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膈散

涼膈散

涼膈散屬清熱解毒之類的方劑,其由川大黃、梔子、薄荷等7味藥組成,具有泄火通便,清上泄下的功效。主治表現為胸膈煩熱、口舌生瘡、便秘溲赤等症候及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證屬上中二焦邪熱熾盛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涼膈散涼膈散

方劑名稱:涼膈散。
方劑別名:連翹飲子、連翹消毒散。

處方來源: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劑型 散劑;丸劑。

藥物組成:連翹、梔子、黃芩、薄荷、大黃、芒硝、甘草、淡竹葉。
功效:清上泄下,瀉火通便。

主治:主治上、中二焦邪熱亢盛,口舌生瘡,面赤唇焦,咽痛鼻衄,便秘尿赤,胸膈煩熱。用於治療肺炎,支氣管炎,鼻竇炎,頭痛,中風,風疹等疾病。
用法用量 散劑:每次 9-15g,日2次口服。丸:每次6g,日2次口服。

用藥禁忌: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忌用。孕婦慎用。

簡介

涼隔散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由川大黃、朴硝、甘草、山梔子、薄荷、黃芩、連翹、竹葉、蜂蜜組成,具有瀉火通便、清上瀉下功效,主治上中二焦火熱證。今結合臨床淺述已見,以就正於同道。

涼隔散方證是由臟腑積熱,聚於胸膈,故以上中二焦見症為主。即上、中二焦邪熱熾盛,上有無形之熱邪,非清不去;中有有形之積滯,非下不除。唯有清熱瀉火通便,清上瀉下並行,才能治病之本。

方中重用連翹,清熱解毒,以清除上焦無形之邪熱,功專量重,是為君藥。配黃芩以清胸膈鬱熱;山梔通瀉三焦,引火下行;大黃、芒硝瀉火通便,以盪有形之熱於中,共為臣藥。薄荷、竹葉輕清疏散,以解上焦之熱,體現“火郁發之”之義而為佐。

使以甘草、白蜜,甘以緩之,既能緩和硝、黃峻瀉之力,又能藉其緩行之功徹底清上中二焦之火。綜觀全方,既有連翹、黃芩、梔子、薄荷、竹葉,疏解清泄胸膈邪熱於上;更用調胃承氣湯,通便導滯,盪熱於中,使上焦之熱得以清解,中焦之實由下而去。是以清上與泄下並行,但瀉下是為清泄胸膈鬱積而設,所謂“以瀉代清”,其意在此。

臨床套用

《臨證指南醫案》《臨證指南醫案》

①熱厥《臨證指南醫案》 :某,先發水痘,已感冬溫小愈,不忌葷腥,余邪復熾,熱不可遏,入夜昏煩,輒雲頭痛,邪深走厥陰,所以發厥,診脈兩手俱細,是陽極似陰,鼻煤舌乾,目眥黃,多屬邪閉壞敗,諒難挽回,用涼膈散。

②時疫《南雅堂醫案》:時疫來勢甚暴,目赤口渴,壯熱無汗,斑疹隱隱未透,煩躁不已,脘腹按之作痛,大小便閉,熱毒內熾,邪勢不能外達,防有內陷昏喘之變。擬仿涼膈法,並加味酌治,俾熱從外出,火從下泄,冀其邪去正復,得有轉機。連翹3錢,大黃1錢5分(酒浸),芒消1錢5分,牛蒡子1錢5分,枳實1錢,梔子8分(炒黑),甘草1錢5分,淡黃芩8分,薄荷8分,竹葉1錢,生白蜜半盞。

③瘡瘍《外科發揮》:一婦人面患毒,焮痛發熱作渴,脈數,按之則實,以涼膈散2劑少愈。

④牙痛《口齒類要》:表兄顏僉憲牙痛,右寸後半指脈洪而有力,余曰:此大腸積熱,當用寒涼之劑。自泥年高,服補陰之藥,呻吟徹夜,余與同舟赴京,煎涼膈散加荊、防、石膏,與服1鍾即愈。

藥理作用

本方的單味藥分別具有導瀉,利尿,利膽,抗炎和抗菌作用:
1.導瀉:大黃、芒硝均有導瀉作用。

2. 利尿:大黃、淡竹葉均有利尿作用。

3.利膽:大黃、梔子均有利膽作用。

4.抗菌、抗炎:連翹、黃芩、大黃、淡竹葉均有抗炎、抗菌作用。

加減法

A.如上焦熱重傷津,心煩口渴者,則加天花粉10 麥冬10
B.如果火熱上炎,導致口舌生瘡者,加玄參12 金銀花12 青黛2
C.若病人咽喉腫痛甚,則加玄參12 山豆根9 射干9 蟬蛻6
D.若小兒積熱內盛,引致驚厥,則要加入鉤藤10 羚羊角4 天麻8

方解

本方證為中、上焦邪熱壅盛所致,造成上焦心胸熱盛,中焦腸胃熱結,但偏重於上焦胸膈實熱。本方中黃芩、桅子苦寒泄降,清瀉胸膈邪熱;連翹、薄荷辛涼輕清,清散心胸邪熱;大黃、芒硝瀉火通便,引邪熱下行;竹葉清心利尿,導熱外出;甘草、蜂蜜清熱潤燥,調和諸藥。

各家論述

《醫方考》《醫方考》

①《醫方考》:黃芩、梔子,味苦而無氣,故瀉火於中;連翹、薄荷,味薄而氣薄,故清熱於上;大黃、芒消,鹹寒而味厚,故諸實皆瀉;用甘草者,取其性緩而戀膈也;不作湯液而作散者,取其泥膈而成功於上也。

②《醫方集解》:此上中二焦瀉火藥也。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升散於上,而以大黃、芒消之猛利推盪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緩之也。

③《張氏醫通》:消、黃得枳、朴之重著,則下熱承之而順下;得芩、梔、翹、薄之輕揚,則上熱抑之而下清,此承氣、涼膈之所攸分也;用甘草者,即調胃承氣之義也;《局方》專主溫熱時行,故用竹葉。

④《古方選注》:薄荷、黃芩,從肺散而涼之;甘草從腎清而涼之;連翹、山梔,從心之少陽苦而涼之;山梔、芒消,從三焦與心包絡瀉而涼之;甘草、大黃,從脾緩而涼之;薄荷、黃芩,從膽升降而涼之;大黃、芒消,從胃與大腸下而涼之。上則散之,中則苦之,下則行之,絲絲入扣,周遍諸經,庶幾燎原之場,頃刻為清虛之腑。

⑤《成方便讀》:以大黃、芒消之蕩滌下行者,去其結而逐其熱,然恐結邪雖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黃芩、薄荷、竹葉清徹上中之火,連翹解散經絡中之餘火,梔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則有形無形、上下表里諸邪,悉從解散。

⑥《方劑學》:方中重用連翹清熱解毒,配梔子、黃芩以清熱瀉火,又配薄荷、竹葉以清疏肺、胃、心胸之熱;胃熱傷津而腑實證尚未全具,不宜峻攻,方中芒消、大黃與甘草、白蜜同用,既能緩和消、黃之急下,更利於中焦熱邪之清滌,又能解熱毒、存胃津、潤燥結,使火熱之邪,假陽明為出路,體現了“以下為清”之法。

診療思想

《黃帝內經》《黃帝內經》

1、師古方,宗古意,靈活增減
導師宗《黃帝內經》 “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大旨,將涼膈散原方減竹葉、白蜜,加黃連、銀花、生石膏、知母、丹皮、水牛角粉、淡豆豉、柴胡、赤芍、荊芥穗、鉤藤、僵蠶組成基本方,實為涼膈散合白虎湯及犀角地黃湯加減。方中連翹清熱解毒,鉤藤通心包於肝木,為熄風靜火之品;黃連入心、肝、胃、大腸經,長於清濕火鬱結,共為君。配黃芩以清胸膈鬱熱;赤芍清肝火,除血分鬱熱;丹皮、知母,善於清透陰分伏熱,除煩熱;柴胡疏散肝膽鬱熱;生石膏、銀花大清肺胃實熱;梔子通瀉三焦,引火下行;水牛角入血分,清肝胃之火;僵蠶熄風止痙,化痰散結;大黃、芒硝瀉火通便,以盪熱於中,共為臣藥。薄荷輕清疏散,淡豆豉辛散輕浮,以解熱於上,為佐。使以甘草,緩和硝、黃峻瀉之力,調和諸藥。

諸藥相合,以清太陰肺之邪熱,瀉陽明胃之實熱,更可清金而制木,以此方治療癇症之腸燥腑實有熱,引致肝風妄動或欲動,里實而有下證可征之證,甚為合拍,既不背經旨,又貼切病情。劉完素《黃帝素問宣明論方·熱論》:“病有暴熱者,病在心肺;有積熱者,病在腎肝。”故導師在涼膈散原方主入肺、胃、心經等藥的基礎上,加入鉤藤、僵蠶等藥,使其主入肝經、肺經和胃經,主要從肝、從肺(大腸)、從胃論治,以除其熱。

2、察病機,審病勢,巧施清瀉
清法和下法,既可用於無形之邪熱,亦可用於有形之腑實熱結,運用得當可收立竿見影之效。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有云:“熱盛亦能使內之木火風相繼而起,所現之證,與受驚之類也相同,然實非因受驚而起,其所治之法,大有區別。……若無驚而但感外邪者,有宜於涼散,……有宜於苦寒清火,……自當按六淫之邪而施治,與驚字毫無關涉。……治驚總以心、肝、膽為主,若治時邪,須兼肺、胃、脾、腎、三焦、營衛、經絡而論。”故癇症之熱,或以清法涼散之,或以瀉法導出之,須當洞察病機病勢,切中其要。

吾師乘《黃帝內經》“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實者,散而瀉之”,“中滿者,瀉之於內”等旨義,以清瀉實邪,疏通氣機為要,根據各臟腑不同的生理病理特點,針對具體臟腑施以清瀉。如導師在涼膈散中原方梔子清熱瀉肝的基礎上,加入苦寒的赤芍,主入肝經,善走血分,可清肝火,除血分鬱熱;加主入心、、胃、大腸經的黃連,善清心經實火及胃火,長於清中焦濕火鬱結;配主入心、肝、腎經的丹皮,善於清透陰分伏熱,可清營分、血分實熱,除煩熱;合硝黃二藥,取其苦寒直降,鹹苦走下,可通腑瀉熱、引火下行,且硝黃得芩豉翹荷之輕揚,則上熱抑之而下清,以行清肝瀉火之義,而清肝肺、胃等之臟腑熱,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熱清則風熄痰靜驚止,癇自不作也。故清、瀉二法運用得當,則胸膈之燎原之地,頃刻即為虛靈之府,其功立現。

3、藥對症,體稟賦,服不拘時
吾師在方藥的選擇上十分重視理、法、方、藥的一致性。講求方合法,藥對症,如以涼膈散治療熱癇時,對黃連的運用,黃連稟天地清寒之氣以生,可生可降,陰中陽也。苦寒降火,入心、肝、膽、脾、、大腸五經,可除中焦無形邪熱壅滯之痞結不舒,故導師治療熱癇時每方必用,有時用至9克。用本方時,要細審患者之體質稟賦,不可妄用攻下,須審清寒熱虛實。如導師治一例35歲癲癇患者,有肝肺實熱之症,同時兼見肢冷腳涼之症,為寒熱錯雜之證,故導師在運用涼膈散治療時,加一味肉桂以補火助陽,如此則寒熱並用,療效甚好。因癇症患者體質不同,故如遇形體壯實,長年一派熱象者,不妨大膽長期運用本方。導師認為熱癇之熱來不拘時,可見於癲癇未成之時,也可見於緩解期及發作期,故但見肺胃實熱,肝經蘊熱之症,即可用之,不必拘泥於療程,證變方藥隨之變。中病即止,待其熱清、風止、症消,調理體質兼清餘熱之後,可根據癲癇病證轉歸再行辨證,進而選方用藥。如遇熱邪復起,證型相符即換用涼膈散治療,可反覆用之。

4、重兼證,強調護,改善體質
導師在治療熱癇時,不僅僅著眼於控制癲癇的發作,而且重視對患者兼證的治療,強調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如熱癇患者,易生痤瘡,既影響美觀,又易於感染,故遇此類患者,導師每加五味消毒飲治之,療效甚佳。長期的臨床實踐使導師體會到,飲食、調護等因素與熱癇患者的治療效果密切相關,故每每囑咐患者不可嗜食菸酒、辛辣、肥甘厚味等物,以免釀濕生熱;同時對小兒不可將養過溫,宜予三分飢與寒,以免臟腑蘊熱。同時,熱性體質是引起熱癇發作的內在因素,故在治療熱癇時,強調日常調護、截斷誘因與改善體質並舉,以控制熱癇發作。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重視調理患者體質,運用涼膈散加減改善其陽熱及蘊毒體質。

5、顧護脾胃,因人制宜,先證而治
因本方寒涼,故在運用涼膈散治療熱癇時,應重視顧護脾胃。首先應因人制宜,根據患者年齡、體質等因素增減藥量,再則強調服法,本方應飯後服用,以防寒涼敗胃,且診治時,導師殷殷囑咐患者,大黃、芒硝單包,如腹瀉,即減量或停止煎服此藥,並酌加陳皮、焦三仙等藥,以顧護胃氣。熱癇以熱為本,熱甚則煉液灼津成痰,熱極可生風,故導師在治療熱癇時,強調先證而治,應視患者症狀、體徵,酌加清熱化痰藥或熄風止痙藥,以防熱甚化痰生風。因癲癇反覆發作,病程較長,故患者多伴情志抑鬱,針對情志症狀突出的患者,導師酌加甘麥大棗湯、丹梔逍遙散等方,或酌加枳殼、川楝子等行氣解郁之品,以防郁而化火生熱。導師馬融教授將涼膈散用於熱癇的治療,效果頗佳,其運用凉膈散辨治熱癇的診療思想,值得我輩深入領會學習並運用之。

病案舉隅

患者,男,25歲,2004年12月18日初診。曾於2004年8月勞累後出現四肢抽搐,目睛上視,伴意識喪失,無口吐涎沫,持續時間不詳,發作後乏力,查計算機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均無陽性發現,腦電圖(EEG)異常。考慮為“癲癇”,未予治療,現患者晨起後時見身體抖動,時見頭汗出,心中煩熱,心慌,納可,寐多,便乾結。舌紅苔黃,脈滑。

中醫診為“癇症”,證屬熱癇。治以清熱平肝,通腑泄濁,豁痰熄風之法,予涼膈散7劑,處方:黃芩15 g、連翹12 g、大黃6 g、甘草6 g、芒硝沖服3 g、生梔子10 g、黃連6 g、竹葉10 g、薄荷後下6 g、天麻15 g、鉤藤15 g、石菖蒲15 g、膽星12 g、僵蠶10 g、玄參10 g、生地25 g、生石膏30 g、知母10 g、山豆根6 g、冰片沖服6 g。常法煎服。

2005年1月1日複診:藥後症狀未作,自訴偶覺頭部右側顳後部隱痛,伴頭暈,無心慌,納可,寐安,大便軟,日行2~3次,舌紅苔薄黃。前方減芒硝,加青果10 g、白芷10 g。繼服14劑。

2005年1月15日三診:藥後症狀未作,無明顯不適之主訴。舌紅苔少,脈滑。守上方加減治療2年余,期間於2007年2月27日查24小時EEG示:大致正常腦電圖。

2008年1月13日四診:患者於2007年12月29日凌晨因2周來睡眠差而大發作1次,表現同首次,持續約30秒,就診時精神尚可,納尚可,大便乾燥,排出困難,2日1行。舌紅苔白,脈滑。予涼膈散14劑。

2008年1月27日五診:藥後症狀未作,無明顯不適之主訴。舌紅苔薄黃,脈滑。守方加減治療。患者堅持服用中藥至今,癲癇未再發作,病情控制良好。

按語根據該患者臨床表現及舌、苔、脈象,導師認為,此患者為肝火熾盛,引動肝風上擾故見抽搐、頭暈頭痛;上中二焦蘊熱,故見腑實之證,治應清熱平肝,通腑泄濁,豁痰熄風。方用涼膈散,以連翹、黃連、鉤藤為君,清熱解毒,平肝熄風;配黃芩以清胸膈鬱熱;生石膏清肺胃實熱;生地、知母,清透陰分伏熱,除煩熱;僵蠶熄風止痙,化痰散結;冰片清熱開竅;石菖蒲芳香開竅,豁痰寧神;天麻熄風止痙,兼祛痰;梔子通瀉三焦,引火下行;大黃、芒硝瀉火通便,以盪熱於中,共為臣藥。薄荷、竹葉輕清疏散,以解熱於上,為佐。使以甘草,緩和硝、黃峻瀉之力,調和諸藥。諸藥相合,清肝木之邪熱,瀉陽明胃之實熱。

該患者肝胃蘊熱貫穿始終,整個病程中始終表現為熱癇這一證型。反映了導師認為熱癇可貫穿癲癇整個診療過程這一理論,體現了導師治療本證時細審患者體質稟賦而施藥的學術思想。同時反映了導師治療熱癇時清熱為先,兼以熄風化痰之法的診療思想。

中醫方劑詞典-散

“散”是中藥的一種劑型,如還有湯劑,丸劑,膏劑等,散是把藥經過一些特定的處理,再搗碎,成為粉沫就是散,就是雲南白藥就是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