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新沂窯灣鎮位於京杭運河畔,四面環水,水路交通十分發達。據文字記載,明洪武五年(公元一三七二年)以後,口合鎮成為運河畔商業重鎮,商賈雲集,貿易興旺。“十里桃花渡,九里聞芳香”,聞名遐邇。時至清康熙七年(公元一六六八年),更有皇家御醫趙學敏、御膳房調味師宗柏雲隱退定居口合鎮,開創了甜油的釀造歷史。窯灣鎮氣候潮濕,當地人慣食冷盤、生魚蝦,常受腹痛腹瀉、腸胃不適之苦,嚴重者甚至食物中毒。為解決這一問題,趙學敏、宗柏雲會同當地知名醬園店老闆趙信隆,將養生理念融入傳統的醬油釀造工藝,研製了一種新的調味品,因其鮮味異常,餘味微甜,當地俗語稱之為甜油。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一七六五年),甜油由當地官員邳宿運河道千總陸修鈉進貢,被選中為御用貢品,乾隆下江南也曾多次駐留窯灣品膳。伴隨著這位天子和這一貢品的一些故事趣聞,甜油開始在江南各地流傳開來,如今已成為中華飲食中獨特而重要的調味佐料。
功效
中醫認為,甜油入腎經,可滋陰養腎。現代研究也證明,由於經過200多天自然光合作用,甜油含有很多人體必需營養物質,年輕人常年食用,有健胃、強身、美容的作用。老年人常食用,有滋陰養腎、健胃、調節血壓之功效。對宿遷地區人群抽樣對比、追蹤查證表明,常年愛食甜油的人很少是高血壓患者和癌症患者,證實常年食用甜油的人高壽、血壓正常,很少有脫髮、早白髮現象。
龍嫂甜油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趙信隆第十六代傳人趙小龍之妻,為人憨厚誠實、心靈手巧,當地人皆稱“龍嫂”。她傳承和發揚了祖傳釀造甜油的手藝,所釀甜油,鮮味一流。在宿遷,提到“龍嫂甜油”,無不交口稱讚。因此,“龍嫂甜油"成為當地人饋贈親朋好友的首選禮物。
在宿遷
甜油在宿遷的大品牌是“三元甜油”,實現了機械化拌料、投料,機械化保溫發酵,採用最先進的科學方法培菌、滅菌消毒,無論從生產能力、衛生標準講都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甜油在宿遷機械化大批量生產讓甜油在宿遷得到大量廣泛的食用,但是生產機械化同時的弊端是品質的下降。
在新沂
甜油在新沂的大品牌是“窯灣甜油”,是正宗的進貢甜油(製作的缸上是有龍的),名聲很大,完全採用傳統的製造方法。
在睢寧
甜油在睢寧也有個御甜油,或許只是個傳說。
很久以前,古邳有一家“三益”號醬園店,店主叫華敬三,無錫人。華氏家庭是滷製品加工的能手,全國各地都有他們的分店。華敬三從小勤奮好學,早早地學會了滷製手藝,十幾歲便到古邳獨立經營店鋪。
“三益”醬園店店鋪在古邳老街的財神閣。閣外有條大河,大河與沂水、武水相連,華敬三製作各種醃漬滷製品,皆用這河中之水。
有一年風調雨順,華敬三做了三石麥醬、三石豆醬。這醬的製作是先將原料做熟,然後發酵曬乾,再加水拌曬,出售前還要進行熬制,工序十分繁雜。特別是曬工,有風怕招塵土,經雨怕生蟲蛆,只有風和日麗的天才能曬,前後要曬五六十天,每天還必須攪動數次。這六石糧食醬要分成好幾百盆曬,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所以,每到這個季節,華敬三要雇十幾名短工幫他幹活。華敬三為人忠厚老實,所做滷菜、佐料全部貨真價實,自然對短工幹活也要求特別嚴格。比如這曬醬,他要求短工每天早端出,晚端進。他每天還要幾遍查看醬盆,要是哪個醬盆里死了個蒼蠅或是蚊子,他就勒令將整盆醬倒掉;要是哪個醬盆里刮進草屑,他總是小心翼翼地用勺子把草同周邊的醬舀了倒掉。
短工中有一個小伙子,幹活毛手毛腳的,一天晚上,他竟把自己管的醬盆丟了兩個在園子角落裡。第二天早上往外搬醬盆時,他才發現還有兩盆昨晚未端進屋,他怕被老闆看出破綻,連忙想去攪那兩盆醬,卻突然發現醬上澄了一層黃褐色的油狀東西,他嚇壞了。他小心地用手指沾了一點放在嘴裡嘗嘗:呀,味道純正,香中透甜。他把這件事說給同伴聽,一傳二,不多久,小工們全知道了。有幾個還偷著舀點去家澆菜,都覺得比醬油的純鹹味好多了。
日子一長,訊息傳到了華敬三的耳朵里。華敬三一品嘗,果然味道鮮美。於是他精選小麥、黃豆等原料進行試驗,終於製成了甜油。後有“沂武交流,伏醬秋油”之說,意思是說,用上等原料加進沂、武河裡的水,三伏天曬醬秋天取油,便是上等的甜油。
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沿大運河南下來到下邳皂河下榻,沿途地方官吏送來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下邳在康熙年間遭遇地陷,整個縣城陷落,一直到乾隆年間還沒有恢復元氣。下邳官吏沒有好東西送,就送去了當地“三益”醬園釀造的甜油。
乾隆皇帝吃過甜油澆拌的菜後,龍顏大悅,說:“我吃過豆油、香油、醬油,惟獨沒吃過甜油,沒想到甜油的味道如此鮮美。”於是封其為“御甜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