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特徵
洪船是中國南方一種奇特的古建築群,整座古建似逆水航行的旗艦。是中國建築史上的一項重大發現,而且其與明末清初時中國民間秘密會黨組織———天地會(會內通稱洪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被確定為船屋的共有四處,均分布在撫州,其中南城縣和廣昌縣各一座,黎川縣兩座。建築遠看如船,多有船頭、前艙、後艙、甲板,甚至船篷之分。除廣昌縣船屋內有36間大小廳堂外,其它船屋均為108間,且都是磚木結構,房屋約高6米以上,兩至三層,一律青磚灰瓦,飛檐翹角。
特定深義
這種並不經濟且占空間的船屋又有什麼特定的深義?中國“洪門”研究專家、江西知名考古學家陳江經過反覆考察後認為,船屋就是在記錄有關“洪門”重要史實及幫規的“會簿”中,曾多次提到的同舟共濟、“反清復明”宗旨的物化形態———“洪船”。
陳江曾查閱大量清宮秘檔,翻閱眾多的地方志史,各種洪門會簿歌訣和明益藩家族以及有關的譜碑銘等文獻史料,考證出“洪門”是由居住在江西南城縣的明益藩羅川王、永寧王等宗社成員骨幹約於1644年秋季,在江西撫州南城縣(舊屬建昌)洪門鎮華林峰華光寺首次結盟。
這一系列極具“洪門”文化色彩的船型建築的浮出,無疑為“洪門”起源南城說增添了有力的佐證。
雖然船屋大小不一,有的形態上也有一些差異,但陳江經過實地調查後發現了眾多的相同相通之處。
船屋均位於明末清初時的閩贛交通要道上,也就是天地會發源地閩贛山區;均處在“洪門”的發源地南城益王府的勢力範圍之內;當地均有清兵與天地會激戰的歷史傳說,屋主祖上均與洪門有著密切的聯繫;建造年代都約在清代中期以前,且風格與天地會建築的風格有著驚人的一致———磚石為底、竹木編牆混以泥巴、外刷石灰,屋內裝飾比較一致……尤其是船屋的108間和36間顯示了其與天地會極為密切的聯繫,這本是清朝極為避諱的數字,卻恰恰體現出了洪門早期的“水滸”信仰。
陳江認為,這些洪門建築文化的典型遺存,能看戲喝茶(聯絡聚會的隱蔽形式),居住和結社入會,其不僅僅是單純的建築概念,而且是歷史概念、文化概念,是洪門反清復明傳統精神理念的歷史載體和建築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