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簡介
泰氏錐蟲是首次在南非的牛體發現的,寄生於牛的血液中。中國吉林、甘肅、陝西、江蘇等省具有報導、世界各地也陸續報導牛的泰氏錐蟲感染。
病原體學
本蟲是錐蟲屬中最大的蟲體、長度一般為60~70um,最長可達120um,最短為25um。在染色的血片中常見到3種類型的錐鞭型蟲體,即短胖型、細長型和長粗型。細長型錐蟲蟲體的長度為64~82um,平均為73.6um,體寬3~6um,平均為4.4um;鞭毛長5~13um,平均8.4um;核距蟲體前端為32~55um,平均為39.3um;核距蟲體後端為17~49um,平均為33.1um、長粗型蟲體的大小為60~96um,平均為75.5um;體寬為5.5~11um,平均為8.1um。鞭毛長7~14um,平均為8.9um;核距蟲體前端為30~53um,平均為39.7um;核距蟲體後端平均為36.2um。蟲體後端尖而長,呈一特殊的錐形,動基體大,遠離蟲體末端,後端至動基體的距離大於動基體至核的距離。波形膜和游離鞭毛明顯。
生活史
本蟲為糞源型錐蟲,通過虻類(虻屬Tabanus和麻虻屬Haematopota)傳播。當虻叮咬患牛時,蟲體隨血液進入虻的腸道內進行二分裂繁殖,形成上鞭毛型(epimastigote)蟲體。此型蟲體的動基體位於核的近前方,鞭毛與波動膜由此開始。在虻吸牛血時,蟲體由糞便排出,沾染創口並侵入牛體,在淋巴結及其它組織中進行分裂增殖,形成上鞭毛型和錐鞭毛型(trypomastigote)蟲體。因此,在牛的血片中常可以見到這兩型蟲體,其中上鞭毛型蟲體較為少見。由於此錐蟲在外周血液中較難發現,診斷常依靠血液的組織培養。本蟲可在各種組織培養基上生長,在37℃下培養時可見到有上鞭毛型和錐鞭毛型兩個類型蟲體;在27℃下培養,則僅可見到上鞭毛型蟲體。
臨床症狀
一般認為泰氏錐蟲無致病性,但當牛處於飼養管理不善,營養不良,以及使役過度等應激狀態時,則呈現臨床症狀。據甘肅地區報導,當地黃牛發生的消瘦、貧血、黃疸、脫尾、乾耳及四肢關節腫脹等症狀的“脫尾疳”,通過病原學檢查,生物學試驗、免疫學鑑定及特效藥物的治療等一系列試驗,確診為由泰氏錐蟲引起的泰氏錐蟲病。陝西省畜牧獸醫總站在漢中地區調查,證實除黃牛感染外,水牛也可遭受感染,其病原體的形態特徵、流行病學情況和臨床症狀均與甘肅省的發病情況基本相似。此外,據文獻記載,如牛體中寄生的錐蟲數量很多時,也可能引起嚴重的敗血症,並伴有出血和脾臟腫大;也有報導它可引起“類炭疽”、“旋迴症”、流產及泌乳減少等各種臨床症狀。
疾病防治
治療
對於本病的治療應抓住三個要點,即早期治療,藥量要足,觀察時間要長。一般在臨床治癒後4~14周,紅細胞數才逐漸恢復正常。可選用下述藥物治療。蘇拉明(納加諾爾、那加守,萘碘苯醯腺,拜耳205)1~2mg/kg,以滅菌蒸餾水或生理鹽水配成10%溶液,靜脈注射,一周后再注射1次,對伊氏錐蟲、布氏錐蟲均有效。此藥與銻劑、砷劑及安錐賽等配合套用可提高療效。
注射蘇拉明後,犬可能出現副作用,如眼瞼、腹下部等處水腫,口炎,肛門糜爛,跛行及等麻疹等,輕度的一周左右自愈,重度的需對症治療。為了減弱副作用,可加強運動,或在注射蘇拉明朗同時;套用鈣劑(氯化鈣1.0安鈉咖0.5,葡萄糖3.0、生理鹽水10.0,溶解過濾,水浴鍋內煮沸滅菌30分鐘,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用3天。
安錐賽(硫酸喹啉嘧啶胺)4.4mg/kg,以滅菌生理鹽水配成10%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可隔日注射1次,連用2~3次,亦可與蘇拉明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安錐賽可能會使犬出現腹痛、肌肉震顫、頻排糞尿等副作用、乙超可能在12小時內消失。腹痛嚴重者,可皮下注射10%鹽酸嗎啡0.5ml。
溴化二氨甲苯菲暖1mg/kg,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用藥後頭幾天可引起體溫稍升高,隨後有時會出現光敏反應。除使用特效藥物治療外,還應根據病情進行對症治療。
預防
在疫區及早發現病畜和帶蟲動物,進行隔離治療,控制傳染源,同時定期噴灑殺蟲藥,儘量消滅吸血昆蟲,對控制疫情發展有一定效果。必要時可進行藥物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