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太倉市沙溪高級中學於1914年由畢生致力於教育的劉師竹先生創辦的,長期以來,一直是太倉最具代表性的學府之一,素以儒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啟迪有方的教學聞名遐邇。
解放初,學校就被蘇南行政公署譽為蘇南地區改造舊學校的一面紅旗。1960年榮獲“江蘇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國務院文教群英會先進單位”等稱號。同年,被確定為江蘇省44所重點中學之一。《新華日報》曾以《雞毛也能飛上天》為題,報導了我校的辦學成績。1980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重點中學;1992年被確認為合格省重點中學。2001年被確認為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現有高中37個班,在校學生1837人;學校占地面積近120畝,綠化面積35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9000平方米,學生宿舍16000平方米。校園布局合理,一校兩區,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環境良好。
學校秉承“勤、謹、信、進”的校訓,形成了“文明、嚴謹、勤奮、創新”的校風,“嚴謹、求精”的教風和“勤奮、踏實”的學風,辦學成效顯著。建校89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王淦昌;中國舞蹈協會原主席、新舞蹈藝術創始人吳曉邦;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談松華;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龔樹模等中華英傑,都是從沙中起步,走向人生輝煌的。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不斷提升辦學層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榮獲“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三五’普法先進單位”、“江蘇省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優秀學校”、“江蘇省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五五工程’示範單位”、“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學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03年9月,學校又順利接受了“江蘇省文明單位”的評估驗收。
我校的德育教育已經形成一大特色,曾兩次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新華日報》曾在頭版顯著位置報導了我校的辦學成績。我校的法制教育在省內外具有相當的知名度,起步早,抓得實,自編了校本法制教育教材,開展了大量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師生進行法制教育,成效顯著,在校師生的違法犯罪率連續十多年保持為零。多篇法制教育論文在省、大市級刊物發表、交流,分管德育的校長受到了中共中央宣傳部、法務部的表彰。
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學校實施了青藍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後培養了省特級教師1名,蘇州市名教師1名,蘇州市學科教改帶頭人5名,太倉市學科教改帶頭人14名,太倉市教壇新秀14名。《中國教育報》曾以《三制推開:沙溪中學教師新秀脫穎而出》為題進行了報導。
在新形勢下,學校從辦學傳統和特色著眼,明確奮鬥目標和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為本”、“質量是生命”、“教育是服務”的理念,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根本,努力構建現代質量體系(ISO9000),強化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確保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知名校友
核科學開拓者,核物理學家——王淦昌
王淦昌(1907—1998),江蘇常熟人。1916年就讀於沙溪高等國小堂。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0年赴德國留學。1934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國,相繼任山東大學和浙江省大學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赴美國工作。1950年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進代物理所任研究員、副所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1956年到蘇聯杜布納任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1960年曾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第一次觀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帶奇異夸克的反粒子。1961年後,任二機部九院副院長、二機部副部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原子能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有論著多種
原紫金山天文台台長——龔樹模
1915年1月出生於江蘇太倉沙溪鎮,少年時代就讀於太倉縣立初級中學乙部。1936年畢業於上海私立大同大學物理系,同年考入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日軍侵華時,龔樹模返回家鄉,於1938年秋與其兄龔樹揆等在沙溪中市街龔宅創立私立求智中學,設初、高中兩個大班,使用戰前教材。是年冬,該校被偽政府勒令停辦,龔樹模轉到昆明鳳凰山天文站工作,直到抗戰結束回到南京。1948年初,龔樹模遠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取得天文碩士學位,後轉入密西根大學進修獲得天文博士學位。1953年秋,龔樹模回到祖國,在南京資金山天文台從事天體物理研究,歷任恆星室主任、天文台副台長,資台學術委員會主任,天文學報主編,中國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1985年任中國科學院哈雷慧星觀測研究協調組負責人,此項集體工作獲1990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95年退休。
龔樹模在給母校沙溪中學的寄語中寫到:"珍惜時間、用好時間;鍛鍊身體,努力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中國新舞蹈藝術的開創者——吳曉邦
吳曉邦(1906— ),原名祖培,江蘇太倉人。1926年入上海持志大學法科學習。1927年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8年在沙溪中學任教。1929年春,赴日本明治大學經濟系留學,同年開始學舞蹈,先學芭蕾舞,後學現代舞。1934年回國,在上海中法劇藝學校從事舞蹈教學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在四川江安國立藝專、新安旅行團從事舞蹈教學工作,1942年赴延安。後在魯迅藝術學院工作。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任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中國舞蹈研究會主席、全國文聯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所創作、編導的舞蹈作品善於刻劃人物的內心活動,並以簡樸、洗鍊的舞蹈語彙和手法,形成了獨特的舞蹈風格和流派,是中國新舞蹈藝術的主要開創者之一。舞蹈作品有《義勇軍進行曲》、《飢火》、《守財奴》、《春江花月夜》、《游擊隊員之歌》,並著有《新舞蹈藝術概論》等。
學校網址http://www.sxgjz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