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是中國刻於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

 中國刻於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一稱“漢石經”。其字型為一字隸書,故又稱“一字石經”。漢代立五經於學官,置十四博士。各家經文皆憑所見,並無供傳習的官定經本。博士考試亦常因文字異同引起爭端,甚至行賄改蘭台漆書經字。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議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得到靈帝許可。於是,參校諸體文字的經書,由蔡邕等書石,鐫刻四十六碑,立於洛陽城南的開陽門外太學講堂(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壋村)前。碑高一丈許,廣四尺。所刻經書有《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和《公羊傳》、《論語》。除《論語》外,皆當時學官所立。石經以一家本為主而各有校記,備列學官所立諸家異同於後。《易》、《書》、《禮》三經校記不存,無可考;《詩》用魯詩本,有齊、韓兩家異字;《公羊傳》用嚴氏本,有顏氏異字;《論語》用某本,有盍、毛、包、周諸家異字。共約二十萬零九百一十一字。這對糾正俗儒的穿鑿附會,臆造別字,維護文字的統一,起了積極作用。石碑已毀,北宋以來屢有殘石出土。近人馬衡匯為《漢石經集存》,存八千餘字。考證其源流的有顧炎武《石經考》、萬斯同《石經考》和張國淦的《歷代石經考》等,可供參考。
熹平石經產生的背景、內容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背景: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後,儒家書籍被奉為經典,法定為教科書,設專門博士官講授,成為判斷是非標準與決策依據。
儒學被定為官學,必須有一部標準本作為評定正誤的依據,然而,皇家藏書樓里的標準本“蘭台漆書”卻由於腐敗而遭偷改。鑒於此,蔡邕向漢靈帝提出校正經書、刊刻於石的奏請,獲許。
內容:
儒家經典本為古文篆字所寫,歷經秦始皇焚書坑儒後損失巨大,存世極少,世傳多為隸書所記,故稱今文經。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於夾牆內發現一批以古文書寫的儒家書籍,被稱為古文經。
由於今、古文經在篇章、文字上都有較大出入,因而產生兩大學派之間的爭論。
對經文的解說不同,是兩大學派之間的根本分歧所在:
今文經學家認為六經皆孔子所作,其中寓含著他的政治理想和思想精華,可以垂教萬世,所以解經多著意於闡發其中的“微言大意”。
古文經學家認為“六經皆史”,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聖人,六經不過是他將前代史料加以整理,作為傳授弟子後人的教科書而已,所以解經多側重說解章句訓詁、名物典章。
蔡邕主持校定六經工作結束後,以小字八分將校正的經文書於石碑,因始刻於熹平四年,故稱熹平石經。歷時9年,共刻7部經典於46塊石碑之上,字型一律採用隸書,故又稱“一體石經”。
經王國維考證,熹平石經的內容,包括《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並《公羊》、《論語》二傳。
影響:
熹平石經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印刷術發明前的一種圖書編輯出版活動,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是訂誤正偽,平息紛爭,為讀書人提供了儒家經典教材的範本。
二是開創了我國歷代石經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經文範本的做法,自漢代創例後,又有魏三體石經、唐開成石經、宋石經、清石經。同時,佛、道等諸家也刻有石經,構成我國獨有的石刻書籍林。
三是啟發了捶拓方法的發明。捶拓技術是雕版印刷術的先驅,因此,石經對印刷術的發明也有間接影響。
《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續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