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古代蒙古人把農曆春節叫“希恩吉爾”,即新年。也有稱“白節(查乾額度日)”或“白月(查乾薩日)”的,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關於蒙古族春節的來歷說法不一,一是據五世達賴《黑白算答問》一書所說:“成吉思汗於公元1227年,取西夏國都,盛筵慶功,並以此為蒙歷歲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見稱”。星宿月是農曆12月16日到1月15日,這與農曆前後相差一個月。而鄂爾多斯地區延續下來的蒙古歷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數記月。以此看,蒙古歷歲首當是農曆四月。據史書記載,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漢族歷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與漢族春節正月相符。這就是蒙古族過“春節”的由來。 接近年底,無論農區還是牧區,家家戶戶都要立起燈籠竿。 到年三十,要清掃庭院,搞好室內衛生。佛前要設一小小祭壇,把煮好的大塊羊肉擺在祭壇上,供上乳製品和面制果品。
風俗
蒙古族過春節要“送舊”和“迎新”。所謂“送舊”即臘月二十三清掃戶內戶外,到傍晚時則要“祭火”。“祭火”初由薩滿教傳入,後蒙古族改信喇嘛教,形式又有改變。蒙民把羊胸脯肉連同白“哈達”、肉末粥、黃油、酒等物作為祭品,然後由長輩點燃九盞小燈。儀式開始後,將祭品投入火中,口誦讚詞,祈禱家人幸福。祭火忌用紅色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蒙古族認為火代表著一個家族的傳宗接代、人丁興旺,故而十分虔誠。祭火儀式結束後,全家開始進餐。有時也把剩餘的祭品送與附近親戚分享。祭火的時辰為傍晚時分。上祭品時,男人在前,女人在後,虔誠叩拜。如有條件,還要專請喇嘛祭火。
內容
臘月二十三以後,即準備過春節。衣食住等方面皆與平日不同。食物方面花樣繁多,尤其是供佛之物,力求美觀。其次是包餃子,俗稱“黃饃饃”或“扁食”。
年三十是最為熱鬧的一天。全家人皆著新製作的蒙古袍,顯得精神煥發。上午,先要上供祭佛,在佛祖供台上擺上各種奶食、油食,擺成小塔形狀,上面還要插上特製的金銀花。再用十二個小銅盅倒滿白水,然後點上長明燈。同時開始貼對聯(用蒙文書寫)。晚上備好飯菜後,在院外找一平地,鋪好新氈,擺上酒席,開始祭祖。長輩復誦著祖先名字,將酒一杯杯灑在地上,灑向天空。祭祖畢,全家上席。晚輩給長輩敬酒稱辭歲酒。此日,全家不分男女老幼,皆可盡情娛樂,一夜不睡,直至天明。這一夜燈火通明。有的還請來蒙古民間藝人說唱“烏力格爾”(蒙古書)。青年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參加歌舞的姑娘們則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即羊腿膝蓋處的一塊小骨頭,廣為流傳在中國北方地區孩子們之間的一種玩具。
初一凌晨,全家穿上節日服裝,擺上宴席,先由晚輩給長輩敬酒,行跪拜禮。男人雙膝下跪,頭往下低時雙手上下擺動。長輩以吉祥言語作為回報。未婚女子與男人一起跪拜,而已婚女子則右膝下跪,右手在面額右側上下擺動,新媳婦則須唱歌。然後便開始外出拜年和迎接前來拜年者。人們跨上早已備好的駿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鎮),逐個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其後由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按習慣此酒每敬必喝,通常是載歌載舞,氣氛熱烈。串包男女經常利用此機會賽馬,尤其是青年男女更不相讓,茫茫草原,縱橫馳騁,冰冷大地上奔淌著生命的熱流,預示著來年無盡的希望。
近些年來,蒙古族春節雖與漢族大體一致,並吸收一些漢族習俗,如吃餃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許多蒙古族的傳統習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
2006年春節,內蒙古電視台紀錄片《查乾薩日》在蒙、漢語衛星電視頻道上播出,描述了內蒙古地區各民族人民歡度春節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