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來源
《中國藥典》(2000年版)。
劑型介紹
基本功效
外用消炎解毒,收斂生肌。除濕解毒,收斂生肌。
基本內容
【簡介】為老鸛草經加工製成的軟膏。
【製法】取老鸛草10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加等量的乙醇使沉澱,靜置12~24小時,濾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加對羥苯乙酯0.3g、羊毛脂50g與凡士林適量,混勻,製成1000g,即得。
【性狀】本品為褐紫色的軟膏。
【功能與主治】除濕解毒,收斂生肌。用於濕毒蘊結所致的濕疹,癰、疔、瘡、癤及小面積水、火燙傷。
【用法與用量】外用,塗敷患處,一日1次。
【貯藏】密閉。
【摘錄】《中國藥典》
用法用量
軟膏劑:外用,塗敷患處,日1次。煎膏劑:每次9-15g,日3次口服。
基本作用
主要有抑菌,抗病毒,抗潰瘍及止瀉作用等。
1.抑菌,抗病毒:(1)老鸛草100%滅菌水溶液對福氏志賀氏菌、宋內氏志賀氏菌、大腸埃希氏菌、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敏感株和綠膿假單胞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菌和綠膿菌作用較好,對腸炎菌、宋氏菌作用次之,對大腸菌作用最差。(2)老鸛草煎劑(1:8400),抑制流感病毒亞洲甲型京科68-1副流感型仙台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卡他球菌、弗氏(IV)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草原老鸛草(紅根素)500mg/kg,對各型痢疾桿菌、傷寒副傷寒桿菌,變型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
2.抗潰瘍:對實驗性鹽酸·酒精性潰瘍造型大鼠,於造型前10分鐘和造型後10分鐘分別口服老鸛草素(100mg/kg)。造型前給予老鸛草素組。較蒸餾水對照組的胃黏膜潰瘍面積減少,有顯著差異;光鏡、掃描電鏡及透過電鏡提示:造型前給老鸛草素組黏膜上皮細胞輕度受損或未見受損。老鸛草素可減輕實驗性鹽酸·酒精性潰瘍的發生。
3.止瀉:兔空腹服老鸛草煎劑或乾燥提取物,都能抑制十二指腸和小腸的活動,並促進盲腸的逆蠕動因而出現止瀉作用。但劑量過大,則能促進大腸的蠕動而出現瀉下作用。
產品試驗
老鸛草原兒茶酸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0.8964g/kg,小鼠中毒表現為厭食、松毛、蜷伏,嚴重時出現步伐不穩,精神萎靡,伏臥不動直至呼吸困難而死亡。
產品性質
本品為老鸛草經加工製成的軟膏。本品為褐紫色的軟膏。應符合軟膏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
取本品5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攪拌使溶化,放冷,濾過,除去凝固的凡士林,取濾液1ml,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即顯深藍色,放置後變藍黑色;另取濾液2ml,加0.25%硫酸銅溶液,即生成白色沉澱;再取濾液2ml,加氯化鈣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澱。
中藥方劑之L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