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古代蜀錦產地四川雙流地區現在仍保留著原始的多綜多躡機。因其踏板布滿竹釘,狀如當地過河的石礅——丁橋,故稱“丁橋織機”。它用32片綜32塊由輕質竹材製成的踏板來織制一種名為“五朵梅”的窄長花邊。操作時,花綜用左腳趾控制,地綜則用右腳趾控制,每織入一根緯線,便提起一片段預告綜和一片素綜。丁橋織機至今仍在民間作為一種主要的手工織機代代相傳,織造出富有民族風情的花錦、花邊等。挑花桿常用竹桿,因而由挑花桿發展而來的花本式提花機也首先採用竹編花本。竹編花本機的形制在今日廣西境內也有遺存,因其開口提花機構用竹編製成,故也稱“竹籠機”或“豬籠機”。它就地取材,竹木並用,其結構並不複雜,構思卻極為巧妙,充分揭示了提花機按花紋要求以一定程式起花的重要原理,為今後的演變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古代的提花織物是在木製提花機上由織匠手工織造而成的,非常費時費力,因此,提花織物價格也特別昂貴,一般為貴族所用。
由於原始腰機的張力有限,提花綜桿的數量受到了限制,因而織物的緯向花紋循環無法擴大,紋樣圖案的織造產生了局限性.。對於花紋循環大、組織複雜的大花紋,如花卉紋、動物紋等,織造起來就顯得相當困難了。人們為尋求更好的織造原理及方法,經過長期的摸索實踐,大約在秦漢時期逐步發展成花樓束綜提花裝置,這裡所稱的“花樓”,是一種高聳於織機上部、控制提花機經線起落的織機部件,因此,束綜提花機又稱“花樓機”。
花樓機是我國古代織造技術最高成就的代表。它用線制花本代替竹製花本,貯存提花程式,織花紋開口不用綜片,而是每組經線用線綜牽吊,每梭所需提起的經線上的線綜再另用衢線牽引經絲開口。織造時,由兩人配合操作,一人坐在花樓之上(古時稱挽花工),口唱手拉,按提花紋樣逐一提綜開口,另一人(古時稱織花工)腳踏地綜,投梭打緯。這樣,花紋的緯線循環可以大大增加,花樣也可擴至很大,且更為豐富多彩。唐代前以多綜多躡機居多,唐以後則束綜提花機大為普及。
束綜提花機經過兩晉南北朝至隋、唐、宋幾代的改進提高,已逐漸完整和定型。在宋代樓璹的《耕織圖》上就繪有一部大型提花機。這部提花機有雙經軸和十片綜,上有挽花工,下有織花工,她們相互呼應,正在織造結構複雜的花紋。這也許是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機,在當時堪稱世界第一。到了明代,提花機已極其完善,這在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可得到印證。
束綜提花機以織物組織適應性廣、花幅大小隨機可變等優越性能,編織出一批批優秀的絲織品,而絲織品種的不斷更新,也促進了提花機的完善。1801年,法國人賈卡(Jacquard)在中國束綜提花機的基礎上發明了新一代提花機,用穿孔紋版代替花版,從而使絲織提花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中國目前使用的大多是這種紋版提花機,並逐步走向電腦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