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童年在家鄉上國小,1922年到1925年在惠民第四中學讀國中。這時的惠民已有了黨的活動,李竹如開始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一年春節,他在門上貼了“馬列傳天下,世界要大同”的對聯。 1925年夏季以後,李竹如先後在南京東南大學附中和濟南上高中。
人生事跡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在濟南正誼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他和一些進步青年,集資辦了一個名為《競進》的周報,宣傳革命思想。1928年“五·三”慘案後,李竹如一度回到家鄉利津,發動民眾,宣傳抗日救國,團結一些進步青年,開展革命活動。後遭國民黨當局搜捕,他越城出走,再次到南京,考入中央大學法學院政治系書。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李竹如擔任了中央大學中共支部書記,帶領學生投入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他和南京各學校以及外地到南京請願的學生聯合,先後衝擊了國民黨中央黨部、南京衛戍司令部,並搗毀污衊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央日報》館,使國民黨當局驚恐萬狀,勒令中央大學提前放假。翌年春節,李竹如返回山東過春節,南京地下黨組織遭受破壞,他無法返回南京,便先後到設在濟南的一鄉師和設在平原縣的五鄉師任教,並改名李一凡。在五鄉師,他與在該校任教的共產黨員馬霄鵬,用公開和秘密的方式傳播馬克思主義,宣傳抗日救亡,揭露蔣介石的反動面目,從而使五鄉師一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1935年,李竹如和幾個友人在濟南創辦了《新亞日報》,他親自擔任編輯,並為報紙撰稿,宣傳抗日救亡。1936年夏,李竹如到上海,在上海文化界一些朋友的支持下,創辦並主編《文化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為該報題了報頭。報紙先後介紹了魯迅、郭沫若、矛盾、巴金、丁玲等一些進步作家的生平以及他們的作品。
1937年“八·一三”日寇大舉進攻上海後,李竹如離滬奔赴延安。他一路上刻印《中共中央宣言》等檔案,散發給民眾,還團結了一些知識青年結伴而行,沿途進行抗日宣傳。10月,李竹如進入晉東南,被留到八路軍一二九師,做宣傳和民運工作。1938年開始,他先後擔任晉冀豫區黨委機關報《中國人報》社長兼總編輯、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報《新華日報》(華北版)的副總編輯。5月,李竹如調任八路軍第一縱隊政治部民運部長。6月29日隨縱隊到達山東沂蒙山區。
李竹如到山東後,擔任的工作很多,其中為建立山東抗日民主政權所作的貢獻尤其引人矚目。1940年2月,山東根據中央指示,成立憲政促進會籌備會,李竹如是發起人之一。他在《大眾日報》發表了《開展憲政運動的準備工作》的專論,從理論到實踐對這一工作進行了闡釋。此後,他被選為選為山東憲政促進會的執委和常委,後又擔任組織部長,負責處理憲政促進會的日常工作。1940年7月李竹如作為代表出席了山東各界人民聯合大會,並擔任了主席團成員,具體負責大會的組織工作。他在會上作了《戰鬥中的山東人民》的報告,當選為山東省參議會參議員、駐會參議員、秘書長,負責參議會日常工作。他還當選為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委員和教育組副組長、山東省文化界救亡協會會長和山東各界救國聯合會總會常務委員。1942年初,李竹如擔任了戰工會秘書長,負責政府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