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生命本來沒有名字
體裁:散文
作者:周國平
出處:《守望的距離》東方出版社1996年6月
作品原文
這是一封讀者來信,從一家雜誌社轉來的。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讀者,都會收到讀者的來信,這很平常。我不經意地拆開了信封。可是,讀了信,我的心在一種溫暖的感動中顫慄了。
請允許我把這封不長的信抄錄在這裡--
"不知道該怎樣稱呼您,每一種嘗試都令自己沮喪,所以就冒昧地開口了,實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對生命的親切溫暖的敬意。"
"記住你的名字大約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讀》,上面有一篇寫孩子的或者是寫給孩子的文章,是印刷體卻另有一種纖柔之感,覺得您這個男人的面孔很別樣。"
"後來慢慢長大了,讀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薦給周圍的人去讀,從不多聒噪什麼,覺得您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們安靜的,因為什麼,卻並不深究下去了。"
"這回讀您的《時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鄉村,沐浴到了最乾淨最暖和的陽光。我是一個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願意靜靜地聽這個生命說:'我願意靜靜地聽您說話……'我從不願把您想像成一個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會為此生氣吧。"
"也許再過好多年之後,我已經老了,那時候,我相信為了年輕時讀過的您的那些話語,我要用心說一聲:謝謝您!"
信尾沒有落款,只有這一行字:"生命本來沒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這才想到查看信封,發現那上面也沒有寄信人的地址,作為替代的是"時光村落"四個字。我注意了郵戳,寄自河北懷來。
從信的口氣看,我相信寫信人是一個很年輕的剛剛長大的女孩,一個生活在窮城僻鎮的女孩。我不曾給《父母必讀》寄過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許是這個雜誌轉載的,也許是她記錯了刊載的地方,不過這都無關緊要。令我感動的是她對我的文章的讀法,不是從中尋找思想,也不是作為散文欣賞,而是一個生命靜靜地傾聽另一個生命。所以,我所獲得的不是一個作家的虛榮心的滿足,而是一個生命被另一個生命領悟的溫暖,一種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動。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這話說得多么好!我們降生到世上,有誰是帶著名字來的?又有誰是帶著頭銜、職位、身份、財產等等來的?可是,隨著我們長大,越來越深地沉溺於俗務瑣事,已經很少有人能記起這個最單純的事實了。我們彼此以名字相見,名字又與頭銜、身份、財產之類相聯,結果,在這些寄生物的纏繞之下,生命本身隱匿了,甚至萎縮了。無論對己對人,生命的感覺都日趨麻痹。多數時候,我們只是作為一個稱謂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處的伴侶,也難得以生命的本然狀態相待,更多的是一種倫常和習慣。浩瀚宇宙間,也許只有我們的星球開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這個幸運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換,身份的較量,財產的爭奪,最罕見的偏偏是生命與生命的相遇。仔細想想,我們是怎樣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負了造化的寵愛。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多么普通又多么獨特的生命,原本無名無姓,卻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個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卻畢竟降生了,然後又將必然地離去。想一想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限,每一個生命的誕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相遇是一種奇蹟呢。有時我甚至覺得,兩個生命在世上同時存在過,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因緣。我相信,對於生命的這種珍惜和體悟乃是一切人間之愛的至深的源泉。你說你愛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當作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來愛,那么你的愛還是比較有限。你愛她的美麗、溫柔、賢惠、聰明,當然都對,但這些品質在別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惟獨她的生命,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她,卻是在普天下的女人身上也無法重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世上什麼都能重複,戀愛可以再談,配偶可以另擇,身份可以炮製,錢財可以重掙,甚至歷史也可以重演,惟獨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複,所以,與每一個既普通又獨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聲地位財產在內的種種外在遭遇實在粗淺得很。
既然如此,當另一個生命,一個陌生得連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遠遠地卻又那么親近地發現了你的生命,透過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觀,向你的生命發出了不求回報的呼應,這豈非人生中令人感動的幸遇?
所以,我要感謝這個不知名的女孩,感謝她用她的安靜的傾聽和領悟點撥了我的生命的性靈。她使我愈加堅信,此生此世,當不當思想家或散文家,寫不寫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願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願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很想讓她知道我的感謝,但願她讀到這篇文章。
作品鑑賞(一)
這篇散文語言質樸。雖無華麗的辭藻,但卻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最本真的認識,啟人心智,發人深思。
作者從引述一封匿名讀者的來信切入,接著談了對這封信的感受,然後由此及彼,由信中的一句話引出話題“生命”——生命本來沒有名字。的確,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裡,很多人為名利而終日奔波,正如作者所說的“隨著我們長大,越來越深地沉溺於俗務瑣事,已經很少有人能記起這個最單純的事實了……即使是朝夕相處的伴侶,也難得以生命的本然狀態相待,更多的是一種倫常和習慣”。確實,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裡,我們中的大多數已經忘記了自己,淡化了生命的純真。沒有時間卸下自己肩上的重荷,輕輕地舒口氣。喝口水。然後躺在慵懶的陽光里。曬曬自己疲憊的靈魂;避不開蠅營狗苟,明爭暗鬥,孤獨地踟躕一下,靜靜地默處一會兒,聆聽陽光下花開的聲音,享受我們的生命與自然的天籟之音的純真。“人生天地之問,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與其身心疲憊,不如輕鬆自然。所以淡泊寧靜,不僅要舒展自己的生命,還要珍愛我們周圍一切有生命的個體,如作者說“兩個生命在世上同時存在過,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因緣……如果你不是把她當作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來愛,那么你的愛還是比較有限的”。就讓我們來愛自己。更愛別人,少一些掛礙,多一些寬容吧!
列夫·托爾斯泰說:“生命就是一切。生命就是上帝。……在有生命的時候,就有那種感知神靈的快樂。愛生命就是愛上帝。”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愛自己的生命,珍愛和你有聯繫的每一個人的生命,哪怕從前有過不愉快,那也是一種緣分,正如席幕蓉說的“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彼此會“度盡艱難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樣,我們自己的生命得到了釋放,別人的生命也得到了敬畏。陶淵明悟到了生命的本色。才有棄官歸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與返璞歸真;一位母親在兒子因兩位少年的惡作劇而喪生後,強抑哀傷和憤怒,選擇了對兩位少年進行上帝般的寬恕。這份仁慈和寬容,拯救了兩顆步入迷途的心靈,拯救了兩個瀕臨破碎的家庭,也拯救了孤寂苦難的自己。這位母親懂得了生命本來沒有名字的內涵和外延。世上什麼都可以重複。戀愛、配偶、身份、錢財、歷史,唯獨生命是一次性的,一旦失去。再也無法挽回,所以,“與每一個既普通又獨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聲地位財產在內的種種外在遭遇實在粗淺得很”。
所以,在我們有限的生命征途中,永遠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聆聽彼此生命與生命相遇的最純真的聲音,也就不辜負造化對我們生命的寵愛,不枉來此一生了。
作品鑑賞(二)
隨堂賞析
1.(生):“令我感動的是她對我文章的讀法,不是從中尋找思想,也不是作為散文欣賞,而是一個生命靜靜地傾聽另一個生命。”
(師):為什麼喜歡這句話呢?
(生):我覺得讀文章如果能夠不為了從中尋找思想,也不刻意把它當成散文去讀,而是以一個生命靜靜傾聽另一個生命的方式去讀,那就到達了一種讀書的境界,我希望我也能達到這種境界。
(師):很好,境界是慢慢提高的,寫信的這個讀者帶著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共鳴去讀周國平的文字,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境界。我們讀文章如果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那么我們就有了這樣的境界。
2.(生):“我獲得的不是一個作家的虛榮心的滿足,而是一個生命被另一個生命領悟的溫暖,一種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動。”
(師):為什麼喜歡這句話呢?
(生):這句話顯示了周國平的真誠,他的感動讓我想起了“高山流水”,覺得“理解”這個詞實在含有太重的分量。
(師):是的,理解萬歲,但是理解有一個前提,就是“平等”。高山流水的故事裡,伯牙是琴師子期是打柴人,但是伯牙沒有看不起子期,而是充滿期待地給他彈《高山》和《流水》;子期自己也沒有覺得打柴人不如琴師,他很安靜很從容地用心靈聆聽琴聲。他們的相知建立在他們平等的人格平等的心靈基礎之上。
3.關於平等,這篇文章里還有怎樣的談論?
(生):“我們降生到世上,有誰是帶著名字來的?又有誰是帶著頭銜、職位、身份、財產等等來的?可是,隨著我們長大,越來越深的沉溺於俗務瑣事,已經很少有人能記起這個最單純的事實了。”
(師):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樣的平等觀點呢?
(生):這句話提醒了我們最單純的一個事實:人來到世界上的時候,帶來的都只是一個生命,頭銜、職位、身份、財產等等都是後來附加在生命上的,它們越來越濃重,所以遮蓋住了生命的本質,也就是“平等”。每一個生命的價值都是相等的。
(生):“我們彼此以名字相見,名字又與頭銜、身份、財產之類相連,結果,在這些寄生物的纏繞之下,生命本身隱匿了,甚至萎縮了。”
(師):說說你的理解。
(生):我覺得這句話更加深刻,它批判了我們許多醜陋的或者悲劇的社會現實:以貌取人、只看衣裳不看人、勢利、見錢眼開、為高頭銜為豐厚的財產疲於奔命,或者不擇手段等等。這些人的生命是萎縮了的、隱匿了的,他們只以名字相見,以與名字相連的頭銜、身份、財產相見,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師):說得很好!只有超越了生命外在的附加的這些東西,看得到生命本質的單純和平等,才能尊重生命,才能更豐富和美麗的演繹生命,感受周國平所說的“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感動。”
4.可是,那些遙遠的被我們承認是平等的生命和我們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平等的生命呢?
(生):“想一想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限,每一個生命的誕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相遇是一種奇蹟呢。有時我甚至覺得,兩個生命在世上同時存在過,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因緣。我相信,對於生命的這種珍惜和體悟乃是一切人間之愛的至深的源泉。”
(師):是的,對生命,應該珍惜、體悟。關於人和人之間“遇見”的緣分,有很多人用文學的、影視的、佛學的、歌唱的方式表達過,誰能想起其中的幾個嗎?
(生):俗語“十年修得同船渡”;席慕蓉《一朵開花的樹》“如何才能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孫燕姿《遇見》……
(師):遇見是如此珍貴的一種緣分,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遇見?以什麼樣的方式和姿態來珍惜這遇見?
(生):“浩瀚宇宙間,也許只有我們的星球開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這個幸運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換,身份的較量,財產的爭奪,最罕見的偏偏是生命與生命的相遇。”
(師):你讀的很有感情。說說你的理解。
(生):我們對遇見的生命,應該以自己單純樸素的生命本真狀態去對待。
5.(師):很好,說的很到位。還有哪句話是你們有體會有觸動的嗎?
(生):“很想讓她知道我的感謝,但願她讀到這篇文章。”
(師):你從這裡讀出了什麼?
(生):一種很濃厚的感謝之情。這裡有珍惜,有平等的對待,有默契的理解,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師):非常好,這句話之所以作為全文的結尾,它其實包含了整篇文章的思考和情感,這句話簡單樸素,但卻蘊含豐富。
三“感”
感動——溫暖的感動;一個生命靜靜地傾聽另一個生命。
感悟——生命本來沒有名字,揭示了生命本然狀態;生命與生命的相遇是一種奇蹟。
感謝——點撥了作者生命的靈性。
問題
1。收到讀者來信是很平常的,為什麼。讀到這封信,“我的心在一種溫暖的感動中戰粟了”我為什麼會感動。
收到讀者來信是很平常的,為什麼。讀到這封信,“我的心在一種溫暖的感動中戰粟了”我為什麼會感動。
令我感動的是她對我的文章的讀法……而是一個生命靜靜地傾聽另一個生命。……而是一個生命被另一個生命領悟的溫暖,一種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地感動
2。生命本來沒用名字,這句話讓作者聯想到了什麼?
聯想:①越來越多的人沉溺於與名字有關的頭銜、身份、財產之類,而忽視了生命本身。
聖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大人們喜歡數目字。當你對他們說起一個新朋友的時候,他們從不問你最本質的東西。他們從不會對你說:“他的聲音是什麼樣的?他愛玩什麼遊戲?他蒐集蝴蝶嗎?”他們問你的是:“他幾歲了?他有幾個兄弟?他的父親掙多少錢呀?”這樣,他們就以為了解他了。假如你對大人說:“我看見一所美麗的粉紅色磚牆的小房子,窗上爬著天竺葵,屋頂上有鴿子……”他們是想像不出這所房子的模樣的。然而,要是對他們說:“我看到一所值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就會高呼:“那多好看呀!”
②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普通而又獨特的生命,生命與生命的相遇是一種奇蹟。女孩透過世俗功利和文化外觀發現了自己的生命在作者是一種幸遇。
3。由女孩的來信,作者對生命產生了怎么樣的感悟?
生命是不可重複的,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機遇的產物,如果是另一個男人和另一個女人,就絕不會有今天的我,即使是這一個男人和這一個女人,如果換一個時辰相愛,也不會有此刻的我,我們永遠是不可生復的孤本。我們應該感嘆生命存在的偶然。
作者簡介
周國平,1945年7月25日生於上海,哲學碩士、博士,西南政法大學教授。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蘇聯當代哲學》(合著)、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隨感集《人與永恆》、《尼采與形上學》、詩集《憂傷的情慾》、《只有一個人生》、散文集《善良豐富高貴》、自傳《歲月與性情》、《今天我活著》、《愛與孤獨》等;譯著有《論辯證法的敘述方法》(合譯)、《偶像的黃昏》、《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