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猴嶼鄉全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系沿海丘陵地帶;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東南部山巒起伏,層林疊障,西北部江海岸線長達9公里,江面水域約11平方公里,是天然避風港和海農產品集散點。全鄉面積22.0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l%。其中耕地面積8115.4畝,園地1034.7畝,林地16613畝,灘涂地3000畝。轄4個行政村(其中八個自然村,一個畲族自然村),總戶數2185戶;總人口5505人。西澤公路穿鄉而過,建成了浮歧與琅岐之間的跨閩江口大橋,水陸交通便捷,是商家理想的投資勝地。全鄉旅居海外華僑、港澳台胞1O470人,有2141戶為僑屬僑眷,約占總戶數98%,是福建省著名僑鄉。經濟建設
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穩步發展。猴嶼鄉認真實踐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及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加大改革步伐,找準適合鄉情的發展路子。結合本鄉的資源、區位優勢和人少、地少、僑多的特點。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和僑勢,努力將猴嶼發展成為濱海旅遊和商住發達的閩江口南岸繁榮帶。把發展第三產業作為我鄉的主導產業,充分利用我鄉名勝古蹟多、環境優美、依山面海的地理優勢,大力搞好旅遊開發。利用蝙蝠洲、浮岐洲開發觀光農業,做好“假日農場”、“假日經濟”文章。積極引進外資,以發展外向型經濟鄉鎮企業和農業綜合開發為重點,走產業化道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繼續營造發展經濟寬鬆環境,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拓寬利用外資渠道,以增加經濟的總量和效益為目標,促進兩洲農業綜合開發、猴嶼岩旅遊開發、象嶼碼頭開發及石材開發等項目的快速發展。以商住開發進行總體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征地、統一建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的原則,積極鼓勵多元建設,營造投資熱點。增強猴嶼鄉經濟發展後勁,增加經濟成長點。2001年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1414萬元:工業總產值2806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0028萬元,基本完成了各項經濟指標。全年共投資1250多萬元,落實了8項為民辦實事項目。旅遊資源
猴嶼臨江面海,交通便捷,是天然避風港和海農產品集散點;耕地資源豐富,蝙蝠洲、浮岐洲是進行大面積農業綜合開發的良好投資地;旅居海外華僑、港澳台胞10470人,是著名的僑鄉,每年全鄉僑匯達2000多萬美元;旅遊資源豐富,猴嶼岩是閩江“一日游”十大景點之一。海嶼村天后宮公園,可觀賞石雕木雕藝術.白雲山上白雲寺有一清朝修建的觀月台,刻有眾多文人墨客題詞.天然朴樹林,具有四百多年歷史,形態各異,極具觀賞價值.穿越大約需要半小時,有平坦道路.北大清華賽艇對抗賽舉行地燕池,後有鼓尾山,乃古人觀天文大潮之地,有一觀潮亭,金雞岩遊玩。猴嶼洞天岩,即長樂市著名僑鄉猴嶼的屏山洞天岩,俗稱猴嶼岩,位於閩江口南岸最北端,距市區15公里。猴嶼岩石奇岩怪,肖形狀物,千姿百態。已發現的有:野豬、松鼠、河豚、海豹、玉兔、烏龜、壁虎、蜥蜴、鯉魚、螃蟹、蛤蟆、老蛇、母雞、鸚鵡、蒼鷹、頹鷲、老虎、羔羊、白馬、黃牛、鱷魚、犀牛、虎爪、象耳、仙桃、西瓜、玉鼓、金鐘、硯盆、筆架、書包、簽筒、濟公帽、金剛靴、狀元帽、天仙履、老君臥榻、仙姑玉枕、孔明搖扇、織女拋梭、八戒仰眠、沙僧坐禪、三藏佛冠、佛祖袈裟……猴嶼岩綠蔭如蓋,松、竹、榕、樟、蘭、菊、紫薇、杜鵑、糃子、鐵樹、桂花、馬英丹、美人蕉、黃心榕、白玉蘭……層層疊疊,團團簇簇,外頭天氣再熱,日火再大也失去威力。大雄寶殿前有一株光緒年間種下的百年茶花,是屏山寺的鎮寺之寶。茶花樹桿粗如大腿、彎曲如弓,高丈余,樹冠罩在屏石之上,每年春天,盛開上千朵奼紫嫣紅的花朵,遠處望去,以為一片紅雲飄動在殿前。“鼓岩”之上,一條岩縫中竟然長著兩棵品種不同的連根大樹,一株榕樹,另一株誰也叫不出什麼樹名,累累果實居然直接結在樹幹和樹枝上。兩樹樹皮一黑一白,疑是來自歐非兩洲膚色不同的情侶,依偎在一起傾訴衷腸。著名書法家沈覲壽先生生前在岩上留下題刻“一岩兩樹,同根並茂”八個大字。猴嶼岩洞因岩疊洞勝為閩江一絕。現已發現的岩洞有10多個,如“狀元洞”、“仙人洞”、“蝙蝠洞”、“充天洞”、“湧泉洞”等。
在蒲竺寺後山,那裡“滿山都是雕像,也滿山都是故事”。幾百尊羅漢分布在山間,大小和真人差不多,表情非常生動,姿態更是什麼樣的都有,有的在挖耳朵,有的在睡覺,有的在推車。這些羅漢是按照印度佛教故事雕刻並組合的,所以看羅漢就是看故事,越走,風景越美,佛像陪著我們,我們在綠蔭中欣賞著佛像讀著佛像旁的注釋。蒲竺寺,原為如建於明萬曆年間的“保福寺”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仙君殿等。其間還站在山頂,沐著江風,眺望閩江里點綴的船隻,感覺說不出的愜意
猴嶼岩中心建築是屏山寺,為宋朝孝宗年間名臣吏部尚書端明殿學士里人鄭丙所創建。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閣、仰佛堂等皆依山而就。一個個華亭,各立蹊徑,點綴綠叢,既供人休息,又可以賞景。凝雲橋、仙人橋、秀安橋巧布岩壑溪澗,既利通濟,又增景觀。“千禧”、“錦屏”、“海闊天高”、“山濤海籟”、“一岩兩樹,同根並茂”等摩崖題刻和亭台樓宇上名人對聯詩句,都可揣摩玩賞,增添雅興。
萃景亭後三叉路口有抗倭義冢。明朝倭寇侵擾,猴嶼鄉民不忍強盜蹂躪,奮起抗爭,成百人慘遭倭寇屠殺,戚繼光緊急揮師閩江,驅走倭寇,官兵們就近掩埋了死難義士的屍體。後來猴嶼村興建文化宮,把義士的骸骨從大脈山崎頂移葬於此。猴嶼屏山寺山門呈扇形的門樓上建成有城垛的城牆,其原因就是昭示這一段塵封數百年的悲壯歷史。同時,山門的位置低於江邊的雞籠山也有特別的含意,因為今日鬱鬱蔥蔥的山頭就是當年戚家軍營寨的遺址,站在城牆上,往後看是義冢,而往前望寨址,則需仰起頭來,以此表示對愛國愛民軍隊的崇敬之情。
猴嶼張村
猴嶼張村辟於宋代,屬閩晉安東鄉合浦南里,明朝改為江左里,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奉文設定營前縣丞隸屬管轄。民國初年歸東南一區,民國二十三年 (1934年)又劃歸長樂縣管轄,二十六年(1937年)編保甲時列為第七區猴嶼鄉管轄.新中國成立後,初屬長樂縣四區,1956年9月併入潭頭六區,1958年9月改為人民公社1987年7月20日成立猴嶼鄉政府,成為所圈四個行政村之一至今。
猴嶼張村地處長樂市北端,閩江口南岸,東經119°36',北緯26°01'。東毗浮岐村,西接象嶼村,南連航城鎮石龍村,以牛鼻孔山脈為界,北隔浮岐洲與琅岐島扼閩江之“咽喉”.境內系沿海丘陵地帶,地形呈南北傾斜之勢.全村有山頭30座,山場面積3100畝,洲地有三汶洲100畝,蝙蝠洲3088畝(其中基本農田588畝,草埕1500畝,水域1000畝),金錢洲約1750畝(其中農田750畝,草埕600畝,水域400畝);三汶洲繞浮岐大橋而遇,蝙蝠洲有金猴橋相通,金錢洲隨泥沙沖積面而不斷擴大,農地主要為金錢洋約800畝,江岸錢6里,東起金猴橋,西接十三號海堤至象嶼地界。總人口6000多人,總戶數約1000多戶,有張、李、陳、江、翁、朱、董、賴、潘、王等十餘姓鄉親,和睦相處。張氏後裔約5600多人,約占總人口的94%,旅美及香港、台灣族親5000多人,其中美國4700多人、新加坡50多人、荷蘭20多人、香港230多人,台灣100多人。僑眷僑屬占現住戶98%,名列全市前茅,是長樂市及閩江口一帶地區著名僑村之一。
這裡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唐際,先祖為著名將領,隨王審知入閩寇巢,累累功勳,是為旺族。宋時,應參公宏圖大略,擇地猴嶼,啟開基業,子孫繁衍。有明一代仲源仲侑公皆進士出身,家風丕振,家享公職居吏部,政績卓著。而今,更是人才濟濟,青出於藍,大中專學生、碩士、博士計三百餘人,二名在哈佛大學就讀的學生,學業精進,榮膺美國政府總統獎,莘莘學子大多向美國主流社會進擊,頗有作為。在家鄉國幹部、單位職員七十餘人,分布社會各界,為國獻力,為民建功,頻得讚譽。
黨政建設
猴嶼鄉黨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六個好”的目標要求,以爭創省級先進鄉鎮黨委活動為載體,適應基層黨建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加大創新工作力度,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鄉鎮、國家衛生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以及長樂市經濟強鎮等榮譽稱號。主要做好一下兩方面:(一)抓班子、強隊伍,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如何有效地解決當前社會基層諸多矛盾,促進社會穩定,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如何用好乾部、管好幹部。為此,我們主要抓好兩支力量的建設。
1、切實加強黨委班子的自身建設。首先講團結。鎮黨政主要領導經常交心談心,班子成員相互尊重,有意見當面提,不在背後議論,不利於班子團結的話不說,不利於班子團結的事不做,自覺維護班子的形象。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和組織生活會,交換工作意見,增進相互了解,使班子成員既在工作職責上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又在執行中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一個團結合作的整體。其次是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提高領導班子科學決策能力。把民主集中制教育作為黨委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幹部培訓的重要內容,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不斷加強領導幹部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要求,健全了《猴嶼鄉三套班子成員議事制度》、《例會制度》等,採取黨委會和每月黨政聯席會議等形式對重大問題進行集體討論決定。黨政一把手帶頭遵守制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一言堂”和“家長制”,增強了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規範鎮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每年都從省、市委黨校聘請專家教授進行輔導授課,把工作實際和個人思想結合起來,積極撰寫論文,提升工作水平,促進工作。
2、切實加強機關幹部和基層黨員隊伍建設。在機關幹部隊伍建設上,我們著重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認真貫徹黨管幹部的要求,不斷完善選人用人公正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幹部能上能下、選優汰劣的選人用人公正機制,建立並實行機關中層幹部競爭上崗、任前公示、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責任制等制度,提高民眾對幹部選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另一方面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通過推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一站式辦公等便民利民措施,使“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基層民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類難題得到及時幫助解決,深受民眾好評。
(二)建機制,抓載體,促進黨建工作上檔次、創特色。
制度作保證,載體為平台,是確保黨建工作整體推進的有效措施。為此,我鎮在創建“六好”鄉鎮黨委活動中,以“三級聯創”工作為載體著重抓好1個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黨建工作格局。鎮黨委堅持黨要管黨原則和從嚴治黨方針。每年年初的黨委工作會議上,鎮黨委與各支部(黨委、總支)分別簽訂了年度崗位責任制,黨建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層層建立、落實黨建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明確了各基層組織抓黨建的基本要求,納入全年工作總目標,形成了在鎮黨委統一領導下,書記負全責、分管領導具體抓、黨委委員分頭抓、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黨建工作大格局。堅持鎮黨委研究黨建工作專題會議制度及每月一次基層組織工作例會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強化村居抓黨建的責任意識,“黨支部不抓黨組織建設就是失職,抓不好就是不稱職”成為一種共識,各支部抓黨建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大大提高,形成全鎮上下齊抓基層黨建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