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小龍蝦形似蝦而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11.9厘米,整體顏色包括紅色、紅棕色、粉紅色。背部是醬暗紅色,兩側是粉紅色,帶有橘黃色或白色的斑點。甲殼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條紋。幼蝦體為均勻的灰色,有時具黑色波紋。螯狹長。甲殼中部不被網眼狀空隙分隔,甲殼上明顯具顆粒。額劍具側棘或額劍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紅色與黑色,有亮桔紅色或微紅色結節。幼蟲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顏色可以是黑褐色。頭頂尖長,經常有輕微刺或結節,結節通常具鋒利的脊椎。
體形較大呈圓筒狀,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癒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癒合。頸溝明顯。第1觸角較短小,雙鞭。第2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彆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鰓為絲狀鰓。
小龍蝦頭部有觸鬚3對,觸鬚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鬚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鬚中間為兩對短觸鬚,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鬚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鬚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胸部有步足5對,第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徵。尾部有5片強大酌尾扇,母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內彎曲,爬行或受敵時,以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損害。
棲息環境
小龍蝦棲息於永久性溪流和沼澤,臨時的棲息地,包括 溝渠和池塘。在溪流中它們通常與植物或木質碎屑混交在一起,會破壞和削弱堤岸。在洪水退去的地區,可以在簡單的洞穴被發現。生活在水體較淺、水草豐盛的濕地、湖泊和河溝內。
生活習性
小龍蝦適應性極廣,具有較廣的適宜生長溫度,在水溫為10-30℃時均可正常生長發育。亦能耐高溫嚴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溫,也可在氣溫為-14℃以下的情況下安然越冬。克氏螯蝦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餌料供應情況下,經2個多月的養殖,即可達到性成熟,並達到商品蝦規格,一般雄蝦生長快於雌蝦,商品蝦規格也較雌蝦大。同許多甲殼類動物一樣,克氏螯蝦的生長也伴隨著蛻殼,蛻殼時,一般尋找隱蔽物,如水草叢中或植物葉片下。蛻殼後最大體重增加量可達95%,一般蛻殼11次即可達到性成熟,性成熟個體可以繼續蛻皮生長。其壽命不長,約為1年。但在食物缺乏、溫度較低和比較乾旱的情況下,壽命最多可達2-3年。
繁殖季節喜掘穴。洞穴位於池塘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深度達60厘米到1.2米,內有少量積水,以保持濕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減少水分散失。在夏季的夜晚或暴雨過後,它有攀爬上岸的習慣,可越過堤壩,進入其它水體。
小龍蝦屬於雜食動物,在飲食習性上,小龍蝦在河底比較喜歡吃泥,並且喜歡吃已經死亡的小魚或者其它水中生物。主要吃植物類,小魚、小蝦、浮游生物、底棲生物、藻類都可以作為它的食物。機體蝦青素含量跟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是正相關,也就說機體蝦青素含量越高,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就越強。小龍蝦自身無法產生蝦青素,主要是通過食物鏈——食用微藻類等獲取到蝦青素,並在體內不斷積累產生超強抗氧化能力。蝦青素能有效增強小龍蝦的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及提高繁殖能力。所以蝦青素是小龍蝦如此頑強生命力的強有力保障,當小龍蝦在缺少這些含有蝦青素微藻的環境中反倒難以生存。這也帶給人們認識上的一些錯覺:小龍蝦必須生活在骯髒的環境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比利時、貝里斯、巴西、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賽普勒斯、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法國、喬治亞、德國、義大利、日本、肯亞、墨西哥、荷蘭、菲律賓、葡萄牙、南非、西班牙、蘇丹、瑞士、烏干達、英國、美國(阿拉巴馬州、亞利桑那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州-原生、喬治亞,夏威夷島、愛達荷、伊利諾州-原生、印第安納、馬里蘭、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原生、北卡羅來納、俄亥俄、俄克拉何馬州-原生、俄勒岡州、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原生、德克薩斯州-原生、猶他、維吉尼亞、西維吉尼亞州-不確定地)、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尚比亞。繁殖方式
小龍蝦常年均可繁殖,其中以5-9月為高峰期。小龍蝦雌雄異體,並且具有較顯著的第二性徵。可從腹部游泳肢形狀加以區分,雄蝦腹部第一游泳肢特化為交合刺,而雌蝦第一游泳肢特化為納精孔;其次,二者螯足具明顯差別,雄性螯足粗大,螯足兩端外側有一明亮的紅色疣狀突起,而雌蝦螯足比較小,疣狀突起不明顯;第三,雄蝦螯足較雌蝦粗大,個體也大於雌蝦。
小龍蝦的卵巢發育持續時間較長,通常在交配以後,視水溫不同,卵巢需再發育2-5個月方可成熟。在生產上,可從頭胸甲與腹部的連線處進行觀察,根據卵巢的顏色判斷性腺成熟程度,把卵巢發育分為蒼白、黃色、橙色、棕色(茶色)和深棕色(豆沙色)等階段。其中蒼白色是未成熟幼蝦的性腺,細小,需數月方可達到成熟;橙色是基本成熟的卵巢,交配後需3個月左右可以排卵;茶色和棕黑色是成熟的卵巢,是選育親蝦的理想類型。精巢較小,在養殖池塘中,一般同卵巢同步成熟。在美國各主要的螯蝦生產區域,一般採用逐步排乾池水的方法,來刺激螯蝦的性腺成熟,促進親蝦交配產卵。
小龍蝦幾乎可常年交配,但以每年春季為高峰。交配一般在水中的開闊區域進行,交配水溫幅度較大,從15℃到31℃均可進行。在交配時,雄蝦通過交合刺將精子注入雌蟹(蝦)的納精囊中,精子在納精囊中貯存2-8個月,仍可使卵子受精。雌蝦在交配以後,便陸續掘穴進洞,當卵成熟以後,在洞穴內完成排卵、受精和幼體發育的過程。
小龍蝦的繁殖比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過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產中難以見到抱卵蝦。卵巢在交配後需2-5個月方最後成熟,並進行排卵受精。受精卵為紫醬色,粘附於腹部游泳肢的剛毛上,抱卵蝦經常將腹部貼近洞內積水,以保持卵處於濕潤狀態。小龍蝦的懷卵量較小,根據規格不同,懷卵量一般在100-700粒,平均為300粒。卵的孵化時間約為14-24天,但低溫條件下,孵化期可長達4-5個月。小龍蝦幼體在發育期間,不需要任何外來營養供給,剛孵出的仔蝦需在親蝦腹部停留幾個月左右,方脫離母體。若條件不適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數周,當池塘灌水以後,仔蝦和親蝦陸續從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時親蝦會攜帶幼體進入水體之中,然後釋放幼體。克氏螯蝦雖然抱卵量較少,但幼體孵化的成活率很高。由於克氏螯蝦分散的繁殖習性限制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給集約性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主要價值
觀賞由於大部分小龍蝦的抗污染性十分強,因此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質下,依然可以存活。放養在水族箱中,也可有效的清除魚的排泄物以及青苔,對水文環境整治有十分大的貢獻。
營養小龍蝦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且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食用小龍蝦因體型比其他淡水蝦類大,肉也相對較多,及肉質鮮美之原因,而被製成多種料理,包括前陣子傳出含有重金屬及其他有害物質,而赫赫有名的麻辣小龍蝦(麻小兒)等,都是常見的餐點,也都受到了普遍的歡迎。
常見烹飪做法
製法:
1、最好用大的鐵鍋,大鐵鍋能炒得多,一般炒龍蝦沒有人拿小盤子裝的;
2、鍋燒燙,油要多放,因為這菜主要是炒,油不多,馬上焦掉,怎么行;
3、蔥打結,姜、蒜切片放入爆香,再放入花椒、乾辣椒等一乾香料;
4、蝦放入鍋內,開大火爆炒,倒一調羹黃酒,1分鐘後即放鹽,這樣才會入味,一直翻炒放醬油、白糖,再炒一下,放水半碗,蓋上;
5、三四分鐘後開蓋,夾出蔥結,放味素、胡椒粉、小蔥起鍋。
製法:將龍蝦去腸、鰓、須角,洗淨,置油鍋中煸炒至色變紅,投入蔥、姜、辣椒、十三香、醬油拌勻,加水燜燒至透即成。
特點:龍蝦色紅、味鹹鮮,十三香味獨特。 在盱眙、淮陰一帶,小龍蝦紅燒也有不加十三香,而用乾辣椒、醬油,重用蔥、姜、胡椒粉,燒時水不要加多,燒透即可,此味亦頗受歡迎。若將龍蝦白灼後蘸調料食用,龍蝦的鮮香本味更突出。但無論何法,均以燒透為宜。
鮮活的小龍蝦500克。充分洗淨,瀝乾水備用。鍋內放適量熱油,油熱後放薑片、蒜片、乾辣椒,爆香後,小龍蝦入鍋翻炒(是不是有點殘忍),至變成紅色,加入鹽、適量醬油、少許料酒,少量水,繼續燒開後改小火,至水快要乾時大火收乾,美味裝盤了。
椒鹽小龍蝦(只只飽滿,買時叫弄乾淨)9.00/斤
1.龍蝦去腸、鰓,洗淨瀝乾.
2.大油鍋預熱到7成,放入龍蝦炸到8成熟。全部龍蝦炸好備用。
3.鍋子留少許底油,放入洋蔥絲,青紅椒絲,薑絲,蔥段,蒜頭,爆香。
4.放入龍蝦,加少許鹽,大量椒鹽,翻炒2分鐘.
5.熄火出鍋,上桌。
淡水蝦性溫味甘,入肝、腎經;
蝦肉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
適宜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癢、皮膚潰瘍、身體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病人食用。
適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適宜腎虛陽痿、男性不育症、腰腳無力之人食用;
適宜小兒正在出麻疹 、水痘 之時服食;適宜中老年人缺鈣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
2、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不宜食蝦;患過敏性鼻炎 、支氣管炎 、反覆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蝦。
3、蝦為動風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禁忌
蝦忌與某些水果同吃。蝦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 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把它們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 、石榴 、山楂 、柿子等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鞣酸和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結合物刺激腸胃,引起人體不適,出現嘔吐、頭暈、噁心和腹痛腹瀉等症狀。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藥用
蝦青素,主要存在於蝦頭的蝦黃和蝦殼上的紅色物質,大多數的烹調方法可能都損失掉了,
蝦青素
預防吃小龍蝦皮膚長痘痘的方法
小龍蝦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搶食熱潮,痴迷小龍蝦的隊伍是越來越龐大,好吃是好吃,可是吃完之後妝也花了,皮膚也慘了,一夜之間,猙獰的痘痘便會爬上你的額角鼻邊!即便如此,很多MM還是迎險而上,全然被小龍蝦的美味徹底虜獲。其實,如果注意均衡營養,痘痘還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吃小龍蝦的時候一定要多吃些蔬菜水果,而且最好不要飲酒,吃龍蝦時配上啤酒更易加劇痘痘產生。
在坊間有種簡單的祛痘秘方——“以豆治痘”:將綠豆熬煮,冷卻後將豆渣敷在臉上,過10-20分鐘後取下即可,將煮剩的綠豆湯一起喝下,效果會更好。長痘痘的各位不妨試一下。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0年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物種危害
小龍蝦在世界各地都有養殖,並形成數量巨大的野外種群。中國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引
進,日本於更早時期從美國引種,主要用作食物和寵物。小龍蝦常常混養在農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種,可實現自我維持,收穫後,不需要再投放原種。逃逸個體在堤壩上挖洞生存下來。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破壞當地食物鏈;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災害性破壞;築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壞;由於螯蝦食性很雜,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
由於小龍蝦適應性強,抗逆能力強,食性廣泛,種群增殖速度快,常剪斷農作物,特別是稻作物,並可能與當地淡水螯蝦物種發生競爭。
養殖技術
苗種培育
培育池面積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為主,也可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較好的池塘,建好排水和防逃設施。放苗前對池子嚴格消毒,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開口餌料,移植水草面積占水面的30%。每畝投放0.8厘米稚蝦10-15萬尾,早期以天然餌料為主,適當投餵豆漿和魚糜,隨著個體的增大以人工飼料為主。
池塘養殖
每畝投放幼蝦1-1.5萬尾,定期潑灑生石灰增加水體中鈣的含量,增加夜間飼料投餵量,以配合飼料為主。
稻田養殖
選擇水質良好、周圍沒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較強、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沒的田塊進行稻田養蝦,沿稻田田埂內側四周要開挖養蝦溝,溝寬1.5米,深1米,田塊面積較大的,還要在田中間開挖田間溝,田間溝寬1米,深0. 5米,養蝦溝和田間溝面積約占稻田總面積20%左右。田埂面寬3米以上,田埂高1米。在離田埂1米處,每隔3米打一處1.5米高的樁,用毛竹架設,在田埂邊種瓜、豆、葫蘆等,待藤蔓上架後,在炎熱的夏季起到遮蔭避暑的作用。在養蝦溝和田間裡要移栽水草,如苦草、輪葉黑藻、金魚藻等沉水性植物,水草復蓋面以30%為宜,且以零星、分散為好,這樣有利於蝦溝內水流暢通無阻塞。田四周用塑膠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鈣塑板建防逃牆,以防小龍蝦逃逸。
苗种放養
小龍蝦放養要試水,試水安全後,才可放蝦。小龍蝦放養方法有兩種:一是在稻穀收割後的9月上旬將種蝦直接投放在稻田內,讓其自行繁殖,根據稻田養殖的實際情況,一般每畝放養個體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龍蝦20公斤,雌雄性比3 :1。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後,投放規格為2-4厘米的幼蝦1500-2000尾/畝或30公斤/畝。小龍蝦在放養時,要注意幼蝦的質量,同一田塊放養規格要儘可能整齊,放養時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陰雨天放養,放養幼蝦時用3%~4%的食鹽水浴洗10分鐘消毒。
適宜區域
池塘、低洼地、河道及稻田均可養殖。
相關信息
奪命小龍蝦
2014年5月,湖州的一位7旬老太,因為在清洗龍蝦時,被龍蝦鉗夾了一下,便發了高燒,三天后竟不幸去世。
據報導稱,湖州70歲的葉老太三天前為家人烹飪龍蝦大餐,清洗龍蝦時左手指不慎被小龍蝦鉗了一下出了血。葉老太也並未在意,創口貼都沒顧上用,還做了一盆美味的麻辣龍蝦。
到了傍晚,葉老太的左手指卻莫名紅腫起來,第二天上午便開始發起了高燒,很快陷入昏迷狀態。家人急忙將她送到當地醫院,儘管經過多方搶救,老太太卻還是不幸離世了。醫生推測老太太可能死於厭氧菌感染。
醫生解釋:或被“厭氧菌”感染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昕告訴記者,葉老太被龍蝦鉗傷所引起的症狀,屬於由水生生物導致的皮膚病。劉昕解釋,龍蝦本身並沒有什麼毒性,只是由於其生活的環境多為淤泥、污水多的地方,所含髒細菌較多,所以皮膚被龍蝦鉗出傷口後,龍蝦所帶有的致病菌會通過傷口侵入到人體內,就可能會引起局部紅腫、熱病等炎症反應。
劉昕強調,如果傷口較深,而且處理不及時,炎症就會加重,體內產生的毒素就會隨著血管、淋巴管擴散到全身,而如果患者抵抗力差,甚至臟器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引起更為嚴重的病症。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普外科醫生陳輝表示,被龍蝦鉗傷,如果傷口深又不及時打破傷風抗毒素,就可能引起厭氧菌感染,而厭氧菌就是破傷風菌的一種。陳輝稱,龍蝦生長於淤泥中,淤泥是個少氧的環境,易滋生“厭氧菌”,龍蝦就可能攜帶“厭氧菌”。而如果龍蝦“鉗”的深,傷口內就形成了一個無氧空間,更利於“厭氧菌”的繁殖,導致傷口感染。
在清洗龍蝦時,被鉗住的經歷很普遍,對此陳輝也表示,市民不用太過擔憂,因為鉗傷發病的很少見,這和傷口深淺,以及人自身抵抗力以及身體情況有關。陳輝推測,葉老太可能年老體弱,又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所以對於病菌的抵抗力較弱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