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清川帶長博,車馬去閒閒”。王維浸染清澈淡泊的歸家心情。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曹植讓志士馳騁在創業立功的凌雲壯志中。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劉禹錫把著輕風楊柳,輕歌慢行,陶醉在江南的美景中。
“清”、“名”、“橋”三個通透靈秀的字眼走到一起,就是這個集居、商、游三大功能的清名橋街道。
無錫市清名橋街道位於南長區東部,歷史悠久,是無錫老城區的中心地帶,總面積4.378平方千米。交通網路非常發達,是各公交站點的集中區,基本可直達市區其他各個地方。商業氛圍好,社區生活便捷,是無錫市區的重要黃金地段之一。
管理12個社區:沁園新村第一社區、沁園新村第二社區、沁園新村第三社區、沁園新村第四社區、清揚新村第一社區、清揚新村第二社區、南揚新村社區、伯瀆港社區、大窯路社區、清名橋社區、塘涇橋社區、敘豐里社區。辦事處駐清揚新村65號,在區政府駐地東南4千米處。
在新時代的感召鼓舞下,清名橋街道開拓創新,放手發展。取得的榮譽、先進遍及社區、人文、經濟建設等各個領域,既是先進更是典型。地處北片區太湖廣場南側的“世貿中心”建成後,成為無錫市“城市會客廳”和會展中心,是“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的大本營,充滿了商業價值。
行政區劃
面積:4.378平方公里
代碼:320203003
區號:0510
轄:沁園新村第一社區、沁園新村第二社區、沁園新村第三社區、沁園新村第四社區、清揚新村第一社區、清揚新村第二社區、南揚新村社區、伯瀆港社區、大窯路社區、清名橋社區、塘涇橋社區、敘豐里社區12個社區。2008年敘豐里社區已劃歸新區
社區簡介
清揚沁一社區位於清名橋街道西部,區域東接清揚路,南臨輔仁路,西、北面與沁四相鄰。面積0.4平方公里。清揚沁二社區位於清名橋街道西部。地處太湖廣場以南、清揚路以西、南接清名路、西臨京杭大運河。社區總面積0.3平方公里,由錦明南苑、金易、西郊和逸常里四個小區組成,共有23個樓幢,72個居民小組。
清揚沁三社區位於清名橋街道西部。地處清揚路以西、南接金匱路、西臨京杭大運河、北與沁四社區相鄰。社區總面積0.35平方公里。
清揚沁四社區位於清名橋街道西部。東與沁一社區相鄰、南與沁三社區相鄰、西臨京杭大運河、北臨清名路。社區總面積0..42平方公里。
清一社區地處清名橋街道的中部,區域東鄰水仙新村,南接清二社區,西連虞灣里、鄧灣里,北靠揚名嚴巷,總面積0.42平方公里。
清二社區位於清名橋街道中部。區域東鄰塘涇橋社區、南接金城路、西臨清揚路、北靠清一社區。社區總面積0.25平方公里。南揚社區位於清名橋街道東部。東鄰清名橋社區、南接清一社區、西臨清揚路、北靠太湖大道。社區總面積0.43平方公里,南揚居委成立於1988年,2004年區劃調整由南揚社區、清名新村社區、和永泰二村部分居民合併成為現在的南揚社區。
清名橋社區位於清名橋街道北部,歷史文化豐富,有文化遺存多處,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古運河上保存最完整的唯一的石拱橋——清名橋聞名于海內外,社區因此而得名。社區東起南長街,南至苗弄,西接通揚南路,北止太湖大道,由原清名橋、大公橋、界涇橋和永泰新村4個居委會合併組成。轄區總面積0.35平方公里。
伯瀆港社區地處清名橋街道的東部,是老城區一個典型的世居戶社區,區域東鄰塘南路,南靠伯瀆河與大窯路社區隔河相望,西臨古運河,北靠太湖大道,總面積0.9平方公里。
大窯路社區位於清名橋街道東部,因“明、清時期窯業興旺發達”而得名。東鄰塘南路、南接金城路、西臨古運河、北靠伯瀆河。社區總面積0.48平方公里。
塘涇橋社區位於清名橋街道南部。區域東靠古運河、南臨金匱路、西與清二社區相鄰、北與清一社區相鄰。社區總面積0.6平方公里,辦公場所面積500平方米。塘涇橋社居委成立於1951年,2004年由塘涇橋社居委與水仙里居委合併成新的居委。
歷史沿革
因地處“清名橋”而得名。1955年5月成立清名橋街道,1958年9月改為東風公社;1960年4月改名東風分社,1961年3月更名清名橋分社,1962年5月恢復清名橋街道;1968年4月改為清名橋街道革命委員會;1979年10月恢復清名橋街道。2004年2月,由原清揚路、清名橋街道合併設立新的清名橋街道。
機構設定
|
旅遊景點
清名橋,原叫清寧橋,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南門外的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飛架運河兩岸。在清名橋南側是伯瀆河,流經梅村至常熟。整座橋造型勻稱,穩固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也是最吸引中外遊客的地方。清名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長43.2米,寬5.5米,高8.5米,橋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崗岩堆砌而成。因兩岸地勢高低關係,東西石級不等,東有石級46級,西有43級。拱圈為江南常見的分節平列式,共11節,圈洞兩面的圈石上,各有題刻。一立於清鹹豐年間,介紹橋樑和更改橋名經過;一立於同治年間,介紹重建清名橋的始末。橋欄上沒有雕飾,每側立兩個望柱,顯得十分古樸。1983年在橋東西側,發現清代石碑兩方,一為鄒一桂所書,乾隆三十一年立;一為同治九年九月立。妙光塔位於無錫市南門外運河 東岸,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984年-987年),由邑人未承 福捐資募建。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賜塔名“妙 光”。元明兩代屢有興廢,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重建 後,即為今塔。後歷經修繕。清鹹豐、光緒年間遭火 災,僅剩無頂荒塔。妙光塔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分為塔基、塔身和塔頂三個 組員部分。塔基台座直徑13.5米,塔身八面七級高16米,逐層收分,塔頂6 米,共高43.3米。從明代永樂中起,“南禪寶塔”就被列為“錫山八景”之 一,至今仍在旅遊觀光事業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1957年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古蹟
盛世牡丹—古運河。貫穿街道南北的古運河縱橫交錯,蜿蜒曲折,流淌吳儂軟語千年不變的情懷。臨河而上的粉牆黛瓦,綽綽幢幢,顧盼生俏。暗香傲梅—古橋。聞名遐邇的清名橋,在歷史的洗禮下似一枝傲然獨立的寒梅,散發亘古綿長的魅力,吸引八方來客。大公橋、泊瀆橋是怒放之外的骨朵,嬌俏迷人。
絢爛杜鵑—古窯。大窯路上的古窯與民房相鄰,門前屋後,牆角檐下,掩映那個年代的繁華。20多座舊窯址是無錫最具古窯研究價值的天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