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北街道橋北街道 地理位置
位於遼寧泉州市。
橋北街道 文化遺產管理辦法
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投入整治資金3億多元,拆遷民房800多戶、企業4家、學校2所、寺廟1座,拆遷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完成開元寺、聖墓、天后宮、洛陽橋橋南、橋北街道等10多處建築立面的改造工作;修復文興、美山古碼頭和天后宮東廊、梳妝樓,以及蔡襄祠等古蹟。
橋北街道 泉州文保
昨日,名列泉州“海絲”考察點的美山碼頭和文興碼頭正式豎起了泉州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
就在文物部門為這兩個碼頭立碑的時候,附近居民紛紛自發來到現場,“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從今天開始,當地村民還要獻演3天大戲。
至此,泉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已經達到了600多處。其中國保單位14處,僅次於北京。
據介紹,總投資預計為6億元的“海絲”考察點配套建設項目,及沿海大通道的工程建設目前正在緊張進行中。隨著後渚大橋和沿海大通道的建成通車,以及“海絲”項目申報步伐的加快,這兩個宋元古碼頭集宗教文化、海交文化、民俗文化、濱海觀光、生態休閒於一體的旅遊開發價值將全面展現。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泉州市已投入整治資金超2億元,完成開元寺、聖墓、天后宮、洛陽橋橋南、橋北街道等10多處建築立面的改造工作;修復文興、美山古碼頭和天后宮東廊、梳妝樓,以及蔡襄祠等古蹟。16個考察點的歷史風貌得到了較好的恢復。
橋北街道 特產
清源茶餅,採用中藥材配合名茶精製而成,已有百餘年歷史。它具有開胃、健脾、消食、提神、醒腦之功效,可作藥用,可當茶飲,氣味芬芳,老幼皆宜,存儲越久,品質越佳,為閩南及南洋一帶人們所珍愛。
紅膏蟹,主要產地為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村,位於晉江和洛陽交匯入海處,淡水與鹹水交融,很適合蟹的生長。石
湖蟹健壯肥美,營養豐富,渾身膏紅,故名“紅膏蟹”。食用時,既可整隻放在鍋里清燉;也可切成段,用蔥油,摻些豆油、醬醋煎煮;也可選其肉、取其膏配料煎炒。不論何種煮法,都是良好補品。漆籃,永春傳統家庭實用工藝品,源於明正德年間,用竹蔑、桐油灰、夏布、生漆、冬粉等20多種原料,經過30多道工序精製而成。漆籃造型美觀,裝飾華麗,堅固耐用,不褪色變形,耐酸耐鹼耐燒燙,獨具風格,品種分聖籃、格籃、扁籃和漆盤四大類,既是工藝品,又作生活用具。產品曾到義大利、波蘭、日本等20多個國家展出,行銷海內外。
橋北街道 泉州 遺址
城上村屬黃莊街。位於街駐地黃莊西北4.5公里,永定河自村西北經村東曲流東南。因建村於古泉州城遺址南,故名。
秦朝前期,泉州地名為羈糜散州。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州,始改泉州為縣,縣治在泉州城。因城址在漯水(今永定河)和沽河(今北運河)下游,“歷水泉八十里,取泉流即清之意”,得名泉州。
泉州古城建於西漢初年,是天津地區見於文獻最早的泉州治所。毀於地震和洪水。漢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渤海大溢”九州為其所漸。”泉州一片汪洋,縣治遂移三角淀地區。據明朝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河道總督牟照繪《水系圖》載:“東漢末年,兩震三游,泉州城被夷為平地,漢末移治於三角淀。”此時,泉州、雍奴兩縣治所在同一域或一城。清朝康熙版《武清縣誌》載:“泉州城,縣東南四十里,元順帝常幸此;記曰帝幸泉州是也,遺址尚存。”1962年,經考古工作者確認,今黃莊街城上村北約500米為泉州故城遺址。據1964年《武清縣文化館文物普查資料》記載:“通過踏勘,查明這座古城呈長方形,東西寬約500米,南北長約600米,並採集到刻有‘泉州’二字的陶片等文物。1982年7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城上村北設定“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泉州故城遺址’碑記”。1983年8月,地名普查實地勘察,該古城遺址之東北部被永定河淹淤,南部已成壕溝,中部及西北部夷為耕地。
相關詞條
黃莊街,羈糜散州,泉州,“渤海大溢”,《武清縣誌》,“海絲”,蔡襄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