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棗莊十五中始建於1972年,1987年遷入現址,是一所省級規範化初級中學,直屬棗莊市教育局管理。近年來,學校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認真實施素質教育,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培養目標,圓滿完成了辦學任務,教育質量逐年提高,教學成績穩步上升,學校綜合辦學實力位居全市同類學校前列,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整體概況

我校現有46個教學班,學生2846名,教職工179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6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6人,本科學歷145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學校占地48700平方米,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現有教學樓2座,實驗樓1座,辦公樓2座,體育館、藝術樓、階梯教室各1座,辟有400米標準跑道。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建有衛星地面接收系統,有線電視、有線廣播系

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統,雙向閉路控制系統, 電子閱覽室和課件製作中心,多媒體教室23口、微機室2口,教職工每人配備一台計算機,實現了四機一幕進課堂,還建起校園網際網路和棗莊十五中網站,基本實現了現代化教學與辦公。教工之家設有棋類活動室,球類活動室,老幹部活動室,舞廳和健身房。學校還建有名人雕像、榮譽廚窗、 書畫長廊,整個校園四季常綠,景色優美,環境宜人。實施名校擴張創建了十五中新校——山東新時代學校。

辦學理念

校魂:做豪邁的中國人。
教育理念:一切為未來做準備,讓每一位學生都成功。
辦學目標:富有國際視野和校本特色的現代化、實驗性、示範性學校。
辦學宗旨:對全體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儘可能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其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的充分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機會,培養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
培養目標:致力於培養基礎紮實,素質全面,個性鮮明,人格健全的文明守紀的中學生;有責任感的國家公民;有民族精神的豪邁中國人;有創新意識、適應社會發展的現代人。
學校特色:“三本”管理思想(以學校發展為本,以教師成長為本,以學生成才為本);三種能力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科學創造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套用能力);套餐課型結構(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探究型課程、特長型課程)。

工作成績

近年來,先後湧現出國家級骨幹校長培訓對象1人,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對象5人,省、市級骨幹教師及骨幹教師培訓對象54人。市級拔尖人才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3人。省級教學能手9人,市級教學能手25人。國家級教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2人,省級教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6人、二等獎11人,市級教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56人,其中第一名占25人。另有80多人次榮獲國家、省、市級勞動模範、優秀校長、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先進工作者、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自95年以來,教育督導評估一直位居全市國中組第一名,連續十六次取得了全市中考升學的“雙第一”。學校先後榮獲棗莊市突出貢獻單位,棗莊市德育工作示範校,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精神文明單位,山東省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單位,山東省公民道德建設示範點,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集體,山東省教育工會先進集體,山東省優秀團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小公民道德教育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我們還先後迎接了中央教科所、省教育廳、市黨政領導的多次視察,接待了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客人的來訪。學校辦學經驗多次在市、省和中央電視台進行專題報導,因突出的教學成績和辦學特色,被《中國教育報》評為“中國名校600家”,贏得了高度的社會讚譽

管理措施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我們以是否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主要標準,以紮實的工作的措施和強有力的日常管理,保障了教學工作的規範有序進行。
1、以提高素質為重點,全面加強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實施名師工程
教師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也是搞好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骨幹力量。我們以建設一支品德高尚、業務過硬、學識淵博、勇於創新的教職工隊伍為目標,積極開展名師培養工程,鍛造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第一,認真抓好乾部隊伍建設。學校現有幹部(包括新校)共21人,其中校級幹部7人,中層幹部14人,他們中有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7人,年齡結構、專業搭配較為合理,有著較強的事業心。在幹部隊伍管理上,一是抓好作風建設,樹立作風嚴謹、工作務實、嚴格自律、以身作則的幹部形象,堅決杜絕形式主義、簡單草率等不良現象;二是樹立優良學風,堅持幹部例會學習制度;三是堅持值班制度,幹部每周一天的在校值班,組織好籤到、查崗、查課、查晚自習、查教育教學設施安全情況等活動;四是堅持推門聽課制度,分包教研組制度,全面督查學校整體工作,並對相應管理項目進行量化。
第二,全面加強教師管理。我們借鑑海爾管理模式,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突出“細、嚴、實、精、新、特”的管理特色,在“創名牌、鑄名師、辦名校”上做文章,建立健全了一套有效的激勵和制約機制。一是堅持師德考核制度,堅決貫徹執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制;學校還開展評選“師德標兵”活動,對優秀者進行表彰獎勵;二是重視教師觀念更新。學校堅持在假期組織培訓班,請領導、專家、教授做報告,樹立現代教育理念;通過學習管理制度,樹立依法治教、依法從教的法制意識;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讓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收集、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三是科學評價教職工。四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工文體活動,豐富教師的業餘文化生活
第三,加強教師校本培訓,提高教學修養。一是組織多層次的全員培訓。自2001年9月,先後選派多人參加國家級、省市級骨幹教師培訓。多次組織教師參加以轉變觀念為主的通識培訓和校本培訓,領會各級教育部門的檔案精神,收看專家報告,聘請專家來校講學,學校為老師們出資訂閱專業報刊雜誌,學習專業的課改輔導材料,觀摩課堂改革的優秀課例。二是組織多形式的專業培訓。專業培訓堅持“三個結合”,即集中輔導與分散自學相結合,骨幹帶動與全員參與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培訓形式有分組研討的參與式培訓、針對性強的學科案例培訓、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全程培訓等。三是組織“以考促學”的深層次培訓,根據課改方案安排,每學期組織全體教師參加答卷,通過答卷幫助教師加深了對課程改革的認識和理解。四是加強青年教師培訓,制定“青年教師培養規劃”,通過實施“名師工程”,實行“導師制”,推行“師帶徒”制度,充分發揮骨幹教師指導、帶動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儘快成長。五是考核與獎勵並舉,制定教師培訓考核機制,把教師的校本培訓與教師量化考核掛鈎,學期末進行表彰獎勵。
2、以教學為中心,加強過程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我們緊緊圍繞教學這一中心工作,以規範教學過程、強化教學管理為中心,以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為目標,以提高初三畢業班教學質量為重點,以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突破口,狠抓教研教改,走進新課程、適應新課程、實踐新課程,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第一,創新教學管理制度。學校充分認識到制度對於教學工作的價值引領作用,積極完善、健全各類崗位職責和教學管理制度。一是堅持經常性的學習制度和會議制度。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工作研討活動。每周舉行一次全體教師集體業務學習活動,每周通讀一本教育教學期刊,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每學期每人不少於8000字的理論學習筆記或反思性理論學習總結。定期召開各種類型的教師會、學生會、班主任會、青年教師座談會、教研備課組長會、專題研討懇談會和幹部例會等分析總結教學工作。二是堅持校本教研和集體備課制度。建立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管理機制,形成教研活動校長負總責,教導處具體抓的管理模式;建立與校本教研製度相配套的導向機制、活動紀律保障制度及評價獎勵制度,確保校本教研有序、高效地進行。學期末定期開展“優秀教研組”、“優秀組員”的評選表彰活動;強化研究意識,做到勤學習有思考,勤研究有思路,勤總結有成果;積極推行“六個一”的新課程教學管理,即教師每周一篇教學反思,每月寫一個教學案例,每個學科教研組要設立一個校本研究課題,每學期上一節公開研討課,每學期為同學科教師完成一份高質量的集體備課資料,每學年整理出版一本十五中科研成果彙編;開展“茶館式”教研,倡導同伴互助風氣;積極開展“個案研究”,基本形成了留心日常教學事件並自我反思的習慣;形成制度化的調查研究活動,多方收集資料,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活動;創新備課形式,形成了集體備課和分散備課相結合的辦法。三是堅持定期研討、總結交流制度。學校每月組織一次實驗教師實驗工作研討會,及時總結,及時改進。實驗教師每月上一節同學科教師參加的實驗研討課,整理一節成功的教案。四是堅持教學反思和“問題研究”制度。教師每周對所教學內容進行回顧反思,於每課時後寫出教學後記。以《教學反思錄》收集整理教師教學反思實例並進行“小課題”研究與實驗。五是堅持幹部推門聽課、蹲組教研和教研活動的“三定一查一評”制度。既當指揮家,更是戰鬥員。六是堅持教職工全員量化考核制度,科學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
第二,認認真真抓常規。全面落實《兩個常規》,規範教和學的過程。堅持幹部“推門聽課”制度、每天“教務查課”制度,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實施教務主任年級負責制,教研備課組長學科教學負責制,班主任班級教學管理核心制。嚴格執行管理制度,每周檢查一次教案、作業,在“落實”上下功夫。
第三,分層管理抓年級。初一,重視學生的學習訓練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抓銜接,確立基礎第一的觀念;初二,重視了分類推進工作。在教學中,實施“輔差”和“糾偏”,防止學生分化。在全市的初二年級“知能”競賽中,我校均獲得優勝獎;初三年級重在抓穩定,重視優秀生,抓住臨界生,兼顧特長生,促提高。實行校級幹部包班制度、推門聽課、跟蹤聽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近年來,初三升學連創新高,升入重點高中的正榜人數均破300大關,連續十七次取得了全市中考升學的“雙第一”,教育督導評估(國中組)位居全市第一名。
第四,多元評價促發展。結合課改新理念和多元智慧型理論,我們構建了多元、開放的學生髮展性評價體系。一是拓展評價內容,實現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堅持兩個結合:知識技能與能力方法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儘量減少單純的知識技能評價。二是綜合套用不同方法,實現評價方面的多樣化。找到學生的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點,建立學生“成長冊”。三是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參與,實現評價過程的開放性。採用自評、小組評、家長評、各學科教師評等方式,評出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成長優勢。
第五、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創造條件,抓好軟硬體配備,購置電教軟體,建立了第二微機室,更新了理化生實驗室設備,辦公室每人配備一台微機,新建22口多媒體教室,完善了校園網路,實現資源共享。組建了現代教育技術教研組,分批、分層次組織教師進行計算機培訓,重視全員普及,強化骨幹提高,提高了教師自製課件人員比例。在市教育局組織的計算機初級和高級職格考試中,教師過關率分別達到100%和95%以上。
第六、重視了音、體、美、勞、微機等學科教學。全面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以教案內容為依據,加強對學生技能考試。繼續抓好了一站(中學生報記者站),二會(小科學家協會,小藝術家協會),三團(百靈管樂團,百

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靈合唱團,小記者團),四隊(田徑隊,藝術隊,書法繪畫隊,舞蹈體操隊),五院(少年科學院、少年文學院、少年藝術院、少年經濟學院、少年軍事學院)的建設,每年堅持舉辦四大節日活動(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合唱節),既培養學生特長,豐富學生業餘生活,又為參加中考作準備,使學生始終有一種成功的愉悅。
3、堅持科研興校,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 科研工作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教學科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法寶。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科研工作,成立了教學科研領導小組,組織了多學科多層面的科研課題組,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科學研究。
第一,培養教師 創新意識。一是強化教育理論學習。充分發揮學校《教科研信息》報的作用,採取集中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外出學習和邀請專家到校講座相結合,自覺學習和量化規範相結合;二是養成個性化的教學意識,主要包括教學的民主和諧意識、創新情感意識、自身角色的轉變意識、靈活多樣教學方式的轉變意識等。
第二,全力以赴抓教研。教研工作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益,為此學校建立了以教研(備課)組長為第一責任人的教研製度,實行幹部分學科蹲組活動的辦法,做到了幹部在參與中指導。逐步完善教研活動考核辦法,嚴格執行“三定兩查”制度(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查過程、查效果),實行量化管理。為促進教研水平的提高,每學期都邀請市教育研員到校指導工作。實施幹部推門聽課、當堂打分辦法,督促教師上好每一堂課。在學校指導下,語文組成立的“新語文學社”創辦了《新語文》報,開展了創新作文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第三,全面開展教學模式研究活動。為探索 教學模式的科學性,在借鑑中調整、提升,在實驗後反思、創新。近年來,首先開展了各學科組骨幹教師帶頭報名參加的教改實驗研究課。然後,全面鋪開,進行了教改實驗匯報課、教改過關課、教改優質課系列評比活動。每學期的活動根據教師的年齡段分兩個階段進行、兩個評比小組完成。
第四,紮實開展 教學課題研究。目前,學校課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已經立項的課題有:國家級課題六項,省級課題十項,市級課題八項。其中 國家級課題《新課程標準下“分層-目標-自主”學習實驗》、《開展中小學生實踐教育活動的思考與探索》,省級課題《學生良好心理品質培育的實驗與研究》已結題,國家級課題《新課程標準的網路資源開發與套用的研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數學領悟學習模式》明年2、3月份結題。課題實驗,有力推動了我校教育教學研究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專業的自我發展。
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學校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在2002年全市首屆百節教改優質課比賽中,我校有10名教師榮獲一等獎,占全市國中組一等獎的六分之一,其中有4位教師分獲學科組一等獎的第1名;在2003年全市第二屆百節教改優質課比賽中,我校又有10位教師榮獲一等獎,其中5位教師分獲學科組一等獎的第1名。在第四批棗莊市教學能手比賽中我校推選的5名選手均榜上有名,其中有3位教師又榮獲山東省教學能手的稱號。自覺總結教改經驗和主動進行課改實驗已成為老師們的自覺行動。據統計,每年有近百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或獲獎,一本飽含十五中教師多年心血的教改論文集——《聚焦新課改》,已經出版。學校教學工作多次被國家、省、市級電視台、報紙、雜誌等新聞媒體作專題報導,學校也被《中國教育報》評為“全國名校600家”。
4、齊心協力,營造穩定上進的教育 教學工作氛圍
教學工作不是孤立的,教學成績的取得是學校多種因素凝聚合力的結果。德育管理和後勤服務保障工作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加強 德育管理,最佳化 教學環境。學校始終堅持德育為首、全員育人的原則,培養學生規範的日常行為習慣,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為開展教學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是規範德育常規工作;二是重視學生養成教育;三是做好法制教育和安全保衛工作;四是加強班級管理工作;五是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六是積極開展德育活動;七是構建社會化育人網路。
第二,加強 後勤服務工作,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一是實施“校園容貌工程”,創設優美和諧的教學環境。二是努力增強後勤人員崗位意識,服務周到,管理細緻,確保教育教學順利開展。三是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重視校舍及教育教學設施的檢查維修。

聯繫方式

[地址]:棗莊市市中區文化東路十五號
[郵編]:251000
[信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teachermachen.eduass.com

相關詞條

棗莊市第三中學  
棗莊市第一中學
棗莊第八中學
棗莊第二十九中

參考資料

http://ss.eduass.com/u/teachermachen/show.asp?showstr=about_introhttp://ss.eduass.com/u/teachermachen/
http://ss.eduass.com/u/teachermachen/show.asp?showstr=about_intro
http://www.zzswz.com/
http://baike.baidu.com/view/1444002.ht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