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時期
丁穎,1888年(光緒十四年)11月25日生於廣東省高州縣(原茂名縣)謝雞鎮石塘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親丁林泰深感窮人受苦的根源在於沒有文化,決心借債送子上學。為此,丁穎成了丁家的第一個讀書人。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丁穎自私塾童蒙書館考上縣城的“洋學堂”——高州中學。入學後,他參加了“新高學社”,曾不時議論時政,立志“科學救國”。
他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博物科學習一年,便以優異成績考取公費留學日本。 1912年(民國元年)9月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學習日語,1914年(民國三年)6月曾一度回國,後又於9月考取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學校繼續學習。1919年(民國八年)畢業時,適逢國內掀起“五四”運動,東京留學生為聲援中國的學生運動上街遊行示威受到日本軍警的血腥鎮壓,氣憤之餘,不思久留,加之那時家境拮据,乃決定輟學回國。先後在高州中學、高州農校任教,後來改任廣東省教育廳督學。
此後,鑒於對官場貪污舞弊的厭惡,深感不深造就難以實現“科學救國”之夙願,遂於1921年(民國十年)4月第三次赴日,考進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攻讀農藝,成為該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學的中國留學生。1924年(民國十三年)獲學士學位,時年36歲。為了出國深造,他前後奮鬥了11年。
中年時期
學成回國後,丁穎在廣東大學農科學院(中山大學農學院前身)任教授。1927年(民國十六年)他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資積蓄補充經費之匱乏,在茂名縣公館圩籌建了中國第一個稻作專業研究機構——南路稻作育種場。隨後又用“賣青草”預售良種等辦法解決經費困難,先後又增設了石牌稻作試驗總場和虎門(沙田)、東江(梅州市梅縣區)、北江(韶關市曲江區)等試驗分場,旨在選育優良稻種,改進栽培技術,對發展華南糧食生產做出貢獻。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日軍侵入廣州,中山大學西遷雲南,丁穎冒著生命危險搶運稻種和甘薯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校方醞釀再次遷校到海南島時,丁穎為了維護教育事業和國家財產便毅然加入了地下黨領導的護校行列,反對遷校,並不顧身家安危出面保釋為此而被捕的同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丁穎受被任命為中山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農學院院長,並當選為廣東省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 1945—1950年,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
晚年時期
1956年,在他67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丁穎出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首任院長,兼華南農學院院長。1963年他以75歲高齡,親自帶隊考察西北稻區,從張家口到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陝西等地。
嗣後,由於組織決定,他才無可奈何帶著大箱圖書資料,去無錫太湖“療養”了37天(療養期應為3個月)。隨後,瞞著大家跑到南京考察全國勞模陳永康的水稻高產試驗田,接著又風塵僕僕地趕回北京,連他在上海工作的女兒想見一面也未能如願。回京後,在尚未取得醫院病檢結果的情況下,又帶病去山東考察稻作。當時,他病情急劇惡化,用枕頭壓住肝痛部位,渾身冒汗,堅持在濟南做完了考察報告。之後,才從濟南被護運回北京醫院。經確診為肝癌晚期,1964年10月14日病逝於北京。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丁穎教授畢生從事水稻研究工作。1926年在廣州郊區發現野生稻,1933年發表了《廣東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的新種》,論證了中國是栽培稻種的原產地,否定了“中國栽培稻起源於印度”之說。
1927年創建中國第一個稻作試驗基地──中山大學南路稻作育種場,隨後陸續建立石牌稻作試驗總場和水沙田、東江、韓江三個試驗分場, 在粟源堡期間又創建北江稻作試驗場和農林部西南作物品種繁殖場,先後用農家良種提純復壯法育成優良品種84個和用雜交育種法育成新品種26個。
他長期運用生態學觀點對稻種起源演變、稻種分類、稻作區域劃分、農家品種系統選育以及栽培技術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為稻種分類奠定了理論基礎,為中國稻作區域劃分提供了科學依據。
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他就進行水稻雜交育種研究。1933年選育的“中山一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野生稻種質與栽培稻育種工作的成功嘗試。1936年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獲得世界上第一個水稻“千粒穗”品系,曾引起東亞稻作學界極大關注。他從農業生產實際出發,選育出60多個優良品種在生產上套用,對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作出了貢獻。他還創立了水稻品種多型性理論,為開展品種選育和繁種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主要論著
丁穎教授一生撰寫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論文,這些論文已由農業出版社出版了《丁穎稻作論文選集》,其中《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 《 中國水稻品種對光溫反應特性的研究》、《水稻分櫱、幼穗發育的研究》榮獲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獎。代表作:《廣東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之新種》(1933)、《水稻純系育種之理論與實施》(1936)、《水稻純系育種法的研討》(1944)、《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1957)、《中國水稻品種對光溫條件反應特性研究》,《中國水稻栽培學》等。
1 | 廣東稻作改良及將來米食自給之可能性 | 1933年 | 中華農學會報 |
2 | 廣東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之新種 | 1933年 | 中華農學會報 |
3 | 中國古來粳秈稻種栽培及分布之探討與栽培稻種分類法預報 | 1949年 | 農藝專刊 |
4 | 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 | 1957年 | 農業學報 |
5 | 中國水稻栽培學 | 1961年 | 農業出版社 |
6 | 關於西北乾燥地區的水稻品種和栽培技術問題 | 1964年 | 中國農業科學 |
7 | 中國水稻品種的生態類型及其與生產發展的關係 | 1964年 | 作物學報 |
8 | 丁穎稻作論文選集 | 1983年 | 農業出版社 |
9 | 水稻純系育種法研討 | 1983年 | 農業出版社 |
10 | 我國稻作區域的劃分 | 1983年 | 農業出版社 |
人才培養
丁穎辦農業教育,倡導理論聯繫實際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不同層次的教師和科技人才。他尊重人才,愛護人才,任人唯賢。華南農學院是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與廣西大學農學院(部分)共同組成的。在他的領導下,三校師生不分彼此,融洽相處,教師隊伍穩定,教學質量逐年提高。這是他調動知識分子積極性的成功範例,也使同行晚輩深受感召。“學農、愛農、務農”是丁穎經常對師生進行教育的一句名言,也是他身體力行的座右銘。他的言傳身教,對青年學生鞏固專業思想,樹立深入基層、艱苦樸素、踏實工作的作風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社會任職
丁穎還是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屆代表,廣東省政協第一、二、三屆副主席。他曾先後代表國家赴蘇聯、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緬甸等國考察和進行學術交流。1957年他主持有中、蘇、越3國學者參加的武漢水稻科學技術會議;1964年出席了北京科學討論會。他曾受聘為柏林民主德國農業科學院、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通訊院士,捷克斯洛伐克農業科學院榮譽院士。
獲獎記錄
《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中國水稻品種對光溫反應特性的研究》《水稻分櫱、幼穗發育的研究》榮獲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2009 年被授予新中國成立60 周年“三農”模範人物榮譽稱號。
人物評價
在數十年的科研路上,他身體力行地體現著矢志為民、務實求真、身教以德、敬業樂群的精神,並實現了自己“為農夫溫飽盡責盡力”的誓言,無愧為蜚聲國內外農業科技界的“中國稻作之父”。 ( 中國農科院評)
中國人民優秀的農業科學家。 ( 周恩來評)
軼事典故
生活簡樸
在華南農學院工作期間,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常到他家去拜訪,徵詢發展廣東農業生產的意見,見他生活簡陋,提出要為他另建新居,以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他堅決謝絕。解放前他的女兒希望考上公立中學以減輕家庭負擔,該校校長是他的學生,但他就是不答應寫介紹信。建國後另一個女兒報考華南農學院,差2分未上錄取分數線,他堅持一視同仁,不予特殊照顧。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他毅然送兩個女兒參軍。丁穎一貫生活樸素,勤儉節約。抗戰期間以紅米營養價值高、蘿蔔乾維生素含量豐富為由,教誨孩子們過著清茶淡飯的生活。每當桌上丟落飯粒,就成為他們開展“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育話題。他愛惜公物已成習慣,在實驗地發現丟下一把鐮刀、一根麻繩都要一一拾起來送倉庫,甚至連一些舊紙、信封也要收拾起來再用。中山大學遷校到粵北期間,他是農學院院長,經常夾著鼓鼓囊囊的公文包來往於農學院與校本部之間的山區。一次遭到土匪攔路打劫,廣東省政府為此給他賠償損失,他分文不留,如數交給農學院購買獸藥為農民防治牛瘟。他的清廉作風和為農民造福的高貴品德,使匪徒亦受感動,自覺把搶劫之衣物附上道歉信寄還給他。1948年,後輩集款購買一隻懷表和一支自來水筆祝他60歲誕辰,他一直使用到1964年去世,成為他身上貴重的遺物。
治學嚴謹
丁穎治學嚴謹,一絲不苟,畢生堅持發表文章必須對科學和生產負責,更鄙視把文章作為追求名位的手段。他寫文章都要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推敲。“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與演變”一文,自1926年他在廣州發現野生稻之日即開始思索並陸續徵詢了歷史學、文字學、人類學、分類學等專家的意見,直至1957年才最後定稿。“農業科學為農業生產服務”一文也是經過10次修改後交稿,連校對工作他也不假手於人。
在大躍進浮誇成風的年代裡,他不隨波逐流,對“高度密植高產”的提法深表疑慮,認為搞一畝、幾分地的探索是允許的,大面積搞得慎重考慮。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切勿忘記農民的地皮是連著肚皮的。他經常教育後輩,要取得科學成就,必須實事求是,深入實際,掌握第一手材料。1963年他已是75歲的老人,依然不顧年邁體衰,堅持赤足下田,體察雪水灌溉對稻根生育的影響。
農林路曾是丁穎的試驗田
廣州的農林下路已成為市內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或許會偶然想想這條路名的來由,大約怎么也想不到這位處商鋪林立的鬧市中心旺地會與“農”、“林”有什麼聯繫。
20世紀的20年代,這裡屬廣州東郊,如今農林路、犀牛路西側石馬崗有一所名叫“廣東農林試驗場”的學校,後來改名“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而以東則有個“第一農場”,是連片的田野、樹林和沼澤。
丁穎1924年回國後,經學者黃枯桐的介紹,進入“農專”任教。同年11月它改稱廣東大學農科學院,丁穎任農藝系的教授。而不久孫中山逝世後,廣東大學再改名國立中山大學。
丁穎便是在這片土地最先開始他的農學家之路,他與青年教師謝申在這裡辟出了一塊一畝多的試驗田,進行水稻的肥效等試驗。1926年,丁穎在犀牛路末端的一個水塘里發現了一棵野生水稻,開啟了他研究中國水稻起源的興趣,他把這棵命名為“犀牛尾”的野稻種子收穫播種觀察,並與栽培稻雜交,經8年的反覆篩選後育成以校名命名的“中山一號”,創下了世界上第一個把野生稻抵抗惡劣環境的基因轉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
後世紀念
在他誕辰一百周年之時,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分別舉行了紀念大會和丁穎學術討論會。華南農業大學成立了丁穎科學基金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首次用科學家的名字設立“丁穎科技獎”,華南農業大學修建了“丁穎教授紀念室”和丁穎塑像。
丁穎(半身)銅像一座安放於華南農業大學校史展覽館三樓丁穎紀念館,一座安放於廣州白雲山和黃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
丁穎紀念館是學校為紀念丁穎院士,在百年校慶前專門裝修設立的。此外,華南農業大學為繼承和發揚丁穎精神,多次舉行丁穎教授逝世紀念活動和學術報告會,專門設立了丁穎科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