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火珊瑚,又名刺珊瑚,俗稱兩叉千孔珊瑚。屬於水母種類,含有毒性強烈的刺絲胞。如果碰到火珊瑚,皮膚會立即產生灼燒感,同時會長疹子,並導致淋巴腺腫大。
治療方法
用海水沖洗,然後用醋或酒精擦拭患處以減輕疼痛,最後用鑷子拔出或剔出殘留物,使用抗組胺劑之類的藥物塗抹患處可減輕發癢及灼燒感,亦可使用止疼藥物。
珊瑚總介
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腔腸動物,基部有一個石灰質的底座,成環狀,環壁向中央成輻射狀地伸出許多隔膜,上部
是袋狀軟體部,頂部是口,周圍有一圈觸手,身體中央是消化腔。體壁主要由內胚層和外胚層構成,兩層之間還有一個中膠層。觸手將浮遊動物攝入消化腔內進行消化、吸收,所剩的殘渣再經口部排出,可見它是很低等的動物。它的身體很小,一個珊瑚蟲充其量不過一粒大米那樣大。我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珊瑚的國家之一。據傳大禹治水時就開始利用珊瑚了。先秦時代《山海經·海中經》記載:“珊瑚出海中,歲高二三尺,有枝無葉,形如小樹。”漢代《說文解字》中說:“珊瑚,赤色,出於海。”東晉葛洪所著《西京雜記》等書記載,漢代就已開始利用珊瑚了。珊瑚的種類相當多,有6500多種。人們把它分成兩類。一類是觸手和隔膜為八個或八的倍數,稱八放珊瑚,如紫紅的笙珊瑚,藍色的蒼珊瑚,灌木林似的海柏、海雞冠、海鰓,及珍貴的紅珊瑚都是,柳珊瑚也是八放珊瑚,它們有的像扇,有的似牧羊鞭,或如落地燈,或似乾木枯枝。另一類其觸手和隔膜由里往外數,按六的倍數增加,稱六放珊瑚,如石芝等。
珊瑚蟲多營群體生活,成千上萬個珊瑚蟲生活在一起,靠石灰質骨骼彼此相連,多呈筒狀,直徑從幾毫米到兩厘
米。它們的隔膜被一種小腸道系統聯在一起,可以說它們有多張嘴,只一個共同的“胃”,這是海洋生物中極為奇特的一種生活方式。黃昏來臨,珊瑚蟲的肉體部分從骨質殼內伸出來,張開觸手,像一朵朵怒放的花朵,獵取可口的美味。石珊瑚蟲的骨骼是其外胚層的生骨細胞形成的。它首先從海水中吸收鈣,與二氧化碳結合生成碳酸鈣,然後釋放出結晶,漸長成骨骼,猶如作繭自縛,將身體緊固其內。這對它很有好處,可使它免受海浪的衝擊。這些珊瑚骨片癒合成各種形狀,像針、像管等。珊瑚蟲死亡後其遺骨就成為珊瑚,其上又會長新珊瑚蟲。所以新一代的珊瑚蟲總是在先輩的墳墓上建造自己的巢穴,並像金字塔一樣,一代一代步步向上增高。有些珊瑚蟲體內根本沒有骨骼,死後當然一無所留。真正參與造礁的只有八放珊瑚中的笙珊瑚、蒼珊瑚及六放珊瑚中的多數石珊瑚,總計不過600多種。石珊瑚群體外形宛如人腦,大者如乾草垛,小的似小孩的拳頭。珊瑚喜生活於熱帶、亞熱帶,水溫13~36℃,鹽度為24~40,透明度高的淺海水域。由於造礁珊瑚軟體內還共生一種微小的藻類——蟲黃藻或叫動物黃藻,這種藻同樣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們只分布於水深不足70~80米的水域。非造礁珊瑚體內無蟲黃藻共生,其分布區域則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南北可到兩極,深可達6000多米深。蟲黃藻與珊瑚互惠互利,前者向後者提供光合作用的產物——氧和碳水化合物,加速珊瑚的生長;反過來珊瑚代謝中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中的氮、磷等,又為蟲黃藻提供了必要的營養物。若這種共生鏈遭到破壞,二者將無法生存下去。珊瑚礁中有些魚類如鸚嘴魚、隆頭魚等,上下頜的牙齒癒合成板狀,像鉗子一樣厲害,專門啃食活的珊瑚,顯然是珊瑚的冤家。對珊瑚危害更大的是海星,大量繁殖後的海星能像農田的蝗蟲一樣,成群結隊襲擊珊瑚礁。如長棘海星愛吃珊瑚,尤嗜吃造礁珊瑚,它們也像其他海星一樣,把胃翻出來蓋在珊瑚上面,向可食的部分分泌消化酶,消化後溶解的部分就被胃吸收,使珊瑚死亡。
兩叉千孔珊瑚,又名火珊瑚刺珊瑚,英文名:StingingcoralWellofirecoral,學名:FireCoral。
分布地域
中國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台灣都有分布。國外東自玻利尼西亞,西至紅海,南到澳大利亞,北經日本琉球群島到日本本島。
生活環境
水流:中光照:500~1000
飼養要求: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種屬:珊瑚,腔腸動物門(刺胞動物門),水螅蟲綱,千孔珊瑚目
相關詞條
珊瑚世界中的常見品種
珊瑚之名來自古波斯語sanga(石),為珊瑚蟲群體或骨骼化石。珊瑚蟲為腔腸動物,身體呈圓筒狀,有八個或八個以上的觸手,觸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結合成一個群體,形狀像樹枝。骨骼叫珊瑚石或簡稱珊瑚。產在熱帶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