嚙齒類實驗動物疾病學

地鼠的腫瘤性疾病一、呼吸系統二、消化系統三、皮膚系統四、造血系統五、內分泌系統第七節 大鼠的非傳染性疾病一、遺傳異常與先天性疾病二、營養缺乏三、環尾症第四節 地鼠的其它非傳染性疾病一、抗菌素誘發的腸炎二、外傷性疾病第六節

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為實驗用小鼠、大鼠、地鼠、豚鼠的主要疾病,包括病
毒病、細菌病、真菌病、寄生蟲病、腫瘤病和非傳染性疾病,另加一章疾
病控制。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實驗動物專業的必修課教材,也可作為獸醫
專業、畜牧專業、藥學專業和生物專業的參考教材。供教學、科研、生產
單位的實驗動物、生物醫學和獸醫工作者參考,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疾病控制
第一節 疾病監測
一、疾病監測的意義
二、疾病監測的程式
三、引進動物的檢疫
第二節 傳染病的防制
一、傳染病的控制
二、傳染病的預防
第二章 病毒性疾病
一、小鼠痘
二、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
三、小鼠肝炎
四、乳鼠流行性腹瀉
五、呼腸孤病毒3型感染
六、仙台病毒肺炎
七、小鼠肺炎病毒感染
八、K病毒感染
九、小鼠細小病毒感染
十、小鼠腦脊髓炎
十一、小鼠腺病毒感染
十二、瘡疹病毒感染
十三、乳酸脫氫酶病毒感染
十四、多瘤病毒感染
十五、大鼠細小病毒感染
十六、大鼠冠狀病毒感染
十七、流行性出血熱
十八、大鼠輪狀病毒感染
第三章 霉形體、立克次氏體和衣原體病
第一節 霉形體病
一、肺霉形體感染
二、霉形體關節炎
三、神經毒素霉形體病
第二節 立克次氏體病
一、附紅細胞體病
二、鼠血巴通氏體病
第三節 衣原體病
第四章 細菌和真菌性疾病
第一節 細菌病
一、沙門氏菌病
二、泰澤氏病
三、小鼠傳染性結腸增生
四、假單胞菌病
五、巴氏桿菌病
六、棒狀桿菌病
七、肺炎鏈球菌感染
八、獸疫鏈球菌感染
九、鏈桿菌病
十、大腸桿菌病
十一、克雷伯氏桿菌病
十二、變形桿菌感染
十三、梭狀芽胞桿菌感染
十四、葡萄球菌病
十五、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感染
十六、偽結核耶新氏菌病
十七、鼠麻風
十八、纖毛相關呼吸道桿菌感染
十九、地鼠增生性迴腸炎
二十、金黃地鼠弧菌病
二十一、鉤端螺鏇體病
第二節 真菌病
一、皮真菌病
二、深部真菌病
第五章 寄生蟲病
第一節 侵襲性原蟲感染
一、弓形蟲病
二、肉孢子蟲
三、鼠克洛斯球蟲
四、腦原蟲病
五、肺孢子蟲病
六、錐蟲病
七、鼠肝簇蟲
第二節 非侵襲性原蟲感染
一、賈第蟲
二、鼠六鞭蟲
三、三毛滴蟲
四、球蟲
五、隱孢子蟲
六、阿米巴原蟲
七、小袋蟲
第三節 線蟲病
一、隱匿管狀線蟲
二、四翼無刺線蟲
三、鼠管狀線蟲
四、粗尾似毛體線蟲
第四節 絛蟲病
一、短膜殼絛蟲
二、長膜殼絛蟲
三、束狀囊尾蚴
第五節 豚鼠蠕蟲病
第六節 小鼠的外寄生蟲
第七節 大鼠的外寄生蟲
第八節 地鼠的外寄生蟲
第九節 豚鼠的外寄生蟲
第六章 腫瘤性疾病
第一節 小鼠淋巴和造血組織的腫瘤
一、發病率
二、病因學
三、腫瘤特性
第二節 小鼠乳房腫瘤
一、病因學
二、病理髮生
三、形態學特徵
四、轉移
五、控制和預防
第三節 小鼠肝臟腫瘤
一、局灶的細胞變化
二、局灶嗜鹼性增生
三、膽管增生
四、增生性結節
五、血管肉瘤
六、腺瘤
七、肝細胞癌
八、肝腫瘤的標誌
第四節 小鼠呼吸系統腫瘤
一、形態特徵
二、腫瘤發生
三、影響腫瘤發生的因素
第五節 大鼠的腫瘤性疾病
一、影響大鼠腫瘤發生的因素
二、皮膚系統
三、消化系統
四、造血系統
五、內分泌系統
六、泌尿系統
七、雄性生殖器官
八、乳腺
第六節 地鼠的腫瘤性疾病
一、呼吸系統
二、消化系統
三、皮膚系統
四、造血系統
五、內分泌系統
第七節 豚鼠的腫瘤性疾病
一、皮膚
二、乳腺
三、生殖系統
四、呼吸系統
五、造血系統
六、心血管系統
第七章 非傳染性疾病
第一節 小鼠的非傳染性疾病
一、肝臟
二、胃腸道
三、心血管系統
四、生殖系統
五、泌尿系統
六、皮膚系統
七、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
第二節 大鼠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一、慢性漸進性腎病
二、心肌變性
三、神經根神經病
四、結節性多動脈炎
五、其它泌尿系統疾病
六、飲食對大鼠的壽命和老年病的影響
第三節 大鼠的非傳染性疾病
一、遺傳異常與先天性疾病
二、營養缺乏
三、環尾症
第四節 地鼠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一、澱粉性變性
二、各系統主要疾病
三、多囊腫病
第五節 地鼠的其它非傳染性疾病
一、抗菌素誘發的腸炎
二、外傷性疾病
第六節 豚鼠的非傳染性疾病
一、維生素C缺乏症
二、軟組織鈣化
三、妊娠毒血症
四、抗菌素對豚鼠的毒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