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彩山

疊彩山

疊彩山國家AAAAA級景區。 世界旅遊組織推薦的最佳旅遊目的地。 2016年,疊彩山景區與伏波山景區、兩江四湖景區、象山景區聯合申報國家級AAAAA級景區“兩江四湖*象山景區”。 2017年2月,國家旅遊局授予“兩江四湖*象山景區”AAAAA級景區榮譽稱號。疊彩山為該景區重要的核心遊覽區域之一。 疊彩山舊名桂山,位於桂林市區東北部,桂林市區的灕江之畔,包括四望山、于越山和明月、仙鶴兩座山峰,是唐代桂管觀察使、文學家元晦開發的旅遊勝地,按照《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而將其命名為“疊彩山”。疊彩山濱臨灕江,與城中的獨秀峰、灕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主要景觀有疊彩亭的美石、風洞的摩崖石刻造像、望江亭看兩江四湖風光以及明月峰頂鳥瞰桂林全景。 2015年3月19日,疊彩山景區外東麓靠灕江岸發生一起自然地質災害的山石墜落事件,導致人員傷亡。2015年12月,經政府相關部門協調處理,事故地點上空的危岩治理工作完成,該區域道路恢復正常通行。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疊彩山 疊彩山

疊彩山(PiledSilkHill )舊名桂山,位於桂林市區東北部,濱臨灕江。疊彩山與城中的獨秀峰、 灕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為城內的遊覽勝地。疊彩山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鶴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組成,橫亘市區,景色優美,又易於攀登,為桂林山景中的一個熱點。山中佳景甚多,有疊彩亭、于越閣、瞿張二公成仁碑、仰止堂、仙鶴洞、風洞、疊彩樓、望江亭和拿雲亭等名勝。

人文歷史

疊彩山 疊彩山

山上歷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尤多,為文物的精華。若登上明月峰,駐足拿雲亭,全城景色盡收眼底。“一面晴風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間”。疊彩山名,是由唐朝元稹的侄子元晦遊覽了疊彩山之後,寫了篇《疊彩山記》,記中說:“按圖經,山以石文橫布,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故以為名。”疊彩山山石如錦彩綢緞,層層相疊而得名。在清朝文人秦煥創建的疊彩亭的右角,看明月峰橫斷的崖壁,若“彩翠相間”的錦緞。這裡是攝影“疊彩”的最佳角度。

自然資源

疊彩山由於越山、四望山與明月峰、仙鶴峰組成,是觀賞城區全景最佳處。明月峰為疊彩山的主

疊彩山 疊彩山

峰,海拔223米,相對高度73米。最高的仙鶴峰海拔253.6米,相對高度101米,總面積10.8公頃,位於明月峰與于越山山谷之間的疊彩瓊樓今用作蝴蝶館,其間,萬蝶飛舞,蔚為壯觀,瓊樓內的疊彩蝴蝶館,為我國較大的蝴蝶館之一,分三個陳列室,展出300多種、2000多隻蝴蝶標本,並設有珍稀蝴蝶展廳,展出世界名蝶10餘種,中國名蝶20餘種,有許多屬於國家一、二級保護類。參觀疊彩蝴蝶館,進入色彩奇妙的世界,不但能獲得美的享受,同時還可了解許多有關蝴蝶的科普知識。

桂林疊彩山 桂林疊彩山

攬山水之秀色的望江亭、迎風樓,山麓有木龍古渡、鶴洞,山頂有摩天的白鶴洞、拿雲亭等。1000多年來,疊彩山被譽為江山會景之地,招引了無數遊人登臨,留下許多珍貴的題刻。

主要景點

疊彩園門

疊彩公園園門,1990年建,為飛檐、硬脊、坡頂、綠瓦的仿古圓門建築。我國現代著名書法家王遐舉書"疊彩山"橫匾懸其上,右側為售票處,左側飾以玻璃壁窗,古樸雅麗,嵌於錦翠相間的山石林木之前。

疊彩山門

疊彩山。 疊彩山。

在疊彩山仰止堂前,是坡頂、青苡的仿古建築,高踞在登上風洞的咽喉之地,可拾級而上。門上有魏繼昌書"疊彩山"隸字橫額;兩側懸掛清廣西布政使張祥河撰、桂林書法家伍純道寫的"到清涼境,生歡喜心"的楹聯。一過山門,即進入歷史文物、宗教、自然風光相互交融的勝地。

景風閣

景風閣 景風閣

在疊彩山風洞南洞口右前方的平台上,唐元晦建於會昌間(841-846),歷代有修葺,閣已久廢,數十件珍貴詩刻同毀於抗日戰爭。據清畫家張寶《泛槎圖》,景風閣為重檐、坡頂、長方形建築。清慶保《景風閣記》說閣"居四望、于越之間,前接廣野,倚大江,廓然翕受,窈而多風。其東小閣數椽,故為遊人憩望地,每盛夏熏灼,於此解煩焉"。景風閣為一時名建,歷代名人有詩刻,變法維新風雲人物康有為、百歲愛國老人馬相伯先後居此。

疊彩亭位於疊彩登山道上。4角、平頂、單層、紅柱、綠瓦,高約5米,長7.5米,寬8.5米。面積約64平方米,呈十字形。正面懸掛著名書法家王遐舉所書"疊彩山"的匾額。疊彩亭東依于越,西鄰四望,北對明月,與山景和諧而不爭高。東西設坐凳,北隅為觀賞"彩翠相間"的最佳角度,是遊憩的理想場所。亭西,刻有明代羽卿的"江山會景處"。

疊彩瓊樓

疊彩瓊樓 疊彩瓊樓

在疊彩山明月峰與于越山之間,是一組以桂北侗族建築形式為依據構築的大型風景園林建築群體,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1990年建成。疊彩瓊樓以鼓樓和連廊為中軸線,將整個建築分為東西兩個院落;東院庭轉院接,曲徑通幽;西院開闊疏朗,小橋勾連。院落以池水為中心,東為高閣,西有亭廊,南設層樓,北置水榭。主體的鼓樓為2層歇山頂樓閣,前面是小巧的卷棚敞軒,其餘為1、2層坡頂,局部突起重檐、3重檐卷棚歇山頂或6角、8角攢尖頂。整組建築,主從分明,層次豐富,錯落有致,富於變化,與自然環境和諧調協,具有仙山瓊閣的意境。

仰仁堂

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疊彩山風洞前。抗日戰爭期間所建。原建已毀。1958年重建。堂東西長11.5米,南北寬7.1米。東西開門,北壁嵌有瞿式耜、張同敞畫像、《浩氣吟》唱和詩,以及1963年郭沫若來此憑弔所作二公像贊詩等石刻。

望江亭

在疊彩山北半山腰處,原為正德間(1506-1521)明太監傅倫作為欽差鎮宋廣西都知監時所建。他酷愛桂林山水,尢偏愛疊彩,有七登疊彩山詩。他的《望江亭詩》,有"山色佛雲青,溪光照空碧,構亭倚風洞,超然意自適"句,繪出望江亭"佛雲""照空"的特色,亭早廢,1954、1990年兩次在原址重建,為紅柱、綠瓦、翹角、攢尖頂的仿古方亭,高約6米,南北長5.2米,東西寬4.9米,總面積約25.5平方米。亭右壁有摩崖題刻"探奇處"3個大字,站在亭內或由此攀登,都有奇景可探。

瞿張成仁處碑

疊彩山碑刻 疊彩山碑刻

在市區疊彩山山門內。碑高167厘米,寬83厘米。共28了,均為楷書。正文"常熟瞿忠宣、江陵張忠烈二公成仁處",字經20厘米,年月日及姓氏署款,字徑10厘米,清道光20年廣西巡撫梁章鉅立石。臨江上岩位於疊彩山北麓。臨江岩有二:南為上岩、北為下岩。上岩洞口刻有"臨江上岩"4字。上岩高4.6米,寬3.5米,深8.6米,面積約30平方米。岩口臨江,視野開闊,江山景色與岩景交融,登臨玩賞,興味無窮。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無不以到此弄吟為快。明陳於明《題木龍洞石壁》詩,"逶迤江路洞天開,奇峰排空擁翠來,水石參差當檻出,亭台高下自天栽",如實地概括了上岩的特色。

疊彩北牖洞

風洞之北,即後洞,橢圓形,是葫蘆的後半部。洞口北向,如窗,又稱"北牖"。洞高4.8米,寬9.2米,長7.5米,面積約69平方米。洞口有清人陳維湘題刻"北牖洞"三字,洞內摩崖石刻數十件,以朱顏《訪疊彩岩登越亭》、楊芳《游風洞山》、袁枚《游風洞登高望仙鶴明月諸峰》、康有為《風洞題名》和李秉綬的蘭竹畫刻為珍。洞中原有臥佛一尊,供撫摩祈祥,現已無存。

疊彩太極洞

位於明月峰山腰,南口在北牖洞西南隅,北口朝登山道口,呈彎管狀,洞內有石柱分隔,酪似太極圖的兩條陰陽魚。洞門寬4.2米,洞高3米,寬3~4米,長13米,面積約50平方米。"太極洞"3字,刻在北洞口上。從洞的一端到另一端,紆迴曲折,能見度低。北口大而敞,光線可透達轉折處,洞景依稀可辨;南口在北牖洞內,小而隱,光源微弱,初入有伸手不見五指之感。自南口盤旋而上,出北口,從黑暗中漸見光明;從北口人,出南口,至北牖洞,涼風習習,題刻琳琅,如入仙境。樂於在不同境況中探索、感受,捕捉各異樂趣的人們,尢愛太極洞。

迎風樓

在疊彩山風洞的北牖洞口處,原為古建,久廢。1972年重建,為8柱、兩層、開敞的仿古建築,總面積180平方米。柱間設坐凳,中有石桌。一層置楹聯二:其一"登臨爽氣此間生,且喜江山多麗色;回首屐痕何處是,惟留天地一奇觀",其二"風指落花妍小徑;雨清芳草翠層階"。分別描繪迎風樓當風雨立、爽氣此生的特點,以及樓前"多麗色""一奇觀"的氣勢和榜旁樓後"花妍""草翠"、"層階"、"小徑"的景物,是給遊人以啟迪的絕妙導遊詞;二層為觀景樓和登上明月峰的必由之路。

明月峰

迎風樓 迎風樓

位於疊彩山東北,海拔223米,相對高度約73米,山體總面積1.41公頃,是疊彩山的主峰。清袁枚《游風洞登仙鶴明月諸峰》詩有"仙鶴不可招,明月猶堪弄"句,明兵部右侍郎楊芳《風洞山詩》,"引手欲探天上月,俯躬疑礙日邊雲",均言峰高可攬月,故有明月峰之謂,峰頂有形如葫蘆的小平台,五代馬殷曾在此建台,人稱馬王台。宋靜江知府張築"堯山"、"灕水"二壇,以祭祀山川,並寫《堯山灕水二壇記》,把山川作為土地資源,江河資源加以讚美,呼籲加以重視、保護,以維護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台、壇均早廢。1955年在舊址建拿雲亭。明月峰以高、險、峻、秀蓍稱。高可摩天,雄踞江邊,壁立木龍古渡頭。峰尖如筍,山石逐層深進,漸次升高,登上頂顛,滿城春色,田野奇峰,縱覽無餘。峰側刻有共和國締造者之一朱德總司令和徐特立老人。1963年以80高齡登上明月峰所題"登高不用杖,脫帽喜東風"名句,給名山增輝。

四望山

疊彩山 疊彩山

位於疊彩山西南,與東南之于越山相對,以山間徑道相隔,山體面積3.32化頃。四望山"亂石縱橫,枕籍排突",他山稀有。登山可四面臨眺,東面堯山、灕江,南有穿山、塔山、南溪、鬥雞,目之所游,群勝交集,山壁有唐元晦《四望山記》刻跡及清李少蓮刻"玉疊蓬壺"4個大字,新刻我國著名作家芭盾等墨跡。山麓曾建普明庵,後在遺址建定粵寺。綃憂亭和定粵寺,均已早廢。

仙鶴峰

仙鶴峰 仙鶴峰

位於明月峰的西北,海拔253.6米,相對高度101米,是疊彩諸峰最高的,山體面積2.1公頃。山腹有仙鶴洞,高約14米,底寬8.6米,長60米,面積516平方米。呈三角形,相傳古時有二仙鶴棲息山峰上,好事者鐫二鶴於洞口,供人瞻仰,因名"瞻鶴洞"。到了明代,明宗室第3代靖江王朱佐敬之曾孫朱鎮山,在瞻鶴洞碩面壁修道;自號瞻鶴道人,據為別業,改名仙鶴洞。此後,峰和洞都以仙鶴為名,一直沿用。

仙鶴洞分兩層。上層曾建"慶真閣",祀真武帝,香火頗盛。明約結《古光尊師像詩》云:"傍崖間妙香,晨鐘下空碧。"下層較宏曠,東西穿透,平整光滑,儼如長形拱頂大廳。東西兩洞口成為借景視窗:東口面對明月、于越諸峰,層巒重疊,錦翠連山;西口面對城北,屋宇樓台,鱗次櫛比。一洞之中,薈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色。

環碧園

在疊彩山北白鶴洞下,與仙鶴洞相通。因"滿園碧翠,環顧可得"而名,是清代桂林畫家李秉綬所建,

疊彩山 疊彩山

也叫李園;園中遍種板栗樹,亦稱板栗園,園已久廢,李的姻親張維屏,有《桂游日記》可窺環碧園之盛。據載,"園以洞為尢勝",一園之中有"林屋"、"水壺"、"瞻鶴"、"明月"、"墨雲深處"5個奇洞,最高的明月洞,皓月東升時滿洞清輝;園中建築遍布,有亭、台、堂、榭、圃、廊10餘處,成為一代名園。

于越山古稱獼猴岩,位於疊彩山東南,與四望山相鄰,面積0.79公頃。于越,古代越人的一個分支,秦漢時因戰亂入粵,《史記》載:秦並諸侯,以百粵之地為桂林郡。吳遣步騭征南,克有于越。疊彩是桂林的主山,用"于越"命名它的一座山峰,以示重要。唐元晦任桂管觀察使時,獨愛于越,在山隈築"寫真堂",朝夕讀書繪畫其間,寫有《于越山記》,山更以文傳。山頂有于越亭,亦稱越亭,原為元晦所建,早廢,現為新建。東崖有茅齋,水北有虛楹釣榭,以及石室,蓮池、花葯院、棲真閣等,山麓有康有為以自己的姓名命名的兩個洞:康岩、素洞。于越山小巧玲瓏,古建築遍布,遊人不輟。

于越亭

疊彩山美景 疊彩山美景

在疊彩山的于越山頂上,是一個8柱、3開、單檐、翹角、長方、四面開敞的亭閣。長10.6米、寬4.95 米,高4.54米。面積51.47平方米。原為唐元晦所建,久廢。1954年在原址上重新構築,更名于越閣,閣名為美籍華人、美國邁阿密中國畫院院長梁粲英女士所書。于越亭是遊人多喜登臨之處。宋人朱顏《訪疊彩岩登越亭詩》:"不到越亭久,榴花經幾紅。江流寒瀉玉,山色翠浮空,百越薰風裡,三湘夕照中。"比較客觀地寫出了于越山和于越亭的特點。

疊彩岩

風洞之南,即前洞,是疊彩洞,因山得名,古稱疊彩岩。高3.65米,寬5.6米,長12.5米。面積約70平方米。洞口有陳毅名句"願作桂林人,不願作神仙"的題刻,以及壁有佛像90餘尊,為唐宋物,故又名福庭洞。

銷憂亭

在疊彩山的四望山上。唐會昌年間(841~846)建。元晦《四望山記》載:"山名四望,故亭為銷憂。亭之前後,綿絡山腹,皆溪梁危磴。由南而北,復東上疊彩右崖,至福庭石門,約三十餘步。"亭久廢。

木龍洞

在疊彩山東麓,高4米,寬2~3米,長10米,面積40平方米,南北穿透。西鄰明月峰僅數十米,南去伏波山約1公里,是龍珠路與驛前街必由之路。相傳洞口原有盤曲的古樹,洪水突漲時化龍入海,這個洞被叫作木龍洞。明天啟間(1621~1627),督學曹學做了兩條木龍,懸於洞頂,早廢。疊彩山有通往木龍洞的路,明周進隆《再題疊彩山》詩,"重巒疊峰瞰江流,空明一徑通人游",道出了木龍洞的特點,木龍洞踞山臨江,洞北約20米處,在一塊巨大的蛤蟆石上,建有一座喇嘛古塔。宋譚舜臣《木龍洞遊覽題名》:"嘉祜癸卯(1063)寒食旬休,譚舜臣攜累累石門,下臨江岩,參唐代佛塔,覽風帆、沙鳥、江山之勝,此為最焉,遂舟過虞山。"據此,塔為唐代所建,是廣西最古的石塔之一。

木龍古塔

疊彩山 疊彩山

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疊彩山東麓。建於唐代。圓形喇嘛式。高4.34米。塔基由三層鼓石疊成,鼓壁刻有仰覆蓮花紋。塔身為寶瓶式,四面有龕。東西龕內刻佛像,南北龕內刻菩薩,均結瑜跏坐於蓮瓣須彌座上。塔頸有十二層相輪,上覆六角傘形蓋,冠以葫蘆形寶頂。傘形蓋六角均有孔,原懸掛銅鈴鐵馬,現無存。此塔獨具一格,對研究我國古塔建築具有重要價值。

江山會景處

在市區疊彩山疊彩亭旁。摩崖,高233厘米,寬77厘米,楷書,字43厘米,年、月名款字13厘米。據明嘉靖18年田汝成《游廣西諸山征》所載,這裡的疊彩亭明代為“聚景亭”,“江山會景處”當是為該處風景點題而作。“江山會景處”是羽卿留在疊彩山的第三件作品,字形端莊、健勁有力。

康岩,素洞

在於越山麓。洞北向,高3.2米,寬1.7米,長10.5米,面積約18平方米。1894年12月,康有為到桂林講學期間,住在疊彩山景風閣,發現於越山下兩個岩洞。以自己的字號命名,東叫"康岩",北叫"素洞",並摩崖篆名刻。現"素洞"兩個篆字和題記尚存。

拿雲亭

疊彩山 疊彩山

是游疊彩山的大高潮。到這裡的目的在於眺望桂林城全景,如今,的確再沒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好地鳥瞰市容市貌了。請看:灕江彎彎斜斜,如微風中舞動的藍色飄帶從山的左側悠然而去。流經蒼翠的訾洲和對面的象鼻山之間,仿佛淌進了一道大閘門;再遠一點,似乎難以望斷,只黨鬥雞山下水天相連,山水依依。將視線回收,所見灕江兩岸先是擁翠疊綠,繼之,民房幢幢,再繼之,幽幽的七星山闖入視野,接著是挺拔陡峭、嚴峻偉岸的伏波、獨秀二山矗立眼前,然後,寶積、騮馬諸峰也被連綴起來,街市民居,向東而西,充斥在山前山後,一片繁華。倘若東望,則見堯山巍峨雄偉,群峰如波濤浪尖,此起彼伏,真真蒼山如海,一派雄渾。稍近一點,星羅棋布地堆著許多不知名的石山,山旁山下,田疇圍繞,綻紅閃綠,好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正是這豐富多彩的匯景,才使得疊彩山更加名副其實,遠遠超越“自我”,玉成了她更廣闊的境界。難怪王力先生不在別處而在疊彩亭題下了必將流芳的楹聯:“過五嶺近月牙秀水花橋競秋色”。

風洞

疊彩山 疊彩山

明月峰山腰一奇洞,南北對穿,中間狹小,僅通一人,形成前後兩個洞,南北開敞,呈葫蘆狀,全長20米,最寬9.2米,最高5米。總面積約140平方米。風洞原是一條地下古河道,兩頭大中間小,所處地勢高,北接“湘桂走廊”,南迎駕橋嶺與海洋山之間的“峽道”,形成對流,兩端過風的斷面大,中間小,風速增大,壓強減少,風不斷補充。隨著季節變換,來風有清、和、暖、冷之別,因終年“風迎更風送”,人們往往把這裡稱作“清涼世界”。這裡的風隨著季節的改變而改變,旅遊者感受也不同。宋人劉克莊《風洞詩》,“風乾天地間,惟桂尤其雄”,“不知何處起,但覺來無窮”,說出風的奇;明王鳴鶴《疊彩山題詩》,“春遊門壑暖風回”,是春天的風;清徐德升《風洞山詩》,“風聲習習洞門窄”,是夏日的風;明蘇浚《游風洞詩》,“高台受和風”,是南國之秋的氣候;清周甫麟《疊彩山詩》,“洞疑詩思曲,風逼酒瓶凍”,則是寒冬的景象了。洞裡的風總是清新、和煦、涼爽、均勻交替著,這是最奇特的地方。風洞既是風的世界,又是文物寶庫,是桂林山水一個重要景點。

蝴蝶標本館

疊彩山公園的蝴蝶標本館也是到疊彩山遊覽所不容錯過的一大亮點之一,這裡收藏了世界上千種奇異的蝴蝶標本及幾十種動物標本,到此一游定會讓你大開眼界.另外此處也是標本收藏愛好者及買禮送友人而購買精美標本的好地方,所以,如果您來此一游,此處一定不能錯過.

最佳旅遊時間

疊彩山一年四季均適合遊覽,每年4-10月是最佳的旅遊時間,疊彩山地處廣西桂林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較為溫和,夏長冬短,年降水量多,陽光充足,年平均溫度為19度,光照充足,四季分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當然,出行一定要留意天氣變化,以免影響出行。

旅遊信息

門票信息

最佳旅遊季節:6月和10月。桂林這兩個月的天氣比較涼爽,平均氣溫25攝氏度左右,適宜爬山。

開放時間:旺季(4月~11月):06:00~18:30、淡季(12月~3月):07:00~18:00

景區門票:35元

景點特色:桂林市內最高峰,最好的觀賞桂林全景的地方;

遊覽時間:約1小時

自駕游路線

1、靈川 → 八里街 → 中山北路 → 疊彩路 → 疊彩山

2、機場路 → 香江飯店 → 中山南路(火車站)→中山中路 → 中山北路 → 疊彩路 → 疊彩山

3、迎賓路 → 凱風路 → 中山南路(火車站) → 中山中路 → 中山北路 → 疊彩路 → 疊彩山

公交路線

公交

1.乘坐2路、203路、206路在【疊彩山】下車。

2.乘坐1路、18路、89路、100路、203路在【東鎮路】下車。

3.乘坐1路、2路、18路、89路、K99路、100路在【鳳北路口】下車。

景區事件

2015年3月19日9時25分左右,疊彩山景區外東麓靠灕江岸發生一起自然地質災害的山石墜落事件,導致人員傷亡。2015年12月,經政府相關部門協調處理,事故地點上空的危岩治理工作完成,該區域道路恢復正常通行。

盤點廣西旅遊景點

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多種少數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除有3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即灕江風景名勝區、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寧明花山風景名勝區外,還有29處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7處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讓我們來走進西部的海濱省份,劉三姐的故鄉,廣西。
灕江
疊彩山
蘆笛
西街
月亮山
九萬山
魚峰山
象鼻山
伏波山
獨秀峰
書童山
風雨橋
聖堂山
都樂岩
鵝泉
銀灘
浮山
靈峰山
怪石灘
白石山
三娘灣
八寨溝
系龍洲
鳳凰湖
銅石嶺
白蓮洞
金灘
蝦泉
黃姚
斜陽島
潿洲島
紫雲洞
玉石林
青秀山
友誼關
黑水河
波貼湖
澄碧湖
冠頭嶺
星島湖
柳侯祠
南珠宮
宴石山
清風樓
真武閣
都嶠山
王崗山
金倫洞
小連城
布柳河
白龍公園
那榜田園
三里洋渡
仙島公園
鵝山公園
江濱公園
雲龍公園
陽朔西街
九馬畫山
德天瀑布
七星景區
三江鼓樓
融水苗寨
滴水丹屏
靖江王城
愚自樂園
通靈瀑布
虞山公園
左江斜塔
明仕田園
龍脊梯田
花山岩畫
海濱公園
七星公園
揚美古鎮
七十二涇
九龍瀑布群
大石圍天坑
通靈大峽谷
三疊嶺瀑布
白龍珍珠城
巴馬盤陽河
百崖大峽谷
西郊動物園
南溪山公園
水產展覽館
金花茶公園
綠水江漂流
老虎潭峽谷
雀兒山公園
陽朔蝴蝶泉
福祿河瀑布群
大龍潭風景區
龍珠湖風景區
嘉和城溫泉谷
大龍湖旅遊區
田東十里蓮塘
僑港度假浴場
北海海底世界
古東森林瀑布景區
樂滿地休閒世界
碧蓮峰世外桃源
龍勝龍脊梯田
古龍山峽谷群
鐘山十里畫廊
南湖公園[南寧]
那坡黑衣壯風情園
九曲灣溫泉度假村
廣西藥用植物園
坡嘎拉地下長城
佛子山旅遊度假區
雲天民俗文化世界
樂滿地主題樂園
三門海生態旅遊區
龍洪自然風景區
箭盤山奇石園
立魚峰風景區
大王灘國家水利風景區
金滿園生態民俗風情園

桂林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