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 15208平方公里
【人口】 650.45萬人(2007年末)
【郵編】 471000
【區號】 0379
【區劃】轄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
分別是: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洛龍區、吉利區、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洛寧縣、宜陽縣、伊川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
【十三朝古都】
朝代 名稱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時間 .
夏 斟鄩 偃師二里頭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兩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東都、東京 隋唐都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唐 洛陽 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共6帝,618-908年
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莊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後晉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說法,但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最確切的說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武周兩個朝代的都城,這是目前學者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事實。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礎之上加上北宋、民國兩個朝代。
【三十一個政權】依史書記載和依建都時間,洛陽先後有帝嚳、夏、商、西周、東周、戰國韓、秦末河南王、西漢、更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李魏、鄭、唐、武周、燕、後梁、後唐、後晉、中華民國等二十三個政權,同時加上新莽、後趙、東魏、北周、後漢、後周、北宋、金等八個陪都政權,因此共有三十一個政權。所以,無論從建都的朝代,或者是從政權的數量,洛陽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都城。注釋:
1.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劉邦在定陶稱帝,史稱西漢或前漢。劉邦稱帝的當月,從定陶來到洛陽《資治通鑑》記載:“帝置酒洛陽南宮。”評功論賞,文臣武將,皆大歡喜,遂定都洛陽。五月間,齊人婁敬路過洛陽,勸說劉邦遷都長安。劉邦的文武大臣,多系關東人,不願意西遷。經過一場辯論,劉邦才決定將都城西遷至長安。
2. 洛陽曾經是中華民國的陪都,“一·二八”淞滬之戰和八年抗戰中,曾兩次遷都,前一次遷洛陽為“行都”,第二次遷重慶為“陪都”,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相關詞條
-
東王善村
東王善村隸屬萊城區張家窪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北8公里處。村北是北王善,東是北王家莊,地處丘陵,耕地730畝,280戶,818口人。 東王善村人重視教育,...
-
東恩村
東恩村距蕭山市城區23公里,地處瓜瀝鎮西、航塢山東麓。村區東與瓜瀝鎮明朗村相連,西與坎山鎮勇建村、工農村為界,南與昭東鄉隔江相望,北與瓜瀝鎮航民村耕地相...
村莊概述 和諧新農村 經濟發展 -
東皋村
本詞條涉及消岐義詞條,重點介紹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東皋村。同時介紹福建省東南沿海莆田東皋村,金華市武義縣東皋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南部。因村莊坐落清溪東...
基本簡介 經濟發展 村莊狀況 福建省東皋村 參考資料 -
東塘村
東塘村位於周村城區西北鄰,北與石廟村接壤,西北與南謝村毗鄰,西南與西塘村連界,南與燈塔村相依,東為周村外向型工業加工區,隸屬周村區南閻鎮。該村地勢平坦,...
地名來歷 基本介紹 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 村莊建設 -
東王集鄉
東王集鄉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緊鄰縣城,是全縣農業產業經濟與新型招商經濟重點鄉鎮,鄉域總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5730公頃,轄21個行政村,6.35...
行政區劃 經濟發展 特色產業 先進性教育 招商引資 -
東村行為藝術
中國行為藝術中最被肯定和傳播最為廣泛的就是身體極端表現的行為藝術,而這又以90年代中期北京東村行為藝術群體最突出。東村行為藝術在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語境中...
簡介 歷史 繁盛 特點 危險性 -
東倉村
該村是全市百強村之一。東倉村原系古滕縣柏山鄉東倉社社址。1989年被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同年被棗莊市科技協會授...
概況 大事記 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 組織建設 -
東馬各莊村[北京市門頭溝區王平鎮下轄村]
東馬各莊村總面積3.05平方公里,轄東馬各莊、趙家墳兩個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