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熹平石經殘石
熹平石經殘石,是指東漢於熹平四年(175年)開始刻寫的儒家經典石刻留存下來殘石。另有殘石之宋拓片,作為書法珍品備受重視。
熹平石經簡介 熹平石經殘石 石經殘石拓本 -
“熹平石經”殘石
“熹平石經”殘石,東漢文物,現藏於民間。
-
熹平石經殘碑
宋乾道二年(1166),洪适知紹興,以所藏《熹平石經》殘本合二千一百餘字,鐫於州治蓬萊閣。 今碑已殘。 (另有二石為李亨特案語,亦殘。
-
石經
石經是中國古代刻於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經籍和佛道經典。迄今有文字可考的刻儒家經籍的石經有七種:熹平石經、正始石經、唐開成石經、蜀石經、北宋石經、南宋石經、清石經。
概述 種類 介紹 歷史價值 考證 -
《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也稱《石經》,是東漢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4),歷時九年才製作完成的,共四十六石 ,殘石分藏洛陽博物館、西安碑林及北京圖書館。
介紹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一字石經
《一字石經尚書》六卷。 《一字石經魯詩》六卷。 《一字石經論語》一卷梁有二卷。
概述 一、刻立原因 二、刻立經過及參與人員 三、石經的具體情況 四、漢石經的損毀並收藏 -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是中國刻於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 -
三體石經
《三體石經》建於公元241年(三國魏齊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型寫刻,故名。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是繼...
石經資料 石經建立流傳 石經出土發現 石經古文來源 石經作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