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生而不凡
王守仁,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 王陽明。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出生後,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他的父親王華喜愛紹興的山水,才舉家離開餘姚,移居紹興。幼年的王守仁,有著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
年少有為
12歲時,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13歲,母親鄭氏去世,幼年失恃,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當時國家朝政腐敗,義軍四起。英宗正統年間,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賠款求和。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15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娶妻諸氏
17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閒逛中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4] 。18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王守仁拜謁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步入仕途
20歲時,王守仁第一次參加鄉試,中舉人後,學業大有長進。但他越來越喜歡談論軍事,並且很會射箭。然而,22歲時考進士不中,內閣首輔李東陽對其笑道:“你這次雖然不中狀元,下一次科舉必定會中狀元,試一試為下一次科舉作個狀元賦。”王守仁拿起筆就完成了,朝堂上的元老們都很驚奇他的天賦才能。嫉妒他的人就開始議論說,這個年輕人如狀元及第,必然是目中無人。王守仁25歲再次參考科舉,再次落第。他的狀元父親開導他說,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被貶悟道
弘治十二年(1499年),28歲的他參加禮部會試,因考試出色,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出治葬前威寧伯王越,回朝上疏論西北邊疆防備等八事,隨後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決斷囚獄,隨後因病請求歸鄉。久之,起用授兵部主事。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路途中,王守仁被劉瑾派人追殺,偽造跳水自盡躲過一劫。逃過追殺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正德五年(1510年)初,王守仁謫戍期滿,復官廬陵縣(今江西吉安)知縣。八月,劉瑾被楊一清聯合宦官張永設計除去。王守仁隨即被召入京,擔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
平定江西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書王瓊對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賞識,在王瓊的推薦下,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當時,南中地帶盜賊蜂擁四起。謝志山占領橫水、左溪、桶岡,池仲容占領浰頭頭,各自稱王,與大庾的陳曰能、樂昌的高快馬、郴州的龔福全等遙相呼應,攻占、剽掠各處府縣。而福建大帽山的盜賊詹師富等又起兵。前任巡撫文森託病去職。謝志山聯合樂昌的盜賊奪取大庾,進攻南康、贛州,贛縣主簿戰死。守仁到任後,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盜賊的耳目,於是責問年老而狡黠的僕役,僕役渾身哆嗦不敢隱瞞,如實坦白。守仁赦免了他們的罪過,讓他們偵探叛軍的情報,守仁因此掌握了盜賊的動靜。隨後他傳檄福建、廣東會兵一處,首先討伐大帽山的盜賊。王守仁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親自率領精銳在上杭屯兵,假裝撤退,出敵不意進攻,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他向朝廷上疏稱,權力太小,無法命令將士。王瓊上奏,給了王守仁旗牌,可以便宜從事。七月,進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橫水,破巢八十四,斬殺、俘獲六千多人。戰畢,在橫水設定崇義縣。隨後師還贛州,討伐利頭的盜賊,斬殺兩千多人。王守仁率領書生和偏裨,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守仁是神。
平定叛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據說,訊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只有王瓊卻十分自信地說:“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
當時,王守仁正準備前往福建平定那裡的叛亂。行至江西吉安與南昌之間的豐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亂的訊息,立即趕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一開始,王守仁來了個疑兵之計。他深知如果寧王順長江東下,那么南京肯定保不住。作為留都的南京丟了,叛軍在政治上就會占有一定的主動,平叛就會有困難。
王守仁平定盜賊後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無兵。在江西境內的朝廷官吏都來幫助守仁,又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縣士兵,徵調軍糧、製造兵械船隻。
王守仁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聲稱朝廷派了邊兵和京兵共八萬人,會同自己在南贛的部隊以及湖廣、兩廣的部隊,號稱十六萬,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為爭取時間集結軍隊,又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劉養正勸宸濠發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給宸濠。此時,李、劉二人果然勸宸濠進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動。
寧王猶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沒有派那么多的兵來,才沿江東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兩城,逼近安慶。而在朱宸濠率兵六萬自九江沿江而下、窺伺南京的時候,王守仁已經率領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直搗寧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當時有人建議王守仁往救安慶,他不肯,分析說:如果救安慶,與寧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敵人就會乘虛攻我後背,我們腹背受敵;而我們直搗南昌,南昌守備空虛,我們的軍隊銳氣正足,必可一舉而下;寧王必定回救,到時我們迎頭痛擊,肯定會取勝。後來的事實果如王守仁所料。
此時守仁大軍已集結完畢。宸濠精銳都前往安慶,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虛,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歷時35天后宣告結束。
然而,平叛大功卻沒有得到武宗的認同。武宗身邊的佞幸之臣,平時與寧王交往密切,心態極端複雜。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將朱宸濠釋放,然後再讓已經南巡的武宗親自“擒獲”朱宸濠,以滿足武宗的虛榮心。面對這樣複雜的情勢,王守仁急流勇退。他將朱宸濠交付當時尚屬正直的太監張永,然後稱病,以避免捲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所以,終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直到世宗即位以後,王守仁才加官晉爵。
立院講學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即位,由藩王入繼大統的世宗,在對王守仁有過短暫的賞識之後,便對這位非常能幹的臣子採取了冷漠的態度。在世宗即位之際,王守仁因父老請歸,世宗說王守仁有擒賊平亂之大功,正要論功行賞,不許他辭官。同年七、八月,先升其為南京兵部尚書,不許他推辭,稍後又特許他順路回去探視父親。不久,加封王守仁為新建伯,世襲。
嘉靖元年(1522年),父親王華去世,王守仁回鄉守制。
王守仁於54歲時,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並在天泉橋留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總督兩廣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總督姚鏌不能平定,於是下詔讓守仁以原先的官職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黃綰藉此機會上書爭辯守仁的功績,請賜給他鐵券和歲祿,並敘錄平定寧王叛亂功臣,世宗都答應。十二月,守仁軍至思恩,盧蘇、王受早就聽聞了守仁平定盜賊和叛亂,十分害怕,投降了守仁。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廣兵抵達南寧,而盧蘇、王受剛歸降,願意立功自贖。王守仁於是派遣大臣商議,並命湖廣僉事汪溱、廣西副使翁素、僉事吳天挺及參將張經、都指揮謝佩監湖廣土兵,襲剿斷藤峽叛軍。此後仍然總督分永順兵進剿牛腸等寨,保靖兵進剿六寺等寨,約好以四月初二各至抵達地點。
當時,叛軍聽聞明軍檄湖廣土兵抵達,均逃匿深險之中;又聽聞盧蘇、王受歸降,王守仁進駐南寧,故以為王守仁以散遣諸兵布陣,於是防備弛緩。至此,湖廣兵皆偃旗臥鼓馳馬抵達,與明軍一同突進,四面夾擊。叛軍大敗,於是退守保仙女大山,據險結寨。官軍攀木緣崖仰攻,並隨後連連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擊斷藤峽。隨後王守仁密檄諸將移兵剿仙台等賊,分永順兵、保靖兵各自進剿,約定在五月十三日抵達巢穴。叛軍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圍困的大軍打敗,潰軍為副將沈希儀斬殺。至此,斷藤峽叛軍幾乎全盡。
病逝歸途
平亂後,王陽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還鄉,推薦勛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覆就回去了。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舟中。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仁。先前因平定寧王叛亂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隆慶時追贈新建侯,諡文成。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主要成就
個人功績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個人思想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個人作品
文學
《古文觀止》中收錄有王守仁的名篇《瘞旅文》、 《教條示龍場諸生》。王守仁早年王守仁 草書七言詩 立軸 水墨紙本作詩刻意求工整,晚年融會哲理。
書法
王守仁在書法作品以行草為主。王守仁將心學融入書法,豐富了中國的書法理論。
著作
《大學問》、《王陽明全集》、《傳習錄》
作品收錄於《明史》、《古文觀止》
家族成員
曾祖父 王世傑(一說王傑)
祖父 王天敘(一說王倫)
父親 王華(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岳父 諸養和
夫人 諸氏
弟弟 王守文
兒子 王正憲、王正億
孫子 王承勛、王承學、王承恩
曾孫 王先進、王先達、王先通、王先鋐、王先鐸
玄孫 王業弘、王業洵
後世紀念
人物故居
王守仁故居位於浙江省餘姚市餘姚鎮龍泉山北麓武勝門路。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誕生於此。故居內各大建築按中軸線由南往北依次為門廳、轎廳、磚雕門樓、大廳、瑞雲樓、後罩屋。大廳兩側各有側屋。故居總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其中瑞雲樓是王守仁當年出生的地方,已修復如初,並闢為王守仁史跡陳列館。大廳為王氏家人議事及重要慶典活動場所。其它建築如磚雕門樓,轎廳等歷經歲月滄桑,仍保持了原有風貌。1997年3月被公布為餘姚市文物保護單位。人物陵墓
王守仁墓位於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書法聖地蘭亭鎮以南2里許的仙暇山莊內。王守仁墓坐北朝南,背依山崗,順依山勢,逐級升高,視野開闊,風水特佳。墓冢直徑10米,墓道全長70餘米,百餘級台階,四層平台,全部用石材精心雕刻而成,氣勢雄偉,是浙江地區較典型的明代墓葬建築。墓地近2000平方米的山麓地帶,數十棵合抱古松環侍左右,建設了莊嚴肅穆的環境氛圍。王守仁墓
墓始建於明嘉靖八年(1529年),清康熙、乾隆年間曾多次修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高宗弘曆南幸,作過一次修繕,御賜“名世真才”題額並建四柱沖天式石牌坊於墓前。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駐紹部隊將領陶廣樹立墓碑。1988-1989年紹興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投資20餘萬元,對王守仁墓進行了全面整修。
1988-1989年整修後所刻《重修王陽明先生墓碑記》內容: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紹興府餘姚人。弘治十二年進士。歷任刑部、兵部主事,左檢都御史,巡撫南贛,總督兩廣,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先生,少穎悟,博覽經籍,後倡導心學,主張‘知行合一,以致良知’為旨歸,世稱‘姚江學派’,於明中葉後,影響甚巨,播揚東瀛。嘉靖七年,先生兵卒於江西南安,享年五十有七。先生常講學于山陰,且深有桑梓之念。故卒後由弟子王畿等扶柩歸岳越,葬於今紹興縣蘭亭花街鮮蝦山南麓,明清間數修其墓。一九三七年,當地駐軍軍官常撰文立碑,此後漸次荒蕪。一九八七年七月二十四日,紹興縣人民政府列其墓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成立王陽明墓修復委員會。一九八八年出資修墓,以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為中介,經日本國九州大學岡田武彥名譽教授發起,日本友人二百八十一名,集資贊助哲塋,賴復永垂,瞻仰爰為之記。修墓工程肇始於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二日,竣工於一九八九年三月。——紹興縣王陽明墓修復委員會,一九八九年三月。
思想教育
哲學思想
與朱熹對立朱熹將《大學》一書分為經傳,並補寫格物致知傳;王守仁則認為原無經傳可分,更無經傳可補。朱熹重視“格物致知”,把它置於“誠意”之先;王守仁則認為格致本於誠意,以誠意為主。朱熹將心與理析而為二,把知與行分離開來;王守仁則主張心與理一,知與行合。朱熹以格物為窮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對經典的一字一句細心理會;王守仁則認為朱熹這種方法是務外遺內、博而寡要,他以格物為正心,要求發揮良知的作用,以良知為評判事理的標準和解釋經典的根據。他們雖然都反對佛老的虛玄和管商的功利,但王守仁認為朱熹的思想瑣屑支離,不足以駁倒佛老管商。
與陸九淵接近王守仁的思想與陸九淵接近。他們都在根本觀點上強調心與理一,在方法上要求簡易直截,但王守仁的思想並非直接繼承於陸九淵。他的格物致知說、知行合一說和致良知說,不但與朱熹的思想相對立,也與陸九淵的學說不同。王守仁接受了陸九淵的心即理說,完成了一個心學體系。他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認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體便是理,心外無理;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無物。王守仁認為,心的“靈明”便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如果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它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它低?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它吉凶?萬事萬物皆是如此。因此,沒有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萬物。離開天地萬物,也就沒有我的靈明。王守仁認為物就是事,譬如意在事親,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事君,事君便是一物。因此,物不在心外。他強調主觀意識的能動性,卻混淆了主體同客體、意識和存在的界限,取消了二者的對立,進而顛倒了二者的關係。
良知說王守仁心學的特點是他的“良知說”。他認為,人心之靈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良知是造化的“精錄”,“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生,真是與物無對”。天地萬物皆從良知中產生。沒有我的良知,便沒有天地萬物,但良知為人心之所固有。他又說,良知是“天淵”,是天地萬物發育流行的根源,因此,良知又稱為“太虛”。天地萬物在太虛中發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發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
王守仁所謂良知,實際上是主觀的道德意識,它既是是非標準,又是善惡標準,即真理和道德標準。他說:“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這種是非善惡之心人人皆有,聖愚皆同,本來圓滿,原無欠缺,不須假借。聖人不會多一些,常人不會少一些,因此,人人都可成為聖人。既然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可用自己的良知作為衡量是非善惡的唯一標準,故不必求之於聖人,亦不必求之於典籍,“良知便是你自家的準則,便是你的明師”。一切是非善惡,良知自會知道。它就在你的心中,如果求之於心而非,“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如果求之於心而是,“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王守仁的良知說,雖是一種先驗論,但它打破了聖人同凡人的界限,在客觀上具有動搖儒家權威的作用。
無善無惡王守仁又提出良知無善無惡的思想,認為良知是超出善惡之上的絕對至善,是超出是非之上的絕對真理。善與惡對,是與非對,這都是相對的,但良知是絕對的,因此他稱之為“至善”或“無善無惡”。他晚年提出“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四句教”作為立言宗旨,表現了王守仁思想的內在矛盾,引起了王門後學的爭論和分裂。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於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強調意識作用的結果,認為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混淆了意識活動同實踐活動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克服“一念不善”,這是他的“立言宗旨”。
教育思想
王守仁30多歲開始講學授徒,前後達25年之久。他每到一處任職,都修建書院,倡辦社學,利用從政之餘進行講學。謫居貴州龍場驛時,建龍岡書院,主講貴陽書院;巡撫江西期間,立社學,修濂溪書院,集門人於白鹿洞講學;總督兩廣軍務時,辦思田學校、南寧學校和敷文書院。退職回鄉期間,先辟稽山書院,後辦陽明書院,並講學於餘姚龍泉山寺,各地學者雲集,環坐聽講者達300餘人。他的辦學、講學活動,對明代書院、社學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道德教育
王守仁堅持了我國古代儒家教育的傳統,把道德教育與修養放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關於道德修養的方法,王守仁提出下列四個基本主張。
(一)靜處體悟
這是王守仁早年提倡的道德修養方法。他認為道德修養的根本任務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慾的昏蔽,發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因而,道德修養無須“外求”,而只要做靜處體悟的功夫。他在《與辰中諸生書》中寫道:“前在寺中所云靜坐者;非欲坐禪入定,蓋因吾輩平日為事物紛孥,未知為己,欲以此補國小收放心一段工夫耳。”雖然王守仁在這裡表白他所說的靜坐與佛教的“坐禪入定”並不是一回事,然而,所謂“靜處體悟”,實際上就是叫人靜坐澄心,擯去一切私慮雜念,體認本心。這是對陸九淵“自存本心”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與佛教禪宗的面壁靜坐、“明心見性”的修養功夫,也並沒有根本的區別。
(二)事上磨鍊
這是王守仁晚年提出的道德修養方法。他認識到一味強調靜坐澄心,會產生各種弊病,容易使人“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變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漢”。因此,他改而提倡道德修養必須在“事上磨鍊”。很顯然,王守仁晚年重視“在事上磨鍊”,是他“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修養方法上的反映。
(三)省察克治
王守仁主張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和檢察,自覺克制各種私慾。很清楚,這是對儒家傳統的“內省”、“克己”修養方法的繼承和發展,其中所包含的強調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合理因素,是可以批判地吸取的。
(四)貴於改過
王守仁認為人在社會生活中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一些違反倫理道德規範的過錯,即是大賢人,也難以避免。因此,在道德修養中,不貴無過,而貴改過。這種“貴於改過”的主張,體現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的求實精神和向前看的態度,是可取的。
王守仁道德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雖然是為了維護明王朝的統治,但他對於道德教育的某些主張,反映了學校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某些規律性的東西,對現代教育是有啟發的。
兒童教育
王守仁十分重視兒童教育,在《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一文中,比較集中地闡發了他的兒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內容。
1、揭露和批判傳統兒童教育不顧兒童的身心特點。
2、兒童教育必須順應兒童的性情。
3、兒童教育的內容是“歌詩”、“習禮”和“讀書”。
4、要“隨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認為兒童時期正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兒童的精力、身體、智力等方面都在發展過程中,即所謂“精氣日足,筋力日強,聰明日開”。因此,教學必須考慮到這個特點,兒童的接受能力發展到何種程度,便就這個程度進行教學。同樣,如果不顧及兒童的實際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識灌輸給他們,就像用一桶水傾注在幼芽上把它浸壞一樣,對兒童毫無益處。
同時,王守仁還認為兒童教學“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因此,教學應該留有餘地,“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兒童“精神力量有餘”,這樣他們就“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會因學習艱苦而厭學,而樂於接受教育。
王守仁的兒童教育思想,雖其目的是為了向兒童灌輸封建倫理道德,即所謂“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但他反對“小大人式”的傳統兒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體罰等教育手段,要求順應兒童性情,根據兒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們在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等主張,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義傾向。早在15、16世紀就已提出這一思想,確是難能可貴的。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高興宇《王陽明》
呂崢《明朝一哥王陽明》
鶴闌珊《王陽明:人生即修行》
羅智《王陽明最神奇的心學》
霧滿攔江《神奇聖人王陽明》
影視形象
2007年電視劇《夜來風雨》:張晨光飾演王陽明;
2011年電視劇《王陽明》:陸劍民飾演王陽明。
歷史評價
朱載垕: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勛賢,重申盟誓。
徐渭: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守仁則‘以人掩其書’ 。
朱彝尊:詩筆清婉,書法尤通神,足為臨池之模範。
王世貞:①伯安之為詩,少年有意求工,而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於法;晚年盡舉而歸之道,而尚為少年意象所牽,率不能深融而出於自然。其自負若兩得。②文章之最達者,則無過宋文憲濂、楊文貞士奇、李文正東陽、王文成守仁。③理學之逃,陽明造基。④王伯安如食哀家梨,吻咽快爽不可言;又如飛瀑布岩,一瀉千尺,無淵渟沉冥之致。
李贄:陽明先生在江西與孫、許同時,則為江西三忠臣。先生又與胡端敏、孫忠烈同舉鄉薦,曾聞夜半時有巨人文場東西立,大言曰:“三人好作事!”已忽不見,則在浙江又為三大人矣。且夫古之立大功者亦誠多有,但未有旬日之間不待請兵請糧而即擒反者,此唯先生能之。然古今亦未有失一朝廷即時有一朝廷,若不見有朝廷為胡虜所留者。舉朝晏然,三邊晏然,大同城不得入,居庸城不得入,即至通州城下亦如無有,此則于少保之勛千載所不可誣也。若英宗北狩,楊善徒手片言單詞,歡喜也先,遂令也先即時遣人隨善護送上皇來歸。以余觀之,古唯廝養卒,今僅有楊善耳。吁!以善視養卒,則養卒又不足言矣。此皆今古大功,未易指屈,則先生與於與楊又為千古三大功臣焉者也。嗚呼!天生先生豈易也耶!在江西為三大忠,在浙江為三大人,在今古為三大功,而況理學又足繼孔聖之統者哉?
張岱: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沈德符:惟王文成以理學建安壤,遂開國封,固書生之希固書生之希構矣...乃知王文成真天植異稟,其用兵幾同韓、白(韓信、白起),而見羅亦以良知余唾,妄希茅土,且兼十哲三良而有之,亦不知量矣。
黃宗羲: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黃景昉:王新建(守仁)能用度外人,收羅甚富,如致仕縣丞、捕盜老人、報效生員、儒士、義官、義民、殺手、打手等,皆在籠絡奔走中,即土目亦為心死。大都眼高襟豁,從學問澄徹來。
魏禧: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王士禎: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紀昀:守仁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張廷玉: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籓。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矜其創穫,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
曾國藩: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王守仁畫像鄧之成:陽明以事功顯,故其學最為紮實有用。
嚴復:①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②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啓超:①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勳業。②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
章太炎:①文成以內過非人所證,故付之於良知,以發於事業者或為時位阻,故言‘行之明覺精察處即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行’,於是有知行合一之說。②文成之術,非貴其能從政也,貴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三島毅: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
東鄉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陽明。
高瀨武次郎: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岡田武彥:修文的龍場是王陽明大徹大悟,並形成思想體系的聖地…陽明學最有東方文化的特點,它簡易樸實,不僅便於學習掌握,而且易於實踐執行。在人類這個大家庭里,不分種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實踐陽明的良知之學。
胡哲敷: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兩人:一為明朝的王守仁,一則清朝的曾國藩。
郭沫若:王陽明對於教育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而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他在中國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錢穆:①陽明思想的價值在於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了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與物、知與行統一起來,泯合朱子偏於外、陸子偏於內的片面性,解決宋儒遺留下來的問題。②陽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暢此愚夫愚婦與知與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業、文章均已冠絕當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講學為性命,若饑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學風淹被之廣,漸漬之深,在宋明學者中,乃莫與倫比。
張岱年:陽明宣揚‘知行合一’,強調躬行實踐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學說,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倡獨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義。
杜維明:①王陽明繼承和發揚光大了中國儒學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就是要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創造人與社會的和諧;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創造人與自身的和諧。②近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
余秋雨: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慧型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
當年明月: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
歷史人物分類導航
歷史人物是指那些在歷史發展中起過重要影響,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足跡的人。評價歷史人物是研究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 |||
皇室 | 君主 | 武將 | 古代人物 |
巾幗英雄 | 中國封建帝王 | 中國歷史人物 | 各國歷史人物 |
文化人物分類導航
文化人物是文化領域中的一道亮色,正因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才有了形形色色的事。 | |||
作家 | 詩人 | 畫家 | 音樂家 |
教育家 | 思想家 | 書法家 | 舞蹈家 |
翻譯家 | 戲曲家 | 攝影家 | 雕塑家 |
古代詩人
古代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