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記

《浯溪記》是明代錢邦芑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浯溪記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錢邦芑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去祁陽城三里許。隔江為浯溪。溪水自雙井發源[1],繞漫郎宅書院前,過中宮禪寺之左[2],經渡香橋下,與瀟湘水合。唐元次山為道州刺史,至此,愛其勝,遂卜居焉[3]。次山自號漫郎,故後人呼其宅為漫郎宅。元至元中[4],即其地建浯溪書院[5],今故址存焉。

渡香橋架石為之,平闊安步。溪左右古樹百餘株,叢陰森翳,甚宜幽賞[6]。溪口之左,石崖陡立,鐫“寒泉”二字,其泉則不可考矣[7]。溪東北二十餘丈,又有小峿台[8],崖壁陡絕,高五十餘尺。左臨深溪,有大樟樹覆陰。舊有小亭,今亦廢。

溪之東百餘步,石崖俯大江,高五六十丈,即峿台。崖懸絕壁,怪石縱橫,古樹倒垂,藤蘿竹箭遍滿崖隙。崖之麓為磨崖碑,以今尺較之,高八尺五寸,闊九尺許。其文即次山《大唐中興頌》,顏魯公所書也。字形大四寸七分,為平原生平第一得意書,亦元公之文有以助其筆力,故與山水相映發耳[9]。元人題為“磨崖三絕”,作堂以表之[10]。

碑左有鏡石,高一尺四寸,橫二尺五寸,光瑩如烏玉,以溪水洗之,則江山人物草木舟楫畢見。碑之左劖崖凹入一尺五寸,勒“聖壽萬年”四大字[11],字闊四尺八寸。上下崖壁二十丈許,盡前人摹勒題識。宋熙寧中[12],柳應辰為道州刺史,屢過其下,有押記[13]。崖之巔有亭三間,舊名笑峴[14],正臨瀟湘,石上勒“峿台”二字。

中宮禪寺殿宇二層,門廡俱備,佛像拙陋,惟山水幽勝,真非凡境。然而千載下所以系人懷思者,一則魯公書為天地留忠義之氣,一則次山風流未墜耳。蓋山水之勝,非其人不傳,夫豈妄哉?予所以三過其下,每為之徘徊賦吟,而不忍遽去也[15]。

作品注釋

[1]雙井:距浯溪三里左右,松山之麓。因上有三泉,又謂之三泉嶺。其一泉南流過高橋蔣家口入湘,餘二泉合流北注為浯溪。

[2]中宮禪寺:本是元結故宅,宋代慶曆年間(1041—1048)僧顯南建於浯溪之北,後移建溪東。

[3]卜居:擇地而居。

[4]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號,即1264年至1294年。

[5]浯溪書院:元代至正年間(1341—1370)廉訪使姚紱命零陵尉曾奎所建,到現代已為祁陽四中所在地。

[6]幽賞:清雅地觀賞。

[7]寒泉:元結《寒泉銘序》說:“湘江西峰直平陽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無名稱也,為其當暑大寒,故命曰‘寒泉’。” 

[8]小峿台:在浯溪東峿台西,與東崖相對,有石門在其下,山巔橫刻有“小峿台”三字。

[9]相映發:相互輝映而增美。

[10]作堂:建堂。表:彰示。 

[11]“聖壽萬年”四大字: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滇南閻士麟書。 

[12]熙寧:宋神宗趙頊年號,即1068年至1077年。

[13]押記:宋溶《浯溪志》:“去摩崖碑之左一丈三尺許,崖壁上刻以符,如‘夬’字形,長七尺余,旁勒小字云:‘押字起於心,心之所記,人不能知。’”

[14]笑峴(xiàn):笑峴亭,為次山右堂故址,宋代熙寧年間(1068—1077)知縣蔡瓊所建,已經毀壞。

[15]遽去:匆匆離開。

作品賞析

該文選自《祁陽縣誌》。浯溪勝景,天地生成,一木一石,別饒雅趣,四時游賞,如入山陰道上,令人應接不暇。該文則選擇其中特別著名的勝跡來加以記述,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作者簡介

錢邦芑(1602—1673),字開少,號大錯,江蘇丹徒(今江蘇鎮江)人。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進士,明末任翰林、都御史,明亡後削髮為僧,奔走閩粵,流寓黔湘。曾參加《永州府志》、《寶慶府志》的編修工作。1670年(康熙九年),祁陽邑令王頤聘他修浯溪志。著有《大錯和尚遺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