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受宮庭教育,即長又師事陳寶琛(皇儲之家庭老師、宣統帝之太傅)、鄭孝胥、羅振玉、柯劭忞(蒙古史學者)、王國維、康有為、梁啓超、和葉玉麟諸先生,習經史子集之學,另有英國人莊士敦先生(Reginald Johnston)授西洋之學。毓老此後自學三十餘年(按:約指至1970年之時),本《易經》以為體,而據《春秋》公羊學以為用。
在台灣宣揚中華文化六十餘年,述而不作,及門第子有上萬人之多,遍及海內外與各行業。毓老一生倡經世致用之學並注重對時勢之分析,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注入了真實的生命和和生機,2011年3月20日於台北市家中辭世,享壽106歲。
家世淵源
毓鋆乃滿清皇族,源出禮親王代善一脈,其父親即末代和碩禮親王誠厚,毓鋆生於1906年,與滿清末代皇帝溥儀同年,四歲由母親親授四書,六歲開始進宮陪溥儀讀書,受業於王國維、康有為、梁啓超等名儒。十三歲讀完十三經,後留學日本、德國學習軍事。
初到台灣
毓鋆於1948年1月來到台灣後,住在鄉下,每天以讀書為樂,平日穿著便服與拖鞋,常與鄰居老者寒暄為樂以打發時間,鄰居甚少知其本名,皆尊稱“老先生”,毓鋆平時亦以練習書畫為樂以遣情懷。據《無隱錄》中對毓鋆的簡介,毓鋆來台後“隱於鄉,以讀書自娛。自學卅餘年(按:約指至1970年之時),以《春秋》公羊學之微言大義為用,以《大易》為歸,貫徹群經, 成《愛新氏八經微義》(易、書、詩、禮記、公羊春秋、論、孟、孝經)並著《新清史》、《受想行識集》(記乙酉以前事)及《無受想行識集》(記乙酉以後事)等稿”,這些書稿未曾出版。
毓老一生充滿傳奇,由於具有滿清皇族的特殊身分,前半生在政壇上叱咜風雲,導致他來台灣後,幾乎是深居簡出,過著隱士般的生活。到台灣後初到台東教育山地學生三年,1966年受到張其昀的一再敦請,到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教數年。 1971年毓老在台北創設了“天德黌舍”(後改為“奉元書院”)從事私人講學的事業,毓老講學,是從海外紅到島內。1958年10月,毓老開始收到台灣來學中國文化的外國學生,洋人總是會打聽到毓老,大概是口耳相傳吧!洋人一個接一個,來跟毓老來學漢學,學春秋公羊家哲學。那時他只教洋人,教了不少外國學生 。後來台大的研究生,也陸續來請教,尢其是台大歷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居多。毓老在台宣揚中華文化六十餘年,述而不作並以傳承中國文化為他畢生最大的志業。毓老的教育是從儒家思想入手,他特別重視《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四書教學,所以在“黌舍”讀書,要等上過一年的四書班,才算在“黌舍”入了學籍,也才能選讀五經或諸子等其它課程。毓老格外注重儒家思想,他教育學生從外在道德的實踐,最終達到內在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仁義行最高境界。 在七○年代,毓老的“天德黌舍”從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都有開課,周一上《易經》,周二上“四書”,周三上《春秋繁露》,周四上“詩、書、禮”,周五上“子書”,包含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孫子、管子等先秦諸子,並涉及《資治通鑑》及《人物誌》。毓老一直到2008年,以103之高齡仍然登壇授課,後生小子敢不勉哉。奉元書院院訓是:學由不遷怒,不貳過,臻聖王至德;苑育仁者相,帝者師,履一平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