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建築
大佛寺現在尚存大佛殿、觀音殿、玉皇殿、鑒亭四座木質結構古建築,多系清末遺物。其中大佛殿堪稱壯觀,殿高33米,依山傍水,高閣飛檐,結構獨特。因大佛殿中有一尊釋迦牟尼坐像一尊,周身貼金,金光燦燦。像高27米,結跏趺坐,頭系螺髻,袒胸,套雙領外衣,左手置於膝間,右手平胸,施無畏印,形態莊嚴肅穆,雙目炯炯傳神,氣勢尤為雄偉。故稱之為大佛寺。大佛寺保存著從隋唐至今的儒家、佛家、道家造像104龕,700餘尊,並有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朝廷重臣的題記、詩詠、碑碣、造像等83則;鎦金楹聯鐫刻20則;水文題刻5則;景區內不僅金仙偉岸,而且怪石成趣、俠雨興雲、山清水秀、風景宜人。其中最著名的景觀有:玉皇殿、觀音殿、大佛殿、石磴琴聲、鑒亭、頂天佛字、關羽像、救苦天尊、翠屏秋月、海潮音。
歷史沿革
據碑記所載,潼南大佛始鑿於唐朝末年,先鑿佛首,北宋靖康丙午年(1126年)開雕佛身,至南宋紹興辛末(1151年)全像竣工,前後歷時二百多年,是石刻造像中罕見的珍品,為“蜀中四大佛”之一。寺院區記憶體有大小造像七百餘軀,宋至清朝題刻碑碣83則,是重慶境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在大佛寺側的崖壁上,集中了七個年號的洪水題記。題刻始刻於明,續有大明正德十四年、乾隆四十六年、同治十二年、光緒十五年、民國三十四年、1981年曆次大洪水標記線和題記。此崖壁集多個年份不同的洪水題刻於一處,可以比較歷次洪水在此境內的高程,對探索古代洪水的演變規律,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文化淵源
大佛寺傳承法係為臨濟宗,傳法興寺祖師有釋德修、釋蒲智、釋界遠法師等。另外,道士王了知、居士鄧利成亦為著名興寺大德。大佛寺歷史上曾重建三次,前兩次(1151年、1278年)分別由鄧利成、馮輯、清暉所建;最後一次是民國十一年重建。寺內有八丈金仙為鎮寺之寶;乾隆臨駕大佛寺時黃羅帳為重要文物;另有僧舍利塔一座,塔主是悟法禪師。
現狀
大佛寺現任住持是寂扶法師,73歲,四川閬中人,師從海果法師。他還同時兼任碧雲寺法師。
1956年8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定為首批省級重點保護文物。2006年05月25日,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作為隋至清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寺賦作者
杜洪明
夫大佛禪寺,乃古蜀名剎,襲臨濟禪宗①,今渝西勝景,佛祖道場②也!天地形勝,鬼斧神工。涪水西去,紫氣東來。北瞻川中,觀通途之縱橫。南對渝黔,眺蓮峰之列屏。涪江河畔,金佛神遨。悠悠歷史,天地韻包。精石刻而巧建築,藏珍物而技奪標。雕樑畫棟,瑞氣繞繚。飛檐高脊,深邃緲縹。梵音裊裊,千里之韻。鍾靈毓秀,萬象之瑞。古剎雄歭,披琉璃而沖天宇。涪江環流,興清波而擁古城。
悠哉大佛,輝煌千年。揚馳九州,善積四海。浮圖肅立,廟宇滄桑。龍騰寶地,鳳舞福鄉。臨風以念遠,觸景而懷古。大佛寺巔定明山,鹹通三年建禪院,懸崖峭壁鐫佛像,聖光普世愈千年。唐朝鑿頭,宋代刻身,雕刻精湛,比例勻稱。南宋建炎造像閣,七檐依山,盡覆琉璃,巴蜀第一奇勝初成。紹興壬申飾金身,由唐至宋,三百年間,世上最大金佛始現。結跏趺坐,頭系螺髻,金光燦燦。左手置膝間,右手平胸前,形態莊嚴肅穆,雙目炯炯傳神,氣勢尤為雄偉。通高八丈,又謂“八丈金仙③”。飾金四次,現乃“藝術瑰寶”。
秀哉大佛,氣象萬千。蒼松翠柏,壁立千仞。花香鳥語,移步換景。玉皇殿尊玉皇大帝④,獨與別寺不同;觀音殿貢觀世音,特從泰國請進⑤。“石蹬琴聲⑥”,足踏石級,琴聲迴蕩,百步之內,如聞天音,乃是中華四大回音建築之一;“立地成佛⑦”,剛健挺拔,氣勢非凡,十里之遙,清晰可見,更為我國三大頂天佛字之首。古人題“山靈奇詭不可測,何時飛出一輪月,夕日照盡兩朝人,今日照人頭又白”,此謂“翠屏秋月⑧”。佛祖見“境訝虎溪水,一江環淨域,地稱鷲嶺山,萬點擁禪關”,故化“大象佛印⑨”。海潮音⑩起,心曠神怡,“壁立萬仞,遺愛千年”。古聖人關羽遺“關刀石⑾”於此。清皇帝乾隆賜“黃羅帳⑿”存世,理學家魏了翁造“了翁亭⒀”聞名,近看亭角高翹、琉璃金頂、燦爛輝煌;遠觀寶剎擎空,亭映碧水、秀麗壯觀。登樓低俯、依亭遠眺,縈峭丹崖,幾點扁舟依古岸;玲瓏皓月,滿天星斗映波間。涪江風光,如詩如畫,潼南美景,盡在其中。
善哉大佛,心誠收靈。香火旺盛。信眾禮拜,遊客如潮。浩浩神天,信之則通;緲緲福地,愛之則靈;夫惟虔誠,自獲保佑;夫惟敬愛,自達神明。自唐以來,經宋元明清,帝王將相,在此帷幄,文人雅士,在此娛情。此風水寶地,有春風必化春雨,有夢想必成現實;此金佛聖境,有良緣必生金玉,有詩情必現畫意。噫吁兮念念及此,近及潼南周邊,中到渝西川中,遠達巴蜀大地,民眾焉,領導焉,男女老幼焉,士農工商焉,凡有愛心者皆愛此地,凡有悟性者皆戀此土。
幽哉大佛,渝西聖境。雖是聖壇,亦是公園,宏偉寶殿,石雕精湛。古老建築,雄風格高。依山而立,順江而造。奇崛秀氣,靈光暗交。人入其中,別有洞天,再觀其境,生死渾然。鶯囀鐘鳴,耳聞之而心怡;鶴翔鈴搖,目睹之而神清。馨蘭芬蕙,翠影蘭椒。空氣清新,氧吧空調。身臨淨地,俗障盡拋。隨緣隨遇,淡泊莊騷。寵辱皆忘,名利均拋。
壯哉大佛,今逢盛世。社會和諧,中華復興。物阜民豐,國運昌盛。潼南大佛,涅槃重生。晉升國寶⒁,又飾金身⒂。旅遊開發,重建山門。新修廣場,普渡眾生。擴大宣傳,響譽重慶。文化瑰寶,舉世聞名!
嗟夫,悠哉大佛,秀哉大佛,善哉大佛,揚“中華佛祖道場”之盛名也!
噫嘻,幽哉大佛,壯哉大佛,潼南大佛,立“全國最大金佛”之美譽兮。
註:
①臨 濟 宗:是禪宗五大流派之一,潼南大佛寺傳承法係為臨濟宗,傳法興寺祖師有 釋德修、釋蒲智、釋界遠法師等。
②佛祖道場:2009年11月24日,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慈雲寺方丈、中國佛教界德高望重的惟賢大法師親筆為潼南大佛寺景區題名“中華佛祖道場”。
③八丈金仙:潼南金佛,俗稱“八丈金仙”,為佛、道家共同鑿造的一尊大型摩岩飾金大佛,高18.43米。雕刻精湛,比例勻稱,唐代鑿頭,宋代鑿身,經宋代、清代和民國四次裝飾金身,是我國第一大金佛,世界第七大佛。
④玉皇殿:始建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原是老百姓求雨祭天的地方,當時大佛寺佛教影響已非常鼎盛,皆因潼南是道教太極創始人陳摶老祖故里,將道教最高神玉皇大帝與佛祖釋迦牟尼並尊,即是佛道融合的見證。表明玉皇大帝“掌管”的天庭與佛祖“掌管”的西方世界同為世人嚮往的樂土,這也是潼南大佛寺有別於其他寺院叢林的獨特之處。
⑤觀音殿:觀音菩薩是佛祖坐下的大弟子,向佛祖發了“渡盡眾生,方正菩提”的宏願,故在潼南大佛寺,觀音位於佛祖左側,這也是大佛寺有別於其他寺院叢林的不同之處。該殿始建於宋元年間,1945年毀於戰火,於1946年重建,殿內供奉的玉石觀音像是恩威集團總裁薛永新先生從泰國請回。
⑥“石蹬琴聲”:古稱大佛洞,位於大佛殿右側峭岩上。足踏石蹬,奇妙類於古編鐘的琴聲在洞中迴蕩,因有七級特別清越宏亮,俗稱“七步彈琴”。鑿於明代,較北京天壇回音壁早建百餘年,為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
⑦立地成佛:又稱“頂天佛字”,書刻於陡峭筆立的岩壁上,高達8.85米,為清同治1870年雲岩弗乘所書,書法質樸遒勁、剛健挺拔、氣勢非凡,十里之遙,清晰可見,為我國第一大摩岩佛字。
⑧翠屏秋月:崖峭彎曲處石色丹紅,岩壁中有一團橙黃色橢圓形石紋,現清晰月影,無論岩石如何風化剝落,月影如故。古人題詠“山靈奇詭不可測,何時飛出一輪月,夕日照盡兩朝人,今日照人頭又白”,留下不少美好的傳說。
⑨大象佛印:相傳佛祖於1665年前東晉永和元年示現潼南定明山下,看到這裡“境訝虎溪綠水一江環淨域,地稱鷲嶺青山萬點擁禪關”,決定在此弘開道場,即在絕壁上現應化身,直到783年後宋建炎年間才被大佛寺首座禪師發現,取“大象無形”之意遂造“大像閣”,並自影身絕壁永隨佛祖。後人仰其法像,只有緣人才得以見。
⑩海潮音:佛寺東岩壁陡峭削,古人題刻“壁立萬仞,遺愛千年”。岩頂有一酷似老鷹的巨大怪石,遊人立於鷹岩之下,能聽到一片海潮之聲從岩壁深處傳來,宛若立身於海浪澎拜的大海岸邊,令人頓時心曠神怡,胸心顫動。
⑾關刀石:傳清鹹豐年間,突然一巨墜下,形若關羽兵器青龍偃月刀,百姓疑為關公顯聖,故建廟塑像,早晚禮拜。關羽死後,地位極高,歷代皇帝都尊崇讚賞是難得的忠誠良將,清順治帝敕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⑿黃羅帳:大佛寺東岩鷹岩石側,石壁似恰翠綠色寶玉,黃色羅幔珠簾般自空垂下,懸於帳前。傳說清乾隆帝下江南途經此地,佛祖示夢露宿此處,乾隆獨臥山野絕壁之上,野風吹拂、自在逍遙,猶見佛陀,故賜名黃羅帳。
⒀了翁亭:又稱“鑒亭”,為四角攢尖覆樓兩重的樓閣式古亭,由南宋理學家魏了翁創修,高15米。亭角高翹、寶剎擎空、琉璃金頂、燦爛輝煌、亭映碧水、秀麗壯觀。登樓低俯、依亭遠眺,“縈峭丹崖,幾點扁舟依古岸;玲瓏皓月,滿天星斗映波間”,一派如詩如畫的涪江風光。
⒁晉升國寶:潼南大佛寺,1956年8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定為首批重點保護文物。 2006年05月25日,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作為隋至清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⒂又飾金身:2009年至2010年,潼南大佛寺進行了歷史上第四次全身飾金;
註:本文系中國辭賦家聯合會理事杜洪明先生力作,已入篇《賦苑瓊葩》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