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柳巷街道辦事處是迎澤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解放前分屬內一、二區管轄。解放後由第一區(1954年改名南城區)人民政府接管,設街人民政府;1950年2月改街政府為街公所;同年6月撤銷街公所,成立居民代表會,1952年9月,又由居民代表會推選建立街道居民委員會,直屬區人民政府領導;1955年7月成立街道辦事處;1960年6月撤區建社,屬柳巷人民公社鐘樓街管理區管轄;1961年5月鐘樓街管理區全部和文瀛湖、棉花巷管理區一部分街道合併組成柳巷人民公社;1979年1月恢復街道辦事處建制至今。
經濟建設
柳巷地區歷史悠久,商業高度集中。所轄街
巷大部分是在宋、明、清時形成的,現在沿襲歷史的街名很多。如:東、中、西校尉營是金朝忠顯校尉兼陽曲縣令純住過的地方;而柳巷、鐘樓街、橋頭街,自宋以來就是并州古城的繁華鬧市區。解放前,這裡商業多為私營店鋪,經營場所多為平房,規模不大。解放後,經過整頓、改建、擴建、興建,有了很大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鐘樓街、橋頭街、柳巷為中心,加上新開闢的開化寺街,形成了商業集中、具有地方特色的省城繁華鬧市中心區,素有太原“王府井”、“南京路”的美稱,遊人有“不到鐘樓、柳巷,枉來太原一趟”之說。既有歷史悠久、省內外弛名、享有盛譽的老字號清和元飯店、寧化府益源慶醋廠、大寧堂、認一力飯店、六味齋醬肉店、雙合成、老香村食品店、恆義誠元宵店、華泰厚服裝店、亨得利鐘錶店等,還有數十家新興的大中型商業服務企業,如:迎澤賓館、銀海賓館、山西飯店、開明照像館、太原美容廳、華宇購物中心、貴都百貨、聯洋百貨、春天時尚廣場、銅鑼灣國際購物中心、蘇寧電器等;黨政機關有省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迎澤區委、迎澤區人大常委會、迎澤區人民政府、迎澤區政治協商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山西省工商銀行、太原電信局等金融和公用事業單位亦設在本轄區內。柳巷商業區日人流量平時15萬人左右,節假日高達30萬人之多。柳巷轄區內有10路、25路公共汽車、104路電車通過,交通便利。科教文衛
解放前,柳巷地區有伊斯蘭教會辦的清真國小、市立校尉營國小和省立成成中學、陽興中學、三晉中學,在校學生千餘人。解放後,文教衛生事業有了很大發展。現有中學二所、國小四所,並有區少兒活動中心一座,有省商業職工醫院、市商業職工醫院、迎澤區婦幼保健站、迎澤區婦產科醫院、柳巷地區醫院等5家醫院。有歷史悠久、現代化一流設備的山西劇院、長風劇場、太原影都等文化活動場所。名勝古蹟有山西省藝術博物館(純陽宮)、清真古寺等。太原市兒童公園(原文瀛公園)歷來是我市人民休閒旅遊的重要場所,公園南側原為省立一中的舊址,老一輩革命家高君宇、彭真等同志青年時曾在此學習和進行革命活動,現已闢為中共太原支部舊址紀念館。
建設發展
多年來,柳巷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帶領廣大幹部民眾,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真抓實幹,爭創一流,使街道的各項工作全面發展。社會消費
品零售額占全區1/3左右財政收入,街道城管工作,堅持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目標,以商業區為重點,堅持“門前三包”責任制,認真做好園林綠化工作,完善環衛網路。堅持專業隊伍與駐地單位相結合,強化管理,使全地區以商業區為重點的市容衛生環境創一流水平,多次受到了市、區的表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以維護社會穩定為目標,深入開展“三打三防三創”活動,打防結合,以防為主,做到了警民聯動、專群結合,防範嚴密,構築起堅固的治安防範網路。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低保、社保愛心超市工作建立起常規檔案,實現了微機管理,成立由街辦、社區、家政公司共同組成的再就業指導中心。計畫生育工作管理到位,落實責任制各項指標,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長,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和標兵單位。社區建設因地制宜,積極協調駐地單位,改善了社區辦公條件,其中起鳳街社區被列為省級先進社區。雙擁工作逐步邁向制度化、社會化軌道,被評為“太原市雙擁模範單位”。黨建工作不斷加強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建設,建立了功能強、覆蓋廣的社區黨建工作網,加大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力度,成立了江南集團黨總支、國能集團黨支部、二十一世紀圖書廣場黨支部等5家非工企業黨組織。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黨工委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精心安排,使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實效,建立健全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工作中,大力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發揮好班子的領導核心作用,抓好領導幹部的廉潔自律,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創新意識,為街道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思想動力。街道黨工委被評為區“優秀基層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