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介紹
基本信息
九江濂溪書院,始稱濂溪書堂,亦稱濂溪祠。宋嘉祐六年(1061年),周敦頤“遷國子博士,通判虔州(今贛州市),道出江州,愛廬山之勝,有卜居之志,因築書堂於其麓。堂前有溪,發源於蓮花峰下,潔清紺寒,下合於湓江,先生濯纓而樂之,遂寓名以濂溪。”濂溪本是周敦頤故里之名,周敦頤遠離故鄉,在外地長期為官,一來因為清廉而貧不能返鄉,二來喜愛廬山之美,結屋於此,取名“濂溪書堂”,表示僑寓此地,鄉關在目之意。該書院歷代屢有興建,數易其址,稱謂亦有變更。
汝城濂溪書院,汝城縣濂溪書院始建於宋寧宗嘉定十三年,是汝城人民為紀念周敦頤而建的,距今已有785年歷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濂溪書院為仿宋建築,四合院磚木迴廊結構,建築面積1618平方米。自創辦以來,書院人文蔚起,聲名遠播,濂溪遺韻歷久彌光,歷代名師在此傳道授業,一大批經天緯地之才脫穎而出。明代兩廣總督、太子太保朱英,江西、福建布政使范輅,清代著名詩人郭遠,當代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朱良才、李濤,原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朱子奇等均在此求學立志,邁向輝煌人生。汝城濂溪書院是為紀念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築,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傳播宋明理學的文化寶地。
稱謂和校址
據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德化縣誌·書院志》記載,九江濂溪書院先後有四個稱謂、四處校址:一曰濂溪書院,即早期的濂溪書堂,周敦頤逝世後改為濂溪祠,位於九江市治之南十五里處蓮花峰下(今廬山區十里鄉)。二曰濂溪港書院,在書堂左大築學舍二十六楹(一列房屋稱一楹),可見規模之盛,後毀,明正統、嘉靖、清康熙、乾隆時先後重修。明清時期又在潯陽城內建過兩所濂溪書院,一曰豐儲坊濂溪書院,為明嘉靖年間兵備道陳洪蒙建,院內有濂溪祠、無極堂、書室五幢、學舍四幢等建築,清末已廢棄。二曰新濂溪書院,在世德坊南,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知府初之朴建,嘉慶、鹹豐、同治間多次重修,原是祀濂溪先生神位的地方,後來成為青年學子受業習藝準備參加科舉的場所。清末,在此基礎上興建九江中學堂。
濂溪書院綿延八百餘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堪稱九江書院史奇觀。
著書與弟子
周敦頤始築書堂,當是從個人退隱會友讀書蓍述著眼。真正成為書院,始於1071—1072年間,即周敦頤知南康軍時,尤其是在隱居書堂講學之後。他潛心著述,留下了《太極圖說》、《通書》—宋代理學的開山篇,從而成為中國哲學史上宋代理學的鼻祖,即客觀唯心主義的開創者,對中國封建社會晚期產生極大影響。不僅如此,他還培養了聲名煊赫的兩名弟子:程顥、程頤兩兄弟。他們是早年由周敦頤在南安(今南康縣)因程父程珦之託而收留、受業於濂溪書院的,程顥受周敦頤影響更大些,二程後來都成為宋代著名理學家。宋元之際學者吳澄(1249—1333),江西崇仁人,官至元代翰林學士,他曾在濂溪書院一邊休養,一邊講學,認真閱讀院中藏書,研究理學,折中於朱(熹)、陸(九淵)兩派,知名一時。
地位
濂溪書院在中國書院史、教育史、哲學史上,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在理學發展史上,更處於其他書院無法比擬的核心、靈魂和淵源的顯赫位置。歷史上到九江濂溪書院求學、遊學、拜謁、尋訪者,可謂連綿不斷。許多名人諸如黃庭堅、蘇軾、“二程”、朱熹、王守仁等等,都曾在此駐有足跡。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朱熹撰《濂溪先生祠堂記》、《濂溪先生畫像記》。兩年後,他知南康軍,不僅懷著對先師敬仰之情,遍訪元公當年在南康、廬山、江州的遺蹟,修繕先生舊居,建“愛蓮碑”、題“愛蓮匾”,還親自把白鹿洞書院的生徒帶到山北拜謁濂溪祠。“我率諸生拜祠下,要令今古播清芬”,可見參拜的情景與目的。
演變
書院的創辦之初帶有濃厚的私人講學交友的痕跡。“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鳴琴。數十黃捲軸,賢聖談無音”(周敦頤《濂溪港》)記載了濂溪書院初期狀況。到後來,基本上由官府辦學。重建、修復的資金由府、縣承擔。即如宋王象之《輿地紀勝》云:“(濂溪先生)後百餘年,象之先君子守九江,為建拙堂及愛蓮堂於祠之側。又其後,象之季史觀之為德化宰,新造祠宇、書院、講堂,為屋數十間,仿白鹿洞院例,招致名儒以為堂長,諸縣舉秀民以為生員,仍置田租以贍之,至今不廢。”“乾隆二十一年知府董榕復移建(濂溪書院)於蓮花峰下。後因蓮花峰頭澗水潮濕,風雨飄搖,肄業學子不能安居,屋遂傾圮。二十八年,知府溫保初對肄業諸生每月於府學明倫堂考課,給以膏火,至今因焉。”(錄同治《德化志》)
濂溪先生
周敦頤,宋朝道州營道(現今湖南道縣)人,著名哲學家,諡號元公(諡號,死後所給的稱號),號“濂溪”,世稱“濂溪先生”。理學派開山鼻祖。周敦頤著有《周子全書》行世。周敦頤曾在蓮花峰下開設濂溪書院,世稱濂溪先生,濂溪書院是他講學的講壇,他的學說對以後理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周敦頤是把世界本源當做哲學問題進行系統討論的肇始者。
邵陽濂溪書院
濂溪書院,是邵陽人民為紀念周敦頤先生開發邵陽教育事業的豐功偉績並繼承其事業而創建的一所半官半私性質的學校,是明、清間寶慶府轄區民間最高學府。
基本情況
歷史沿革:濂溪書院由 東山書院和 希濂書院合併而成。明嘉靖三十一年,分守下湖南道參議楊逢春創建東山書院,陳慶作 《東山書院記》云:“嘉靖歲在壬子之次,邵陽東山書院成。十一月奉使岷藩,道經邵陽,兩庠生……來征言曰:‘敞邑東山書院舊為寺,在資水之東,我藩參西渠楊先生聽民理戎之暇,進諸生講學於茲,喟然嘆曰:民居環列若是也,寺可群乎?遂遷僧眾而予之處。於是革故建新,崇規學制,更題其名為東山書院………”(《寶慶府志·禮書六》)。明末,書院毀於戰火。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寶慶知府 張惟養,邵陽知縣 濮萬鎰重修東山書院,康熙元年(1662年),邵陽知縣 顏堯揆等增建門屏、牆垣、房舍等,使書院略有成規,恢復了明時舊觀。康熙十一年,知府李益陽增建講堂,至此,“書院規制大備,人鹹呼為濂溪書院”,但尚未正式更名。與此同時,又別建希濂書院於東山上,講堂、後院、書室具備(同上)。乾隆十年(1745年),知府王瑋再次維修,“恢崇舍宇,以樂育人才”。吳嗣富作《濂溪書院碑記》,從此,有關文獻正式稱該書院為濂溪書院。乾隆二十四年,寶慶知府鄭之僑籌資重修,將原東山、希濂兩書院合為一所,移祠西向,更其門額為“濂溪書院”,自此,該書院正式改稱“濂溪書院”。鄭之僑自作《新建濂溪書院記》以紀之。嘉慶十九年(1814年),知府柳邁祖重修,自作《重修濂溪書院記》紀其事。鹹豐九年(1859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三十萬大軍圍寶慶府城,書院毀於戰火。同治二年(1863年),知府邵綬名主持重修。民國之後,廢除科舉制度,一度將該書院改為安和鎮中心國小及邵陽佛教協會駐地,書院的歷史至此終結。
書院規模
濂溪書院的前身為東山書院和希濂書院。東山書院原有校門、雲衢、景濂堂、列舍、濂溪祠、會心室等,是一處三正兩橫外加校門、通衢的四合院,清康熙元年又增建門屏(即照牆)、牆垣、房舍等,其規模更加擴大了;希濂書院原有講堂、後堂、書室、列舍等建築,系兩正兩橫的四合院。乾隆二十四年,知府鄭之僑將兩所書院合併,更名“濂溪書院”,並將原有校舍、祠宇整舊換新,又新建亭、台、館、閣若干,使其規模進一步擴大。據鄭之僑《新建濂溪書院記》所載,新建之濂溪書院,“壘石為台,崇九尺,廣三十五丈,修得廣之半”,即其台基高九尺,約3米;通面闊三十五丈,約120米;總進深為面闊之半,約60米;總占地面積約7200平方米。中軸線上之主體建築依次為三希堂(又稱致道堂)、敦崇實學室、藏書樓、觀瀾閣;兩側之廂房左為敬德,右曰居業,是為生員修習之所;其兩側又各有廡房十餘間,系庖廚、餐飲及食物儲存之所;院前築門樓,“台高八尺,護以回欄;閣高四丈五尺,翼以欄楯,可頫可眺。閣之旁危石列榭,是為朋來亭。”大門之“外有崇坊,額曰‘賢關’,體閒先聖之道,亦示義利分途也”。書院之“后座一筵,祀周子、朱子”,又以張無垢、陸子壽、程頤、程顥配之,即六先生祠也。祠後“環之以垣,別存舊祠三楹,一以主劉公之祠,一祀曾、賀、李、何、王五君”,此即東山寺之劉公祠,五忠祠,與濂溪書院相鄰,亦常與書院並稱。至此,濂溪書院達到鼎盛時期,其“ 稱名之盛,亦幾與四大書院埒”(見(寶慶府志·禮書六》)。
田產與經費
濂溪書院因系半官半民性質的學校,官方無固定的經費,學校生員的生活及學習費用,主要靠社會各界捐助的田產來維持。清康熙之前,該書院(指其前身東山書院)尚“無官師董治及置田膳養之法,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邵陽知縣王省置膳士田二百三十八畝有奇,每歲獲租可四百石,分而為三:一送縣學之師,一送九館之師,一為諸生膏火”。其後,又相繼將五館、九館、十一館及義學之田產,統歸濂溪書院管理,“於是,濂溪之租入頗富矣”。乾隆十年,“知府王瑋檄經歷向雯、邵陽典史康裕履畝清勘計實”,計有膳士田三百十六畝六四,科租五百七十石九八;賓興田五十五畝,科租八十石;李公義學田十畝一,科租十六石。總計田三百八十二畝二四,租六百三石九八。這些田租,除給九館學生租谷百二十石外,歲完正賦八兩,扣除賓興原額十一兩,其餘全部歸濂溪書院所有,又將縣學貧士田租四百九十石六八三八除解學政賑貧及布政司完餉的七十二兩六三(合租谷約七十石)之外,悉歸書院。這時,濂溪書院名下的租入總計達九百石有餘。乾隆二十四年,知府鄭之僑將籌建濂溪書院所節餘的千兩白銀存之邵陽、武岡二質庫,歲收子銀八十兩,及以前公存質庫歲收子銀一百七十一兩餘,全部作為師生修脯膏火之用,保障了來此學習諸生的生活及學習所需。
書院山長
濂溪書院之山長,見於志乘者,其前身東山書院首任山長為 楊孟仁,繼之者楊廷芳,而其生平行狀皆無可考,清乾隆十年在任的山長為李芳華,生平行狀亦無考。道光年間,寶慶名士、古文獻學家兼詩人 鄧顯鶴曾任濂溪書院山長。鄧顯鶴,字子立,又字湘皋,寶慶新化(今屬婁底市)人,嘉慶九年(1804年)舉人。博覽群書,足跡遍天下,凡海內文人,多與之交。其生平喜蒐集文獻掌故,嘗謂“徵文考獻,當自其鄉始”,而“湖南自屈原、賈誼以來,通人志士,仍世相望,而文字放佚,湮鬱不宣”。因“網羅散失,為《資江耆舊集》六十四卷、《沅湘耆舊集》二百卷。遍求周聖楷《楚寶》一書,匡謬拾遺,為《楚寶增輯考異》四十五卷。又主編《寶慶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岡州志》三十四卷等鴻篇巨著,系濂溪書院山長中成就最著者。晚授寧鄉訓導,尋乞病歸。與邵陽魏源最友善,嘗相攜遊學長沙、京師等地,其終生鴻雁傳書不輟。魏源嘗為鄧顯鶴《南村耦耕圖》記云:“夫勞人相竟以知能,野人相忘以無事,獨怪予之浮沉於二者之間,而無一所自處也。……鄧子歸,其詢諸仲氏,更有得焉,速以告余,當荷鍤而相從於寂寞之符也”(李柏榮《魏源師友記》)。由此可知二人相契之厚矣。此後任濂溪書院山長而行跡可考者僅二人,一為楊修職,其為人篤實剛耿,“課徒嚴且勤,諸生翕然奮興”,逝後入祀濂溪書院;一為劉榮乾,鹹豐(1851~1861年)、同治(1862~1874年)間主講於此。“諸生翕然附之”(見《邵陽市志·教育志》)。
周敦頤先生是邵陽歷史上一位極為重要的人物,清人吳嗣富《濂溪書院碑記》云:“嘗考志書所載,勝跡為多,其間最著者有二:曰 甘棠渡,曰 濂溪祠。上下數千百年,濟斯渡者,如沐旬宣;拜斯祠者,如親光霽。一以政績傳,一以道脈傳也。” 前者是紀念西周初年召公姬奭巡行南國,開發邵陽的歷史功績;後者即為紀念周敦頤先生髮展邵陽教育事業的豐功偉績。近千年以來,邵陽人們紀念周敦頤先生的文物遺蹟極為豐富,因篇幅及本人見識所限,遺記尚多,謬誤之處,亦在所難免。敬請熟悉邵陽掌故的前輩與同仁批評及補證。
贛州濂溪書院
贛州濂溪書院
濂溪書院
創建於宋朝嘉祐年間(1056~1063),院址設在水東玉虛觀邊(今水東國小內),是周敦頤(字濂溪)任虔州通判時與程顥、程頤等弟子講學之處。元朝末年書院毀於戰爭。明洪武四年(1371)知縣崔天錫重建,弘治十三年(1500)知府何光將書院改建於郁孤台下,崇禎十三年(1640)知縣陳履忠將書院遷建於光孝寺右邊(今贛一中內),改名為廉泉書院。清順治十年(1653),巡撫南贛都御史劉武元將廉泉書院復名為濂溪書院,並在大堂設周濂溪和二程像。招收府屬十二縣生徒肄業其中。其後多有擴建,有東西講堂、濂溪祠、夜話亭、齋舍等建築。
乾隆十七年(1752),濂溪書院成為吉南贛寧三府一州官辦書院,清末為吉南贛汀道道立書院。光緒二十四年(1898),在濂溪書院內創辦致用中學堂,這是贛南創辦新學的先聲。光緒二十八(1902),贛南巡道劉心源和地方紳士劉心源和地方紳士劉景熙將整個濂溪書院改辦為虔南師範。此後,先後為吉南贛寧師範學堂、贛南寧師範學堂、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省立贛縣中學、省立第三中學。1933年8月起,復名省立贛縣中學,成為當時贛南最高學府。解放後,改名為江西省立贛州中學。1953年,改名江西省贛州市第一中學至今。濂溪書院自創建以來,三易其地,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其中夜話亭現保存在贛州市第一中學院內。故水東可稱為贛南教育的發祥地。
我生近聖人居,教澤如新,敢忘魯壁金絲,尼山木鐸;
此來繼賢者後,風流未泯,竊願士崇禮儀,俗尚弦歌。
佚名題濂溪書院
夜話亭
夜話亭,位於江西贛州古城區東南,現厚德路的贛州市第一中學內。旁有一泉,相傳南北朝劉宋元嘉年間(424-435年),一夕雷震,泉忽湧出,遂以太守廉取名“廉泉”。宋知軍越履祥建廉泉亭。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貶官嶺南,過虔州(今贛州),慕名造訪當地名賢陽孝本,兩人相處甚歡,游祥符宮,觀廉泉並在此談心至深夜和作詩。因此後人改廉泉亭為夜話亭。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撤亭建坊,額為“贛第一泉”。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易坊為亭。額為“光風霽月”,並仍懸“贛第一泉”匾於此。夜話亭為新建,尚存乾隆濂溪書院山長吳湘皋刻的《蘇陽二公夜話圖》碑。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汝城濂溪書院
2001年以來,汝城縣委、縣政府按照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濂溪書院進行了修復,完成了廣場建設、前坪鋪設、室內陳列以及美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了書院的文化品位,受到了上級領導和湖南省周敦頤研究專家的好評。重修後的濂溪書院成為了汝城文化事業發展的亮點和遊覽觀光的熱點,是愛國主義教育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黨政要員、莘莘學子、文人墨客拜謁者絡繹不絕。
蓬安縣濂溪祠
汝城濂溪祠 是為了紀念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而修建的,裡面陳列的是周敦頤的生平和代表作。相傳很久以前,龍角山清泉淙淙,飛流直入江中,長年不斷,名叫濂溪。從山麓接引溪水而造池,取名濂溪池。池內遍植荷花,水清葉茂,清香四溢;池畔環建長廊,竹柳相連,柔風送爽,迷人醉心。池下數百石級通達江岸,岸邊停舟一片,簫笛笙歌,不絕於耳;江中商船如梭,江煙漫山,美妙非凡。
公元1056——1060年(北宋嘉佑年間),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任合州通判時,溯江而上到南部訪友,路經此地,當地文人墨客集數十人迎於江岸,留他在此住宿講學。周子信步濂溪池畔,竹影搖曳,楊柳輕揚,荷花初放,清逸秀美,十分愜意。遂索筆為詩:“滿塘荷花紅粉姿,晨風盪柳綠菸絲。誰說江南風光好,怎及蓬州濂溪池?”
濂溪祠屋內的青銅塑像是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先生的塑像。塑像兩邊牆上的漢白玉,分別雕刻的是周敦頤的《愛蓮說》和《太極圖說》。濂溪祠外復建的愛蓮池是生態性主題池塘景觀,池內種睡蓮、養魚,配以九曲橋和涼亭,設計理念扣合魚形太極意象 。
寧遠縣濂溪祠
寧遠濂溪祠,位於縣城九嶷北路與文廟街交界處的,一條幽深的小巷’八百春‘,寧遠現存這處濓溪祠始建於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是當時全國最早獨立建立的、屈指可數的幾座濂溪祠之一,至本世紀初,全國仍保存有古代建築的“濓溪祠”,唯有寧遠一處。
寧遠濂溪祠為四進青磚灰瓦木結構古建築。一進為門廳,門廳兩側各有廂房一間。二進為下廳,廳前中金柱上,懸掛著一副楹聯:師承孔孟闡明五教真諦,道傳程朱開啟理學先河。廳正中,高懸著一塊黑底金字牌匾“光風霽月”,它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對濓溪人格的贊語。
走進濂溪祠大門,藍底白字的屏風上,用流暢的行書體書寫著《愛蓮說》全文。後人說《愛蓮說》,是周敦頤做人的“座右銘”。而屏風后藍底白字的《任所寄鄉關故舊》一詩,則是其從政為官自律的“座右銘”:
老子生來骨性寒,宦情不改舊儒酸。
停杯厭飲香醪味,舉箸常餐淡菜盤。
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贏得夢魂安。
故人慾問吾何況,為道舂陵只一般。
濂溪祠三進為中廳,廳前兩對木柱上懸掛的對聯是:文章在史功德在民,廉潔為心,仁愛為本。廳正中橫樑上高懸的黑底金字牌匾“理傳千秋”。四進為後廳,廳內供著濓溪先生塑像。塑像端坐在鏤雕木神龕內,神龕上鏤刻著“汝南世第”四個金字,標明其周氏源流郡望。木神龕裝飾著蓮荷、書卷、太極圖等木雕圖案,寓示先生的“愛蓮”人品與《太極圖說》哲學思想永存。
門
頭門
濂溪書院的頭門,也就是第一道門。它是一座最具有湘南特色的精美朝門,磚木結構,由石門檻、石鼓、石柱礎、大匾、屋檐拱卷有機結合而成。大門和整個院落集中了湘南民居的馬頭牆、飛檐翹角、磚雕、木雕、石雕、彩繪、彩雕等建築裝飾元素,顯得古樸莊重、典雅大氣。
庭院、大門
這是一個典型的仿古書院式庭院。這個紫銅雕塑就是理學鼻祖周敦頤的雕像,是根據有關古籍記載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周敦頤曾三度在郴州為官,且政績卓著,為官清廉,不僅開創了著名的宋明理學流派,而且寫下了千古名文《愛蓮說》,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與周公雕塑齊排對稱擺設的是中國最大的壽山石。它是傳統福壽文化的堅實象徵,福壽在眼前,“石”眼前。中國體育局曾來人洽談過想以500萬的身價購下它雕琢成冠軍石。所以機會難得,不可不看! 接下來,請大家注意院內映入眼帘的大型石雕根雕作品和各種對聯書法,無不顯現出書院不凡的氣勢。
濂溪書院的正大門。門頭匾額上刻有“濂溪書院”四個大字,門口有一對荷花石鼓,兩旁鐫刻的對聯是清末名士王闓運撰寫的:“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大門兩邊牆上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是儒家文化的發展和升華,也是宋明理學的精髓,出自南宋大學士朱熹之手跡。據統計,書院鑲制了全國名家對聯18副,馬頭和人字牆上繪製了郴州歷史文化傳說圖畫100幅,稱之為“郴州百芳圖”,請大家留心觀察。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實,避英宗舊諱而改名。北宋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學的奠基人。其在中國儒學史上有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黃百家曾評價:“孔孟而後,漢儒止有經傳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復橫渠諸大儒輩出,聖學大昌。故安定、組徠卓乎有儒者之規範,然僅可謂有開之必先。若論闡發心性義理之精微,端數公元之破暗也”(《宋元學案·濂溪學案》)。此評甚為公允。
據史書記載,其哲學著作有“數十篇”,流傳下來的只有《太極圖說》和《通書》兩篇。公元1041年至1044年期間,“移郴之桂陽令,治績尤著”。其一生為官清廉公正勤勉,為學精密嚴謹細緻,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律。作為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上承孔孟,下起程朱。吸收佛、道思想而形成自己的理學體系,宣揚其“無極而太極”的宇宙論和主靜、順理、誠心、無欲的人生觀。周敦頤在汝城任縣令時,縣內政治清明,百業興旺,民情淳樸,政通人和。在此期間,他寫下了千古名篇《愛蓮說》、《拙賦》,其弟子程灝、程頤在來汝城探望老師時有感於汝城風光美景,寫下了《千家詩》第一篇《春日偶成》。汝城人民為紀念他,特在縣城西郊修建了濂溪書院,並進行了十度修葺,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他寫下的《愛蓮說》雖短短119個字,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評價
周敦頤去世以後,他所開創的宋明理學,經過他的學生程顥、程頤繼承和完善,逐步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哲學思想體系,後來又經過朱熹的繼承和發揚,終於成為封建時代官方的正統哲學思想,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濂溪先生的人品也為後世所稱道。宋代著名文學家黃庭堅說:“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朱熹更稱讚他說:“不卑小官,職思其憂。”“短於取名,而樂於求志;薄於邀福,而厚於得民;菲於奉身,而尚友千古;聞茂叔之風猶足律貪。”先生為人可見一斑。他為人的光風霽月,為官的剛正清廉,還不值得我們今人,特別是為官者學習和借鑑。
周敦頤去世以後,近千年來濂溪書院累經興廢,院址幾度遷移。現蓮花洞舊址處尚存有廂房數間。當地民眾為紀念這位先賢,至今仍將舊址後面的青山稱為書院山,舊址前面的溪水稱為濂溪港,港上有石橋一座,“濂溪橋”三字依稀可見。濂溪先生的墓地,則在文浩劫中被夷為平地,現正在恢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