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勝之
汜勝之,汜水(今山東曹縣)人。西漢農學家農學家。漢成帝時任為議郎、勸農使者。曾在三輔教民種田,後遷御史。他總結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經驗,創造了精耕細作的區田法,另還有溲種法、穗選法、嫁接法等。著有《汜勝之書》共2 卷18 篇,是中國最早的農學著作。
汜勝之西漢山東人。生卒年不詳。農學。
勝之的先人本姓凡,在秦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為躲避戰亂,舉家遷往汜水,
因此改姓汜。汜水是濟水支流,位於今山東曹縣北20公里和定陶縣分界處。
勝之生平事跡不詳。只知他在漢成帝(公元前32—前7年在位)時,出任議郎。
他曾在包括整個關中平原的三輔地區推廣農業,教導種植小麥,而且頗有成效,
許多熱心於農業生產的人都前來向他請教,關中地區的農業因此取得了豐收。他
本人也可能是因為推廣農業有功,由議郎提拔為御史。在總結農業生產經驗的基
礎上,汜勝之寫成了農書18篇,這就是《汜勝之書》。
關中地區有著悠久的農業傳統,是古代農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堯、舜的農師,
周人的祖先后稷(棄)就誕生在這塊土地上,以後重農一直為周王朝的基本國策。
戰國末期,秦國便是憑藉關中雄厚的經濟實力,完成了統一大業。西漢建立以後,
也非常重視關中地區的農業,興修了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到漢武帝統治時期,
先是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在關中地區推廣種植冬小麥,後又任命趙過為搜粟都尉,
在關中地區推行代田法和改良農器。就在趙過之後約60年,汜勝之也踏上了與趙
過相同的路。
勝之繼承了前人的重農思想,認為糧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谷帛是統治
天下的根本。他主張備荒,把稗草和大豆列為備荒作物,倍加注意。
勝之不僅在思想上重農,而且還身體力行,進行了區田法的試驗,列入此項
試驗的主要作物有禾、黍、麥、大豆、荏、胡麻、瓜瓠、等等作物,目的在於將
擴大耕地面積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結合起來。因為關中地區,經過數千年的開發,
許多良田沃土早已得到利用,剩下的一些荒地,如山地、丘陵、陡坡等,一般傾
斜坡度較大,利用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隨著人口的增加,就出現了人多地少的矛
盾,無地可耕的農民,轉而從事工商業,成為農業的異化,這是當時一個較為嚴
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如何解決關中地區地少人眾,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棄農經商的
問題,成為西漢政府煞費苦心的大事。為此,政府曾經多次將官家直接掌管的苑
囿、公田、池田等假借給貧民,但這對於問題的解決畢竟是有限的。汜勝之的區
田法試驗表明,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須良田也。諸山陵、近邑高危傾阪及丘城
上,皆可為區田。區種,不先治地,便荒地為之。在區田法試驗的基礎上,汜勝
之還總結了一系列的作物栽培技術。他將自己收至畝40石的試驗結果上奏到朝廷,
冀望有助於解決當時關中地區人多地少的矛盾。出於同樣原因,汜勝之還提出於
桑、黍混播的集約栽培法。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從先秦到漢末有農書一共是9家,114篇。其中有
《神農》20篇,《野老》17篇,《宰氏》17篇,《董安國》16篇,《尹都尉》14
篇,《趙氏》肇事5篇,《汜勝之》18篇,《王氏》6篇,《蔡癸》1篇。
“汜勝之十八篇”即《汜勝之書》,此書在《隋書·經籍志》及《新唐書·
藝文志》、《舊唐書·經籍志》和宋代鄭樵的《通志》中都有著錄,以後失傳,
只有《齊民要術》、《太平御覽》等北宋以前的古書摘錄了此書中的內容,因此,
被部分地保留下來。經19世紀前半期洪頤煊、宋葆淳、馬國翰,20世紀50年代石
聲漢、萬國鼎等先生的輯集之後,得到了約3700字,這就是今天見到的《汜勝之
書》。
現存《汜勝之書》主要包括耕作總原則,耕作的具體方法,12種作物的栽培
方法,諸如選種、播種、栽培、收藏等各個細節。此處,還有溲種和區種兩項新
內容。
《汜勝之書》說:“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
“耕之本”即耕作的基本法則。“趣時”,即不誤農時,要求選擇最佳的耕作時
期,這個要求貫穿於耕作栽培的每個環節。以耕為例,汜勝之非常強調“耕得其
時”,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還從正反兩個方面闡述了得時與失時的利害關
系。所謂“耕得其時”,必須以土壤和氣候條件為依據,以搶墒為目的。《汜勝
之書》在強調“慎無旱耕”的同時,再三提到“有雨即耕”。為了做到耕得其時,
《汜勝之書》不僅採用了傳統的物候方法,還創造了土壤測量的方法,這種方法
即在立春前,用一根長1.2尺的木棒,將其中1尺埋入土中,地面上露出0.2尺,
立春以後,土壤鬆散,將露在地面上的0.2尺埋沒,此時可將地里的樹根、草根
拔掉。這就把耕得其時建立在較為科學的基礎上,比單純的物候方法又進了一步。
為了趣時,《汜勝之書》依據土壤和氣候(特別是雨水)對每種作物的播種期都有
較明確規定。“和土”,即利用耕、鋤、平摩、藺踐等方法,消滅土塊,使“強
土而弱之”、“弱土而強之”,以保持土壤鬆軟細密。“務糞澤”,即施肥和灌
溉,保持土壤的肥沃與水分。《汜勝之書》記載了基肥、種肥和追肥3種施肥方
法。基肥結合整地起到“和土”的作用,主要用之於■、芋、瓠等作物;另外,
耕田之前,所生之草,翻耕在土中。這種綠肥實際上也起著基肥的作用,所謂
“草穢爛,皆成良田”。種肥結合播種,可起到防蟲、御旱、忍寒的作用,主要
用於禾麥等糧食作物。溲種實際上也是使用種肥的方法。追肥則是結合田間管理,
以促進作物生長,主要用於種麻。這是中國文獻上有關追肥的最早記載。肥料的
種類主要有動物糞便,如蠶屎、羊屎、人糞尿、綠肥等等,對於用肥量也有記載。
在灌溉方面,《汜勝之書》記述了作物的灌溉次數和用水量,特別值得提出的是
水溫調節法和地下灌溉法。水溫調節法,主要用於種稻,即水稻生長初期,對水
的溫度要求較高,可將稻田的出水口和進水口,安排在田邊的同一側,使水在田
的一邊直線穿過,整田的水流動不大,保持原有水溫。夏至後,水溫過高不利水
稻生長,可將出水口和進水口錯開,水流斜穿過田面,田中的水換動較大,從而
相對地降低水溫。另外,用井水澆麻,可以將汲起的井水在太陽下曬一曬,以提
高水溫。地下灌溉法主要用於種瓜,方法是將一口容積為三斗的瓦瓮埋在四棵瓜
苗中間,瓮口與地面平,瓮中盛滿水,然後用瓦蓋住瓮口,水減少了又添加,經
常保持瓮中水滿。這種方法通過瓮的滲透作用,可使作物得到均勻的水分供給,
減少地面蒸發,提高水的利用率,特別適用於乾旱的北方。灌溉的目的在於保墒,
而合理的耕作方法也具有同樣的作用,“趣時”、“和土”就具有這個意義,
“早鋤”也不例外。“早鋤”的目的,一是消滅雜草,二是防止天然蒸發。鋤還
與間苗、培土結合起來,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汜勝之書》中非常重視鋤,
要求早鋤、多鋤、鋤小、鋤了。鋤的方法有鋤、耬、藺、曳、拔、鏟、刈等。
“早獲”,可以避免落粒、防止發芽、減少不利天氣造成的損失。《汜勝之書》
中具體論述了收穫大豆、禾、麻、瓠等的方法。指出當豆莢已變黑,而豆莖仍然
呈青色的時候就該收穫;如果等到豆粒要掉落的時候才收,就要受損失。所以說,
大豆是在穀場上成熟的。收禾也一樣,只要有一半熟了,或者是芒已張開,葉已
發黃,就應很快收割,苴麻(雌株大麻)和瓠在初霜的時候就該收,而■麻(雄株
大麻)則在穗上花粉放散如灰末時就要拔起來。
《汜勝之書》列有12種作物的栽培技術。這12種作物中,糧食有黍、谷、宿
麥(冬小麥)、鏇麥(春小麥)、水稻、小豆、大豆;油料有苴麻和荏(油蘇子);纖
維有■麻和桑樹;蔬菜有瓜、瓠、芋等。每種作物都記載了具體的栽培方法,這
些技術又都貫徹了“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的原則。如《汜勝之書》
對於作物的播種期、播種量、播種方法、播種密度、播種深度、覆土厚度等都依
據作物種類、土壤肥瘠和氣候條件(主要是雨水)等作了明確的規定。此外,還提
出了麥、禾、瓠的選種方法,禾、黍的防霜露方法,瓠的嫁接方法等。《汜勝之
書》中提出的選種標準就是“大”。認為大種結大果,以瓠為例,如果以容納一
斗的瓠為種,可收到容納一石的瓠;以容納一石瓠為種,可收到容納十石的瓠。
因此,選種必須求大。為了求得大種,《汜勝之書》提出了利用嫁接,以求結出
特別大的瓠的技術,即種瓠子10顆,在長到2尺多時,便用布和泥把這10顆捆在
一起,使其合為一莖,留下強莖,其餘掐去,引蔓藤結瓠,初生的3個瓠去掉,
留第四、五、六三個就夠了,再用馬鞭打掉蔓心,不讓它再向前生長,以免果實
結多了變小了。至於收麥種、禾種,《汜勝之書》則提出穗選法,即在禾麥成熟
之後,選擇穗又大又強,或又高又大的為種。這是中國文獻上關於穗選法的最早
記載。禾、黍防霜露法,即在打霜下露時節,天亮之前,用一根繩兩人相向各執
一端,拉去禾黍上的霜露,以避免霜露危害。
《汜勝之書》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區種法和溲種法。區種法,又叫區田法,其
基本原理就是“深挖作區”,在區內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加強管理,合理密植,
保證充分供應作物生長所必需的肥水條件,發揮作物最大的生產能力,提高單位
面積產量,同時擴大耕地面積,把耕地擴展到不易開墾的山丘坡地。《汜勝之書》
先用一畝地為標準對區田法作了一般性的介紹,然後又根據作物的種類和土地的
肥瘠對區田作了具體的說明。區深和區間距離一般為一尺。但區深往往因作物而
異,從0.5尺到3尺不等,大致上植株大而蔓長根深,或是塊根作物要求深,植株
較小的鬚根作物要求則相對淺些。區間距離則因土地而異,從0.9尺至3尺不等,
土地肥則小些,瘠則大些,與種植密度有一定的聯繫。溲種法即將獸骨骨汁、繰
蛹汁、蠶糞、獸糞、附子、水或雪汁,按一定比例,和成稠粥狀,用以淘洗種子,
經過淘洗的種子看上去像麥飯粒,然後再播種。汜勝之認為,溲種可以防蟲、抗
旱、施肥,保證豐收。實驗表明溲種可以起到種肥的作用,以供應幼苗期根系生
長所急需的養分,促進根系發達,提高抗旱能力。
汜勝之致力於農業推廣和農學研究,他寫作的農書在漢朝就享有盛譽。東漢
經師,如鄭玄在注經時,就一再引用《汜勝之書》。例如《周禮·地官·草人》
註:“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汜勝之術也。”又《禮記·月令》有孟春之月
“草木萌動”註:“農書曰:土長冒橛,陳根可拔,耕者急發。”孔穎達《禮記
正義》說:“鄭所引農書,先師以為汜勝之書也。”所以唐賈公彥《周禮疏》說:
“漢時農書有數家,汜勝為上。”
《汜勝之書》也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農書。《漢書·藝文志》所載的9家114篇,
除該書以外,其他都早已失傳。今之所存先秦農學典籍只有被列入雜家的《呂氏
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辨土》、《審時》四篇農學論文。
《汜勝之書》總結了北方旱作農業技術,對傳統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齊民要術》直接引用前人的著述,以《汜勝之書》為最多。此外,該書所記載
的一些農業技術,也為後來的農書所繼承和發展。如《四民月令·正月》就繼承
了此書中■橛木測土壤定春耕的方法;又《齊民要術》不僅摘錄了很多關於區種
法的文字,還記載了西兗州刺史劉仁之進行區田試驗,取得好收成的事例,以證
實“頃不比畝善”的觀點。的確,在《汜勝之書》的影響下,歷史上做過區田試
驗的人很多,有的還寫下了實驗報告和論著,據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的統計,
在汜書之後,有關區田的著作有13種之多,曾有人將這些書輯為《區種五種》和
《區種十種》出版。區田法的影響還不止於此,金代曾以行政力量,在黃河流域
推行。明清時代也有不少人倡議實行。現代陝西、山東等地所採用的“掏缽種”
或“窩種”,其原理與區田法是一致的。《汜勝之書》所提出的耕作總原則對於
北方旱作農業仍起著指導作用。
《汜勝之書》不僅提出了耕作的總原理和具體的耕作技術,還列舉了十幾種
作物具體的栽培方法,奠定了中國傳統農學作物栽培總論和各論的基礎,而且其
寫作體例也成了中國傳統綜合性農書的重要範本。從《齊民要術》到《農桑輯
要》、《王禎農書》,再到《農政全書》農政全書、《授時通考》莫不如此,凡此種種足
以證明汜勝之對中國農學的貢獻。
文獻
原始文獻
【1】(漢)汜勝之撰,石聲漢釋:汜勝之書今釋,科學出版社,1956。
【2】(漢)汜勝之撰,萬國鼎輯釋:汜勝之書輯釋,中華書局,1957。
【3】(漢)班固:漢書·食貨志、藝文志,中華書局,1964。研究文獻
【4】(北魏)賈思勰撰,繆啟愉校釋:齊民要術校繹,農業出版社,1982。
【5】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中國農學史·上冊,科學出版社,1959。
【6】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農業出版社,1964。
【7】張履鵬、蒿樹德:溲種法試驗報告,見《農業遺產研究集刊》第2集,中
華書局,1958。
(科學出版社《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