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玉環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黃金海岸線中段,東經121°、北緯28°。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17℃,平均降水量1460.3毫米,無霜期約260天。縣域總面積2279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78平方公里,是全國13個海島縣之一。全縣總人口39.28萬。轄珠港鎮(含城關辦事處、坎門辦事處、陳嶼辦事處)、楚門鎮、清港鎮、蘆浦鎮、乾江鎮、沙門鎮、龍溪鄉、雞山鄉、海山鄉6鎮3鄉。詳細信息
據考古發現的三合潭遺址證實,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在玉環大地上繁衍生息、創造文明。西周及春秋時期,屬甌越地。
戰國時期,屬楚地。三合潭出土的網墜、魚刺、魚鉤等漁具(考證為戰國時期漁具),反映縣境在2400多年前即具有開發海洋的漁文化特點。
秦代今縣境屬閩中郡。
西漢初屬東甌王國。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東甌王因閩越國圍攻,乃舉國遷徙,縣境廢墟。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縣(包括今溫州、台州和麗水地),隸屬會稽郡,縣境屬回浦縣地。
東漢建武6年,回浦縣併入鄞縣,縣境屬鄞縣回浦鄉。後析出回浦地,建章安縣,縣境為章安縣東甌鄉。後又析出東甌鄉,建永寧縣,隸屬臨海郡,縣境為永寧縣地。
三國時,屬吳國,為臨海郡永寧縣地。
西晉時仍為臨海郡永寧縣地。
東晉太寧元年(323年),分臨海地立永嘉郡;寧康二年(374年)分永寧地置樂成縣,縣境屬樂成縣。
南北朝時,仍隸屬樂成縣地。
隋朝文帝開皇12年,樂成縣併入永嘉縣,縣境為永嘉縣地。
唐朝武德5年析永嘉縣置永寧、樂成兩縣,縣境屬樂成縣地。其間析、廢、置較多。會昌二年(842年)前,樂成縣在縣境置玉留鎮。
五代時屬吳越國,隸靖海軍。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改樂成縣為樂清縣。縣境屬樂清縣。
北宋時,縣境為溫州府樂清縣玉環鄉之一部分,隸屬兩浙路應道軍。南宋時改溫州府為瑞安府,縣境為瑞安府樂清縣玉環鄉。
元朝時仍為樂清縣玉環鄉地。
明朝初期仍為樂清縣玉環鄉。明洪武20年(1387年),因倭寇擾邊,徙居民為內地,今楚門港(漩門港)以南玉環本島等地全部被遷棄。成化12年(1476年),析樂清縣山門、玉環兩鄉6都地隸太平縣(今溫嶺市),屬台州府(今台州市),縣境港北地區歸屬太平縣,港南地被遊民私種。
清初,縣境港北仍為太平縣地,港南仍被遊民私種。順治18年(1661年),清政府下令撤邊海30里,境民全被內遷。楚門半島地區亦遭遷棄。境內塘塌地廢,一片荒蕪。清雍正5年,浙江巡撫李衛奏請展復玉環。欽準招徠沿海居民(大部分來自溫州、台州兩府沿海居民),報荒墾種,展復玉環,境業再衍。雍正6年(1728年),始建玉環廳,隸屬溫州府(今溫州市)。至此,玉環始有獨立行政建制。
歷史淵源
民國元年(1912年),行道縣制,玉環廳改為玉環縣,屬溫處道(今溫州市)。民國16年,廢道縣制,玉環縣隸屬省行政督察區管轄。玉環所屬行政督查區屢有變更。民國37年(1948年),縣境屬浙江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4月7日,玉環解放。4月14日,建立中共玉環縣委和玉環縣民主政府。5月12日,玉環縣民主政府改為玉環縣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亦稱玉環縣,屬浙江省溫州專區(今溫州市)。玉環縣下轄5個區49個鄉鎮。
土地改革完成後,對區、鄉、鎮重新作調整。1952年1月15日,原三盤區重獲解放,原鄉、鎮建制亦恢復。8月建陳嶼區。10月三盤區分洞頭、大門兩個區。至年底,縣轄7個區79個鄉、鎮。
1953年5月,洞頭、大門兩個區19個鄉、鎮析出,建立洞頭縣。
1956年2月,因農業合作化發展需要,區、鄉、鎮又作調整。建立3個直屬鎮,6個直屬鄉,2個區轄13個鄉鎮。
1958年7月,洞頭縣建制撤銷,下轄11個鄉、鎮地重新歸入玉環縣。同年11月,全縣以區為單位實現人民公社化,下轄生產大隊(後又稱管理區)。至年底,全縣共6個人民公社,46個生產大隊。
1959年4月,玉環縣建制撤銷。原洞頭縣地劃歸溫州市,余皆併入溫嶺縣(今溫嶺市)。
1962年4月,玉環縣建制恢復(未包括原洞頭縣地)。其後區、公社均有撤、析、建變更。至1967年1月,全縣共設定3個區、3個鎮、26個人民公社(從原生產大隊升格為人民公社)。
1980年1月,縣屬環山鎮改名城關鎮。
1983年9月至1984年4月,全縣恢復鄉人民政府建制。至1986年,全縣共設定4個區,22個鄉,7個鎮。
1991年3月11日,從楚門區析出外塘鄉、凡塘鄉、芳杜鄉、清港鎮,建置清港區。
1992年4月至5月,全面開展“撤區、擴鎮、並鄉”工作,撤掉5個區、30個鄉鎮,並為8鎮4鄉。它們是:城關鎮、楚門鎮、清港鎮、乾江鎮、坎門鎮、陳嶼鎮、鮮疊鎮、沙門鎮、龍溪鄉、雞山鄉、蘆浦鄉、海山鄉。1994年9月,撤蘆浦鄉建蘆浦鎮。
1993年11月6日,省政府批准設立浙江省玉環大麥嶼經濟開發區。1994年7月13日,大麥嶼經濟開發區與陳嶼鎮合署辦公。
2000年6月30日,撤銷城關鎮、坎門鎮、陳嶼鎮建制,建立玉環縣珠港鎮(含城關辦事處、坎門辦事處、陳嶼辦事處等三個辦事處)。
2001年11月,撤銷鮮疊鎮,轄區拼入珠港鎮陳嶼辦事處,至此,縣境內共設定6個鎮、3個鄉。
2004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6.92億元,財政總收入14.56億元(按老口徑統計),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1%、19.2%和2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19元,增長18.3%;農民人均純收入8016元,增長10.9%;各類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 86.48億元,貸款餘額77.3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7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和16.8%。近年來,玉環六度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2003年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居全國各縣市第28位。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綜合改革試點縣、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體育先進縣、村民自治模範縣,及浙江省文明城市、首批“小康縣”、經濟強縣、教育強縣、文化先進縣等,被列為浙江省首批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縣市區和規劃發展的中等城市之一。
玉環歷史上多拔萃人物。宋代戴明,剛正不阿,不隨俗流,聲聞朝廷,官至戶部侍郎。明代陳鈍出使朝鮮,堅拒世子饋贈的貴重物品,令朝鮮人民深為欽佩。清代林正陽,浴血抗擊英軍侵略,戰功顯赫,晉封武顯將軍、黃岩總兵;女學士戴禮,潛心鑽研《禮記》數十年,撰成《大戴禮集注》和《禮記通釋》。現代有應保壽、楊炎賓、陳能孝、陳增佳、林存邦、阮禾秀等玉環優秀兒女,為人民解放事業無私奉獻了寶貴生命。16歲兒童團員林森火為革命英勇犧牲,為全國13位現代少年英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