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
2002年全鄉總人口29666人,其中農業人口29031人,占總人口的97.9%。主要居住著哈尼、彝、傣、壯、漢五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9221人,占總人口的98.5%,其中哈尼族18004人,占總人口的60.7%;彝族9569人,占總人口的32.3%;傣族1061人,占總人口的3.6%;壯族587人,占總人口的2%。
牛角寨鄉地處元陽西觀音山腳下,境內無一平川,全為山地,海拔高低懸殊。最高海拔2682米,最低海拔80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全年無霜期362天,年日照時間1731小時,年均降雨量1550毫米,年均年溫22℃,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3.5℃。
農業發展
到2007年末,全鄉農業戶口為6692戶,人口31310人,糧食總產達1282.3萬公斤,人均有糧387公斤,經濟總收入6451萬元,人均純收入1212元,基本解決了民眾的溫飽問題,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逐年提高和改善,正向小康生活目標邁進。
1、糧食生產。 2007年農作播種面積36933畝,其中:雜交稻種植面積達14500畝、雜交玉米4760畝、常規包穀2505畝、豆類6220畝、薯類580畝。
2、經濟作物有花生、木薯、甘蔗、草果、芭蕉、荔枝等。2007年末,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2250畝,經濟作物收入達10萬元。
3、林業生產。自2002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累計退耕還林面積達1347.9畝,荒山造林1882畝,國家投入扶持資金8.7114萬元,糧食65萬公斤,受益農戶648戶,林業總收入60萬元。
根據2006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結果,牛角寨鄉林業用地面積75000畝,其中:有林地52652畝,疏林地341畝,灌木林地12831畝,未成林造林地108畝,宜林荒山荒地9108畝。按權屬劃分:國有林16113畝,集體林75000畝,在集體林地中,自留山12464.3畝。全鄉森林覆蓋率42.8%。按森林類別分:生態公益林面積8774畝,其中納入國家重點公益林6806畝,地方公益林1968畝;商品林(地)面積26086畝。參加這次林改的有119個村小組,涉及林改面積為75416畝,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8774畝,商品林面積26086畝。
2007年5月開始進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至11月取得階段性成效,牛角寨鄉此次林改應確權的面積71645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1847.9畝)。已確權的面積34477畝(自留山12464畝、其它方式承包林地1994.6畝、其它方式流轉林地7畝、集體統一經營12813.6畝、均山63.4畝、均股4430.9畝)。未確權的面積為29800畝,全鄉確權率48%,在確權的林地面積中,公益林面積8774畝,商品林面積26086畝,全鄉的均山率68%。糾紛調處率達到100%,調處成功率達到89.3%;民眾知情率達到98%。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開展得到了廣大林農民眾的衷心擁護,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實現了“還權於民、還利於民、聚力於民”和“森林資源持續增長、生態功能持續增強、林業經濟持續增效、林農收入持續增加、林業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的良好局面,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為促進林農受益、權屬明晰、經營放活、林區穩定的大好局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2007年末,全鄉生豬存欄19290頭,出欄16830頭,家禽出籠79920隻,肉類總產量1250噸,鄉內的大牲畜中的牛市場,是全縣最大交易場地,高峰期的街天交易量近100頭。
漁業生產方面,稻田養魚面積達2000畝,投放魚苗30噸,年產量27500公斤,漁業收入66萬元。
特色產業
水稻是元陽縣牛角寨鄉主要糧食作物,在農業生產、農村經濟收入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加速良種良法推廣步伐,確保糧食增產增收,篩選出適宜我縣中、低海拔地區種植推廣的優質、高產、高效的雜交水稻新品種,給我縣雜交水稻品種的更新換代和種植生產提供可靠的良種和理論依據,由州種子站提供22個品種,州農科所提供14個品種,在海拔在1550米左右的田塊進行試驗示範,共有A、B兩組區試,A組在彌勒縣、開遠市、石屏縣、元陽縣、蒙自縣、箇舊市同時搞區試。B組在彌勒縣、開遠市、建水縣、金平縣、蒙自縣、綠春縣同時搞區試。
元陽縣將試驗布局在推廣雜交稻早、種植積極性高、民眾素質好的牛角鄉新寨村,海拔 1370米,土質粘,肥力中等,參試品種14個:瑞香576、京福Ⅰ優943、兩優1586、竹豐ZA/竹恢3219、園秀8號、輻香優98、宜香3724、深優9734、F32A/T455、中優1259、Ⅱ優838(對比樣)、Ⅱ優629、T優8086、T優023。試驗採用單次重複、順序排列、間比法設計,隨機區組排列,三次重複。試驗面積 0.98畝, 2月20日播種,薄膜育秧,3月10日施斷奶肥,秧齡為54天,4月14日移栽至大田,科學化、規範化條栽,株行距15×20厘米, 22536.47萬株/畝。移栽前施普鈣50公斤、硫酸鋅5公斤作底肥。區試移栽也完成,各項中耕管理工作正有序的開展,通過努力,爭取培育出一批適宜我縣的優良雜水稻品種,為新品種的試驗示範和推廣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扶貧工作
牛角寨鄉扶貧工作按照“到村入戶,整村推進”的原則,以貧困村為主戰場,貧困戶為對象,堅持“項目到村、資金到戶”的方針,發揮資源優勢,依託項目拉動,堅持自身發展與爭取國家補助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扶貧工作開展。2007年,我鄉共實施牛角寨村委會姆基大寨、岩際村委會岩倮村、果期村委會硬村、新安所村委會新安所、腳弄村委會阿努上寨5個整村推進項目,共建鄉村公路2條3.3公里,硬化村內衛生路面5條10.6公里13800平方米,人畜飲水工程3件8.55公里,受益1622人506頭,衛生公廁9間310平方米,修繕學校1間100平方米,進行科技培訓40期2500人次。完成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200戶,其中拆除重建100戶,加固改造100戶。
基礎建設
1、道路建設。截至2007年末,全鄉通車路程達138公里。其中,縣鄉公路46公里,鄉村公路92公里。89個自然村有48個通車,通車率達53.9%。2007年投資61萬元、全長8公里(其中起始段為彈石路面,長2.5公里)的牛果(大順寨至果統)公路啟動施工,並於年底初步完工。2007年4月,新-牛(新安所至牛角寨)路段建成通車,全長29.25公里,為彈石路面,這是全縣14個鄉鎮唯一條從村委會到鄉機關駐地路面為彈石路的道路。
2、水利建設。2007年牛角寨鄉修復大小水溝232條,實施了阿努上寨等9件人畜飲水工程,受益人口1403戶6126人,使全鄉飲用自來水的自然村增加到70 個,受益人口5859戶27158人,占全鄉總人口的90%,有效保障了農村的人畜飲水安全。
3、電網改造。2007年,牛角寨鄉繼續進行農村電網改造,牛角寨、新安所、腳弄、良心寨四個村委會實現戶表制的戶數增加至5000餘戶。
4、街道、市場建設。2007年,總投資近百萬元,建設總面積達12172.4平方米的鄉農貿市場竣工投入使用,農貿市場的配套設施—公共廁所等已全面完善。農貿市場的竣工,切實改變了鄉機關駐地及街道髒、亂、差的狀況,保持了鄉鎮環境的衛生。
文化事業
2007年末,投資30餘萬、占地面積410m2的新文化站已全面竣工,即將投入使用。
全鄉共有文化產業個體工商戶10戶,有民間業餘文藝隊8支,全年共開展民眾性文藝演出活動6場,極大地豐富了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鄉機關駐地已實現衛星電視網路數字傳輸;新安所、果期、大順寨、姆基寨等13個自然村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衛生事業
牛角寨鄉有衛生院一所,下設果統、果期、新安所、岩際、歐樂、腳弄、良心寨、牛角寨8個衛生室。
2007年,該院占地面積6000㎡,建築面積1545.21㎡,擁有病床12張,有職工10人。醫療設備有50mAX光機一台,100mAX光機一台,黑白B超一台,顯心電圖機一台,顯微鏡、手術床等常用醫療器械,基本滿足全鄉人民看病治病的基本需求。
除救死扶傷外,鄉衛生院還承擔指導全鄉16個鄉村醫生開展治病救人的工作。
該院防治結合,針對地方性疾病如肺結核、瘧疾、傷寒開展普查和防控。積極與縣防控中心配合,及時報告疫情。
2007年繼續實施世行貸款衛Ⅵ、衛Ⅶ項目,廣大婦女、兒童的健康獲得了更大的保障。
2007年全鄉共24669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2.4%。截止10月31日,全鄉參合農民在各定點醫療機構的門診和住院減免,補償27217人次,減免補償資金262581.99元(其中:門診減免27096人次,減免資金194114.47元;住院補償121人次,補償資金68467.52元),有效地緩解了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科技方面
牛角寨鄉以推廣農村實用技術為重點,積極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繼續抓好以“兩雜”為主的良種推廣工作,做好“兩雜”制種試驗和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套用工作。認真進行鄉土人才蒐集認定,加大農村黨員的培訓力度,加強科技培訓力度,不斷提升科技進步對農業的貢獻,按期完成各類科技培訓40期3420人次,其中:專題培訓8期401人次,以會代訓12期,980人次,現場培訓23期2039人次。通過培訓,使民眾掌握了生豬、茶葉、水稻等多門種植養殖實用技術,為脫貧致富奠定了技術基礎。
郵電方面
郵政所、電信所繼續深化改革,實行崗位責任制,改進服務態度,提高通訊質量,圓滿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指標,提高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基本上滿足了廣大民眾的需要為牛角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貢獻。
截至2007年底,全鄉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392線,移動通訊信號網路覆蓋全鄉8個村委會,鄉機關駐地建立了移動公司門市和聯通門市,開通了小靈通業務,電腦實現網際網路接入,通訊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