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辰

劉雨辰

劉雨辰,男,章丘人1933年任縣督學。“七七”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組建章丘抗日民眾義勇軍,任軍師。後被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六支隊第二十三中隊。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信息

簡介

劉雨辰(1892~1945.8)字沛恩,別號震雲居士山東省章丘市梭莊人。

個人履歷

緬懷革命烈士緬懷革命烈士

9歲上學,13歲下學後,一邊務農,一邊隨父(秀才)在家自學,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民國後,曾在姜家套等地教學。“五四”運動時期,熱情宣傳新思想、新文化,致力於社會改革。1926年北伐戰爭以後,參與組織章丘縣工商會、農鄉會,並任幹事。1939年,任章丘縣督學。在民族危亡日趨加深的歷史關頭,他滿懷愛國之心,四處奔走,廣交進步人士,結革命者為友,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年底家鄉淪陷。他毅然決定脫下長衫,拿起槍桿,獻身於抗日救國。在他的指引幫助下,許多青年人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3月,他與本村青年劉鳴岐一起,在梭莊一帶組織成立章丘民眾抗日義勇軍,任軍師,並在梭莊起義。不久,他們帶領這支隊伍投入由共產黨領導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編為第五軍第六支隊二十三中隊,他任秘書。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山東遊擊第三支隊,他調營部任軍需工作。

1939年春,因年齡較大轉到地方工作。4月,八路軍鄒(平)長(山)辦事處任命他為齊東縣副縣長,負責組建該縣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3月,調任鄒長中心縣委財委副書記。同年6月,調長山縣抗日民主政府任財政科長。1943年3月,任鄒平縣抗日民主政府代縣長。他在地方任職期間,正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約在1944年,他調渤海行署任貿易局局長。1945年,組織上派他到延安學習,是年8月返回山東,途經博興縣陳胡店時與日軍遭遇,在激戰中犧牲。

歷史沿革

幫助國民黨建立直隸省黨部和天津市黨部

緬懷革命烈士烈士陵園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以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在同年11月召開的中共三屆一中全會上,決定進一步促進國民黨改組。在全國擴大國民黨組織,凡有國民黨組織的地方,中國共產黨黨員、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一併加入”,凡國民黨無組織的地方,中共則為之建立。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俄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通過了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並改組國民黨的決議。

直隸省是軍閥爭奪的戰略要地,國民黨沒有統一組織,只有少數國民黨員在大城市上層人士中活動,力量很弱。以李大釗為主要領導人的中共北京區委根據中共三屆一中全會精神,指派共產黨員到各地去幫助國民黨建立組織,發展黨員。

1924年2月,劉雨辰(共產黨員、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江浩(共產黨員、同盟會員、國會議員)、李錫九(共產黨員、同盟會員)等人在天津法租界普愛里11號開始籌建國民黨直隸省臨時黨部和天津市黨部。同月,國民黨直隸省臨時黨部和天津市黨部成立,內設常務、組織、宣傳、青年、農工、婦女等部。國民黨直隸省臨時黨部的委員全部由共產黨員擔任,常務部長江浩、組織部長李錫九、宣傳部長於方舟、青年部長李逸、農工部長張兆豐、婦女部長鄧穎超。省、市黨部機關設在英租界張莊大橋義慶里19號。五卅運動爆發後,為加強對革命運動的領導,省黨部增補了葉善枝、翟少痴、呂職人;市黨部增補了辛璞田、史漢清、何雪、姚西園、宋朝義。

1924年4月,在中共北京區委的幫助下,成立了國民黨北京執行部。管轄地區有:京、直、魯、豫、熱、察綏、奉、吉、黑、內蒙、哈爾濱、晉、甘、新等。李大釗任組織部長、於樹德任青年部長。何孟友鄰、蔡和森、朱務善、張昆弟、王盡美、繆伯英共產黨員參加執行部工作。

相關事跡

緬懷革命烈士緬懷革命烈士

遵照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同志們在國民黨工作及態度決議案》中關於“本黨以後一切宣傳、出版、人民組織及其他實際運動,凡關於國民革命的,均套用國民黨名義,歸為國民黨的工作”的精神,中共天津地委的工作大都是以國民黨的名義進行的。當時,直隸省國共兩黨合作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兩黨組織。一般先發展國民黨員,然後在國民黨員中擇其先進者,吸收為共產黨員。國民黨直隸省臨時黨部成立以後,江浩、李錫九利用他們是老同盟會員在上層社會關係多的條件,著重在上層人士中發展國民黨員。劉雨辰則廣泛地接觸社會各界進步人士,在學生、工人、農民中發展國民黨員。他們還派人到直隸省各市、縣發展國民黨組織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