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
問姓名詩“義兄問我姓和名,家居原住木楊城,松柏林李金娘母,花亭結義改姓洪“,問年月日詩“義兄問我何生辰,歲次排來是甲寅,良時吉月念五日,時逢子醜我出生”,清朝的甲寅年有幾個,分別是康熙十三年(1674)、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五十九年(1794)和鹹豐四年(1854)等。儀式舉行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都很清楚但不代表是第一次的天地會儀式,大多天地會研究者認為成立的時間應是康熙十三年而當年確有入會儀式在木楊城舉行。衫仔有載1674年時已尊稱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蔡德忠及李式開為五祖,說明第一次天地會儀式遠在1674年之前。郭義為木楊城鎮將,1661年降清,調任廣西總兵而之後在廣西發現會簿(會簿為天地會內部的秘密檔案)的數量比任何地方找到的還多,可以初步證明天地會和郭義有關及在其離開木楊城前成立。風詩提到香案“左邊龍虎龜蛇會,右邊彪壽合和同”的龍虎龜蛇及的四九詩"四海三山八洞天,九牛五虎一同眠,二女七嬌游六院,周圍十五月團圓"的九宮八卦是道教之物,一個道教儀式又怎可能由方以智、達宗、陳近南和洪二等的佛門子弟主持呢?亦不可能是少林五祖。自有天地會開始,入會儀式香案上的木斗都糊有“木立斗世”四個字,這四個字在幾百年之間有很著很多不同的解讀,這四個字究竟是年份的解釋或有其他寓意呢?無論如何,西魯故事為後人所改編而又不是歷史事實是肯定的了。起源
傳說
傳說中康熙帝徵調福建莆田南少林高手為軍官,遠征西藏之虜,凱鏇後,卻有人誣告這些高手意圖造反,於是朝廷派八旗兵,火燒南少林寺,將之除滅。有五個少林俗家高手逃脫不死,從此痛恨清庭,請萬雲龍做首領,陳近南做軍師。建立洪門,是為“洪門五袓”,以“天父地母”,立誓反清復明為己任,故稱天地會,尊鄭成功為開山老祖。辯證
鄭成功創立說:延平王鄭成功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占領台灣(繼承人鄭經、下任鄭克塽,1683年滅亡),仍矢志恢復中原,所以建立了洪門,以“漢留”為代號,成立了洪門派駐於中國大陸的反抗組織。為表示不服從“清朝”,以“天父地母”取別號為“天地會”,是洪門對外的習稱。往後屢遭查禁,演衍出乾坤會、添弟會、三點會、三合會、三河會、圈子會、漢流(留)、八卦會等,據載有五十多種名稱。
洪門五袓應是隨史可法抵抗清兵的將領,又轉隨鄭成功之洪門,留在中國大陸“漢留”組織,廣招反清義士,聽候台灣參軍陳永華(化名陳近南)的命令。陳永華化名陳近南,並有許多聯絡人,皆用“陳近南”之名發布命令。據說陳近南在湖北時,曾居襄陽城南“白鶴洞”,號“白鶴道人”,藉傳道為名,遊歷四方,聯絡仁人義士。“白鶴仙師”的圖像即代表漢留組織的標誌。台灣有很多地方有供奉白鶴仙師或鶴母等風俗。
明鄭王朝鄭克塽投降清廷後,他們在閩粵留下之中國武術門派,統稱為南少林“功夫”,兩廣人士稱武術為功夫。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僧人鄭洪二,化名萬雲龍,在福建創立天地會,倡議反清復明,白日誦經禮佛,夜間聚眾賭博,累聚銀錢,預謀起事,子鄭繼,部下陳彪、陳丕、張普、張狗(破臉狗)、盧茂、李少敏、趙明德等數百人。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雲龍派手下盧茂,率領會眾三百餘人,攻漳浦縣衙門。但部眾未曾到齊,事即敗露,被殺數十人,會眾三百餘人皆被俘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初,雲龍派李少敏奉明朝宗室朱振興為“振興大王”,不料官府聽聞風聲,縱兵掠捕,事件立刻失敗。雲龍兩次起事皆敗,折損數百人。眾人被捕時,畏懼雲龍報復他們的親屬,都不敢供出雲龍,雲龍佯作僧徒,依然於廟中飲酒狎妓,安居行樂,官府不知。雲龍死後,其子鄭繼接管天地會,法號“行義”。
林爽文事件後,朝廷敕命嚴查閩台天地會,因而揭露上述兩次起事主謀為萬雲龍。其子“行義”被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徐嗣曾的奏摺內容:“臣等查提喜於乾隆二十六年倡立天地會…….該犯俗名鄭開,僧名提喜,又名塗喜,又名洪二和尚。”
為了紀念萬雲龍,天地會會眾常自稱為“萬家兄弟”,甚至把“萬”當作姓氏的暗語:如,“您老哪個萬兒?”
演變
天地會初創時原系下層勞動者互助性秘密團體,後因屢遭清廷鎮壓,反滿色彩日濃。乾隆年間以“順天行道”,“剃除貪官”及“爭天奪國”為口號。嘉慶以後,復提出“興明絕清”及“反清復明”等口號。清末又增加了反滿內容。為對付清廷鎮壓及便於吸收會眾,不斷創立新的名稱,成為擁有數十種名目的秘密結社系統,因組織分散,未形成統一領導,在同一地區的組織間亦互不統屬。天地會並無固定的教義與崇拜對象,但有嚴格的會規,後發展為三十六誓,要求會眾忠於誓言,嚴守秘密。清廷嚴禁秘密結社的活動,在清律中有明文規定。但天地會反對滿漢地主階級封建統治的活動從未停止。天地會在清代曾多次發動武裝鬥爭,重要的有乾隆五十一年台灣林爽文起義,六十年台灣陳周全起義,嘉善起義。鴉片戰爭後,天地會發動的武裝起義,影響更大。重要的有鹹豐元年至五年廣西大成國、昇平天國起義,廈門小刀會起義﹑上海小刀會起義。其中太平天國時期,天地會的活動甚為活躍,其首領洪大全(焦亮)﹑羅大綱等都曾率領會眾參加太平軍,在兩廣地區天地會建立的大成國﹑昇平天國﹑延陵國等短期政權,也配合了太平天國的鬥爭。辛亥革命時期,天地會及其分支積極參加和支持革命黨人領導的武裝起義。海外的洪門組織,不僅在經費上對革命黨人給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國參加革命。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譚人鳳在《社團改進會意見書》中寫道:“革命(辛亥革命)之成,實種於二百年於前之洪門會黨”“在運動之初,惟洪門兄弟能守秘密。發動之後,亦惟洪門兄弟能聽指揮。”“人無論遠近,事無論險夷,人人奮勇,個個當先,卒有武昌起義,各省回應,不數月而共和告成,軍隊之功,實亦洪門兄弟之功。”
但進入民國以後,國內的天地會組織大多成為少數人爭權奪利的工具或為反動統治階級反對革命﹑鎮壓人民的幫凶。海外的洪門組織,則大多數仍繼續作為團結華僑的重要紐帶而存在,只有少數成了黑社會組織。
嘉道以後,天地會發展到海外,在東南亞與美洲華僑中廣泛流傳,曾組織華僑多次舉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鬥爭。
現代
現代的三合會脫胎於以前的天地會,但今日已經變質成為黑社會組織。現代中國大陸的中國致公黨即由近代天地會在海外的分支致公堂發展而來。20世紀初成立於美國。
在民國年間,三合會等積極參與革命,如協助孫中山、黃興、陶成章、楊衢雲、鄭士良、陳其美等起義革命。
歷史故事
犁壁石是給五祖譽為“南少林”的一個山頭,坐落漳州南部詔安縣的官陂、霞葛和秀篆三鎮中間一座大概一千米的高山(在秀篆以北有同名的犁壁石山),犁壁石比長林高約三份之一,為當地高山之一。從長林向西走十公里就到犁壁石,從犁壁石山頂來回霞葛鎮只需七八個小時。犁壁石山頂有一可練兵的平台故兵營設在山之最高處,兵營東側有一巨石,石下有一小洞,能住人,站在石上能俯瞰官陂、霞葛和秀篆三鎮,山上建有多排土房供兵士們住宿而土房最北建有一練兵總部叫“忠義堂”,這個山頭作為反清練兵基地極為理想。黃調陽,萬曆四十六年生(1618),霞葛人,年青時曾在二都的龍山書社就讀,為明末大臣黃道周的弟子,多次帶鄉丁參加黃道周的抗清鬥爭,1646後回家鄉,與沈起津、許祚昌在犁壁石練兵及在二都招兵買馬,多次與鄭成功五虎將之一萬禮合作反清,在火燒犁壁石前這個山頭屯有義軍一千多而黃調陽明顯是義軍首領。
鄭成功決定在順治十六年(1659)攻打南京,南京為明開國君主朱元璋建都之地,具一定戰略意義。但出戰南京大敗,甘輝,萬禮等多員大將陣亡,鄭成功退回廈門,萬姓集團的老二郭義,老七蔡祿戰後返回銅山,駐守木楊城,黃調陽亦帶領殘餘部下一百多人回犁壁石經木楊城。翌年四五月,清廷趁鄭成功剛戰敗和沒有站穩陣腳之機,派兵圍攻廈門而鄭成功有賴海戰經驗將清兵擊退。至此,清軍整頓兵士,準備秋後清剿鄭成功岸上殘餘力量,早在順治十六年底(1659),吳六奇乘鄭成功金陵兵敗之機,偷襲蔡四及江警融烏山老巢。順治十七年底(1660),有南邊的吳六奇及東邊而至的李率泰大軍到臨犁壁石山下,由於黃調陽在有天險的山上設伏,吳、李大軍經多次進攻都無功而返。在當時形勢之下根本沒有可能退兵,一籌莫展下找到熟悉當地地勢的人叫馬寧兒,得其協助之下從棧道秘密上山,趁風高物燥及馬寧兒指引下更放火燒山,這就是歷史所說的“火燒少林寺”。首領黃調陽和夫人,妹妹壯烈犧牲但一幫義軍從山後逃走。
詩句“說到河流不斷流,三河合水萬年流,曾經喝過紅花酒,河山日月我復求”(後兩句“五湖會合三河水,鐵鎖沉蛟會出頭”不是原版的詩句),紅花是活血散瘀之藥,一個為義軍療傷又有江湖地位的人物開始出現。義軍幾經輾轉逃到大埔三河,原先到收容黃調陽遺孤那裡通風,因各義軍傷勢太重故被引領到葉立那裡療傷,就這樣,眾義軍在三河的龍虎坑住了幾個月。清要反,仇要報,當時矢志會回前線反清的只剩五人,得眾長老授意,天地會擇吉在此成立。
詩句“入門看戲四九分,一百零八定乾坤,忠義堂前七十二,二十一錢買果吞”。這表示桌上放了九宮八卦圖和一百零八個錢,一百零八代表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除了父母賜他們每人一個錢共十五個錢外,其餘九十三個錢花到買果及犁壁石的忠義堂。在回木楊城的路上,有經過二坂(板)橋與烏龍江。在上坂村遇到清兵而躲在橋底避清兵更成江湖人士暗語。(入會儀式有過二板橋,問橋底過或橋面過,要答橋底過)。
性質
天地會一直深處民間,逃避滿清公家的查緝。其起源有下列諸說。反清復明說
反清復明說:認為天地會是明朝遺民所創辦,或鄭成功麾下陳永華參與草創的組織,有“反清復明”的宗旨。互助團體說
互助團體說:認為天地會是社會下層人士組織的互助團體,成立之初並無“反清復明”的宗旨。軍人團體說
退伍綠營、湘軍、楚軍等軍人,有武無職,遂時常參與江湖黑道組織,謀取所得,卻屢遭公家查禁,憤而抗清,託言“延平王克復之志”,行黑幫擄掠不法之實。四川一帶稱之為袍哥會。組織結構
組織
洪門組織的優點是有縱橫系統,如在職位名稱上有龍頭、坐堂、執堂、心腹、巡風到么滿的縱列,又有“言談”、“手勢”等的橫向系統。即使第一次見面的洪門弟兄,一見手勢動止,一聞“春典隱語”,一說“花亭結義”,則是兄弟也,即是生死之交,若原有仇恨也化為玉帛。這種縱橫系統,言談隱語、手勢均是洪門博學之士所編造的,在世界上並無其他任何秘密組織所能項背。洪門組織對入會無資格限制,僅須有介紹人,加入後彼此以手足相待,所以雖是秘密組織,但發展迅速,由台灣延伸至中國大陸及海外。
忠義總堂【山】、堂、水、香山主;或稱“寨主”、“龍頭”大爺副山主;或稱“副寨主”、“副龍頭”大爺內八堂(內八堂皆為在朝“京官”、內閣閣員)香長;或稱“聖堂”大爺、開香堂時的主香人,為客卿。盟證;或稱“中堂”大爺、開香堂時的盟誓人,為客卿。坐堂;或稱“左相”大爺、總管山寨事務。陪堂;或稱“右相”大爺、協助總管山寨事務。管堂;或稱“總閣”大爺、負責人事升降賞罰。執堂;或稱“尚書”大爺、負責人員組訓工作。禮堂;或稱“東閣”大爺、負責教育禮儀。刑堂;或稱“西閣”大爺、執掌刑法。護印大爺護劍大爺外八堂(外八堂為分支、兵隊)心腹;“刑副”大爺、領軍武將。聖賢;“聖賢”二爺、軍師,負責謀畫。恆侯;“當家”三爺、總管財務、糧餉。金鳳;“金鳳”四姐。管事;“管事”五爺、負責總務,又分承行、執法、紅旗、藍旗、黑旗。巡風;“花官”六爺、負責巡查,又分內巡風、外巡風、巡山、鎮山。銀鳳;“銀鳳”七姐。賢牌;“賢牌”八爺、登記功過,又分白旗、八德。江口;“江口”九爺、職司掛牌,凡開山立堂,栽培新進或辦提升之儀式人員,又分檢口、抖口、守口。么滿;“么滿”大爺、或稱“轅門”,負責雜務的士兵,又分總么滿、轅門、大么、小么、大滿、小滿、銅章、鐵印。少保;或稱“少侄”、“太保”,在組織里的位階只有半步,入會人通常為未成年者,社團先予以記名,在組織里見習並學習仁義。
歌謠
八拜歌
一拜天為父,二拜地為母,三拜日為兄,四拜月為嫂,五拜五祖,六拜萬雲龍大哥,七拜陳近南先生,八拜兄弟和順。
鑽刀穿橋
有情有義橋下過,無情無義刀下亡。
飲血酒
此夕會盟天下合,四海招徠盡姓洪,金針取血同立誓,兄弟齊心要契約。
三點革命歌
三點暗含革命宗,入我洪門莫通風,養成銳勢復仇日,誓滅清朝一掃空。
木楊城
木楊城內真威風,萬丈旗桿透身洪,清朝人復歸明主,扯起大旗皆當徒。
刀贊
咱們洪家義氣高,餘下今日來獻刀,此刀本是非凡刀,五祖遺傳到今朝。小小鋼刀七寸長,不斬豬來不斬羊,有人犯了洪家令,三刀六眼不容情。
誓詞
鳳花亭,高溪庵,馬溪廟,明主傳宗,今夜歃血拜盟,結為同胞兄弟,永無二心。今將同盟姓名開列於左。本原異姓締結,同洪生不共父,義勝同胞共乳,似管、鮑之忠,劉、關、張為義,汝(此缺數字),視同一家。今夜傳教汝手路密約,上不傳父母,(此缺數字)。自今既盟後,前有私仇挾恨,盡瀉於江海之中,更加和好。有善相勸,有過相規,緩急相濟,犯(患)正(難)相扶,我等兄弟須當循規守法,不可借勢冒為,恃強欺弱,橫凶作歹,故違誓約。
暗語
紅單:加入天地會填寫的志願書。入圈:加入天地會,泛稱入會。又作拜正、出世。
寶:會員入會的證書。
腰平:會員憑票。又稱八角招牌、八卦。
衫仔:會中秘密檔案。
開抬:集會。又稱放馬。
風:外人。
新丁:新入會的會員。
草鞋:會內基本徒眾。
香:會員。又稱洪員、豪傑。
白扇:天地會三頭目。又稱三哥。
香主:天地會二頭目。又稱二哥。
紅棍:會內負責執掌幫規幫紀的人。
元帥:天地會會首。又稱大總理、大哥。
幫會宣傳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天地會已經開始利用傳單宣傳“反清復明”的內容。香港總督Davis在1836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提到:1828年10月,有一家公司的先生在澳門新教徒墓地上發現了一張傳單,其內容為:“大哉中華,盛兮天朝,千方來供,萬國來朝,妖胡竊篡,此恨難消,招兵買馬,義棋高舉,整軍輕武,誓滅滿妖。”這種傳單頗具煽動性,同時也反映了受到野蠻落後的北方夷族壓迫欺辱的漢族人已經決意反抗,通過喚醒漢族人的民族意識和吸引有志於推翻滿清腐朽統治的人來壯大天地會,以達到“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目的。
入會儀式
我們可以通過英國人畢麒麟(Pickering)所描述其親眼所見的19世紀中期新加坡天地會入會儀式的場面而對天地會做進一步的了解。(原書:w.A.Pickering,”Chinesesecretsocietiesandtheirorigin”,JournaloftheStraitsBranchoftheRoyalAsiaticSociety1,1878,pp.2-3,pp.6-7,pp.12-13.)
“在滿族貴族看來,只要漢人肯剃髮,就會棄明忠清,而蓄髮的行為特徵表達的是一種政治反抗”因此有“江山易主的剃”和“揭竿而起的蓄”的說法。雖然天地會的成員平時不能蓄髮,但是在天地會舉行入會儀式時,散開辮髮還是標誌著對滿族的否定。
反抗外族壓迫的意識
反清復明的政治意識,“緬懷大明皇帝,定衣冠之制,品格堂堂,聖德昭著,輝耀千古。而滿夷所著,昧於宮廷禮儀,強令百姓服飾猶如馬形,其狀殊覺難堪真為遺臭千載”。
鹹豐四年在廣東發生天地會大叛亂,即所謂“洪兵起義”,這是天地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叛亂,是一場“反清”的武裝起義。《天地會詔書》中提到:“名正言順,天與人歸一為祖宗報仇,二為群黎伐暴”“滅盡胡兒,克復中原之土,安我黎庶,重睹漢室之天”。
學術界研究
至今對洪門創自何時、何人、何地等「洪學」基礎課題,竟有十多種不同說法,且各立門戶,言人人殊,從來不一致,而且洪門在各地的別名、分支特別多,不勝枚舉,解放前就存在著不同學說。解放後學術界在一段時間內仍多沿舊說,自六十年代起,才有突破。蔡少卿在《關於天地會的起源問題》中提出了洪門天地會起源於福建漳州地區,乾隆二十六年由漳浦縣洪二和尚即萬提喜所創。秦寶琦、劉美珍在《試論天地會》與《關於天地會歷史上的若干問題》等文中提出天地會創立於乾隆中期,創始人是僧人提喜即洪二和尚。胡珠生在《天地會起源初探——兼評蔡少卿同志“關於天地會的起源問題”》一文中,認為鄭成功是天地會創始人,它創立於清初康熙年間,地點為福建、台灣,然後傳入廣東和四川等地。赫治清在《天地會起源“乾隆說”質疑》一文中,反駁了天地會起源於乾隆年間、創始人為洪二和尚的說法,認為天地會成立於康熙十三年。關於天地會性質,在學術界也有較大分歧。其焦點在於天地會的宗旨及其階級屬性兩大問題。關於天地會的宗旨或口號,榮孟源、來新夏、戴逸、袁定中、胡珠生以及赫治清等人認為是“反清復明”。秦寶琦、劉美珍則認為,“天地會組織最初乃是閩廣一帶世代以肩挑負販為主的苦力勞動者的自衛反暴的秘密結社。天地會眾的“結會目的多為了遇事相助,免人欺凌”。關於天地會的階級屬性,榮孟源認為,天地會成員主要是破產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遊民等各階層人士。戴逸認為,我國南方由於“經濟發展較高,城市繁榮,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市民特別是其中平民階層的力量較雄厚,所以出現了一個適應市民要求的天地會組織”。另一種意見以魏建猷、邵循生等為代表,魏建猷認為天地會的主要成員是破產失業的農民和手工業者,不是資本主義關係發展下的市民。它的性質是反封建的原始形式的農民組織,嚴重的流寇思想和盜匪行徑是其落後性的表現。邵循正認為,天地會性質與白蓮教等傳統的秘密結社一樣,“仍然是破產農民,手工業者,運輸工人和流氓無產者為其主要成員,從而聯繫廣大的農民和城市的生產勞動者,因此它並不具有嶄新的性質”。袁定中既不同意把天地會說成是“古已有之”,也不同意把天地會說成是“具有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色彩的革命組織”。他認為,天地會是一個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民眾性秘密結社,它是清國中國社會裡的種族矛盾的產物。“反清復明”是它的思想基礎,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它的性質也在不斷變化。
(鑒於洪學研究版本眾多,至今尚無定論,以下相關學說僅供參考)
中國會黨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歷史學會理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導師秦寶琦先生通過官書、檔案與洪門秘籍結合起來研究後,確定洪門天地會為福建雲霄高溪僧人萬提喜即洪二和尚鄭開所創立,洪門天地會發祥地是福建雲霄高溪。詳見秦寶琦《洪門真史》、《中國地下社會》、《中國秘密社會新論》、《清前期天地會研究》、《天地會的源流》等著作。
天地會即洪門,最初只是產生於福建一個民間秘密結社。後來發展到台灣、兩廣、江西、雲貴、湖南、江浙等省,並由華僑中的洪門成員帶往海外。洪門天地會創立於福建雲霄高溪,與洪門秘笈的記載也相符合。在《近代秘密社會史料》卷一圖像部分,繪有一個“素珠牌”,旁邊寫有:“始祖居住福建雲霄高溪”。從洪門秘笈中可知,洪門始祖為萬雲龍即萬提喜,這條史料,又與官書、檔案相一致。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十七日的“上諭”中寫道:“據行義供,父提喜即洪二和尚,在觀音亭為僧。”伍拉納也奏稱“該犯等(按:指行義與陳彪)供稱,提喜於乾隆二十七年即在高溪觀音廟傳布天地會。”可見,洪門秘笈中所說居住在福建雲霄高溪的“始祖”,便是官書、檔案中所記載的在高溪觀音廟為僧的洪二和尚萬提喜。正因為雲霄高溪是天地會的發祥地,所以在洪門秘笈中,無論西魯傳說、圖像還是詩句、對聯,均把高溪廟奉為聖地。在姚大羔抄本中,提到高溪、高溪廟者,不下十餘處。並提到萬提喜與五僧結盟後,與清兵交戰身亡。“屍首葬在高溪廟三層樓腳下糞箕湖子山午向”。高溪廟、三層樓均在今雲霄高溪村附近。在詩句中有:“一盞明燈在佛前,五祖開旗拜祖先,祖燈點來不可食,留轉高溪奉祖先。”說明了洪門始祖確在高溪。在洪門秘笈楊氏抄本中,也說萬提喜住在“丁山之上的高溪廟”。在《貴縣修志局發現的天地會檔案》中,提到眾人拜萬雲龍為大哥,在“高溪起義”。在《近代秘密社會史料》圖像部分,繪有高溪廟之圖,門上對聯:“一派溪山千古秀,三河峽水萬年流”。在詩句中有“地鎮高崗,一派江山千古秀,門相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河”。所描繪的景觀,酷似高溪觀音亭。
高溪觀音亭、高溪廟位於福建雲霄東廈鎮高溪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清代檔案記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僧人提喜在高溪廟創立天地會,乾隆皇帝責成兩廣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等封疆大吏全力緝查,花了兩年半時間,最後由閩浙總督伍提納、福建巡撫徐嗣曾查出來的,與洪門秘籍所摶的完全一致。高溪廟依山傍海,向前是蜿蜒海灣,往後是邊綿的梁山,可進可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因而造就了洪門天地會這個龐大的民間秘密組織。1993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院副院長秦寶琦、中國社會科學院羅昭、郝治清、陳祖武教授以及瑞士、德國、美國等國家二十多名專家和學者專程蒞臨高溪廟,進一步確認該廟實為洪門天地會創始地。
高溪廟是清朝康熙年間天地會前五祖結盟地點;高溪觀音亭則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提喜雲龍禪師正式創立天地會(洪門)的地點。這兩座寺廟均為“洪門”誕生勝地。1991年3月20日被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溪觀音亭、高溪廟現已成為海外和台灣廣大洪門人士尋根謁祖的地方。
高隱寺
平和縣人文景觀源遠流長,明末清初天地會發源地之一的高隱寺就是其中的一處。高隱寺位於大溪鎮赤安村的天馬山麓。天馬山地理位置優越,處於平和、詔安、雲霄三縣交界處。高隱寺與另一個天地會發源地的長林寺“相距七八里,徑接逶迤“,兩座寺廟都是當年天地會僧從秘密活動的主要據點。
《高隱寺石碑記》載,高隱寺於清朝康熙甲寅年由道宗禪師所建。康熙甲寅即1674年。這一年農曆七月二五日昊地會起義的日子,而誕宗又是天地會的主要創始人,因此,許多專家學者認為,高隱寺開光之日很有可能即是天地會起義之時。
1996年,在高隱寺發現了一批天地會遺物、遺址,成為專家學者論定的佐證。這些天地會的文物有:印章二方、寶劍一把、神像三尊、壁翕一塊、條幅四幅、會簿(秘籍)十數冊,以及茶碗酒杯香爐殘片若干。此外,在高隱寺附近山間,還有天地會遺址多處:練武場遺址、傳燈塔(烽火台)遺址、“乾馬喧天”、“高隱長林高仙三合會”等三石刻。
據高會簿所載,長林寺在詔安縣境,是萬五道宗住錫處,大抵是指揮機關,高仙寺(關帝廟)是天地會五祖當年逃難結義之地,而高隱寺則是天地會英雄樹立五旗,分赴各省起義的一次大聚會會所,即所謂“乾馬喧天”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