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眾人地自然村隸屬於開化鎮銅廠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開化鎮西南邊,距離銅廠村委會5.00 公里,距離開化鎮18.00公里。國土面積2.41平方公里,海拔1,450.00米,年平均氣溫19.10 ℃,年降水量779.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13.00畝,其中人均耕地1.18畝;有林地1,35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2戶,有鄉村人口182人,其中農業人口182人,勞動力12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3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3.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3.00畝(其中:田73.00畝,地140.00畝),人均耕地1.1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35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7畝,主要種植柿子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856.00畝,其他面積20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村內無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有40戶通電,有3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5.00%和95.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2戶(分別占總數的45.00%和30.00%)。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與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3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3.00畝,有效灌溉率為15.4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3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3.00萬元,占總收入的60%;畜牧業收入20.00萬元,占總收入的19.0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38頭,肉牛42頭家禽1750隻);林業收入5.00萬元,占總收入的4.27%;第二、三產業收入11.00萬元,占總收入的10.48 %;工資性收入2.14萬元,占總收入的2.13%。農民人均純收入3483.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占勞動力的2.5%),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0.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5.6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豬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戶,共鄉村人口182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89人。其中農業人口182人,勞動力123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和苗族壯族混居地),其中彝族45人,苗族24人壯族26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6人(人員名單附後)楊開珍 李永仙 楊安國 張庭方 楊朝會 李友華
周榮芬 李富分 李相福 張榮主 李發雲 張德芳
張愛芳 李富珍 李永翠 秦文紅 王友仙 張海芳
李春紅 李富艷 李永祥 袁正珍 李永超 楊永全
陸國芬 熊友明 李永紅 秦雲海 李永粉 方自會
李永金 王興祥 湯開換 秦雲香 張培昌 楊開才
張明昌 馬正翠 李福林 張林祥 郭慶榮 段世連
何美芬 徐庭珍 楊啟萬 楊應禮 張順祥 楊進華
張婷芳 王文兵 李加芬 張永昌 張應芳 楊開鳳
張嬋芳 秦文品 李永能 李春方 張衛芳 李朝廣
曾遠祥 楊孝英 楊紹蘭 李永和 張元昌 李正連
喻忠仙 秦雲猛 熊元 李永翠 鄭帶吉 李永明
曾保能 李自能 李自林 李加瓊 方自瓊 李永春
王保蘭 肖朝會 王友分 張益祥 張賢芳 李永福
曾安敏 李永江 李永成 方自林 楊開培 代永蘭
曾安友 李永順 李永秀 張葵昌 柏永英 李加美
李自榮 張紹昌 張良昌 熊應保 楊永明 李加才
李春福 張功蘭 李富友 王興關 候春芬 張明昌
王朝英 楊平艷 陶自芬 曾安艷 秦雲春 張關祥
李永祥 曾遠全 李春林 張加祥 秦雲發 范興美
李富蘭 李朝蘭 李成仙 楊金分 楊篩 張由昌
李永全 曾保才 李永錄 張自社 張瓊昌 李永平
李富英 曾保紅 秦文兵 倪紹香
,參合率75.56%;享受低保13人(人員名單附後)張雲昌 張培昌 張榮祥 張紹昌 李自榮 秦文兵
李自林 曾保能 秦文紅 李永福 李朝福 李朝廣
秦文品
。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銅廠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縣四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17.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2 人,其中小學生41人,中學生1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3.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2,100.00元(人均12.21元),一事一議籌勞200個(勞均2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 人團員1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交通道路基礎設施滯後,土石流災害嚴重,被國土部門鑑定為地質災害村;2、無科技活動場所、無學校、無衛生室,村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小孩上學遠,民眾看病難;3、受少數民族傳統觀念的影響,文化落後,受教育程度低,種、養殖業發展滯後,經濟收入低;4、科技意識淡薄,糧食作物單產低,經濟作物效益差;5、沒有適合當地種植的高產、優質的水稻品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該村在上級部門幫助下,已搬遷到獨店;2、加大科技培訓力度,發展種植業、養殖業;3、利用本地區位優勢在現有柿子面積的基礎上,擴大種植規模;4、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把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增加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