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道教傳入千山,據載始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但從仙人台上明代嘉靖丙午年(1546年)之前就刻鑿九仙石像判斷,道教在千山的傳播和影響,遠遠早於康熙年間。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翰林院編修王爾烈游千山,在《仙人弈棋台》一詩中寫道:“荒碑紀丙午,零落難細省”,告訴我們九仙像應刻鑿於丙午年。而早在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監察御史程啟充在《游千山記》中記載道:“……仙人台……台本峭壁,高數刃,西逼斷崖,其深莫測。懸崖北隅經木梯登,望之股慄。乃佝健足匍匐而上,上有石枰,九仙環奕焉。”說明仙人台上的九仙石像的始修年代最晚不會晚於明代嘉靖丙午年,迄今至少已有440 多年的歷史。
《千山志》雖有“到明代初期,道教傳入千山,但不久匿跡”的記載,惜無遺物,難以為憑。數百年來,道教在千山先後興建了寺觀宮庵20多座,其中無量觀、慈祥觀、五龍宮售南泉寺都是道士們活動的中心。
道教是中國所特有的宗教,形成於東漢晚期。道教尊張道陵為創始人,奉先秦道家老聃為教主和最高天神,把老聃提倡的“道”學加以神化,作為信仰。同時,道教也
承襲了中國古代的巫術和求仙方術,宣揚用符篆可“召請鬼神”,“禳災求福”,煉丹可“與道合一”,“得道成仙”,讓人們逃避現實,追求虛幻的神仙境界。
中國早期的道教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後者影響較大。五斗米道系漢代張道陵所創。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與弟子前往四川鶴鳴山修道,永和六年(141年)作道書24篇,並用符水咒法為人治病,創立了教派,為道教奠定了雛型,甲入教者須出五斗米,故名。到晉朝,封建統治階級為利用道教維護自己的統治,對道教進行了多次改革,最後構成了.從玉皇大帝售閻羅天子到城隍、土地等一整套神鬼系統,以及“去欲守靜”的宗教唯心主義體系。
歷史上,道教流派很多,有南、北天師道、上清派、淨明派售靈寶派等,歷經南北朝、隋、唐飛宋各代逐漸合流,元朝以後都歸併於正一派中。金國初期,全真道興起,並逐漸統治了北方。千山的道教流派即屬於全真道。
金世宗大定七年(U67年),道士王重陽在山東寧海全真庵布道,初創全真道。50年後,其弟子邱處機被元太祖尊為國師,號長春真人,總領道教。於是,全真道在北方大興道觀。邱處機所居北京白雲觀就是當時著名的“十大叢林”之一。
全真道的教旨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氣妙為‘真功”,以“濟貧救苦、先人後己、與物無私”為“真行”,因功行俱全,故名全真。全真道流派眾多,鼎盛時達99個流派,其中以龍門、華山、遇仙、南無、隨山飛嵛山、清靜七大派別為主,各據一方,主要宣傳“煉丹修仙”。全真道道士不許結婚,不許食葷,有與佛教相類似的“叢林制度”。
在千山流傳的道教流派是全真道中的龍門派、華山派、蓬萊派和金山派,其中以龍門派飛華山派影響較大,蓬萊派和金山派雖經傳入並流傳下來,·但人單力薄,影響甚微。
康熙六年以後,千山的道教有了很大的發展,清初以後百年間,就創建了道宮、觀、庵20餘座,道徒日眾。據《遼陽縣誌》記載當時僅無量觀一處就有d(道士百餘人,皆樸質如素,各有職事……。”清政府也大力扶持道教,對眾多的道士“盡皆撥給衣糧”,致使千山一度出現了廟宇38座,僧尼道士千餘人全盛時期。
最早傳入千山的道教流派是龍門派,龍門派是邱處機創立的。邱處機,號長春,元代山東登州府棲霞縣人,全真道北宗七真之一。邱處機19歲時,在山東寧海拜王重陽為師,重陽死後,他潛修於龍門山,創建了龍門派。康熙六年,由龍門派第九代道士劉太琳、王太祥傳人千山。
據《鐵剎山志》記載:“康熙間本山道士劉太琳、王太祥奉郭師命往該山(千山)鳴道開化,創建無量觀,又分支青雲觀、太和宮、慈祥觀、五龍宮、圓通觀、洪谷庵,道院林立,實為本法派之大支焉”。
繼龍門派傳入千山的道教流派是郝大通創立的華山派。郝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元代山東登州府文登縣人,亦是王重陽的弟子,全真道北宗七真之一。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華山派第二十代道士孫嘉文雲遊千山,於五佛頂下梯子溝中建茅屋三間二大殿一同,是為西海官(《千華山志》)。
第三個傳入千山的道教流派是閻清泓傳入的蓬萊派。嘉慶十九年(1814年),蓬萊派第七代道士閻清泓(山東武定 府樂陵縣人)由吉林來到千山小丁香峪,‘閻公初至千山,朝采山菇,暮棲岩穴,混然一體,忘日忘年,後尋吉地,構是茅庵……。”(《重修東極宮碑紀》)他穴居五年之久,方建成東極宮草殿三楹。
傳入千山的另一個道教流派是金山派。金山派由孫玄清創立,形成於明代隆慶初年。孫玄清,字之玉,號金山,山東青州府壽光縣人,原為龍門派道士,後脫離龍門派自立。金山派傳入千山,因勢單力薄,無力大興土木,月依附於勢力較大的龍門派,因此無專廟。
從上述可見,千山四個道教流派中,勢力最大而且影響最深的是龍門派,華山派次之,因此,自古以來就有“龍半天,華一角,金山沒處找”之說。
道教開始於漢代的“太平道”與“五斗米道”。先秦的道家是哲學上的學派,到了漢代才成為宗教。六朝時有“乾君道”(即太平道)、“天師道”(即五斗米道)、“皇家道”等。宋金以後,煉養派分南宗、北宗;符籙科教派分為“龍虎”(即天師道,又稱正一教)、門皂、茅山三宗。
道教煉養派注重修仙長生之術,所煉的丹分為外丹、內丹。外丹是黃白術,末流演變為點金術,成為化學的前身,中外相同。內丹是鍊氣,化為內功與內家拳術,以及醫學上針灸、經脈與穴道的研究,末流演變為房中術。道教末流所吹噓的本事,是世俗人生的理想, 既能財富無窮、長生不老、性能力特強,又能召仙降妖、招魂捉鬼,所以掌握了世俗最高權力的帝王也大感興趣。北宋之末,徽宗皇帝對道教尤其著迷,命道教的領導人冊封他為“教主道君皇帝”。金兵占領中國北方後,北方百姓流離失所,慘受欺壓,陝西、山東、河北一帶興起了三個新的道教教派,稱為“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結納平民,隱然和異族的統治者對抗,其中尤以全真教聲勢最盛。
全真教不尚符籙燒煉,而以苦己利人為宗,所以大得百姓的尊敬。全真教屬於道教中的北宗。元朝虞集《道園學古錄》一書中說:“昔者汴宋之將亡,而道士家之說,詭幻益盛, 乃有豪傑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則求返其真而已,謂之全真。士有識變亂之機者,往往從之,門戶頗寬弘,雜出乎期間者不可勝紀。而澗飲穀食,耐辛苦寒暑,堅忍人之所不能堪,力行人之所不能守,以自致於道,亦頗有所述於世。”全真教的教祖是王喆。(這“喆”字也有寫作三個“吉”字重疊的,兩個字的聲音意義都和“哲”字相同。)關於他的生平,終南山重陽宮有一大碑,上刻劉祖謙所撰的《重陽仙跡記》,其中說:“師鹹陽人,姓王氏,名喆,字知明,重陽其號。美須髯,目長於口,形質魁偉,任氣好 俠,少讀書,系學籍,又隸名武選。天眷初,以財雄鄉里……後於南時村掘地為隧,封高數尺,榜曰:‘活死人墓’。……大定丁亥夏,焚其居,人爭赴救,師婆婆舞於火邊,且作歌以見意。詁旦東邁,遙達寧海,首會馬鈺於怡老亭。馬亦儒流中豪傑者,與其家人孫氏俱執弟子禮。又得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等七人,號馬曰丹陽、譚曰長真、劉曰長生、丘曰長春、王曰玉陽、郝曰廣寧、孫曰清淨散人……苦其出神入夢、擲傘投冠、騰凌滅沒之事,皆其權智,非師之本教,學者期聞大道,無溺於方技可矣。”
金密國公金源鑄撰有《全真教祖碑》,其中說:“先生美須髯,大目,身長六尺余寸, 氣豪言辯,以此得眾。家業豐厚,以粟貸貧人……有譚玉者,患大風疾垂死,乞為弟子,先生以滌面余水賜之,盥竟,眉發儼然如舊,頓親道氣蕭灑,訓名處端,號長真子。又有登州棲霞縣丘哥者,幼亡父母,未嘗讀書,來禮,先生使掌文翰,自後日記千餘言,亦善吟詠,訓名處機,號長春子者是也。後願禮師者雲集,先生誚罵捶楚以磨鍊之,往往散去,得先生道者,馬譚丘而已。八年三月,鑿洞崑崙山,於嶺上採石為用,不意有巨石飛落,人皆悚栗,先生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山間樵蘇者歡呼作禮,遠近服其神變。又或餐瓦石,或 現二首坐庵中。……九年己丑四月,寧海周伯通者,邀先生住庵,榜曰金蓮堂,夜有神光照耀如晝,人以為火災,近之,見先生行光明中。……至登州,游蓬萊閣下觀海,忽發颶風,人見先生隨風吹入海中,驚訝間,有頃復躍出,唯遺失簪冠而已,移時,卻見逐水波泛泛而出。或言先生目秀者,即示以病眸;或夸先生無漏者,即於州衙前登溷。凡為變異,人不可測者,皆此類也。……於寧海途中,先生擲油傘於空,傘乘風而起,至查山王處一庵,其傘始墮,至擲處已二百餘里也。……與眾別曰:‘我將歸矣!’眾乞留頌。先生曰:‘我於長 安欒村呂道人庵壁上書矣。’枕左肱而逝。眾皆號慟。先生復起曰:‘何哭乎?’於是呼馬公附身密語。……銘之曰:鹹陽之屬,曰大魏村,山川溫麗,實生異人。幼之發秀,長而不群,工乎談笑,妙於斯文。又善騎射,健勇絕倫。以文非時,復意於武,勘定禍亂,志欲斯舉。文武二進,天不我與……”
碑文中敘述王重陽許多希奇古怪的事跡,自然不可盡信,喝斥飛岩、口嚼瓦石、墮海不溺、擲傘飛行等等,或許是他顯示一些武功,而傳聞者加以誇大。人家說他內功深厚,不必大小便,他即刻在官府衙門前大小便,作風十分幽默。清末廣東東莞陳友珊著有《長春道教 源流》八卷,考證王重陽曾起兵與金兵相抗,其中說:“王重陽,有宋之忠義也……據此則重陽不惟忠憤,且實曾糾眾與金兵抗矣。金時碑記,有所忌憚,不敢顯言。”全真七子都名顯當世,他們的事跡在碑文或書籍記載中流傳下來。碑文和書籍都很多,重要的書籍有《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七真年譜》、《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甘水仙源錄》、《金蓮正宗記》、《金蓮正宗仙源像傳》等。元王利用《無為真人馬宗師道行碑》:“馬師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州人……中元後,重陽祖師造其席,與之瓜,即從蒂而食,詢其故,曰:‘甘從苦中來。’問:‘奚自?’曰:‘終南。不遠三千 里,特來扶醉人。’……遂心服而師事之。祖師感化非一,師悟……頭分三髻,三髻者,三‘吉’字,祖師諱也。十四年秋,與三道友言志於秦渡鎮,師曰:‘斗貧。’譚曰:‘斗是。’劉曰:‘鬥志。’丘曰:‘斗閒。’師曰:‘夫道以無心為體,忘言為用,柔弱為本,清淨為基。節飲食,絕思慮,靜坐以調息,安寢以養氣。心不馳則性定,形不勞則精至,神不擾則丹結,然後滅情於虛,寧神於極,不出戶庭而妙道得矣。”金密國公鑄《譚真人仙跡碑銘》:“譚公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初名玉,寧海州人,其父即*鐐之工,每里己生資濟貧窘……往執弟子禮,重陽使宿庵中。時嚴冬飛雪,藉海藻而寐,重陽展足令抱之,少頃,汗流被體,如罩身炊甑中,拂曉以盥余水使滌面,月余,疾頓愈,由是推心敬事。”王重陽伸腳令譚處端抱住,譚感全身發熱,當是王重陽以內功為他治病,盥余水中可能含有藥物,滌面月余而風疾痊癒,這說法自比“全真教祖碑”中簡單的敘述更能入信。
金秦志安《長生真人劉宗師道行碑》:“劉先生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東萊之武官莊人……承安丁巳,章宗召問至道之要。先生對曰:‘寡嗜欲則身安,薄賦斂則國泰。’”《元史·丘處機傳》:“丘處機,登州棲霞人,自號長春子……金宋之季,俱遣使來召,不赴。歲己卯,太祖自乃蠻命近臣徹伯爾劉仲祿持詔求之……處機乃與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見焉……經數十國,為地萬有餘里……既見,太祖大悅,賜食,設廬帳甚飭。太祖時方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賜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書之,且以訓諸子焉。於是錫之虎符,副以璽書,不斥其名,惟曰‘神仙’……時國兵踐蹂中原,河南北尤盛,民罹俘戮,無所逃命。處機還燕,使其徒持牒招求於戰伐之餘,於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濱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之。”元姚燧《王宗師道行碑銘》:“玉陽體玄廣度真人王處一,寧海東牟人……嘗俯大壑,一足跂立,觀者目瞬毛豎,舌撟然不能下,稱為‘鐵腳仙’。洞居九年,制鍊形魄。長春頌以詩,有‘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語。出遊齊魯間,大肆其術,度人逐鬼、踣盜碎石……或以為善幻誣民,因召飲可鴆。真人出門,戒其徒先鑿池灌水,撓而濁之,往則持杯盡飲,曰:‘吾貧人也,未嘗從人丐取。今幸見招,願丐餘杯,以盡君歡。’與之,又盡飲,歸,解衣浴池中,有頃,池木沸涸,以故不死。……或讒其善幻,世宗試而鴆之,見不可殺,悔怒,逐讒者。”元徐琰《郝宗師道德碑》:“郝師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子,寧海人……研精於易,因通陰陽律歷之術,性不樂仕進,慕司馬季主、嚴君平之為人,以卜筮自晦……乃棄家禮重陽於煙霞洞,求為弟子,重陽……解納衣,去其袖而與之,曰:‘勿患無袖,汝當自成’,蓋傳法之意也。”《續文獻通考》:“廣寧坐趙州橋下,兒童戲累石為塔於其頂,囑以勿壞,頭竟不側,河水溢,不動,亦不傷。”
據《續文獻通考》及《登州府志》:“孫仙姑不二,號清淨散人,寧海縣忠顯幼女……父以配馬丹陽,生三子。丹陽既棄家從道,重陽祖師畫骷髏勸化之,又畫天堂一軸示之。姑棄三子詣金蓮堂祈度。重陽贈以詩,改今名,遂授以道要。”
丘處機遠赴西域去見成吉思汗的事跡,隨行弟子李志常著有《長春真人西遊記》(有王國維校注本)一書,詳述經過及旅途見聞。《長春真人西遊記》載有丘處機旅途中的一首長詩:“金山東畔陰山西,千岩萬壑攢深溪。溪邊亂石當道臥,古今不許道輪蹄。前年軍興二太子(即察合台),修道架橋徹溪水。今年吾道欲西行,車馬喧闐復經此。銀山鐵壁千萬重,爭頭競角夸清雄。日出下觀滄海近,月明上與天河通。參天松如筆管直,森森動有百餘尺。萬株相倚郁蒼蒼,一鳥不鳴空寂寂,羊腸孟門壓太行,比斯大略猶尋常。雙車上下苦敦顛,百騎前後多驚惶。天池海在山頭上,百里鏡空含萬象。縣車束馬西下山,四十八橋低萬丈。河南海北山無窮,千變萬化規模同。未若茲山太奇絕,磊落峭拔加神功。我來時當八九月,半山已上皆為雪。山前草木曉如春,山後衣衾冷如鐵。”丘處機、李志常一行,在西行途中見到成吉思汗攻破花剌子模諸城後屠戮之慘,《長春真人西遊記》中有云:“方算端(即蘇丹,回教國王)之未敗也,城中常十餘萬戶,國破而來,存者四之一。”近代史家新會陳垣先生著《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對全真教甚為推重,書中說:“自永嘉以來,河北淪於左衽者屢矣,然卒能用夏變夷,遠而必復,中國疆土乃愈拓而愈廣,人民愈生而愈眾,何哉?此固先民千百年之心力艱苦培植而成,非幸致也。三教祖之所為,亦先民表現之一端耳。”後記中又說:“……覺此所謂道家者類皆抗節不仕之遺民,豈可以其為道教而忽之也……諸人所以值得表揚者,不僅消極方面有不甘事敵之操,其積極方面復有濟人利物之行,固與明季遺民之逃禪者異曲同工也。”
據考證,全真教歷任掌教,自王喆以後,依次為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尹志平、李志常、張志敬、王志坦、祁志誠、張志仙、苗道一、孫德或、藍道元、孫履道、苗道一(二次接任)、完顏德明。
丹陽馬真人為全真道遇仙派創始人,長生劉真人為全真道隨山派創始人,長春丘真人為全真教龍門派創始人,廣寧郝真人為全真教華山派創始人,長春譚真人為全真教南無派創始人,玉陽王真人為全真教嵛山派創始人,清靜孫真人為坤道丹法之祖。
千山道曲
1.秋雨梧桐
2.三荊子
3.群仙聚會
4.白鶴飛
5.鸞鳳鳴
6.青微天
7.天尊韻
8.魚過浪
歷代仙長
劉太琳 清代著名道士,無量觀的創始人。清康熙六年(1667年)進千山傳道,創建無量觀,廣收弟子,使道教在千山迅速發展。修建近20座道教廟宇。
皮一明 清代著名道士。原出家無量觀,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創建洪谷庵,收弟子若干,著名道士陳本丹是其中一個。
陳本丹 清代千山著名道士。於乾隆年間隱居千山中部高山上,稱“玄合真人”。嘉慶十年(1805年)創建慈祥觀,著名風景點老洞和玄合洞是其修身之處。
吳教滋 清代著名道士。舉人,中年出家。初棲居慈祥觀,稱“慈祥道人”,鹹豐元年(1851年)創建遁頤庵。工詩。他品題慈祥觀六景。鹹豐四年(1854年)出版了他的千山詩集《醫俗清涼散》(石版線裝),社會影響較大。
郭永慧 清代無量觀著名道士。工詩。他對無量觀附近的自然風光和古蹟進行了詳查,於鹹豐年間擇優品題《無量觀二十四景》,其詩附《醫俗清涼散》後,流傳較廣。
王一貫 清代著名道士。出家無量觀,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建已經成為廢址的南泉庵,使其成為千山重點道教廟宇之一,亦為重點遊覽小區之一。
彭復光 清代著名道士。原出家於洪谷庵,於乾隆三年(1738年)創建五龍宮,修建了玉皇閣、月牙井等著名景觀。
溫本寶 清代著名道士。(1806年)創建太和宮。
著名道觀
無量觀
無量觀,亦被尊稱為老觀,是千山首屈一指的大道觀。“無量”取大道無量之意。無量觀中古蹟甚多,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葛公塔”。葛公塔是瀋陽太清宮方丈葛月潭的骨灰塔。葛月潭是清末民初年間的著名道士,為振興道教作出了極大貢獻,而且他的書法繪畫造詣極高,具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葛公塔便是張學良將軍出資修建的。
無量觀在“文革”中遭到嚴重破壞,但依舊積澱下了許多歷史文化。在無量觀西閣觀音殿玉羅漢洞口之間的那段路上,有塊木魚石,敲打它會發出木魚一樣空空的聲音。傳說清初高道王一貫羽化前總喜歡在此打坐。一日,從他靜坐的石頭下飄出一石匣,內裝有《九天太真道經》,這是上天所賜仙經。後王一貫羽化成仙,而此處的石頭因飄出過一石匣,所以裡面鏤空,敲上去便有了木魚的聲音。
許信有道長在世的時候,廟規極嚴,因此無量觀持戒嚴格,全國聞名。現在監院王崇道道長是全真龍門派第26代弟子。陪同我們吃飯時,我們可以大魚大肉,而道長只能吃些水煮花生、毛豆之類充飢。
千山娘娘廟
千山娘娘廟,它是近10年來剛剛恢復重建的道教廟宇,坐落在一座小山崗上,身處其間,可以遠望群山,而近處是平地良田,視野極為開闊。
娘娘廟有道士20餘人。我們到時,正好《東北道教》的正副主編王高懿、騰格高真兩位道長在此掛單。晚間,皓月當空,清風拂面,一壺清茶,幾張藤椅,大家談古論今,坐而論道,好不愜意!
娘娘廟主要供奉的是“雲霄”、“瓊霄”和“碧霄”三霄娘娘。相傳當年日本人在鞍山建立昭和制鋼所,計畫建鐵路從此地穿過。三霄娘娘顯聖護廟,日本人肉眼凡胎,不識娘娘仙體,向她們姐仨掃射,但她們毫髮不傷。日本人見其果然是神仙,真就將鐵路改線。至今,沈(陽)大(連)鐵路還在娘娘廟前不遠處繞山而過。
娘娘廟所在的“湯崗子”有全國著名的地下溫泉,娘娘廟也以“醫道合一”著稱,尤其以治療癔病聞名,正所謂“半積陰功半養身,古來醫道通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