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沙蟎
英文名:sandmite
喜歡生活在田裡,水坑裡。
沙蟎又稱:恙蟲、沙虱。
沙蟎病
沙虱毒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第一種蟲媒病,它的繼承和發揚問題 解放以來,在黨的領導下,由於恙蟲病(叢林斑疹熱)防治研究工作的開展和取得了大量的成就,證明此病就是祖國古代醫書上記述的“沙虱毒”,或“沙虱候”,或“沙病”。沙虱毒的病媒是沙虱,有關沙虱的形態、分類、宿主、生態、分布,沙虱毒的徵候,以及廣大勞動民眾創造的沙虱和沙虱毒的防治方法等等,在葛洪(晉,公元333,317年)、巢元方等(隋,公元610年)”、李時珍(明,公元1596年)等所著的醫書上,早有極其簡明和確切的記述。
恙蟲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叢林斑疹傷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蟲病立克次體(Rickettsia tsutsugamushi)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屬於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傳染源是嚙齒類,傳播媒介為恙蟎幼蟲。其臨床特點為急性起病、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和被恙蟎幼蟲叮咬處出現焦痂(eschar)等。我國古代名醫晉葛洪在1600餘年前已述及本病流行於華南一帶,稱之為“沙虱熱”。
屬真蟎目,恙蟎科。中國古時就已發現沙虱毒(即恙蟲病、沙蟎熱)。恙蟎的特點是幼蟲寄生在動物體上,成蟲則生活在泥土中。已知約3000種,分布於世界各地,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最多,中國記錄有 400餘種。恙蟎成蟲孳生在雜草叢生而潮濕的地方,多在溪流邊禽獸出沒的場所。幼蟲細沙粒大小,呈橙紅色或淡黃色,亦有乳白色者,飽食後可達0.5~1毫米以上。在球形的卵里發育成包有薄膜的前幼蟲,再過10天幼蟲破膜而出。幼蟲集中於一處,靜伏等候寄主到來,晨暮時刻和雨後活動力最強。爬上寄主後,在皮膚薄嫩又較潮濕的部位叮刺,常集中在鼠類或其他動物的耳窩裡、會陰部,有的深入到鼻腔中,在鳥類則常見於翼腋下至腹股溝之間,多時一隻鼠耳中可寄生幾百至千餘只。叮刺3~5日,飽食後離寄主落地,鑽到泥縫中靜止1周左右,形成若蛹,紅色絨球狀的若蟲從若蛹中逸出。若蟲吸食泥土中的小昆蟲等的體液,再靜眠成為成蛹,最後蛻皮化為成蟲。成蟲形似若蟲而較大,營自由生活,主要食昆蟲卵。雌雄成蟎間接交配,雄蟎產出許多精胞,雌蟎自行將精胞摘去,不久產卵於土縫中。整個生活周期最短也需2月左右,在寒冷地帶每年只有1~2代。有些種類出現在春夏,有些出現在秋冬。
恙蟲病立克次體是對人具致病力的立克次體中抵抗力最弱的一種,有自然失活、裂解傾向,不易在常溫下保存。它對各種消毒方法都很敏感,如在0.5%苯酚溶液中或加熱至56℃,10min即死亡。於37℃,放置2h後,其感染細胞的能力即明顯下降。在感染的雞胚中,4℃可保存活力17天, -20℃可保存6周。在感染的細胞懸液中,用液氮可保存其活力1年以上。寄生於細胞內的恙蟲病立克次體對氯黴素、四環素類和紅黴素類均極敏感,但對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和氨基糖苷類有抵抗力。 恙蟲病立克次體較易出現遺傳基因突變,因此較常出現株間抗原性與致病力的差異。人被恙蟲病立克次體感染後可產生特異性免疫力,不同血清型之間亦有一定的交叉免疫作用。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可將恙蟲病立克次體分為12個血清型,即Karp,Gilliam,Kato,TA678,TA686, TA716,TA763,THl817,Shimokoshi、Kawasaki、Kuroki和Broyong由於恙蟲病立克次體較易發生基因突變,因此仍有可能陸續發現新的血清型。因為不同血清型、不同株間的抗原性與致病力可出現較大的差異,所以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病死率也可有較大的差異。
現有資料顯示,我國大陸以Gilliam血清型為主,約占50%,其餘為Kato和未定型。台灣省以 Karp為主,其次為TA716、TA763和未定型。恙蟲病立克次體與變形桿菌OXK株有交叉免疫原性,故在臨床上可用患者的血清經稀釋後作變形桿菌OXK凝集反應,協助本病診斷。
病理簡介:
當人體被受染恙蟲叮咬後,病理變化主要在血管系統,可見局灶性或廣泛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圍炎,以肺、腦、心、腎最為顯著。血管周圍可見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重型患者可見血管內皮細胞水腫及血管壁壞死、破裂。曾在患者多種器官的血管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和心肌 細胞中檢出恙蟲病立克次體。
恙蟲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叢林斑疹傷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蟲病立克次體 (Rickettsia tsutsugamushi)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系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嚙齒類為主要傳染源,恙蟎幼蟲為傳播媒介。其臨床特點為急性起病、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和被恙蟎幼蟲叮咬處出現焦痂(eschar)等。晉葛洪在1600餘年前已述及本病流行於華南一帶,稱之為“沙虱熱”。
(一)發病原因
恙蟲病立克次體呈圓形,橢圓形或短桿狀,大小為(0.3~0.6)μm×(0.5~1.5)μm,革蘭染色呈陰性,吉姆薩染色呈紫紅色,為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在塗片染色鏡檢中,於細胞質內,尤其是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胞質內,常於胞核的一側可見呈團叢狀分布的恙蟲病立克次體。
恙蟲病立克次體呈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繁殖一代所需時間約為8h,在多種實驗動物中,小鼠最為易感,多於腹腔接種後7~9天發病,第10~15天死亡,當小鼠發病或死亡後,可於腹水,腸系膜,腹膜,肝臟,脾臟和腎臟等組織器官塗片或印片中發現恙蟲病立克次體,其中以腹膜和腸系膜印片的檢出率較高,此外,還可用雞胚卵黃囊接種後孵育的方法分離本病病原體,恙蟲病立克次體還能寄生於多種培養的細胞中,如原代鼠腎細胞,原代雞胚細胞,Hela細胞等。
恙蟲病立克次體是對人具致病力的立克次體中抵抗力最弱的一種,有自然失活,裂解傾向,不易在常溫下保存,它對各種消毒方法都很敏感,如在0.5%苯酚溶液中或加熱至56℃,10min即死亡,於37℃,放置2h後,其感染細胞的能力即明顯下降,在感染的雞胚中,4℃可保存活力17天,-20℃可保存6周,在感染的細胞懸液中,用液氮可保存其活力1年以上。
寄生於細胞內的恙蟲病立克次體對氯黴素,四環素類和紅黴素類均極敏感,但對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和氨基糖苷類有抵抗力。
恙蟲病立克次體與變形桿菌OXK株有交叉免疫原性,故在臨床上可用患者的血清經稀釋後作變形桿菌OXK凝集反應,協助本病診斷。
恙蟲病立克次體較易出現遺傳基因突變,因此較常出現株間抗原性與致病力的差異,人被恙蟲病立克次體感染後可產生特異性免疫力,不同血清型之間亦有一定的交叉免疫作用,根據抗原性的不同,可將恙蟲病立克次體分為12個血清型,即Karp,Gilliam,Kato,TA678,TA686,TA716,TA763,THl817,Shimokoshi,Kawasaki,Kuroki和Broyong由於恙蟲病立克次體較易發生基因突變,因此仍有可能陸續發現新的血清型,因為不同血清型,不同株間的抗原性與致病力可出現較大的差異,所以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病死率也可有較大的差異。
現有資料顯示,我國大陸以Gilliam血清型為主,約占50%,其餘為Kato和未定型,台灣省以Karp為主,其次為TA716,TA763和未定型。
(二)發病機制
人被受感染的恙蟎幼蟲叮咬後,恙蟲病立克次體先在局部繁殖,然後進入血流,產生立克次體血症,再到達身體各器官組織,出現毒血症臨床表現,恙蟲病立克次體死亡後所釋放的毒素為致病的主要因素,在局部可引起丘疹,焦痂和潰瘍,在全身可引起淋巴結腫大,焦痂附近的淋巴結腫大尤為顯著,淋巴結中央可呈壞死,漿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中可見黃綠色滲出液,內臟普遍充血,脾常充血,可腫大2~5倍,肝亦腫大,心肌可呈局灶性或瀰漫性心肌炎症,可有局灶性出血或變性病變,肺可有出血性肺炎或繼發性支氣管肺炎,腦可出現腦膜腦炎,腎臟可呈廣泛性急性炎症性病變,胃腸道常廣泛充血。
本病的組織病理變化主要在血管系統,可見局灶性或廣泛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圍炎,以肺,腦,心,腎最為顯著,血管周圍可見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重型患者可見血管內皮細胞水腫及血管壁壞死,破裂,曾在患者多種器官的血管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和心肌細胞中檢出恙蟲病立克次體。
【臨床表現】
潛伏期為4~20天,常為10~14天。
本病一般無前驅症狀,多突然起病,體溫迅速上升,達39~41℃,呈持續熱型,弛張熱型或不規則熱型,持續1~3周,於發熱的同時,多伴有畏寒或寒戰,劇烈頭痛,全身酸痛,疲乏,嗜睡,食慾下降,噁心,嘔吐,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畏光,失眠和咳嗽等,個別病例還可有眼眶疼痛,嚴重者可出現煩躁,譫妄,聽力減退,強直性痙攣,嗜睡和昏迷等,可出現腦膜刺激征及病理神經反射。
主要體徵包括:
1.焦痂與潰瘍 為本病之特徵,可見於70%~100%患者,人被受恙蟲病立克次體感染的恙蟎幼蟲叮咬後,局部隨後出現紅色丘疹,不痛不癢,繼成水皰,然後發生壞死和出血,隨後結成黑色痂皮,稱為焦痂,其邊緣突起,周圍有紅暈,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直徑可為2~15mm,多為4~10mm;痂皮脫落後即成潰瘍,其基底部為淡紅色肉芽組織,起初常有血清樣滲出液,隨後逐漸減少,形成一個光潔的凹陷面,偶有繼發性化膿現象,多數患者僅有1個,偶見2~3個焦痂或潰瘍,亦有多至11個的報告,由於恙蟎幼蟲好侵襲人體的潮濕,氣味較濃以及被壓迫部位,故焦痂多見於腋窩,陰囊,外生殖器,腹股溝,會陰,肛周和腰帶壓迫等處,但頭,頸,胸,背,腹,乳房和四肢等部位亦有發現,由於焦痂是恙蟎幼蟲叮咬,恙蟲病立克次體入侵人體的部位,故理論上每個恙蟲病患者都應有焦痂,約有30%的患者於洗澡,更衣時,可發現不痛不癢或稍帶癢感的焦痂,而且常於發病前1~2周已發現。
2.淋巴結腫大 焦痂附近的淋巴結常明顯腫大,並常伴疼痛和壓痛,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者也相當常見,一般大者如鴿蛋,小者如蠶豆,可移動,多見於腹股溝,腋下,耳後等處,消腫較慢,常於疾病的恢復期仍可捫及。
3.皮疹 出現於病程的第2~8天,較多見於第4~6天,少數病例可於發病時即出現皮疹,或遲至第14天才出現皮疹,發生率各地報告差別較大(35.34%~100%),可能與就診時病期不同有關,皮疹多呈暗紅色充血性斑丘疹,也有呈出血性者,無癢感,大小不一,直徑為2~5mm,多散布於軀幹部,向四肢發展,面部很少,手掌和腳底部更少,極少數可融合呈麻疹樣皮疹,多經3~7天后逐漸消退,不脫屑,但有色素沉著,有時,於病程第7~10天可在口腔軟,硬齶及頰部黏膜上發現黏膜疹或出血點。
有些流行區出現一些輕型患者,其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皮疹和淋巴結腫大,這些患者可能是過去曾被不同血清型恙蟲病立克次體感染過的人,有一定交叉免疫力。
4.肝脾腫大 肝腫大約占10%~30%,脾腫大約占30%~50%,質軟,表面平滑,無觸壓痛。
5.其他 舌尖,邊常紅色,伴白色或黃色厚苔,眼結膜充血為常見體徵之一,同時約5%患者可有結膜下出血,眼底可見靜脈曲張,視盤邊緣模糊,水腫,也可見眼底出血,部分患者皮膚充血,故有顏面及全身皮膚潮紅現象,心肌炎較常見,心率可達120次/min以上,心音,脈搏皆弱,心電圖可呈T波低平或倒置,或發生傳導阻滯現象,重型患者可發生心力衰竭與循環衰竭,肺部體徵依病情輕重而異,輕者可無明顯體徵,重型患者可發生間質性肺炎,以呼吸困難為主,可出現發紺現象,若有繼發性細菌感染,則可聞乾,濕性?音,此外,亦可發生全身性感覺過敏,睪丸腫痛,陰囊腫大壓痛,腰痛和腹脹等現象。
危重病例呈嚴重的多器官損害,出現心,腎衰竭,循環衰竭與出血現象,如鼻出血,胃腸道出血等,還可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若患者的病程達15天以上,則病情常較嚴重,表現為明顯的多器官損害,心,肝,腎衰竭,出現休克,氮質血症,出血傾向和昏迷。
1.流行病學資料 應注意發病前4~20天內是否去過恙蟲病流行區,是否曾在戶外工作,露天野營或在灌木草叢中坐,臥等,同時,還應注意流行季節,當地本病的流行情況等。
2.臨床表現 突然發病,畏寒或寒戰,高熱,食慾缺乏,顏面潮紅,淺表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斑丘疹,並可發現特徵性焦痂或潰瘍,對懷疑患本病的患者應十分注意尋找焦痂或潰瘍,它多位於腫大,壓痛的淋巴結附近。
3.實驗室檢查
(1)血象:外周血液白細胞數多減少或正常,重型患者可稍增高,分類常有核左移現象。
(2)血清學檢查:
①外-斐反應:外-斐反應亦稱變形桿菌凝集試驗,患者血清中抗恙蟲病立克次體的抗體能與變形桿菌OXK抗原起凝集反應,為診斷提供依據,病程第1周末僅少數(30%左右)陽性,第2周末為75%左右,第3周可達90%左右,效價可達1∶160~1∶1280,第4周即開始下降,至第8~9周多轉為陰性。
②補體結合試驗:陽性率較高,特異性較強,且持續陽性時間較長,可達5年左右,需選用當地多見株作抗原,也可採用多價抗原,因不同株的恙蟲病立克次體的抗原性可有較大差異。
③免疫螢光抗體試驗:用間接免疫螢光抗體試驗(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IFAT)檢測患者血清中特異性抗體,在病程的第1周末開始出現陽性,第2~3周末達高峰,60天后逐漸下降,但可持續數年,有病後10年檢測仍呈陽性的報告。
④斑點酶免疫測定:用各種血清型的恙蟲病立克次體或部分蛋白質作為抗原,吸附在硝酸纖維膜上作斑點酶免疫測定(dot enzyme immunoassay,dot-EIA),檢測患者血清中各血清型的特異性IgG和IgM抗體,該法敏感度高,特異性強,可區分各種血清型。
⑤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與酶免疫測定:以基因重組技術表達的恙蟲病立克次體分子量為56×103的蛋白質作為抗原,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與酶免疫測定(enzyme immunoassay,EIA)檢測患者血清中抗恙蟲病立克次體的IgG和IgM抗體,其敏感度為86%~88%,特異性為84%~90%。
(3)病原學檢查:
①病原體分離:常用小鼠作恙蟲病立克次體分離,可取患者的血液接種小鼠腹腔,每隻接種0.5ml,多在接種後第7~9天發病,解剖瀕死的小鼠可發現雙肺充血,水腫,肝,脾,淋巴結充血腫脹,出現胸腔積液和腹水,取腹水塗片,腹膜,腸系膜,肝,脾或腎印片,乾後用吉姆薩染色鏡檢(放大1000~1600倍),可於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胞質中發現紫紅色,呈團叢狀分布的恙蟲病立克次體,當一個恙蟲病立克次體侵入細胞後,在適宜的條件下可在局部胞質中繁殖為一團,故常呈團叢狀分布,若用抗恙蟲病立克次體抗體作免疫螢光試驗,在螢光顯微鏡下可見細胞內有黃綠色的螢光。
②分子生物學檢查:根據恙蟲病立克次體編碼其分子量為56×103的主要表膜蛋白抗原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有人設計了各血清型間共同和不同的引物,用套式聚合酶鏈反應(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檢測Gilliam,Karp,kato,kawasaki和kuroki五個血清型的相應基因,具敏感度高,特異性強的特點,認為可用於本病的診斷並鑑定血清型。
(一)治療
1.一般治療 患者應臥床休息,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易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保持大便暢通,尿量為2000ml/d左右。
2.病原治療 可酌情選用下列抗菌藥物治療:
(1)大環內酯類:包括紅黴素(erythromycin),羅紅黴素(roxithromycin),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克拉黴素(克拉紅黴素)等,對恙蟲病有良好療效,紅黴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1.2g/d,兒童25~30mg/(kg·d),每天分3次或4次服用,或分2次或3次靜脈滴注,羅紅黴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300mg/d,兒童體重12~23kg者,100mg/d,24~40kg者,200mg/d,分2次口服,首次劑量可加倍,阿奇黴素,成人劑量為0.25g,1次/d,口服,首次劑量可加倍,克拉黴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500mg,2次/d,口服,退熱後可改為每次口服250mg,患者多於用藥後24h之內快速退熱,療程均為8~10天,明顯肝功能損害者不宜套用大環內酯類。
(2)四環素類:包括四環素(tetracycline),多西環素(doxycycline),米諾環素(minocycline)等,對恙蟲病亦有良好療效,四環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2g/d,兒童25~40mg/(kg·d),分4次口服,多西環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0.2g/d,兒童4mg/(kg·d),每日服藥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劑量可加倍,米諾環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0.2 g/d,兒童4mg/(kg·d),每日服藥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劑量可加倍,療程均為8~10天,8歲以下的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套用四環素類。
(3)氯黴素:氯黴素(chloramphenicol)對恙蟲病有良好療效,常用劑量為成人2g/d,兒童25~40mg/(kg·d),每日劑量可作靜脈滴注或分4次口服,患者多於用藥後24h之內快速退熱,退熱後劑量減半,繼續用7~10天,以免復發,因氯黴素有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可能性,故不宜作為本病的首選治療藥物,幼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套用氯黴素。
(4)喹諾酮類:包括氧氟沙星(ofloxacin),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氟羅沙星(fler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依諾沙星(enoxacin),司帕沙星(spara)等,目前較常用的是氧氟沙星和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成人劑量為0.2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環丙沙星成人劑量為0.25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必要時可作靜脈滴注,療程均為8~10天,8歲以下的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套用喹諾酮類。
在上述的四類抗菌藥物中,以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和氯黴素對恙蟲病立克次體的抑殺作用較強,患者多於用藥24h後體溫退至正常,套用喹諾酮類治療亦多可使患者的體溫於24~48h內降至正常,通常只需選用一種抗菌藥物,無需聯合套用治療,有資料顯示利福平(rifampicin)對本病亦有療效。
對恙蟲病患者越早診治,療效越好,然而,當恙蟲病患者的病程進入第2周后,臨床表現則顯著加重,出現多器官功能損害和明顯的出血傾向,當病程進人第3周后,除病情明顯加重外,抗菌藥物治療的療效亦較差,患者的體溫常需3~5天才能逐漸降至正常。
對兒童患者和妊娠患者,宜選用大環內酯類作病原治療,如阿奇黴素,羅紅黴素等。
值得指出的是,青黴素類,如氨苄西林(ampicillin)等,頭孢菌素類,如頭孢他啶(ceftazidime)等,頭孢黴素類,如頭孢西丁(cefoxitin)等,碳青黴烯類,如亞胺培南(imipenem)等,單環β-內醯胺類,如氨曲南(aztreonam)等和氨基糖苷類,如阿米卡星(amikacin)等抗生素對恙蟲病無治療作用,因為恙蟲病立克次體是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而這些抗生素很難進入細胞內發揮其作用,所以這些抗生素對恙蟲病無治療作用。
少數患者可出現復發,復發時不再出現焦痂,套用與首次發病相同的抗菌藥物治療同樣有效。
3.對症治療 典型和重型患者可出現多種併發症和合併症,應及時採取適當的對症治療措施,以提高治療效果。
(二)預後
若能及時診斷與治療,絕大部分患者預後良好,若有併發症則預後較差,病死率各地報告不一,在1%~50%之間,病死率除與恙蟲病立克次體的株間毒力強弱差異有關外,還與病程的長短有關,進入病程的第3~4周后,患者常出現明顯的多器官功能損害,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或發生肺,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1.血象 外周血液白細胞數多減少或正常,重型患者可稍增高,分類常有核左移現象。
2.血清學檢查
(1)外-斐反應:外-斐反應亦稱變形桿菌凝集試驗,患者血清中抗恙蟲病立克次體的抗體能與變形桿菌OXK抗原起凝集反應,為診斷提供依據,病程第1周末僅少數(30%左右)陽性,第2周末為75%左右,第3周可達90%左右,效價可達1∶160~1∶1280,第4周即開始下降,至第8~9周多轉為陰性。
(2)補體結合試驗:陽性率較高,特異性較強,且持續陽性時間較長,可達5年左右,需選用當地多見株作抗原,也可採用多價抗原,因不同株的恙蟲病立克次體的抗原性可有較大差異。
(3)免疫螢光抗體試驗:用間接免疫螢光抗體試驗(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IFAT)檢測患者血清中特異性抗體,在病程的第1周末開始出現陽性,第2~3周末達高峰,60天后逐漸下降,但可持續數年,有病後10年檢測仍呈陽性的報告。
(4)斑點酶免疫測定:用各種血清型的恙蟲病立克次體或部分蛋白質作為抗原,吸附在硝酸纖維膜上作斑點酶免疫測定(dot enzyme immunoassay,dot-EIA),檢測患者血清中各血清型的特異性IgG和IgM抗體,該法敏感度高,特異性強,可區分各種血清型。
(5)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與酶免疫測定:以基因重組技術表達的恙蟲病立克次體分子量為56×103的蛋白質作為抗原,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與酶免疫測定(enzyme immunoassay,EIA)檢測患者血清中抗恙蟲病立克次體的IgG和IgM抗體,其敏感度為86%~88%,特異性為84%~90%。
3.病原學檢查
(1)病原體分離:常用小鼠作恙蟲病立克次體分離,可取患者的血液接種小鼠腹腔,每隻接種0.5ml,多在接種後第7~9天發病,解剖瀕死的小鼠可發現雙肺充血,水腫,肝,脾,淋巴結充血腫脹,出現胸腔積液和腹水,取腹水塗片,腹膜,腸系膜,肝,脾或腎印片,乾後用吉姆薩染色鏡檢(放大1000~1600倍),可於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胞質中發現紫紅色,呈團叢狀分布的恙蟲病立克次體,當一個恙蟲病立克次體侵入細胞後,在適宜的條件下可在局部胞質中繁殖為一團,故常呈團叢狀分布,若用抗恙蟲病立克次體抗體作免疫螢光試驗,在螢光顯微鏡下可見細胞內有黃綠色的螢光。
(2)分子生物學檢查:根據恙蟲病立克次體編碼其分子量為56×103的主要表膜蛋白抗原的基因核苷酸序列,有人設計了各血清型間共同和不同的引物,用套式聚合酶鏈反應(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檢測Gilliam,Karp,kato,kawasaki和kuroki五個血清型的相應基因,具敏感度高,特異性強的特點,認為可用於本病的診斷並鑑定血清型。
嚴重併發症支氣管肺炎,X線胸片可見異常。
有支氣管肺炎,腦炎,胸膜炎,中耳炎,腮腺炎,流產,血栓性靜脈炎,DIC,感染性休克等,偶有各處出血,血管內溶血等,國內所見的併發症較少,以支氣管肺炎和心血管功能不全較多見。
沙蟎的防禦
防制沙蟎的措施主要是滅鼠和搞好環境衛生、家畜窩棚衛生。清除雜草垃圾,施用殺蟎劑,如硫磺粉、有機磷製劑等。在野外工作時衣褲紮緊,可用驅避劑塗於暴露皮膚,防恙蟎叮刺。工作完畢時要檢查全身皮膚,及時洗澡和換洗衣服。
沙蟎的特點
恙蟲多生活在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叢林、河湖岸邊、草地及農田的土壤中,其幼蟲遇到鼠類等動物時,可附著於其體上叮咬吸血,如被叮咬的動物帶有病原體,則幼蟲受感染,病原體在幼蟲體內繁殖並傳給第二代幼蟲,第二代幼蟲叮咬人即能傳播恙蟲病。我國北方地區秋冬季節氣溫降低,恙蟲怕冷,遇有機會,便爬上人體,尋找溫暖、潮濕、氣味較濃之處叮咬從而造成傳染。 恙蟲病立克次體呈圓形、橢圓形或短桿狀,大小為(0.3~0.6)μm×(0.5~1.5)μm,革蘭染色呈陰性,吉姆薩染色呈紫紅色,為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在塗片染色鏡檢中,於細胞質內,尤其是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胞質內,常於胞核的一側可見呈團叢狀分布的恙蟲病立克次體。恙蟲病立克次體呈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繁殖一代所需時間約為8h。在多種實驗動物中,小鼠最為易感,多於腹腔接種後7~9天發病,第10~15天死亡。當小鼠發病或死亡後,可於腹水、腸系膜、腹膜、肝臟、脾髒和腎臟等組織器官塗片或印片中發現恙蟲病立克次體。其中以腹膜和腸系膜印片的檢出率較高。此外,還可用雞胚卵黃囊接種後孵育的方法分離本病病原體。恙蟲病立克次體還能寄生於多種培養的細胞中,如原代鼠腎細胞,原代雞胚細胞,Hela細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