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鼻法

熏鼻法是將一定的藥物製成粉末,熏入鼻內,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簡介

此法最早見於元代倪維德的《原機啟微》,書中記載用唁鼻碧雲散嘻鼻治療目腫紅赤,昏暗羞明,隱澀疼痛,風癢鼻塞,頭腦痰痛,眵淚稠粘。並將其喻為“開鍋蓋法”。在附錄中,已收載了撥萃方熏藥,治療偏頭痛眼疾。至明清時期,此法有了進一步發展,不僅用於治療眼疾,還廣泛用於治療傷寒、中風、時疫、溫病、喉風、牙痛等症。如趙學敏《串雅外編》中介紹了用不同的配方啼鼻,治療風熱頭痛、風寒頭痛;用還魂丹唁鼻治療急慢驚風。吳尚先《理瀹駢文》中不僅收載了十餘首熏鼻藥散,涉及內、婦、兒科多種病證,而且還精闢地闡述了其作用機理,書中說: “大凡上焦之病,以藥研細末,唁鼻取嚏發散為第一捷法。不獨通關、急救用聞藥也。連嚏數十次,則腠理自松,則解肌也;涕淚、痰涎並出,胸中悶惡也寬,即吐法也。蓋一嚏,實兼汗、吐二法,不必服蔥豉湯也。前賢治傷寒、中風、傷風、時疫、溫症、喉風、赤眼、牙痛等證,皆有喀藥,亦使病在上者從上出也……。曾有發熱、頭痛、惡寒、無汗並腹瀉者,用此取嚏,而汗白出,瀉功止。是發散之中,即兼升提,一法兩用,較內服藥尤速。外症腸出不收,及產婦子宮不收,取嚏即收,亦是此意。凡欲升者,均可以嚏法升之也。……小便不通,探吐提氣,而水自下,則知嚏法能上升,也能下降也……。古方治喉閉不能下藥者,每用窒鼻法,得嚏而喉自寬。”這一記載,為我們今天套用此法奠定了理論基礎。誠如吳氏所言,鼻為肺竅,乃氣體出入之門戶,眼與鼻相通,嘻鼻後涕淚並出,肺氣宣暢,鬱閉之邪火毒氣隨之而散,故唁鼻法常用於上焦病變,有藥少力銳之特點,且無寒涼抑遏之弊端。

操作方法

將所用藥物研成細末,令患者噙一口(或不噙水亦可),以管吹藥末入鼻內,或讓病人自己暗入鼻內,每日1~3次不等,視癤情而定。

主治病症

一、頭痛

1.散風止痛散(中醫雜誌1989;(8):29)川芎、細辛羌活、薄荷腦、茶葉、荊芥、桔梗、防風,適量共研細末,過80目藥篩,取藥一小撮約0.1g,置頭痛側鼻孔前吸入,一般4~6分鐘可顯效。功能發散風寒。主治風寒頭痛。

2.牙皂細辛散(《中醫外治法》)牙皂3g,鵝不食草3g,青黛2g,細辛2g,共研細末,吹鼻取嚏,每日3次,5~7日為1療程。功能祛風止痛。主治風熱頭痛。

3.瓜蒂散(《中國民間療法》)瓜蒂適量,研細末,吹鼻取嚏。功能祛痰化濁。主治痰濁頭痛。

二、癃閉

通關散(《中醫外法集要》)皂角、細辛各適量,研為細末,每次取0。3~0.6g,吹鼻取嚏。功能通利小便。主治癃閉。

三、急性鼻炎

一味辛夷散(《中醫耳鼻喉科學》 )辛夷花30g,研末,瓶貯密封。用時取適量吹鼻。每日3-5次,3日為1療程。功能散風寒,通鼻竅。主治急性鼻炎外感風寒型。

四、鼻息肉

1.神效宣腦散(《中國民間療法》)鬱金、川芎、青黛、薄荷、小黃米各0.6g,共研細粉,嘻鼻。功能清肺宣氣。主治鼻息肉。
2.青金散(《中國民間療法》)芒硝、青黛各1.5g,加乳香沒藥少許,共研細末,嘻鼻。功能利濕散結。主治鼻息肉。

五、失音

1.如聖散(《中國民間療法》)雄黃、白礬、藜蘆.豬牙皂各等份,共研細末。用時取少量唁鼻取嚏。功能化痰清熱。主治喉閉痰熱失音。
2.提妙丹(《中國民間療法》)牙皂30g,絲瓜子50g,冰片少許,研極細貯瓶備用。用時取適量唁鼻取嚏。功能清熱化痰。主治失音屬痰熱型。

注意事項

本法具有刺激性,引起涕淚較多,或有噴嚏,故對凝脂翳、黑翳如珠、蟹睛以及睛內出血性疾患等要慎用。有鼻衄史患者禁用此法。

盤點自然療法主題

自然療法:即運用各種自然的手段來預防和治療疾病,具體而言,自然療法是套用與人類生活有直接關係的物質與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