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游千山記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程啟充
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千山在遼陽城南六十里,秀峰疊嶂,綿亘數百里。東引甌脫,南抱遼陽,嶻嶪蓊鬱,時有佳氣,如海蜃然。嘉靖丁亥,予戍撫順,丙申遷蓋州,道出遼陽,乃與同志徐、劉二子游焉。
出南門,過八里莊、石門、釣魚台。台,蓋屯戍舊址也。東北有溫泉,瑩潔可鑑。南折入山,數里,抵祖越寺。路頗峻,稍憩於寺之禪堂,乃登萬佛閣。閣在山半,緣崖鏇轉,越飛梁而入。憑欄四望,天風泠然,因宿於寺。時戊子日也,循東山,望螺峰,附太極石,入岩澗,高不滿丈,深倍之,廣半。俯看萬佛閣,已在下方矣。前有亭,曰一覽。自一覽亭迤西而北,入龍泉寺。晡時,往香岩,亂溪而東,岩壑窈窕,僧房半出雲間,扶杖登之。
明晨己丑,寺僧設齋,乃行,憩大樹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遺世之想。東峰危險,徐、劉二子浮白引滿,其間適有吹笳者,聲振林樾,聞之愀然。由此至大安,自東而北。自龍泉至此,約二十餘里,陡絕洿陷,懸崖怪石,後先相倚,撫孤山,瞰深壑,奇花異卉,雜然如繡。行複數里。隍堂中開,諸山羅列,高爽清曠。視三寺為最西峰,空洞倚天。徐子題曰:“通明天”。是夕,有雨意。
翼日庚寅,晴霽,登中峰,顧瞻京國,遠眺荒徼,山海混茫無際。東有羅漢洞,高寒襲人。又數息,至雙井,一在樹下。一在亂石間,泉甚冽。又數息,抵仙人台,峭壁斷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慄。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環弈焉。自仙人台尋中會寺,入溪,穿石,荊棘塞路,不可杖,徑僅容雙趾。以匹布縛胸,使人從後挽之,扶滕側足,盤跚而步,危甚。劉子先之,徐子與余相去數武,摘山花以詩贈余。余亦倚聲和之。趺坐石上,一老進麥餅。值飢,食之厭,問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自大安山行幾二十里,因憊,坐僧房。久之,起視山岡,兩浮屠相向爭聳,乃自中會反祖越。
從者病,取道石橋,宿南村農家。回望諸峰,如在天上矣。茲山之勝,弘潤秀麗,磅礴盤結,不可殫述。使在中州,當與五嶽等。僻在東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顯,予之劣陋,弗克傳其勝,姑撮其大概如此。
作品注釋
[1]遼陽:今遼寧遼陽市。
[2]引:牽引,牽挽。甌脫:漢時匈奴語,為邊境屯戍或守望之處,因泛指邊界。
[3]嶻嶪(jiéyè):山高峻的樣子。蓊(wěng)郁:草木茂盛的樣子。
[4]海蜃:海市蜃樓。
[5]嘉靖丁亥: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
[6]撫順:今遼寧撫順,明代在此設有防區。
[7]丙申:1536年(嘉靖十五年)。蓋州:今遼寧蓋縣。明代設有蓋州衛。
[8]釣魚台:在遼陽南三十里。
[9]飛梁:懸空架設的橋。
[10]晡時:申時,指下午三點至五點。
[11]香岩:寺名。
[12]亂溪:謂橫渡溪水。
[13]窈窕(yáotiǎo):深邃曲折的樣子。
[14]翛(xiā)然:自然超脫的樣子。
[15]遺世:拋棄塵世,指棄官出家。
[16]浮白:原謂罰飲一滿杯酒,後因稱滿飲為浮白。
[17]樾(yuè):道旁的林蔭樹。
[18]愀然:淒楚的樣子。
[19]大安:寺名。
[20]洿(wū)陷:深凹之地。
[21]隍(huáng):無水的城壕。這裡指山壑。堂:堂屋。
[22]三寺:指前文所說的祖樾寺、龍泉寺、香岩寺。
[23]翼日:同“翌日”,第二天。
[24]京國:指明代首都北京。
[25]荒徼(jiào):遼遠的邊界。
[26]數息:這裡指休息了幾次。
[27]股慄:兩腿發抖。栗,通“栗”。
[28]枰(píng):棋盤。
[29]盤跚:同“蹣跚”。
[30]數武:幾步路。武,半步。
[31]趺(fú)坐:盤腿而坐。
[32]厭(yàn):飽足。
[33]浮屠:亦作“浮圖”,這裡指佛塔。
[34]中州:指中土,即中原地區。
[35]物理:事物的道理。
[36]柳州:今山西柳州。子厚: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字子厚。他被貶柳州刺史後,曾介紹過柳州山水的文章。
[37]克:能。
作品賞析
作者於1536年(嘉靖十五年)由撫順戍所遷蓋州,道以千山,因游之,遂作此記。文章隨著作者的步伐,質樸自然地記下了千山的主要名勝及其特色,也隨時抒發作者的感嘆。它不作鋪陳的描寫,具有一種真切自然之美。文章最後說,千山若在中州,當可與五嶽等同,今僻處東隅,實為不幸。寄託了人事的感嘆。
作者簡介
程啟充(生卒年不詳),字以道,嘉定州(今四川樂山一帶)人。1508年(正德三年)進士,授三原令,入為御史。曾歷數嬖倖子弟家人濫冒軍功之弊,請察革,帝不能用。世宗立,數諫諍。後任江西按察使。因素蹇諤,被誣以挾私,貶戍守撫順、蓋州等處十六年。赦還,言者交薦,不復用。卒。隆慶初贈光祿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