平共償,法律規則的公平約束等等。雖然市場經濟可以為人們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和制度環境,但由於在資源稟賦和努力程度上的差異,人們不可能得到同等的發展,這種機會的均等與發展的差異既有利於人們的廣泛參與又能提供足夠的激勵,是市場經濟活力之源。
其實,公平的這三個方面我們又可以區分為基礎公平與發展公平這兩個梯次,基礎公平是社會的起點公平,這是最基本的公平要求,如生存權與公共制度的選擇權就屬此類,在基礎公平這個梯次,公平與平等具有相似的內容。發展公平是由機會均等而發展條件不平衡所產生的社會公平,在這種條件下,機會可能是平等的,但由於對機會的利用與把握上存在著差異,因而結果也就不一樣,也就是說,作為發展公平中的公平與平等並不具有相似的內容。但公平的這兩個梯次是不能割裂開來而獨立發展的,相反,它們卻相互依存,其中基礎公平是發展公平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而發展公平則是社會公平不斷向新的高度發展的條件。這就好比若干人共住一棟房子,樓層有好次,套間有寬窄之分,但是都坐落在同一個地基上,人們不能給樓層差、套間窄的住戶一個質量不合格的地基,否則,大家都要遭殃。
歷史考察
從階級公平向社會公平的發展
社會公平,無論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的一種本能要求,而是從社會進步角度得出的一種社會理性,都或多或少地對人類的文明做出過有益的貢獻。而第一個系統化的、具有理論形態和廣泛的社會實踐的公平觀正是以“階級公平”的特徵登上社會舞台的。
在西方,當新興資產階級在封建制度內部成長起來的時候,對其發展構成主要威脅的是代表封建勢力的國家政權,在這種政治體制下,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處於不公平的制度結構中,資產階級受到的是不公平待遇。當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後,確立了私有產權制度,在資產階級內部實現了公平,於是,市場經濟做為一種占主導地位的經濟體制開始確立下來,當然這種市場經濟還只是古典的市場經濟。我們把這種古典市場經濟實現的公平稱為資本產權公平,資本產權公平的特點是從制度上保證了資本產權的不可剝奪性,從而實現了產權的公平交易,形成了國內的統一市場。
自由資本主義制度雖然實現了資本產權的公平,但它卻保存和擴大了資本所有者和勞動所有者之間的不公平,所以我們說古典市場經濟實現的只是“階級公平”。馬克思花了畢生精力揭示了資本所有者和勞動所有者之間的不公平狀況,以及這種不公平對社會進步的不利影響。但隨著工人階級作為一個整體力量的增強,資本任意剝奪勞動者權益的極限受到了限制;特別是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生產上的套用,使市場與企業的邊界變得模糊起來,在生產過程中,物質資本的主導地位開始被信息資本所取代,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人力資本對經濟成長的作用顯得日益重要,人力資本所有者的地位不斷上升,這就為實現另一層次的社會公平——勞動所有權與資本所有權的平等創造了條件,勞動所有權與資本所有權之間的等價交換是現代市場經濟最本質的內容。這樣,資本所有者之間的公平,資本所有者與勞動所有者之間的公平就構成了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公平的主要內容。
重要意義
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公平的含義和意義各不相同。在歷史上,追求社會的公平與公正一直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和核心價值,也是社會主義的魅力所在。一個和諧健康的社會不僅僅要有發達的生產力和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發達的生產力和物質財富用於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指出,所謂的共產主義就是這樣一種社會,“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通過社會生產,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鄧小平也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不斷地發展生產力和提高經濟效率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的需要和全面發展是目的,經濟成長和提高效率是手段。只有把目的與手段辯證統一起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才能走上正確的道路。一方面,滿足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的需要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增長與效率,沒有手段保障的目的只能是一種烏托邦。另一方面,單純追求經濟成長率或提高經濟效率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發展問題。因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雖然是以經濟成長為基礎的,但又不僅僅取決於經濟成長,還要取決於社會的制度安排,如人權是否保障、政治是否民主、法制是否嚴明、社會是否安定、機會是否公平、公共設施是否完善、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等等。離開了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社會公平原則,就會妨礙正當市場競爭,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挫傷人們的積極性,導致兩極分化,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使廣大人民民眾無法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社會主義的目的難以得到充分的實現。這樣的經濟成長也是不可能持續的。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平體制,首先要有利於調動人們的發展積極性。效率不僅是衡量一種經濟制度或經濟體制優劣的重要指標,而且也是衡量一種公平形式是否可取的主要尺度。還要有利於民生的改善和社會的穩定,切實維護農民和職工等群體的權益。
實現途徑
那么,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公平又是如何實現的呢?簡單地講,就是通過制度的選擇與約束實現的。現代社會通過制度的制訂、選擇、監督與實施,從而保證了現代市場經濟的公平。這種體現社會公平的機制可以概括為巨觀制度選擇的一人一票和微觀制度選擇的一權(產權)一票。凡是與整體經濟運行環境有關的制度一般都採取一人一票的方式決策,如基本經濟制度的選擇,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公民權益等方面的各種規則;而在企業運作等微觀經濟層面上,現代市場經濟卻採取的是一權一票的決策機制,比如企業章程,企業內部的有關分配製度等。但一人一票與一權(產權)一票這兩種制度選擇機制並不是平行的,其中一人一票機制所確立的制度的調控範圍和程度要高於一權一票所確立的制度,前者確立的制度對後者的制度選擇構成約束。也就是說,一人一票選擇的制度為一權(產權)一票的制度選擇設定了一個框架,一權(產權)一票的制度只有適合這個框架才被允許實施。例如,企業制訂的各種規則如果違背了國家法律,侵犯了公民權益,或者進行不正當競爭都是不允許的。現代市場經濟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一人一票選擇的制度是一個硬約束,人們不敢輕易越這個雷池,破這個框框。
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公平不僅僅是人民可以公平的選擇制度,而且要以社會公平為標準來檢驗制度,將社會公平作為檢驗制度是否適宜的根本標準。理由是,公平雖然首先表現為人們的一種主觀感受,但是它的內容卻是客觀的,可以確定的,而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無法爭論清楚的問題。無論是生存公平、產權公平還是發展公平,人們在一定的經濟條件下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物質內容。目前國際上在評價經濟體制的運轉狀況時一般是採納三類指標,即經濟福利、經濟穩定與經濟成長。其中的每一類又可以分為若干個指標,但在我國有的人為了把問題簡單化,便乾脆將效率作為體制運轉狀況的主要標準,或者把效率作為硬指標,其他指標只能屈居其次,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提高經濟效率的方式可以有多種選擇,人們經常提起的就有所謂外延式擴大再生產和內含式擴大再生產等。以效率為標準就會導致人們只問最終結果,而不管手段與過程如何。這就好比若干人參加田徑比賽,一個人跑直道,其他人跑彎道,儘管也能排出名次來,但並不能給人以激勵。但用公平來檢驗經濟體制,則不僅考慮到了結果,更重視起點和過程。如果產權交易是公平的,那么社會對產權的使用就不存在外部性,產權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就是一致的,這樣的經濟當然是實現了資源有效配置的經濟。如果一個社會實現了生存權與發展權的公平,那么這個社會的有效需求就得到了實現,人們的消費不存在外部性,而有效需求的實現程度則是考察社會福利的可靠指標。如果一個社會實現了制度的公平選擇、公共品的公平分配,那么這個社會必定是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所以用公平來檢驗經濟體制,其實這種公平也就包含了經濟效率,不過這種效率是以效益為基礎的效率。
用效率還是用公平來評價經濟體制,可能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用效率作為標準,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位於世界前列,所以有人很樂觀地認為中國的體制是最成功的。但如果用公平作為標準,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來我們的經濟體制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市場經濟體制,像上面所提到的制度選擇權的公平、生存權公平、產權公平、發展權的公平在中國的經濟體制內還缺少一種使其變為現實的機制,這種沒有公平約束的市場經濟也就必然會使經濟的增長偏離社會福利的軌道滑動,如此看來,與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相伴隨的卻是貧富差別的拉大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一定要給國目前的經濟體制找一個名詞來表達的話,還是叫官本位市場經濟好,因為中國的經濟體制還是在現行行政體制主導下的市場經濟,所謂經濟體制體制的完善,也就是從官本位的市場經濟轉變為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體現社會公平的市場經濟,也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維護社會公平
要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僅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本質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中國共產黨追求的一個根本目標。
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社會公平是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公平是貫穿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價值。在和諧社會建設這個系統工程中,社會公平是一個“測溫計”,它客觀地測量著社會的和諧度。“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反之,事不公則心不平,心不平則氣不順,氣不順則難和諧。只有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才能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社會關係逐步融洽、協調,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
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也是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的過程。和諧社會建設是一個動態過程,而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必然貫穿其始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構建和諧社會,要著力擴大就業機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理順分配關係、發展社會事業,認真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民主法制建設的推進,人民民眾的公平意識越來越強。只有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才能使人們的心情更加舒暢,各方面的社會關係才能更加協調,廣大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
加快發展步伐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基礎。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現象,都是前進中的問題,最終的解決途徑還是靠發展。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把社會財富這塊“蛋糕”做大做厚,同時更合理地“切好蛋糕”,才會更有效地促進公平。否則,只能是低水平、低層次的“公平”,貧富差距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
在現階段,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關鍵是要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
首先要從法律上、制度上、體制上努力營造一個維護權利公平的制度環境。切實維護和落實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的各項權利,保證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夠比較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工作就業的權利、參與社會政治生活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權利,努力為每個社會成員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堅持法律和規則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團體都不能有超越法律和規則的特權。
其次,要高度重視解決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問題。在改革發展的進程中,社會成員之間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是難以避免的,但應保持在合理範圍內。如果社會成員收入差距懸殊而又長期得不到解決,就不僅會挫傷人們的積極性,而且會影響社會安定團結。要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積極推進分配製度改革,進一步理順分配關係,完善分配製度,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再次,要努力建立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係的利益協調機制。把妥善協調各種具體的利益關係和內部矛盾、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係與維護社會公平結合起來,逐步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科學決策機制,建立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協調機制,建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以及社會預警機制,把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納入多種機制有效運轉的常態軌道。
當前,要特別關心困難民眾的生產生活,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認真貫徹中央的有關精神和政策,採取有效措施,做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再就業工作,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維護好民眾的各項權益。特別是要注意解決征地拆遷、企業改制、職工工資福利待遇、農民工工資發放、環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部分民眾在子女上學、就醫、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
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是一個長期的奮鬥過程。社會公平不是一個靜止的絕對狀態,而是歷史的、相對的、具體的,是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具體的制度安排制約的,它的實現方式和實現程度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和不同的時代是不同的。公平不等於平均。社會主義要注重公平,但不是平均主義。必須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實現社會公平與保護生產積極性結合起來。
社會公平,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美好憧憬。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貫徹,構建和諧社會的實施和推進,吹響了維護社會公平的號角,加快了維護社會公平的步伐。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億萬中國人民將沐浴在社會更加公平的春風裡,以更加矯健的步伐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市場經濟公平與社會公平
市場經濟本身是是一種公平經濟,市場經濟的建立並不必然帶來社會不公,社會公平問題的出現恰恰是市場經濟不完善的表現。我們要正確理解公平的涵義、市場經濟與社會公平的關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地促進公平的實現。
中國三十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實際是圍繞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進行的。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社會公平成了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有人把現階段的不公平歸咎於市場經濟,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有必要對公平的涵義以及市場經濟與社會公平的關係這些基本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便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
一、如何正確理解公平的涵義
公平是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然而人們對公平的理解並不相同,且許多人在公平的理解上存在偏頗。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兩個角度來理解公平的涵義。
首先,我們通常說的公平至少可分為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兩個不同的範疇。經濟公平主要是指各種生產要素、各個經濟主體能夠實現等價交換。社會公平是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諸方面的概念,主要是指社會成員享有均等的機會,擁有平等的權利,非凡是擁有平等的生存權與發展權。經濟公平與社會公平互相配合,互為補充。
其次,從動態層面來看,公平又可分為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這三種狀態的公平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起點公平和過程公平是結果公平的前提和保證,公平的起點和過程最後都要通過結果表現出來,並且要受到結果的檢驗。結果公平是起點公平和過程公平的最終目標,起點的公平和過程的公平都是為了保證結果的公平。因而我們在談論公平問題時,不光要看結果是否公平,同時要從起點和過程的角度來衡量是否公平。在解決公平問題時應當三者兼顧,不可偏廢。
二、市場經濟與社會公平的關係
有人認為市場經濟必然帶來不公平,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只看到市場經濟發展結果帶來了社會不公,沒看到市場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公平。應該說,市場經濟本審是一種公平經濟但同時也暗含著社會不公平。
市場經濟可以促進社會公平
首先,市場經濟是一種公平經濟。參與市場活動的經濟主體在機會均等的原則下,遵循相同的競爭規則,並受相同市場秩序的約束,在商品買賣的過程中進行等價交換。其次,市場經濟有利於社會公平的實現。我國經濟體制改個的實踐證實市場是一種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也最有利於充分調動經濟主體的積極性,因而市場經濟體制更能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為實現社會公平提供雄厚的物質保證。
市場經濟可以帶來社會不公平
首先,所謂起點均等只是一種理想形式,在現實經生活中每個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不同的環境,因而真正的起點均等是不可能實際存在的。另外由於個人天賦的差異和擁有的資源不同,獲得的機會也並不相同。即使機會均等也並不能保證財富分配的平等。
由此可見,市場經濟本身是一種公平經濟,但市場經濟的競爭原則本身也暗含著社會成員在結果上的不公平,同時由於我國市場經濟的不完善更加劇了這種結果。我們一方面要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其他各種有效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
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社會公平
實現社會公平不是要改變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取向,相反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通過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來推進社會公平,同時也藉助其他身段來彌補市場經濟自身的不足。目前,我國解決社會公平問題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樹立科學的社會公平觀。
首先,我們所講的公平是有效率的公平。社會公平只能是在效率基礎上的公平,離開效率基礎的單純公平沒有任何意義,因而我們追求的公平應以保障最低限度的效率為極限。其次,我們所講的公平是有差異的公平。不承認個體差異的公平表面看來公平實際上是不公平的。事實上,沒有差異的公平也是不存在的,差異性公平才是現實社會中真正存在的公平。當然這種差異性要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不能超越社會的心理承受底線。再次,確立科學的公平觀還應懂得:公平的實現是一個動態的、歷史的過程。社會公平是一種目標,是一種追求。是需要長期奮鬥才能實現的美好理想,我們需要為實現這種理想而不懈努力。
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目前,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健全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中的平等地位。一要加快國有資本的結構調整,完善國有資產治理體制,促進國有資本和其他資本的公平競爭。二要推進壟斷行業改革,擴大市場準入,減少市場主體起點的不公平。三要加強市場監督,嚴厲懲治各種違反市場公平規則的經濟行為。四要推進勞動力和要素的市場化,矯正不合理的要素價格,調節勞動和其他要素以及各要素酬之間的比例。五要強化壟斷收益的分配治理和調節,減少或消除由於壟斷帶來的不合理超額利潤。總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追求效率的優勢和實現經濟公平的本性。
加強政府公共服務職能。
市場經濟的實踐證實,無論起點如何如何平等,過程如何公正,其結果總是有先後勝敗之分。因此,政府必須從公平與公正的出發,從關注經濟建設轉向更加關注社會公平。具體而言:一要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公共財政是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政府財政。完善公共財政要求政府減少對生產領域的直接投入,加大對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投入。二要改善稅收制度。稅收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也是保障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政府通過對高收入者和高消費者的高稅收,可抽取高收入階層一定數量的收入轉移給低收入階層,保障全體社會成員都應享有基本生存權和發展權。我們可以學習國外一些做法,實行累進稅率制的個人所得稅;徵收資本利得稅、遺產稅、房地產稅和消費稅等針對富人的稅種。三要重點關注弱勢群體。實現社會公平不僅關注過程的社會公平更要關注結果的社會公平。弱勢群體處於社會底層,對社會公平與否有切實的感受。因此,要在鼓勵和保護勤勞、合法致富的前提下,加強對低收入和貧困群體的保護。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應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
推進慈善事業的發展。
慈善事業是動員社會力量進行社會救濟和從事公益活動,是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慈善捐贈可以彌補公共財政之不足,客觀上起到社會財富再分配的作用。慈善事業帶來的影響不僅是經濟的,還有社會與政治的,能發揮市場和政府無法替代的作用,贏得弱勢群體對社會的認同。目前我國慈善機構所把握的資金總額還不到GDP的0.5%,而美國每年捐贈的慈善資金高達GDP的9%。積極推進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建立全社會認同的慈善環境是解決社會公平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
總之,樹立科學的公平觀可以明確目標,激發鬥志。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以使人們獲得公平的發展機會。完善政府公共服務和慈善事業可以更加促進這種公平,最終實現社會公平。
科學發展觀與社會公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加快,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利益主體的多樣化所引發的矛盾和問題也越發突出。在這些問題和矛盾中,社會公平問題變得更加突出。黨的十七大提出“實現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主張,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要進一步總結我國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更多地關注社會公平問題。將公平原則納入到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中,將公平原則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全過程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
一、公平: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
堅持社會的全面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就是要著眼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建設和發展,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機統一。應當承認,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對社會事業和社會建設的均衡發展,包括國民教育、公共衛生、社會公正、生態環境等問題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特別是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步擴大,社會公平問題日漸成為一個突顯的、受到廣泛關注的問題。
事實證明,沒有教育、文化、政治、社會諸方面發展做堅實基礎,根本不會有真正的經濟成長、經濟發展;以犧牲諸方面的發展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將陷入無序和危機。社會主義社會作為人類歷史上嶄新的社會形態,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就是要求我們必須走出追求單一經濟成長的認識誤區,將社會看成是一個活的有機體,注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推進經濟成長、政治民主、社會平等、文化繁榮、生態平衡綜合均衡發展,確保社會的全面進步。
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來認識公平的價值,我們可以發現,公平是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從一定意義上說,只有經濟公平、政治公平和文化公平,才能真正將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
(一)經濟公平規則推動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的發展。科學發展觀首先是要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而如何才能做到又好又快的發展,這就需要充分認識經濟公平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傳統的自然經濟時代,每一個生產單位都是在封閉的區域中完成對各種產品的生產。在現代經濟的交換關係中,一切國家的、民族的、地區的封鎖被打破,勞動力的價值在普遍交換中進行著公平競爭。在這種情況下,一切生產部門的共同基礎是普遍交換本身,是世界市場,因而也是普遍交換所包含的全部活動、交易、需要等等。當然,這種交換還是在一種內在的約定中得以完成的。是建立在市場文明基本約定中的。要使商品互相交換的價格接近於符合它們的價值,就需要建立一種經濟交換的契約文明關係。現代經濟學就是研究通過定價結構起作用的一種組織功能,所以他們往往將經濟學稱為“交換的科學”、“公平的經濟學”。
(二)政治公平規則推動著政治文明的健康發展。政治的進步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政治公平受制於經濟公平,同時對經濟和社會公平又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政治層面的公平,是指國家和社會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和規則,保證每個社會成員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在階級社會中,政治公平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政治公平又與不同階層的利益訴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來看,政治公平就是勞動人民當家做主,每一位公民都具有平等行使的政治權利。只有確立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原則,才能從根本上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黨的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背景下,要保證人民民主權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就必須建立一整套公平正義的規則,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在公平正義的規則中進行活動。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的結合起來,這就為社會主義政治公平的實現找到了一條現實可行的道路。我們要按照十七大精神的要求,不斷探索實現人民民主的公平機制,充分保障人民民眾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特別是要注重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要努力深化體制改革,探索社會主義公平政治的基本規律,進一步調動和發揮人民民眾的政治積極性,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民主健康發展。
(三)倫理公平規則推動著和諧文化的建構。和諧文化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之義。從發展倫理學的層面來看,科學發展觀內在的要求是建立一種新的倫理公平觀,即尊重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權。這是現代社會的基本價值導向,更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必然要求。倫理公平主要是指在價值觀上倡導一種人格的獨立平等和個人生存價值的平等。儘管每個人由於智力稟賦、受教育的狀況、家庭背景等不同,可能會導致每個人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差異,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系列的不平等。但倫理意義的公平必須有自身的內在尺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這種人格尊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以上三個層面是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有著各自的內在尺度。從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來講,要促使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必須深刻把握不同發展領域的不同尺度要求,避免不同尺度和要求的錯位和竄位。如經濟交換的普遍化和規範化,有力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體現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保障了經濟公平的運行。但必須明確的是,這種公平只是被界定在經濟領域中,而一旦交換關係普遍滲入到政治和文化領域,它帶給政治和文化的,就可能不是公平,而是腐敗和混亂。
二、公平與效率的均衡: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
公平和效率是人類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對很難解決的矛盾。從歷史的發展來看,這一矛盾的雙方既是相互聯繫又是相互制約的,同時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所內生的問題又是不同的。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強調某個方面的重要性是應當的。如從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的歷史進程來看,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由於經歷了十年浩劫,人民生活水平極其低下,國民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在當時的情況下,有所偏重效率是不得已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社會有了很大發展,與改革開放初期的狀況有了很大的不同,著力解決公平與效率的均衡已是刻不容緩的。當今世界的社會發展的經驗教訓,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都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迪,這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推進公平與效率的均衡發展,強調公平與效率並重,進一步重視和解決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問題。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從社會的全面進步與和諧發展的意義上來說,效率與公平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效率的提高是公平形態的物質基礎。公平作為一種社會規範和價值判斷,一個首要的前提就必須是經濟效率的提高。沒有效率的提高,沒有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也就不可能出現需要通過公平加以解決的問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公平理念也就不會出現。在效率影響公平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效率原則和公平原則在一定程度上的相通性。市場競爭形成了效率原則,這就內在地要求著一種新的價值觀念的形成。經濟效率的最根本要求就是機會均等,這既是效率原則,也是公平原則。機會均等指的是一種起點和條件的平等,即每一個人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公平競爭。從公平的市場競爭意義上說,這就要求和規定著每一個經濟主體都能夠在機會均等的原則下獲取生產資料;能夠在機會均等的條件下參與市場競爭;每一個經濟主體所承擔的賦稅等義務也應當是均等的。另一方面公平構成了效率提高的基本保證。效率的提高並不是一個自發的過程,必須依賴公平的規範約束。這種公平的約束既包含在市場競爭過程之中,也包含在市場競爭之後。
公平的作用,對於微觀部門是如此,對於整個社會更是如此。影響當代中國和諧社會構建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不同職業的公平比較問題。當然,我們不可能要求在收入分配上一刀切,但現在的問題是,收入分配的不公、腐敗現象的出現,已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既會對我國經濟整體效率的提高產生不利的影響,更會危及我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三、維護公平和正義,推進社會的全面發展
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和要求。但科學發展觀絕不意味著放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絕不意味著要放棄對效率的追求。提出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推進社會的全面發展,也並不意味著要求各個社會群體和每個人都在平均主義的背景下循規蹈矩,社會不能有任何的差距和不平衡。事實上,我們追求的公平與和諧,是在發展中充滿活力和創造的公平與和諧,而只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平與正義,才能激發各個社會階層、社會群體以及每個人的創造活力,進而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這兩者是內在統一、相互聯繫的。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每個人在社會發展中的平等權利。人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主體。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調動所有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就必須將維護每一個社會成員的權利和義務作為基本的價值規範加以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以人為本是堅持和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和根本,這也充分說明我們黨以及全社會進一步認識到尊重人格的平等和尊嚴的現代意義。應當承認,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會使得每個人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有所不同,但絕不意味著我們可消解社會成員所應有的權利和義務的均衡,更不意味著可以忽略一些弱勢群體的存在。社會發展是由歷史的合力所組成,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個人都對社會發展起著一種促進的作用。離開歷史合力的整體均衡,剝奪一部分人應有的公平權利和義務,必然導致社會發展的不均衡、不和諧,並且也會導致社會前進的步伐停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其道理也正在於此。
(二)建立公平的社會整合體制和機制,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衝突。馬克思主義認為,利益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內在根據。社會是由“現實的個人”所組成,現實的個人是社會存在的主體。是要從事活動、進行物質生產的。而現實的個人活動動機則是由利益所引起的。人類基本的和直接的利益動機是吃、穿、住,這也構成了人類政治、軍事、外交活動的價值基礎。建構公平的社會整合機制,最充分地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廣大人民民眾享受到應該享受的改革發展成果,這是我們制訂方針政策的基礎和出發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經濟主體的多樣化,不同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矛盾和衝突也越來越突出。尤其是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利益格局的進一步調整,使得經濟利益矛盾成為人民內部矛盾的根源性和主導性矛盾。如果這些衝突和矛盾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和解決,我們就難以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就無法實現,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也必然會產生動搖。
當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市場主體利益的分化,不可能使每一個社會群體和社會成員的利益需求都能完全得以滿足,這就要求我們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貫徹唯物史觀的基本原則,從公平與效率、公平與穩定的辯證統一的關係出發,抓準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與不同階層的具體利益的結合點,建立規範的對話和協商機制,儘可能地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體化。在處理和協調各種利益矛盾時,要注意尊重和依靠民眾團體、利益集團等社會組織的力量,社會組織和社會團體是建立現代化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具有比個人更強的政治經濟表達能力,具有更強的協調各種矛盾的能力。
(三)以公平競爭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社會活力來自於公平競爭,沒有競爭社會就不可能前進,而如果競爭不是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社會同樣也不可能前進。市場經濟本身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經濟,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構建公平競爭規範來增強和激發社會創造的活力。要保持競爭在一種公平、健康的軌道上持續發展,就必須建構一個系統的規範競爭的價值標準,這種價值標準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權利與義務的統一。要真正實現競爭的公平運行,就必須貫徹競爭主體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競爭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在競爭過程中是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它們互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一方面任何權利的實現都是建立在對義務履行的基礎上的,不存在無義務的權利;另一方面任何義務的履行又是以一定的權利為前提的,也不存在無權利的義務。在競爭不充分的條件下,競爭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是被分離的,一些競爭主體享有充分的競爭權利,卻不需要盡到自身的義務;另一些競爭主體被強行賦予更多的義務,卻難以完全享有自身的競爭權利。這種競爭權利和義務的失衡也必然導致競爭過程的不公平。
二是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相統一的原則。競爭是建立在個人需要基礎上的,競爭的結果只有給個人帶來利益才能喚起個人的競爭熱情。否認或漠視個人利益在競爭中的合理存在,就不可能激活競爭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應當指出的是個人競爭意識的產生和競爭能力的提高又是同社會整體的進步聯繫在一起的,個人不能超越社會整體的發展進程而獨立存在,競爭的公平結果是既給競爭個體帶來利益,同時又使社會整體力量得以強大。要反對在競爭中只顧個人利益,漠視社會整體利益的價值導向,它將導致貧富不均、兩極分化;同時也不能僅僅強調社會整體利益,否定競爭個體的合理的利益需要,否則,就不可能形成一種富有創造性的競爭格局。
三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統一的原則。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建立在競爭基礎上的,只有通過競爭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提高。可以說,沒有競爭就沒有物質生產力的普遍提高,但物質生產力的提高又並非競爭的唯一目標,社會的整體發展是建立在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統一的基礎上的。要防止和避免競爭造成的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脫節,就必須建構一種公平的競爭道德系統,努力通過競爭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結合起來。在競爭過程中,要善於總結和推廣優秀的精神成果,並將這些精神成果同物質創造結合起來。尤其是當代競爭,實質上就是科學的競爭、人才和素質的競爭。競爭的最後歸宿不僅僅是物質文明的提高,而是建立在社會全面進步基礎上的人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