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意解釋
蛄1
gū
〈名〉
螻蛄 [mole cricket]
蛄,螻蛄也。――《說文·虫部》嘹嘹濕蛄聲,咽源驚濺起。――唐·李賀《昌谷詩》
另見 gǔ
蛄2
gǔ
――見“蝲蛄”(làgǔ)
另見gū
蛄
gū ㄍㄨˉ
〔螻~〕見“螻”。
〔蟪~〕見“蟪”。
鄭碼:IEJ,U:86C4,GBK:F2C1
筆畫數:11,部首:蟲,筆順編號:2512141225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說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為螻蛄。
又《玉篇》蟪蛄也。《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注》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又《揚子·方言》蛄䗐謂之強䖹。
昆蟲
基本信息
種名:螻蛄 Gryllotalpa sp.
俗稱:拉拉蛄、土狗子、蜊蛄,屬直翅目,螻蛄科。全世界約40 多種,我國有6種,為害蟲的有2種,即:華北螻蛄、東方螻蛄,其次,普通螻蛄,台灣螻蛄。
所屬類別:直翅目 螻蛄科
簡要介紹
前口式,側單眼2枚;前足為開掘足,適於在土中打洞。有較強的趨光性,夜間活動,鳴叫。
蟲體大小:體長35--40mm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30~35mm,灰褐色,腹部色較淺,全身密布細毛。頭圓錐形,觸角絲狀。前胸背板卵圓形,中間具一明顯的暗紅色長心臟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較短,僅達腹部中部。後翅扇形,較長,超過腹部末端。腹末具1對尾須。前足為開掘足,後足脛節背面內側有4個距,別於華北螻蛄。卵初產時長2.8mm,孵化前4mm,橢圓形,初產乳白色,後變黃褐色,孵化前暗紫色。若蟲共8—9齡,末齡若蟲體長25mm,體形與成蟲相近。
生活習性
在北方地區2年發生1代,在南方1年1代,以成蟲或若蟲在地下越冬。清明後上升到地表活動,在洞口可頂起一小虛土堆。5月上旬至6月中旬是螻蛄最活躍的時期,也是第一次為害高峰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氣炎熱,轉入地下活動,6至7月為產卵盛期。9月份氣溫下降,再次上升到地表,形成第二次為害高峰,10月中旬以後,陸續鑽入深層土中越冬。
螻蛄晝伏夜出,以夜間9~11時活動最盛,特別在氣溫高、濕度大、悶熱的夜晚,大量出土活動。早春或晚秋因氣候涼爽,僅在表土層活動,不到地面上,在炎熱的中午常潛至深土層。
螻蛄具趨光性,並對香甜物質,如半熟的穀子、炒香的豆餅、麥麩以及馬糞等有機肥,具有強烈趨性。成、若蟲均喜鬆軟潮濕的壤土或沙壤土,20cm表土層含水量20%以上最適宜,小於15%時活動減弱。當氣溫在12.5~19.8℃,20cm土溫為15.2~19.9℃時,對樓蛄最適宜,溫度過高或過低時,則潛入深層土中。
食物
除煙外還為害小麥、玉米、高粱、穀子、薯類、蔬菜及果樹苗木及種子、幼苗。非洲螻蛄還為害甘庶。成蟲、若蟲在土中取食煙種、幼根及幼莖,引起煙苗枯萎,造成缺苗斷壠;在苗床土中開掘隧道,切斷煙苗或使根土分離,導致煙苗枯死。
種類分布
非洲螻蛄全國各產煙區均有分布,一般在南方煙區為害較重;華北螻蛄在華北、東北及黃淮的部分煙區為害較重。
識別
非洲螻蛄,卵: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孵化前暗紫色,長3-4毫米,寬1.8-2.0毫米。成蟲:體長30-35 毫米,體淡黃色,後足脛節背面內側有刺3-4個。若蟲:形態和成蟲相似,體長和翅較成蟲短。華北螻蛄,卵:橢圓形,長1.6-1.8毫米,初產時黃白色,孵化前深灰色。成蟲:體長36-56毫米,黃褐或黑褐色,後足脛節背面內側有刺1個或消失。若蟲:形態與成蟲相仿。
防治方法
(1)結合冬耕,將越冬成蟲、若蟲翻到土面凍死。
(2)播種及移栽前,結合整地,施用毒土、毒糞、毒餌(配方同小地老虎)。
(3)利用黑光燈或各種燈火,在螻蛄活動為害時誘捕。
(4)在苗床內於隧道口向內灌水,螻蛄就會爬出或淹死在隧道內。
藥用
螻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
藥物基源
螻蛄 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 俗名土狗,屬直翅目,螻蛄科的一種農業害蟲,處處有之。味鹹性寒,無毒,入胃、膀胱經。
本品功用
1)利水通便,2)消癰解毒,3)下胞衣、出肉中刺。適用於水腫,水溲不利,癰腫惡瘡,胞衣不下等症。
陶弘景曾謂其“自腰以前甚澀,能止大小便;自腰以後甚利,能下大小便。”張頌等對螻蛄的利尿作用和毒性進行了實驗。他們將螻蛄不分頭、足、身,直接研成粉末,用小白鼠及家兔實驗,結果無毒性反應,但亦未發現其明顯的利尿作用。而吳維智氏用去頭、足、翼的螻蛄治療17例水腫病(包括貧血性、營養性、心臟性、腎臟性、腳氣性及其他疾病引進的水腫)均有效果,多數患者於服螻蛄後1~3小時即開始小便,其量和次數逐漸增加,在服藥後第3~5天時利尿通便作用最為顯著,而消腫也最明顯。由此可知,前人的實踐經驗非常可貴,對中藥的炮製方法切不可忽視,否則將影響療效。
現代研究
螻蛄之的以能利水消腫,吳維智氏認為它的主要用用是使體內積蓄的尿酸大量被排匯;因為螻蛄含有硫胺素和鹼性胺鹽,故有利尿消腫之功效。其機制是由於鹼性愛鹽經吸收之後,在體內起分解作用,游離出氨基,再經肚髒的作用,變成尿素,由腎臟排匯時在腎小管內行成“滲透性之利尿作用”。
量用法用
螻蛄是一味利水通便的佳藥,配合蟋蟀並用,則其效更彰。但對虛弱患者,用量宜小,或伍以補益之品始妥,誠如朱丹溪指出的:“螻蛄治水甚效,但其性急,虛人戒之”。
一般入藥應去頭、中、翼,煎劑用6~12克,如作散劑,每次1~2克,日三次,效果較湯劑為著。
臨床套用
水腫
螻蛄(去頭、足翼),文火焙微乾脆,研細末,每服2克,開水或米湯送下,一日三次。凡水腫而體氣不太虛弱者均可用,服後尿量增加,大便可由乾轉稀,次數增多,腸鳴而並不腹痛。
一般可連續服用5~7天。體虛者可用黃芪、黨參各10克煎湯送服。
術後尿瀦留
螻蛄用於腹部手術後膀胱麻痹引起的尿瀦留也甚效。宋·許叔微《本事方》用螻蛄、蜣螂蟲七個,新瓦焙焦黃,研末,白開水一次送服,治二便閉結有速效。今人以之治腸及膀胱痹而引起之二便不通亦效,可以相互參證。
病案舉例
徐×,男,40歲,幹部。患者於1975年3月26日入院,在腰麻下施行闌尾切除術,術後三小時少腹脹痛欲尿,歷四小時仍不能排出,呻吟不已。給螻蛄(去頭、足、翼)20隻煎湯一小碗頓服,一小時後排尿1000毫升,腹脹痛隨之緩解。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此症一般根據虛實論治,虛則從脾腎入手,實則清熱利濕,而不宜猛峻攻逐;但如腹水較甚,小便欠利,則需攻補兼施。章次公先生嘗用下方,屢收佳效:螻蛄(去頭、足、翼)、蟋蟀各兩對,黃芪9克,地鱉蟲4.5克,研細末,分四次服,一日二次。可以連續服用。
[按語]
此方配伍甚佳,螻蛄得蟋蟀其利水消脹之功益著地鱉蟲活血化瘀,消癓散結;黃芪補氣利水,緩和上藥,合而扶正祛邪,標本並顧。
慢性腎炎、尿毒症
慢性腎炎、尿毒症:慢性腎炎及尿毒症是指腎炎纏延已久,疊治乏效,導致腎功衰竭,而精神萎靡,頭眩視?,嗜睡食少,經常泛嘔,小便短少,周身浮腫,苔少質淡滑,舌體瘦薄而細長,脈沉細或細數。此屬脾腎兩虛,命門火衰,水氣泛濫,濁陰上逆,正虛邪盛之危候。治宜溫腎補脾,疏肝理肺,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則腎陽得振,脾胃健運,氣化水行,而諸證自己。湖北中醫學院張夢儂氏認為:“此時若投微量輕劑,則力小邪不能卻;若用大量重劑,則力猛正不能勝;故重用溫中利濕,養胃健脾之白扁豆為主,佐以行水消腫之赤小豆,散結消脹之大麥芽,使以逐水去瘀炎螻蛄、?蟲,更合入治腎炎重症之效方(麻黃4.5克、白朮、白芍、陳皮、木通、熟附片各9克,知母、澤瀉、炒地膚子、車前草、茯苓各12克,細辛3克,桂枝4.5克,生薑五片),共研為散,名‘白扁豆散’,每服9克,日三次。此乃重症輕提,急藥緩用,補而不滯,行而不峻,如能堅持服用,不急於求成,多能轉危為安,並有得到完全治癒的。”這是經驗之談,值得學習。但在病情危急時,要中西醫結合,協力搶救,病情稍轉穩定後,再以此散鞏固善後,以求根治。“白扁豆散”方:白扁豆300克,赤小豆240克,焦白朮、白茯苓、熟附片、澤瀉、麻黃、桂枝、炒白芍、炒黃柏、車煎子、木通、陳皮各60克,炒知母、炒地膚子、炒麥芽各120克,甘草、細辛、乾薑各30克,螻蛄(去頭、足、翼)、地鱉蟲各36個,同炒,以扁豆焦枯為度,共研極細末,瓷瓶密貯,每次6~9克,以米湯調服,最好乾嚼,以少量開水送服,一日三次。以一料服完為一療程,重病可連服三劑。婦女患者,可於本方內加入茺蔚子、澤蘭、當歸各60克,效果更好。
[病案舉例]
田××,31歲,孝感縣白河區。慢性腎炎多年,面、肢反覆浮腫,尿蛋白經常存在,住院治療無效。於69年10月28日就診,予本方白扁豆散,補服一料,浮腫全消,尿檢多次,蛋白完全消失,繼服本方一料痊癒。
按: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九0部位醫院曾以此方試治130例均有顯效。在病情危急時,可先服腎炎重症方之湯劑(可隨證損益),後繼服此散為主。
銅鐵屑梗喉疼痛
以螻蛄炙研末,每用1.5克,溫水調勻,滴入喉中,自可獲效。
胞衣不下
產後胞衣不下,因極腹脹,《延年方》用螻蛄七枚,水煮二十分鐘,溫服。
泌尿繫結石
螻蛄4~7個,焙乾研末,開水調服,米酒為引,一天一次。
外傷引起尿閉
螻蛄兩隻,蟋蟀一隻,菊葉10克,共搗爛揉成丸,以連錢草120克,煎水送服。
流拔鐵釘、竹木刺、玻璃入肉
螻蛄5~10隻,黃糖15~24克,共搗爛敷之。(另一方加川續斷15克,冰片0.6克,效更佳。)用後3~6小時,異物可自行退出。
[病案舉例]
成××,男,25歲。勞動時不慎為竹蔑刺入肉內,拔之難出,又不願手術,即予上法,敷後約三小時許,竹刺即退出。局部塗龍膽紫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