痼
【gu】
gù
(1)
(形聲。從疒(chuáng),表示與疾病有關。固聲。“固”(頑固)也具有表意作用。本義:疾病經久難愈的)
(2)
同本義 【chronic】
痼,久病也。――《玉篇》
鄧太后以皇子勝有痼疾。――《後漢書·周章傳》
(3)
又如:痼瘵(積久難治的病。亦指患痼疾的人)
(4)
引申為根深蒂固的,難改變的 【inveterate】
煙霞成痼癖,聲價藉巢由。――元·潘音《反北山嘲》
(5)
又如:痼習;痼癖(不能改掉的積習)
痼病
gùbìng
【chronic diseae】 指病邪頑固難以治癒的慢性疾病
痼疾
gùjí
【chronic disease;ailment disease;ailment illness】 積久難以治癒的病
平原王李被痼疾。――《後漢書·安帝紀》
其傷於縛者,即幸留,病數月乃瘳,或竟成痼疾。――清·方苞《獄中雜記》
痼習
gùxí
【inveterate habit;confirmed habit】 長期養成而不易克服的習慣
痼
gù ㄍㄨˋ
(1)
經久難治癒的病:~疾。
(2)
長期養成的不易克服的癖好、習慣:~癖。~習。~弊。
鄭碼:TJEJ,U:75FC,GBK:F0F3
筆畫數:13,部首:疒,筆順編號:413412512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