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點
中國古代《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等。《詩經》上說:“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就是說,高的堤岸可以變為深谷,深谷也可以變成丘陵。也說明了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變化的,是一種樸素辯證法觀點。
國外觀點
在歐洲,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認為“一切皆變,無物常住”,“統一物是由兩個對立面組成的”。
缺陷
直觀性,猜測性。如“形即神也,神即形也,形存神存,形謝神沒。”缺乏根據及論證,是樸素唯物主義的方法論。
樸素辯證法是古代一種自發的、原始的辯證法思想。辯證法的最初表現形態。在古代的中國和希臘,都有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都是不斷運動變化的,“一切皆流,無物常往”,“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永遠不斷地更新”(《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第23頁)。這是對運動絕對性的天才猜測。中國古代《周易》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莊子·天下》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等。這些都包含有事物無限可分、統一物由對立面組成、對立面相互轉化、量變引起質變等豐富辯證法思想。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還把運動區分為性質變化和狀態變化兩大類,並具體分為六種形式。由於歷史的局限,古代樸素辯證法對事物的運動變化只能在直觀經驗的基礎上,從總體上作一般性的描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膚淺、籠統,對世界的各部分及其相互聯繫了解甚少,具有直觀、粗淺、樸素性質,必然被爾後的形上學所代替。
中國古代《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等。《詩經》上說:“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就是說,高的堤岸可以變為深谷,深谷也可以變成丘陵。也說明了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變化的,是一種樸素辯證法觀點。
在歐洲,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認為“一切皆變,無物常住”,“統一物是由兩個對立面組成的”。
直觀性,猜測性。如“形即神也,神即形也,形存神存,形謝神沒。”缺乏根據及論證,是樸素唯物主義的方法論。
辯證法即思辯與實證相統一的方法。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一的辯證法的發展有一個過程。辯證法發展的第一階段是通過辯論達到真理,是辯證法發展的思辯階段;第二階段是...
釋義 現代漢語解釋 發展歷程 相關書籍 特點歷史辯證法 關於社會歷史過程自身的辯證法。有唯心主義的歷史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歷史辯證法之分。唯心主義的歷史辯證法,指在哲學史上有些哲學家對社會歷史的了解...
歷史辯證法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軍事辯證法亦稱“軍事哲學”。研究軍事領域各種矛盾運動的一般規律的學科。軍事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主要內容:揭示科學的戰爭觀,研究和指導戰爭的方法論,戰...
歷史沿革 基本內容 學科套用其主要特徵是,其一,以自然原因去解釋自然現象,把萬物本原歸結為某種物質形態,用某一種或某幾種具有固定形態的物質來說明宇宙萬物的生滅變化。 比如,古希臘泰...
樸素的唯物主義 相關條目《辯證法史論稿》是陽作華編著的作品。
書籍介紹 本書目錄《中國辯證法筆錄》是201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選德。
內容簡介 目錄,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聯繫和發展的學說。 辯證法有三種基本的歷史形式:古代樸素的辯證法,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古代樸素...的很多學派都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例如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曾有...
中醫辨證概述 辯證法概述 基本思想 認識 古代樸素辯證法的樸素唯物主義同時又是樸素的辯證法,這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自髮結合。它看到呈...哲學---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合理核心’和費爾巴哈唯物論的‘基本核心...。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中,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互相滲透密不可分的,它們的有機統一構成了...
概述 起源發展 基本內容 反對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