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六年制)。在南京氣象學院從事教學與研究,是國內著名的大氣物理與大氣探測專家,教授,碩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
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院長。
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
江蘇省第六、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位委員會主任。
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院務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氣象學會理事。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
中美合資明視達氣象雷達系統有限公司董事,專家顧問組組長。
《自然災害學報》編委。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編委。
科研成果
他擔任南京氣象學院主要領導期間,積極擁護和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善於團結領導班子共同搞好學院工作。並在教育改革、幹部和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為學院的恢復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表明他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良好的思想修養。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2-)。
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研究生導師(1993-)。
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學科帶頭人(1996-)。
研究方向
大氣遙感探測。
大氣物理。
主要貢獻
張培昌教授主持和主要參加“七五”、“八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的兩項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三項課題,主要研究領域及內容如下:
1.在天氣雷達探測方法和資料處理技術方面的研究。包括:
(1) 雷達定量估算降水強度和區域降水量檢測技術的研究
這項成果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雷達反射率因子與雨強之間的關係、提高雷達資料質量和測雨精度的各種方法,設計建立了一個先進的“數位化天氣雷達定量估測區域降水的業務系統”。該系統在1995年汛期使用中表明,可為用戶提供清晰、直觀、詳細的雨情實況,以便供領導部門在防汛抗洪中作出決策。專家組驗收認為,該項成果整體上達到九十年代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內容已進入當前國際研究的前列。
(2) 天氣雷達組網拼圖技術的研究
這項成果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南京、上海、鹽城三市雷達回波自動拼圖。以後由上海氣象局等單位擴大到十三部雷達的拼圖。目前,已向全國推廣。這為實時、有效地追蹤和警戒災害性天氣系統作出了重要貢獻。1990年,專家評審認為達到國內領先,優於八十年代初國際先進水平。
(3) 雷達定量測定降水等諸物理量方法研究
在該研究中首次提出和推導出用雷達反射率因子及雨強確定雨滴譜、靜止大氣中平均多卜勒速度和標準差的理論關係式,並用實際雨滴譜資料進行驗證表明,它比通常使用的單因子統計關係在精度上有很大提高,而且物理意義清晰,專家鑑定認為,該成果處於國內領先。
2、降水粒子對厘米電磁波散射、衰減的研究
該研究首次推導和解出冰水混合與分層均勻這兩種情況下鏇轉橢球狀降水粒子對厘米電磁波散射的精確解,建立了小橢球狀粒子的雷達氣象方程,計算了橢球粒子的雷達截面、雷達反射率和衰減係數等隨波型、波長及降水粒子參數的變化關係,繪製了圖線和數表,這些都是微波探測大氣工程技術中的重要參數。它為天氣雷達和氣象衛星遙感反演中遇到的雲和降水粒子的非球形處理這一難題的解決,提出了理論前提和實際計算數據,有關成果專家評審認為達到國內領袖和國際先進水平。
3、大氣折射指數時空分布特徵、氣候統計模式研究
該研究建立了中國幾個地區微波折射指數的垂直分布模式,並對大氣折射指數進行了交叉譜、時空譜以及最大熵譜分析獲得了許多有益的氣候結論。這些成果對提高雷達探測精度有明顯的作用,泰山、長樂雷達站套用後反映很好。專家評審認為該成果國內領先,部分國際先進。
張培昌教授在學科建設及培養人才方面的成就:
學科建設及培養人才方面的成就:
1、在1978年至1992年擔任南京氣象學院領導職務期間,積極進行教育改革和專業建設,為全國培養了大量各類、各層次的人才,特別是氣象工程技術人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國內、外有成就的專家和領導骨幹。他親自創建國內第一個以雷達氣象、衛星氣象這些前沿學科為主的大氣探測新專業,滿足了氣象事業現代化對這類人才的急需。由於在教學、科研和管理上的重要貢獻,1992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近五年來以他為首將大氣物理學科中原來三個方向(大氣探測、邊界層物理、雲霧物理)拓寬到大氣遙感物理、大氣遙感技術、大氣遙感資料套用、都卜勒天氣雷達資料反演及模式識別技術、大氣化學等一些新的前沿方向上去,並在這些方向上從事科學研究和培養一批研究生。他親自指導研究生達26名。同時還培養中青年學術骨幹形成學科梯隊。由於對以上工作作出的卓越貢獻,1996年被江蘇省教委評為高等學校優秀學科帶頭人。
2、先後為本科生及研究生開設過《雷達氣象學》、《大氣微波遙感基礎》、《氣象觀測學》、《氣象學》、《流體力學》、《熱力學》、《普通物理學》、《大氣探測基礎》、《電磁場理論》等八門課程。他師德高尚,治學嚴謹,教學水平高,重視教書育人,指導研究生論文認真、仔細,深受學生歡迎和好評。1993年被江蘇省教委評為優秀研究生導師。以他為首開設的《雷達氣象學》課程和由他主編的《雷達氣象學》一書,分別獲江蘇省教委優秀教學成果獎及氣象系統優秀教材獎。
3、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氣象工程項目的論證、審定和驗收,一般擔任專家組組長或副組長,為這些項目把關作出貢獻。
正式出版的教材和著作
1、張培昌,戴鐵丕,杜秉玉,湯達章《雷達氣象學》,氣象出版社,1988年。
2、張培昌,王振會《大氣微波遙感基礎》,氣象出版社,1995年。
3、戴鐵丕,張培昌,詹煜《雷達氣候學》,氣象出版社,1995年。
正式發表學術論文
1、張培昌 711測雨雷達探測和攝取回波資料時考慮的一些問題 氣象 1979年 第一期。
2、張培昌 湯達章 雨滴在靜止大氣中的平均都卜勒速度南京氣象學院1980年 第一期。
3、戴鐵丕 湯達章 張培昌 用雷達反射因子Z和衰減係數K確定雨強I的方法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0年 第二期。
4、張培昌 戴鐵丕 樓文珠 711測雨雷達進行單點降水測定的試驗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1年 第二期。
5、張培昌 711測雨雷達觀測數據進行訂正的方法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2年 第一期。
6、袁立功 張培昌 氣象回波寬度與雷達最小可測功率關係的研究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3年 第一期。
7、湯達章 張培昌 用雷達反射率因子Z及雨強I估算雨滴譜的方法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4年 第二期。
8、戴鐵丕 張培昌 魏鳴 713測雨雷達測定區域降水初探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7年 第一期。
9、張培昌 戴鐵丕 曾春生 用雷達反射因子Z及雨強I確定雨滴在靜止大氣中的都卜勒速度標準差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9年 第二期。
10、張培昌 李曉正 顧松山 天氣雷達組網拼圖的四維同化方法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9年 第三期。
11、顧松山 張培昌等 天氣雷達數字圖象的無失真編碼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9年 第三期。
12、伍志芳 戴鐵丕 張培昌 用變分方法校準天氣雷達測定區域降水量的數值計算和精度分析 氣象科學 1989年 第三期。
13、Wang Baorui, Zhang Peichang, Ji Yimin, Theories and calcula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from Inhomogeneous spheroidal particles, 1989 computatinal physics, 1989,1。
14、鄧勇 張培昌 利用數位化雷達柱體最強回波圖象作強對流天氣路徑臨近預報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89年 第四期。
15、張培昌 陳仲榮 從非都卜勒天氣雷達信號中獲取湍流信息的有關模擬試驗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0年 第一期。
16、張培昌 王寶瑞 嵇驛民 橢球狀降水粒子群微波特性的理論計算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0年 第二期。
17、嵇驛民 王寶瑞 張培昌 計算雷達截面的積分方程法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1991年 第一期。
18、王寶瑞 張培昌 嵇驛民 微波衰減的準解析計算方法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1年 第一期。
19、戴鐵丕 張培昌 梁漢明 鄧志 鋒面附近折射場結構及其雷達水平探測誤差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1年 第二期。
20、鄭學敏 戴鐵丕 張培昌 鄭克剛 四種表征折射指數垂直剖面物理量的比較及其套用 氣象教育與科技 1991年 第二期。
21、張培昌 戴鐵丕 鄭學敏 我國部分地區大氣折射指數垂直分布統計模式 氣象科學 1991年 第四期。
22、袁立功 陳仲榮 張培昌 常規天氣雷達漲落回波中湍流速度的偽彩色PPI顯示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1年 第四期。
23、郁凡 張培昌 陳謂民 GMS雙光譜雲圖分類微機處理系統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2年 第一期。
24、張培昌 戴鐵丕 傅德勝 伍志芳 用變分方法校準數位化天氣雷達測定區域降水基本原理和精度 大氣科學 1992年 第二期。
25、戴鐵丕 張培昌 鄭學敏 射線彎曲度 的幾種計算方法和精度比較 氣象科學 1992年 第二期。
26、張培昌 戴鐵丕 王登炎 林炳乾 最最佳化法求Z--I關係及其在測定降水量中的精度 氣象科學 1992年 第三期。
27、王登炎 張培昌 顧松山 天氣雷達RHI上0C層亮帶模式識別系統 長江三角洲災害性天氣研究論文集 1992年 34--39。
28、劉曉陽 張培昌 顧松山 用摺疊線跟蹤算法退除都卜勒速度摺疊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2年 第四期。
29、郭光 嚴紹瑾 張培昌 大氣邊界層湍流的混沌特性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2年 第四期。
30、張培昌 袁招洪 顧松山 數位化天氣雷達資料的一種無失真壓縮方法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3年 第二期。
31、胡雯 張培昌 顧松山 王春茹 都卜勒天氣雷達預報強對流回波移動模式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3年 第三期。
32、張培昌 王登炎 顧松山 戴鐵丕 都卜勒天氣雷達PPI上0C層亮帶模式識別系統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3年 第四期。
33、張培昌 劉傳才 鏇轉橢球雨滴群的雷達反射因子 大氣科學發展暨海峽兩岸天氣氣候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彙編 1994年10月 220。
34、張培昌 胡明寶 湯達章 都卜勒天氣雷達覆信號最大熵分析的數值模擬 大氣科學發展暨海峽兩岸天氣氣候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彙編 1994年10月 217。
35、Zhang Peichang Lin Bingan Gu Songshan Improvement of weather radar-measured rainfall over a region with comparison to other Techniques GAME SCI.ALS.1994,21。
36、詹煜 張培昌 戴鐵丕 北半球中緯地區大氣折射指數多年的時空振盪研究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4年 第二期。
37、顧松山 張培昌 孫海冰 雷達估測區域降水量的外場試驗流程中國氣象學會大氣專業委員會大氣探測論文集 1994年56頁。
38、Gu Songshan Guheqing Wang Chunru Zhang Peichang A New Approach to Suppressing Cltter for a weather Radar 2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dar Meteorology。
39、張培昌 詹煜 戴鐵丕 大氣折射指數氣候振動特徵的最大熵譜分析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5年 第一期。
40、強 王寶瑞 張培昌 分層均勻介質折射率廓線的重建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5年 第二期。
41、張培昌 李建通 顧松山 用多重格線法解赫姆霍茲型歐拉方程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5年 第二期。
42、李建通 郭林 張培昌 最優插值法用於天氣雷達測定區域降水量 廈門科協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1995年11月 99-103。
43、王寶瑞 忻鄰艷 張培昌 蔣修武 錐球狀粒子對偏振雷達電磁波散射和衰減特性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6年 第四期。
44、戴鐵丕 詹煜 我國20個地區大氣折射指數垂直分布的三種統計模式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6年 第四期。
45、羅雲鋒 張培昌 王振會 有雲大氣微波輻射傳輸模式反演輻亮溫的數值試驗中國氣象學會大氣探測與氣象儀器委員會大氣遙感技術論文集 1996年12月12頁。
46、王寶瑞 張培昌 蔣修武 嵇驛民 分層鏇轉橢球散射場準解析解級數係數的確定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7年 第一期。
47、林炳乾 張培昌 顧松山 天氣雷達測定區域降水量方法的改進與比較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1997年 第三期。
(四)、翻譯及編寫講義
1、[美]L.J.巴頓著,張培昌 戴鐵丕譯, 王振會 王鵬飛校 雷達探測大氣 1982年12月。
2、[美] J.M.華萊士P.V.霍布斯著, 王鵬飛 章澄昌 曹文俊 張培昌 王保信譯 大氣科學概況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年9月。
3、張培昌 大氣科學基礎(上冊) 1980年7月。
4、張培昌 天氣雷達信號數位化處理及套用(上冊) 1987年。
獲獎記錄
1、張培昌,顧松山,王致君等,雷達定量估算降水強度和區域降水量監測技術的研究,獲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6年。
2、顧松山,張培昌等,天氣雷達資料的收集和預處理方法研究,獲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1991年。
3、湯達章,張培昌等,雷達定量測定降水諸物理量研究,獲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1979年。
4、王寶瑞,張培昌等,降水質點對厘米電磁波散射、衰減模式,獲南京氣象學院一等獎,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