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成吉思汗以前他的祖先就用母馬之乳灑祭蒼天。成吉思汗於1211年,在客魯倫河畔舉行過查乾蘇魯克大典。查乾蘇魯克大典,是因為擠灑九十九匹白母馬鮮奶而得此名。這一大典,也稱“鮮奶祭”儀式。查乾蘇魯克大典,是以薩滿教的習俗繼古老的祭天、祭祖儀式而延續下來的慶典、祭祀活動。慶典、祭祀活動意在祈求蒼天和祖宗保佑人畜興旺,大地平安。
一、大典概況
查乾蘇魯克大典,農曆每年三月十七至二十四日舉行,其二十一日為主祭日,前後歷時八天,是成吉思汗祭奠中最隆重的一次。在大典期間,分布在鄂爾多斯各旗的八白宮集聚大伊金霍洛,參加大典。這也是八白宮分散到各地之後,每年集聚一次的盛大祭祀活動。這一慶典式的祭祀活動,具有多種禮儀和儀式,伊克昭盟盟長、濟農及各旗札薩克都要前來參加,各地的民眾來的最多,持續時間又長,是蒙古民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的祭典大會。關於參加大典的官員,北元時期規定,“聖主四時大典的祭祀中,可汗帶十個朋友,濟農帶六個朋友,洪台吉帶兩個朋友,其他台吉們各帶一個朋友前來祭拜”。
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的公文中記載,給鄂爾多斯各旗攤派的祭品為:“聖主查乾蘇魯克宴禮上,七旗敬獻的優酪乳、酒一百五十尊,祭天的溜圓白駿一匹,由濟農敬獻三尊優酪乳,三斗糜子,九隻全羊”。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達爾扈特亞門特給濟農的書信中稱:“濟農方面應敬獻的祭品為:查乾蘇魯克祭奠上敬獻全馬(母馬)一匹,全羊八隻,給溜圓白駿敬獻白綢穗二十七隻,熟黃糜一斗”。
查乾蘇魯克大典中所舉行的各種祭祀儀式包括:八白宮聚集儀式,嘎日利祭,祭天儀式、金殿大祭、巴圖吉勒祭,招福儀式等等。這些儀式分幾日進行。在大典期間,八白宮聚集的巴音昌霍格草灘蒙古包、帳篷林立,人山人海,人歡馬叫,呈現一派熱烈、壯觀景象。
查乾蘇魯克大典,不僅是成吉思汗祭祀活動,而且是一次民眾大集會,也是大規模的集市貿易活動。在大典期間從各地來很多商人,鋪開攤子做買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查乾蘇魯克大典期間舉行全盟盛大的那達慕大會,進行賽馬、摔跤、射箭、文藝演出等各項活動,使大會更加隆重、熱烈。
二、八白宮聚集
在查乾蘇魯克大典期間,八白宮聚集在祭祀營地,稱為“出遊吉格”。“吉格”,原意是蒙古可汗、濟農宮室座落的地方,或是祭奠旗幡徽號的祭壇。
在大伊金霍洛巴音昌霍格河東岸的草灘上,有三個地方分別被稱為“上吉格”、“中吉格”、“下吉格”。“下吉格”也稱“大吉格”。三個“吉格”分布在三四里長的草灘上。其“上吉格”象徵著哈拉哈(喀爾喀)的成吉思圖山東北的勞亥浩舒,“中吉格”象徵著塔爾剛嘎以北的客魯倫河畔,“下吉格”象徵著寶日陶亥的鄂爾多斯。這三個地方,歷史上曾經是輪流供奉八白宮的地方。其中鄂爾多斯為“大吉格”,是主持祭祀者所在地方。據說,。每過八十一年,八白宮要聚集一次,依次循環。為了紀念這種出遊祭祀儀式,在巴音昌霍格草灘三個“吉格”上,每三年輪換一次“吉格”,在三個“吉格”上輪流聚集祭祀。
查乾蘇魯克大典,從三月初十開始做準備。為了使分布於鄂爾多斯各地的八白宮按時運到“吉格”,達爾扈特的十八個賀希格派人在巴音昌霍格河上架一座橋。三月十五日,將存放在成吉思汗商更斡爾閣(珍藏白宮)中的宮帳木架取出,拿到巴音昌霍格草灘的“吉格”上架起來。三月十七日,木架上蓋上大氈,外邊再套上棕黃色的布或緞製做,並飾有青綠色流蘇的外套。這就是八白宮聚集時,安放成吉思汗和孛兒帖格勒真哈屯靈柩的宮帳。
三月十七日這天,在草灘營地吉格上聚集的八白宮都要集中於大伊金霍洛。忽蘭哈屯宮帳,於十七日由台吉和亞門特護送,用套四匹駿馬的大車拉運到大伊金霍洛。同時,還用兩輛普通車拉運忽蘭哈屯宮帳所用的物品。
在起程之前,用三隻全羊供奉忽蘭哈屯靈柩,然後請到黃車上,運往伊金霍洛。護送的儀仗最前面由格赫慶、嘎拉其兩個亞門特手舉帶穗子的小旗,後面是守護忽蘭哈屯神物的達爾扈特八個亞門特,再後面是王爺、梅林、哈然札蘭、赫亞等依次而行。護送儀仗都騎馬而行。
忽蘭哈屯宮帳十七日晚到達大伊金霍洛,繞成吉思汗宮帳順轉一圈,連車停放在成吉思汗宮帳東邊的土丘之上。1910年(宣統二年),參加查乾蘇魯克大典的俄羅斯學者札木斯日諾曾記載說:“十七日請來了成吉思汗的第二夫人忽蘭哈屯宮帳。這是在車上把門向前開的、有黃緞外套的宮帳。宮帳後邊隨從著拿四面旗幟、兩個太陽傘的十名騎手。看見護送宮帳隊伍的達爾扈特人,從很遠處跪拜叩頭。忽蘭哈屯宮帳,從後邊繞成吉思汗宮帳,停放在東邊”。當晚,為成吉思汗宮帳獻全羊兩隻,為忽蘭哈屯宮帳獻全羊一隻,還要獻奉叫作“烤牲”的滲入聖酒的烤腸。
弓箭白宮、鞍轡白宮也在十七日來到成吉思汗宮帳跟前,安放在成吉思汗宮帳西邊,各用一隻全羊供奉。“準格爾伊金”(成吉思汗第三、第四夫人)白宮,寶日溫都爾聖奶桶,溜圓白駿神馬也都從準格爾旗於三月十七日前來到巴音昌霍格河東草灘的“吉格”附近,當晚各用一隻全羊供奉。這些神物,等十八日成吉思汗靈柩進入吉格之後,才能正式進入草灘營地的吉格。“準格爾伊金”宮帳參加查乾蘇魯克大典前,準格爾旗向所屬八個哈然、四十個蘇木攤派任務,準備好套車所用的七頭牛、供奉的全羊和其它祭品。“準格爾伊金”宮帳於三月十日起程,當天到德勝西,次日到達第一個驛站叫“呼木給阿瑪”的地方,用一隻全羊供奉;第三天到達名叫“哈日嘎納陶勒蓋”的驛站,用一隻全羊供奉。這是屬於達拉特的驛站,由達拉特旗準備全羊;第四天到達達拉特的名叫“呼和陶勒蓋”的驛站,用一隻全羊供奉;第五天經過準格爾召以東朝腦梁附近的驛站,到達準格爾召。由準格爾召提供二十斤白面的素供、四斗飼料;第六天到達曼加廟西面哈夏圖河畔的烏肯章京家過夜;第七天,也就是三月十六日到達巴音昌霍格草灘,為十八日八白宮聚集於吉格,做好準備。寶日溫都爾奶桶,安放在一輛牛車上,上面用白布遮蓋,於三月十七日前從準格爾旗東部拉運到巴音昌霍格草灘,參加查乾蘇魯克大典。
三、八白宮到吉格
三月十八日辰時,八白宮神物都要到吉格聚集。成吉思汗和孛兒帖格勒真哈屯靈柩,從成吉思汗宮帳移入弓箭宮帳,再請到黃車上,用兩至三匹白神駝拉著運往吉格。成吉思汗靈柩先放在弓箭宮帳,是表示守護弓箭白宮的浩爾其納日達爾扈特仍在保衛著成吉思汗,聖主也關心他們。浩爾其納日的祖先,是當年成吉思汗的宿衛隊。成吉思汗曾經說過:“宿衛乃守我生命也,放鷹行獵時辛勞焉,俾管宮室,徒時,住時,掌車輛焉”。成吉思汗靈柩送行儀仗有嚴格的規定。走在最前面的是背負成吉思汗弓箭的浩爾其納日賀希格的兩名達爾扈特人,其後是吉勞慶賀希格的達爾扈特人牽著銀合馬,馬上備有成吉思汗的鞍韉。1910年(宣統二年),札木斯日諾見到的是四匹銀合馬,其“兩匹是成吉思汗的,兩匹是哈屯的”。再後是請運成吉思汗靈柩的黃車。整個黃車包括車輪都要用宮帳從外面圍起來,不許讓車輪露出外面。黃車後是舉著黃緞皇帝太陽傘和旗幟、“黑慕熱”(天馬旗)的達爾扈特隊伍。忽蘭哈屯靈車也跟在黃車後面,保持一定距離。其後,跟著濟農和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王公、繼位台吉們。儀仗隊的最後和兩邊是從各地來參加查乾蘇魯克大典的成千上萬的蒙古族民眾,形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路上,前來瞻仰護送成吉思汗靈帳的牧民,向靈車頻頻叩頭膜拜。黃車來到夏營地吉格上,將成吉思汗與孛兒帖格勒真哈屯靈柩從黃車上搬下來,安放在已搭好的成吉思汗金殿之中。弓箭宮帳也從黃車上卸下來,再把浩爾其納日賀希格的兩人背負的成吉思汗弓箭,安放在弓箭宮帳里。八白宮於三月十八日起行之前,用若干只全羊供奉,於辰時到吉格排列。在吉格上排列的宮帳,都面向南。民國時期,八白宮在吉格上的排列是:成吉思汗和孛兒帖格勒真哈屯白宮(亦稱金殿)居中,往西是忽蘭哈屯白宮、鞍轡白宮、弓箭白宮;往東是珍藏白宮、“準格爾伊金”白宮、寶日溫都爾聖物,寶日溫都爾的前面拴著溜圓白駿。八白宮奉祀之神在吉格上排列之後,分別用一隻全羊供奉。1910年(宣統二年),俄羅斯學者札木斯日諾對查乾蘇魯克會場進行了詳細記載:“將幾個宮帳從車上卸下來,搭在綠草灘上。把成吉思汗宮帳用棕黃色的面料套子套在外邊。宮帳西北約有六“斯金”(一斯金等於2.134米)距離的地方搭起小包,將成吉思汗的弓箭安放在裡面。弓箭宮帳前面牽四匹銀合馬的牧馬人下了馬,將幾幅馬鞍卸下來放在地上。宮帳後面停放黃車和駱駝,從那裡往東北很近的地方安置了火房(珍藏室)。從那裡往東與宮帳幾乎在一條線上安置了忽蘭哈屯,也遂哈屯、也速乾哈屯白宮。所有的包門都面向南。從這裡往東南方向約有一百“斯金”的地方設定了系母馬的練繩。在這裡豎起溜圓白駿的馬樁。溜圓白駿馬樁和系母馬的練繩以北安放了叫“寶日溫都爾”的奶桶。宮帳以北二十五“斯金”距離的地方,看見達爾扈特的包連成一片。中間為達爾古(長官)的包,東西兩邊排列的是其他達爾扈特的包。達爾扈特浩特後面是眾多膜拜者的包、帳篷,再往後面是王爺台吉們和他們的隨從人員下榻的地方。東邊台地那邊是漢人的集市,在那南邊又是膜拜民眾的宿營地”。三月十九日沒有官方祭奠儀式,是個人祭祀的日子。從各地專程來參加查乾蘇魯克大典的官員、民眾在司祭的達爾扈特亞門特的引導下,個別履行祭祀儀式。
四、嘎日利祭
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代,為祖先之靈進行焚食祭祀,稱之為“嘎日利祭”。嘎日利祭,在查乾蘇魯克大典期間於三月二十日晚舉行。
1、祭祀主持。嘎日利祭由成吉思汗季子、家業(灶)繼承人拖雷伊金奉祀之神的守護者,太師賀希格的“伊若勒其”(祝頌人、洪晉)“家官”主持進行。主持人的官銜,在歷史上曾經有幾種說法,即早期叫“濟農之先生”,元朝時期叫“首席大臣”,後來為“家官”。在民國時期主持祭祀者是拖雷伊金宮帳守護者“鄂托克伊若勒其”。這裡說的鄂托克,是指守衛和供奉拖雷伊金宮帳的一部分人的總稱,“鄂托克伊若勒其”,是從前五大“鄂托克”氏族中專司祝祭的使臣。鄂托克伊若勒其來大伊金霍洛主持嘎日利祭時,領來“達爾罕赫亞”的小使。“達爾罕赫亞”為守護拖雷奉祀之神達爾扈特的職司。他是主持人的助手。二十日晚上,當嘎拉其達爾扈特把一匹母馬用斧頭砍倒時,達爾罕赫亞要立即跑上來用刀捅死。他還擔負著攙扶鄂托克伊若勒其上馬等別人不能代替的工作。
2、祭品。嘎日利祭奠所用祭品,最早由蒙古各地提供。清朝以後,由鄂爾多斯各旗提供。按照所形成的習俗,嘎日利哈圖(風乾全羊、犧牲)的攤派為:鄂托克旗五隻(綿羊),烏審旗七隻,準格爾旗五隻,杭錦旗七隻,扎薩克旗五隻,郡王旗九隻,達拉特旗七隻,共五九四十五隻。其中三九二十七隻獻給成吉思汗與孛兒帖格勒真哈屯,一九獻給忽蘭哈屯,一九獻給“準格爾伊金”。同時,鄂托克旗要為當晚的嘎日利祭帶來一匹全馬,扎薩克旗要為忽蘭哈屯帶來一頭全牛,準格爾旗要為“準格爾伊金”帶來一頭全牛。另外,鄂托克旗還要帶來母馬一匹,郡王旗還要帶來黃臉綿羊左前腿一件,大腿一件,脖子一件,黃炒米三升,哈達五條,全用於嘎日利祭。所謂一九的哈圖,就是從這些全羊中各取前脖一塊、後脖一塊、脊骨一根、橈骨一根、尺骨一根、腰側三塊、膝骨一根、跟骨一塊、尾骨一塊,共九部分組成。嘎日利祭的牲羊,要用優酪乳洗過,拉到毛氈上領過牲(讓其抖動身子),由嘎拉其亞門特殺掉,再將它的左前腿連蹄子煮上,在嘎日利招福儀式上使用。
3、祭奠程式。嘎日利祭的程式,在文獻資料《祭祀程式》中記道:“三月二十日祭祀,先獻哈達,獻神燈,獻香,獻優酪乳聖酒三巡,祭灑鮮奶,鎖閉聖主宮帳之門,繞宮三九(二十七)圈,復開宮門進內獻神燈、獻香,點燃火炬去嘎日利祭祀地,用火炬將三堆嘎日利之火點燃,在嘎日利之火中焚燒九個哈圖全羊,獻九尊聖酒,誦讀《嘎日利金冊》。將一條左前腿與尾巴、肚子、肥腸等放入奶桶,繞嘎日利的香火轉三圈,手執燃剩之火炬唱著嘎日利之歌返回。將剩餘火炬帶回放入聖主的香火(灶)中。”
4、祭奠的舉行。在“鄂托克伊若勒其”的帶領下,黃金家族的台吉們進聖主的金殿獻哈達、神燈和香,獻聖酒三巡,然後出宮鎖閉金殿門。順太陽將金殿轉三九圈,再進金殿獻神燈和香。伊若勒其大臣將《嘎日利金冊》揣在懷裡出門。金殿門外三步遠鋪著白氈,上邊放著桌子。伊若勒其站在桌上,在達爾罕赫亞的攙扶下上馬。台吉們從金殿香火點燃火炬,帶上嘎日利全羊,敞開衣襟,用左邊的偏胯坐在馬鞍上,把腳後跟認在鐙里,用小指勾著馬鞭,食指勒著扯手,奔向吉格東北八百七十一步的名叫“嘎日利蘇”(嘎日利壕)的地方。他們一路上橫衝直撞,打散、砸爛路上的一切障礙。祭祀的人們到達之前,在舉行嘎日利祭的地方,已準備了三堆木柴。每堆木柴上堆著都沒有疤痕的乾榆樹根和滲透酥油的共九根木頭。每堆間隔為九步,三堆木柴由南至北一條線上,分別為成吉思汗與孛兒帖格勒真哈屯,忽蘭哈屯、“準格爾伊金”獻祭準備的。祭祀的人們用火炬點燃三堆木柴,再將一九嘎日利祭品放進紅火上焚燒,接著將全羊骨頭(哈圖牙蘇)跟聖酒、優酪乳混在一起焚燒。這時,伊若勒其誦讀《嘎日利金冊》,呼喚黃金家族過去的可汗、祖先之名號,向火堆九次祭灑食物,進行膜拜。焚燒食物祭祀祖先的習俗,由來已久。《元史》中記載:陰曆末月十六,在焚食祭祀院裡用馬一匹、綿羊三隻,並將奶酒、白酒,紅色繡花蟒緞、金幣、綢緞各準備三份,由朝廷首席大臣一人與薩滿教聖人一同,以薩滿教禮儀呼喚過去各可汗名字進行祭祀。
舉行嘎日利祭奠的伊若勒其,將全羊的一條左前腿、尾巴、肚子、肥腸等放入奶桶,繞嘎日利的香火轉三圈,並將未燒盡的火炬帶上,唱著《嘎日利之歌》返回,返回時不許回頭看。祭祀的人們,將火炬放入聖主宮帳的香火(灶)里,把奶桶里的嘎日利全羊的德吉讓大家分享。
5、招福儀式。參加嘎日利祭的人們從成吉思汗宮帳出發以後,在吉格上的成吉思汗宮帳中舉行嘎日利招福儀式。這個儀式,蒙古語叫“達拉拉嘎”,是招福致祥之意。招福儀式舉行之前,將牲羊用優酪乳洗過,拉到毛氈上領過牲,由嘎拉其亞門特宰殺,將它的左前腿連蹄子煮好。招福儀式開始時,在成吉思汗的招福升里,倒入五穀,把帶著蹄子的牲羊前腿插入其中。再把招福升放在牲羊的皮子上,由四個人扯著四角,一上一下地掀動著皮子,一邊起舞,一邊唱著《嘎日利達拉拉嘎之歌》。在嘎日利祭中,達爾扈特亞門特念誦平常獻哈達、神燈、全羊、聖酒時的祝禱詞以外,還要念誦《嘎日利金冊》,唱《嘎日利之歌》和《嘎日利達拉拉嘎之歌》等。
五、祭天儀式
三月二十一日,是查乾蘇魯克大典大祭之日。這一天祭祀程式為:金殿(成吉思汗宮帳)小祭與祭天儀式,金殿大祭,傍晚招福祭等。祭天儀式,由金殿小祭與祭灑鮮奶、祭祀吉勒(系馬練繩)等儀式組成。
1、金殿小祭。金殿小祭,在《祭祀程式》一書中記道:“三月二十一先獻哈達,獻神燈,獻香,獻聖酒三巡,蘆葦浸酒,誦讀牲羊贊,讓羊領牲,去吉勒上祭灑鮮奶”。
二十一日辰時,由濟農(蒙古王朝時期由可汗牽頭)率領的黃金家族的王公台吉們,在聖主八大亞門特的引導下,先到溜圓白駿跟前,將一隻全羊、一尊聖酒擺在桌子上,進行祭祀。亞門特再將三九二十七條每條一指寬的白緞布條分開戴上,領著全體步入在吉格上的成吉思汗金殿。在金殿內舉行獻哈達、獻神燈、獻香、獻聖酒三回,蘆葦浸酒,然後到外邊舉行祭天儀式。
2、祭天儀式。二十一日舉行的灑母馬乳汁儀式,是從成吉思汗時期相傳的祭祀長生天的習俗。蒙古王朝時期記載的祭祀為:“查乾蘇魯克習俗為:二十一日,可汗濟農太陽出來之前進行蘆葦浸酒,向聖主膜拜,圖利獻香,繼位台吉們跟著獻香,之後唱三首歌,台吉們不停地獻聖酒,分蘆葦,用浸酒的蘆葦將祝福之綿羊右耳浸濕,身上倒優酪乳和酒,讓其抖動身子,看相,然後將溜圓白駿牽到氈上,可汗濟農在駿馬鬃、尾巴上敬系若干白綢條,接著在枳芨桿上用羊毛製成穗子,插在奶桶前,膜拜蒼天。祭灑鮮奶之後,溜圓白駿前放金盤子,坐在座位上,用優酪乳給六十一個亞門分份。可汗和濟農方面接過獻酒的酒盅,並喝聖酒,此時唱六首歌,然後給奏樂者遞碗,用左腿跪在地上接碗,接著獻一扌乍長的香,圖利大喊讓台吉們叩頭,然後回敬金查古(雙杯金托盤),再唱三首歌,然後是可汗招福儀式,給亞門分份”。濟農和台吉們在金殿內舉行完小祭出來後,走到系馬的練繩“吉勒”跟前,向“寶日溫都爾”聖奶桶獻一隻全羊、一尊聖酒,將九十九匹白騍馬擠出的三百斤鮮奶斟滿聖奶桶。在距寶日溫都爾三九二十七步遠的地方,豎起阿拉坦嘎達斯(金馬樁)。阿拉坦嘎達斯,於1954年以前一直是由“嘎達斯”氏族的人代替的。從成吉思汗時代金馬樁失盜以後,罰其盜賊世代在查乾蘇魯克大祭這天頂替金馬樁站立半天。在阿拉坦嘎達斯西北八十一步長的距離上,栽著九九八十一個“札勒瑪”,每步一個。“札勒瑪”是把約一尺長的枳芨棍兒劃分九節,用白綿羊毛蓬蓬地纏起來插在地上。札勒瑪,亦稱“翁嘎日勒”,是象徵著“天座”、“天馬樁”。祭灑馬奶儀式開始之前,濟農要向達爾扈特的八大亞門特獻哈達,要求縮短奔跑灑奶的距離。亞門特聽了濟農的懇求,將八十一隻“札勒瑪”縮成五九四十五隻或三九二十七隻。祭天儀式開始,濟農手持專門祭灑馬奶用的叫作楚楚格的祭器,從寶日溫都爾中將鮮奶三舀三祭,為祭灑跑場揭幕,然後將楚楚格轉交祭灑鮮奶儀式的主持者各旗大珠瑪,由其繼續祭灑。“楚楚格”,連柄兒共七寸長,純銀製作,頭上有九個淺杯。祭灑鮮奶用的楚楚格,共有九隻,是由濟農和鄂爾多斯各旗王爺提供。奔跑著祭灑鮮奶亦稱為“跑場”。跑場時,跟一隻楚楚格由三人跑。跑場祭灑時須圍繞著寶日溫都爾、阿拉坦嘎達斯、溜圓白駿,插有“札勒瑪”的地方進行。原先規定,跑場祭灑者必須跣腳而奔,這一習俗後來有了改變。祭灑鮮奶的次數,由準格爾旗來的專使,叫作“其巴嘎其”職司的人進行核計。祭灑鮮奶儀式一開始,濟農方面的祝頌人或格赫慶亞門特吟誦《九十九匹白馬之乳祭灑祝詞》。
3、審看金杯與巴圖吉勒祭。審看金杯與巴圖吉勒祭兩個儀式為祭天儀式的結尾。濟農以及台吉們參加完金殿大祭之後,又來到祭灑鮮奶的場地。這時,三百斤鮮奶快要祭灑完畢,濟農參與最後的祭灑活動。之後,由濟農出面,放走頂替阿拉坦嘎達斯(金馬樁)的人。這個人走時,帶上人們為阿拉坦嘎達斯祭拜時投放的哈達、銅子、銀元等錢物。按規矩,這個人要連夜朝西北方向逃走,不須回到查乾蘇魯克會場上。“阿拉坦嘎達斯”離開之後,濟農走到溜圓白駿跟前,將桌子上的金杯置於白駿臀部,任其自由落地,然後審看金杯落地的情況。如杯口朝上,說明蒼天保佑,是好兆頭。連卜三次,才能定結論。在距離寶日溫都爾二十步的地方,扯起幾條長繩,名曰“巴圖吉勒”(永固的練繩),繩上練著九十九匹白騍馬和小馬駒兒。這些馬群,是從準格爾旗溜圓白駿隨從馬群中挑選而來的。濟農在觀察金杯之後,便來到巴圖吉勒跟前,將優酪乳斟在銀盅里,在巴圖吉勒和馬駒身上塗抹點祭。這時,格赫慶亞門特吟誦《巴圖吉勒贊》,祭天儀式結束。
六、金殿大祭
在祭祀營地上,用金黃色的綢緞作外套的成吉思汗宮帳,稱之為“金殿”。濟農揭開祭灑鮮奶的序幕之後,便進吉格中的成吉思汗金殿,舉行金殿大祭儀式。與此同時,繼位台吉們(可汗參加時期也有太子們)分頭到別的宮帳中舉行祭奠。於是,八白宮的大祭便普遍開始。
1、牲羊祭。濟農進金殿,先宰殺牲羊。宰殺之前,從綿羊的右耳朵開始,對全身用優酪乳和聖酒拍打一番,觀察綿羊各種動作,進行看相。然後由濟農抓住牲羊,由嘎拉其將牲羊宰殺。宰殺之後取出肝等部位再次看相。這時,格赫慶亞門特念誦《牲羊祝詞》。
2、香火(灶)祭。牲羊宰殺之後,金殿祭奠開始。金殿祭奠分殿內祭與殿外祭兩部分。殿內祭由祭香火(灶)儀式開始。祭香火用的祭品,由圖利、徹爾彼負責準備。濟農領著大家祭香火(灶)時,格赫慶亞門特念誦《金殿香火(灶)大祭文》。
3、“芒賴拉呼”的舉行。“芒賴拉呼”,為“領先”、“帶頭”之意。祭香火之後,濟農帶頭獻哈達、獻神燈、獻全羊時,格赫慶亞門特吟誦《哈達祝禱詞》、《神燈祝禱詞》、《全羊祝禱詞》。然後,濟農走到金殿門前,舉行“芒賴拉呼”儀式。
由芒賴亞門特將置於桌上的兩瓶聖酒倒入朝爾古特(酒壺),再由朝爾古特倒入查古(雙杯托盤),濟農雙手捧著查古,復回金殿。這時兩位洪晉亞門特站在兩旁,一個拉馬頭琴,一個敲查爾給(馬頭響板),唱十二首“查爾給之歌”。濟農將聖酒捧到聖主靈柩跟前的時候,芒賴亞門特接過去再回酒。這樣重複三次後,太子台吉們獻聖酒六次。唱完十二首歌時,獻酒要獻夠九次。十二首歌唱畢,要唱《大歌》,唱《大歌》時,再增加一幅查爾給,並且格赫慶亞門特和其他亞門特,甚至參加祭奠的人們一起唱。
唱完《大歌》,由格赫慶亞門特為主的幾個亞門特念誦《成吉思汗大祭文》。之後,芒賴亞門特將巴如勒圖(盛酒器)中的聖酒,斟入圖利捧著的銀碗裡。並呼喚著“頌其(斟酒者)、芒賴、札蘇勒(祭品擺放者)、哈拉嘎其(門衛)”等四位聖主達爾扈特的職銜,將聖酒敬給他們氏族。這時,格赫慶亞門特在金殿外面吟誦《殿外祝詞》。
接著,濟農以及殿外祭祀的達爾扈特的亞門特、王公、台吉們進入成吉思汗金殿之中。這時,徹爾彼亞門特端起供桌上的“洪哈”(淨瓶),將聖酒斟滿兩隻銀盅。侍立兩旁的太保、芒賴兩個亞門特便將銀盅接過,敬給參加祭祀的濟農和官使們。這時,格赫慶亞門特吟誦《殿內祝詞》(亦稱《淨瓶贊》)。祝頌結束,便開始分發殿內祭祀的“福份”。通常給主祭的濟農全馬和全羊的“果爾彼察克”(脊骨肉)各一條,橈骨一件。其餘的官員和達爾扈特的亞門特,則按照各自的職務取得相應的份子。金殿大祭結束後,濟農還要參加祭灑鮮奶的結尾儀式。各地來的民眾,紛紛進入成吉思汗金殿,在幾個亞門特的引導下,向伊金的靈柩叩拜。亞門特要一一為他們吟誦《哈達祝禱詞》、《神燈祝禱詞》、《聖酒祝禱詞》、《全羊祝禱詞》,並叫著叩拜者的名字,表達其對聖主的虔誠。
七、招福儀式及大祭收尾
三月二十一日晚上在成吉思汗金殿舉行的招福儀式和二十三日祭祀黃車,二十四日八白宮起程祭等,都屬於查乾蘇魯克大典的收尾儀式。
1、招福儀式。二十一日晚上,在成吉思汗金殿中舉行珠太滲酒、抹畫呼圖克、招福致祥儀式。當濟農進金殿的時候(多半由繼位台吉代表濟農參加),圖利將酒灑在牲羊四褶的腸子、肥腸、胃之中,使其滲透,這叫作珠太滲酒,為祭香火(灶)所準備。當圖利將珠太和阿木蘇(五穀)一起拿上,走到火撐跟前的時候,格赫慶亞門特吟誦《珠太贊》。
在吟誦《珠太贊》時,圖利將珠太和阿木蘇一起投放火中,進行祭奠。這一儀式,是以腸肚為祭品祭香火(灶)的簡便形式。接著抹畫成吉思汗靈柩跟前的聖主呼圖克(招福吉祥物,同第十章第三節“抹畫呼圖克儀式”),舉行招福(達拉拉嘎)儀式。將牲羊的左前腿跟蹄子一起煮熟,將肥尾、胃、肥腸等裝入招福桶里,由格赫慶亞門特唱《成吉思汗招福歌》。唱時,揮動羊前腿,表示招福致祥之意。這樣,二十一日的祭奠全部結束。
二十二日沒有公祭,由個人自由祭奠。
2、黃車祭。在查乾蘇魯克大祭期間,請運成吉思汗與孛兒帖格勒真哈屯靈帳的黃車,一直停放在吉格上的成吉思汗金殿後面。從各地來的不少蒙古族民眾,看見這吉祥的黃車,便去膜拜。施主們叩頭時紛紛向黃車扔小錢,這些錢孩子們可以搶走。孩子們為了多得些錢,便念誦《黃車小孩祝詞》。三月二十三日,用四隻全羊、四尊聖酒供奉黃車,準備將成吉思汗靈帳運回原地。
3、八白宮返回祭。三月二十四日辰時,八白宮離開吉格,返往原地。起程之前,要各用一隻全羊、一尊聖酒供奉。成吉思汗與孛兒帖格勒真哈屯靈柩,要從吉格上的金殿中請出,放入弓箭宮帳,然後再抬到黃車上,由兩至三峰白色神駝拉著,像十八日請來吉格時的禮節一樣,形成護送儀仗隊,請回大伊金霍洛原來的宮帳中安放。安放後,用三隻全羊、三尊聖酒祭奠。延續近半個月的查乾蘇魯克大典,於這一天結束。
八、大典會場
查乾蘇魯克大典,不僅是成吉思汗盛大祭祀活動,而且也是草原上一年一次的集市。後來又在大典期間舉行蒙古民族傳統的那達慕大會,使查乾蘇魯克大典成為鄂爾多斯草原盛大的集會。
1、會場宿營地。從三月初十開始,各地的蒙民紛紛從四面八方雲集到大伊金霍洛,在巴音昌霍格草灘上蒙古包、帳篷林立,到處是馬匹、駱駝和車輛。早些時候,每年專程來參加查乾蘇魯克大典的人群里,有來自遙遠的貝加爾湖南岸的布里亞特,阿爾泰山西部的上衛拉特,哈拉哈的四個罕盟,青海的上蒙古,天山的衛拉特以及漠南地區的各盟、旗的蒙古族民眾。鄂爾多斯各旗的台吉、牧民來得更多,每年有數萬人聚集在巴音昌霍格河兩岸,參加一年一度的盛大的查乾蘇魯克大會。過去,在查乾蘇魯克大典的吉格上的八白宮後面是達爾扈特的蒙古包。在那後面有一座獨立的蒙古包,是達爾扈特蘇魯克會“濟農值班室”。其主要任務是守護吉格上的八白宮,張羅祭祀事宜,給濟農服務。各地來的蒙民,也要在指定的地點支起帳篷下榻。清朝時期以來行成的規矩是:從杭錦、三公旗、阿拉善、額魯特、土爾扈特和哈拉哈的西部幾盟來的朝拜者,安置在達爾扈特蒙古包的北面;從郡王、達拉特、準格爾和察哈爾、錫林郭勒等東協來的朝拜者,安置在八白宮的東邊;烏審、扎薩克、鄂托克旗來的朝拜者,安置在八白宮西南寶日陶勒蓋土丘的半坡上。查乾蘇魯克大會上,雖然雲集那么多人,進行為時十幾天的集會,可秩序卻維持得很好,從來不出亂子,使大典舉行得非常圓滿。
2、會場集市。查乾蘇魯克大典的會場上,有許多來自各地的商人做買賣,形成相當規模的集市。據1864年(同治三年)的記載,集市安排在八白宮所在的吉格以南六百步的地方。這裡,做買賣的帳篷形成幾條街。其具體狀況是:盡東頭是北京、五台的門市,主要出售綠松石、珊瑚、珍珠、翡翠、瑪瑙鼻煙壺和各類寶石菸嘴兒、木碗、綢緞、庫綿、蟒緞等物品;它的西面是西安、榆林、神木的商號,主要出售銅製品和水煙、磚茶、西藏和四川的扁角羊角、麝香、羚羊角、紅花等貴重藥材及日用品;再往西面是歸綏、包頭、多倫淖爾的鋪子,出售各種皮肚帶,皮革詹、香牛皮靴、香牛皮、馬鞍、銅酒吸壺、多倫淖爾黃銅供器、酒器等。這些攤鋪占了三條街。在它們的西南還有一條大街,滿街全是鈑鋪,往往多達一百多家,經營各類小吃。鄂爾多斯的蒙古人和各地來的朝拜者,帶來大量獸皮、畜產品、土特產,換回很多的日用品。查乾蘇魯克大典,事實上也成了一個民族物資交流大會。
3、會場管理。在集市旁邊有一座蒙古包,這便是濟農方面派出的官府衙門。即叫“查乾蘇魯克衙門”或“蒙古包衙門”,是專門管理查乾蘇魯克盛會的機構。從道光年間(1821年)以後,不論哪個旗的王爺當盟長,把查乾蘇魯克盛會衙門委託郡王旗王府代管。
查乾蘇魯克衙門,擔負著諸多的職能。其中包括維護大會的秩序;登記商販,指定攤位位置,收稅,檢查計量器,懲罰販假貨、抬高價格者;懲辦偷盜、搶劫等等。該衙門具有直接裁決等特殊權利。他們在大典期間,日夜不停地巡邏,使整個會場井然有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查乾蘇魯克大會期間還舉行傳統的那達慕大會,由伊克昭盟政府或扎薩克旗、郡王旗(後合併為伊金霍洛旗)政府組織、管理大會,使傳統的查乾蘇魯克大典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