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堡鎮](/img/b/16e/nBnauM3X1gzMwAzM0YjN0UDMzITM4MTO2QjMwADMwAzMxAzL2Y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歷史沿革
李家堡鎮歷史悠久,開發較早,距今已有四、五千年。西周以前屬雍洲之地,西周為羌戎地區,春秋為襄戎邑,秦屬隴西郡。金皇統初(公元1142年)始設定西縣,治所在今定西大城。以後歷代興廢變革,李家堡一直隸屬今定西縣。元朝時分別屬於陝西省的鞏昌府、臨洮府和定西州以及吐蕃的岷州轄地,到清末屬於鞏昌府。公元1949年8月李家堡鎮隨定西縣解放,建國後於1955年劃歸定西專區所轄至今。
自然環境
氣候特徵:李家堡鎮屬於溫帶半濕潤向半乾旱區過度性氣候,大陸性特徵明顯。降水量少且集中,年內、年際變率大,年均降水量約380mm,年蒸發量達1500mm左右,為降水量的3—4倍,多旱災。多年平均氣溫6.5℃,變化在5.8—6.8℃之間,絕對最低氣溫零下26.9℃,絕對最高氣溫33.7℃。年平均日照時數2300小時,無霜期149天左
![李家堡鎮](/img/1/d04/nBnauM3X3MDN5ATM3ATMzUDMzITM4MTO2QjMwADMwAzMxAzLwE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地貌特徵:李家堡鎮屬隴西黃土高原丘陵壑區,多為黃土梁峁和河谷階地。地勢由東向西傾斜,東高西低,平均海拔2000左右。
地質特徵:李家堡地區位於秦嶺構造帶的北緣、祁連山構造帶的北閭和六盤山構造帶的右鄰。在不同地質階段受不同地質構造帶的影響,新構造運動相當活躍,地震活動頻繁,基本地震烈度為7度,平均地基靜承載力Qk=120—140千帕。
水資源:李家堡鎮屬於水資源不充足的黃土丘陵地帶,而淡水資源尤其匱乏,其主要原因是乾旱少雨,地下水礦化度高。鎮域內地表水僅一條——關川河支流東河,且基本為一條幹河,僅在洪水季節有徑流。可供開採利用的地下水賦存於一些小型第四系斷陷盆地和東河兩側近代沖積層中,另外黃土層中存在著少量的可以利用的黃土丘陵地下水,但地下水礦化度高,含有害物質,腐蝕性係數大,基本不能作為生活、生產用水,可利用價值低。
人文概況
李家堡鎮歷史悠久,文化沉積厚重,名人輩出,代表人物有隴右大儒馬南圓,傳奇將軍蔣雲台,抗日名將李振西。李家堡鎮現有學校27所,在校學生4185人。改革開放以來,通過高考走出農門,奮鬥在各條戰線上的李家堡學子一共有221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1人,碩士研究生52人。他們中有紐西蘭大學教授劉學文;中央電視台記者牛興福;山西省萬家寨水電站工程師張建明;西安衛星指揮中心工程師何剛;中國航天航空大學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李家堡村支書史正常之子史彥斌、史俊斌;中國科學院博士張文靜;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姚軍民;國防科技大學飛彈學院指揮系碩士研究生張江國等佼佼者。
特色產業
馬鈴薯產業。按照“布局區域化,品種優質化,耕作機械化、生產標準化、行銷品牌化,加工精深化”的思路,在麻子川、雙泉、泉子、馬家岔等七村建立一個1.7萬畝隴峰澱粉公司生產加工薯基地;在箍窯川、姚家岔、鹿馬岔三村建立一個各100畝的洋姜示範基地;在麻子川村建立一個500畝的地膜玉米示範基地。2007年李家堡鎮共調運隴薯3號一級種10.5噸、二級種100噸、隴薯6號650噸,同時加快馬鈴薯籽種窖體系建設,廣泛動員民眾在莊前屋後興挖籽種窖。李家堡鎮小整薯播種400畝,芽栽2200畝,調運微耕機30台,機播1500畝。同時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把技術服務貫穿於農業生產始終,在李家堡鎮範圍內掀起學科技、用科技和推廣科
![李家堡鎮](/img/9/8e4/ml2ZuM3XyEjN1ATM5QTMzUDMzITM4MTO2QjMwADMwAzMxAzL0E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畜草產業。按照種草與養畜並抓,提質與增量並舉、發展與安全並重的思路,全面推廣“種草—養畜—沼氣—肥田—增收”的生態經濟模式,整合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愛德”基金等各類項目資金,新建草畜轉化示範點5個,標準化圈舍350間,沼氣池350座。其中標準化圈舍李家堡村100間、唐灣村130間、雙泉村80間、馬家岔村20間、泉子村20間,各示範點相應全部配套沼氣池;李家堡鎮已完成圈舍100間、沼氣池100座;進一步加強對獺兔養殖業的宣傳和示範引導工作,2008年內計畫李家堡鎮新發展獺兔養殖戶350戶,為了確保獺兔產業的成功起步,切實為人民民眾帶來利益,鎮上聘請了魯家溝養殖協會會長崔向榮為李家堡鎮技術指導,與村幹部同等待遇,並將5月份確定為李家堡鎮 “獺兔養殖月”,李家堡鎮共有獺兔養殖戶23戶,2008年5月份新發展獺兔養殖戶12戶。
勞務產業。李家堡鎮圍繞打造“誠信李家堡”勞務品牌,按照“輸出—成才—創業—致富”和“五子登科”的要求,繼續保持李家堡鎮勞務工作的良好勢頭,在李家堡鎮實施“兩後雙百”工程和“陽光”工程,確保實現“兩後生”百分之百的培訓,百分之百的輸出。李家堡鎮已舉辦各類培訓班6期,參訓人員362人(次);輸出勞動力4142人,其中組織輸出3830人,其中能人帶動輸出907人,英超工貿有限公司50人,山東油田6人,浙江誠信58人,浙江義務35人,清華陽光30人,其他16人,並在浙江義務(輸出35人)、新疆建設兵團31團11連(2006年輸出拾花工142人)建立了李家堡鎮的勞務基地,打造“誠信李家堡”勞務品牌。
基礎設施
![李家堡鎮](/img/7/752/nBnauM3XzgzM5IzM5gTMzUDMzITM4MTO2QjMwADMwAzMxAzL4E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