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民[四川大學數學學院院長]

李安民[四川大學數學學院院長]

李安民,男,生於1946年9月20日,漢族,四川省大竹縣人,四川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四川省常委,博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現擔任四川大學數學學院院長。2009年12月4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四川大學教授李安民榜上有名。

基本信息

概述

李安民教授李安民教授
李安民教授(男,1946年9月生),1969年和1981年分別在北京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1年赴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留學,獲博士學位,1981年至今在我校任教,現任我校數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優秀教師。

長期從事辛拓撲、整體微分幾何研究,主持和承擔過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整體微分幾何方面,他率先提出了相對GW不變數理論,該研究引發了一系列後續的重要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充分肯定,並被廣泛引用。曾應邀到德國、美國、法國、日本等世界著名大學和研究所做學術報告,是國際著名雜誌《數學評論》(美國)和《數學文摘》(德國)的評論員以及中國《數學學報》(英文版)和《數學進展》等刊物的編委。

李安民長期從事辛拓撲、整體微分幾何研究。與阮勇斌合作,提出並建立了相對GW不變數理論,證明了辛切割下的粘合公式,給出了Witten穿牆公式的數學證明,證明了兩個3維光滑極小模型有同構的量子上同調環。與人合作發現Hurwitz數與相對GW不變數的聯繫,並導出計算Hurwitz數的遞推公式和Cut-Join方程。證明了仿射完備的雙曲型仿射球一定是歐氏完備的,完全分類了主曲率有下界、完備類空的常數高斯曲率凸超曲面,徹底解決了用r階仿射平均曲率刻畫橢球的古老問題。與人合作證明了關於仿射極大曲面的Calabi猜想,並證明了4維仿射空間中關於Calabi度量完備的仿射極大超曲面一定是橢圓拋物面。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香港求是基金首屆傑出青年學者獎等。

2009年12月4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四川大學教授李安民榜上有名。至此,中國科學院在川院士增至27名,其中有兩名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62歲的李安民是四川大學數學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也是該學院第三個中科院院士。之前,柯召和劉應明先後當選中科院院士。

主要學歷

1963年9月-1969年7月 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
1969年8月-1978年8月 分配至四川省阿壩州汶川造紙廠工作
1978年9月-1981年7月 北京大學數學系研究生碩士學位
1991年10月 德國柏林科技大學數學系Fachbereich Mathematik, 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博士學位

學術經歷

李安民李安民
1981年到四川大學工作,歷任助教(1981-1984),講師(1984-1986),教授(1986-),博士生導師(1991-),理學院副院長(1996-1998),數學學院院長(1998-)。
1986年1月-1987年7月,1990年1月-1990年8月,1991年8月-1991年10月獲德國洪堡基金資助在Feachbereich Mathematik, 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作研究。
1993年9月-1994年2月在美國Berkeley數學研究所訪問。
1993年9月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1995年9月-1995年11月獲德國洪堡基金訪問Technisch Universitat Berlin。
1997年10月-1998年1月訪問美國WISCONSIN大學。
1999年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多次應邀在德國幾何年會上作報告。應邀在德國美國多所大學作報告:德國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Dortmund大學、Freiburg大學、美國Utah大學、加州大學Berkley分校、Stanford大學、Courant研究所、Emory大學。
1993-2001數學進展編委 1999-數學學報編委(外文版)

研究成果

李安民教授在潛心科研的同時,重視數學教育,熱心培養中青年教師,關心數學隊伍建設。在他的帶領下,微分幾何的研究,如今已成為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培養這一領域研究人才基地。他治學嚴謹,瞄準國際新領域,新方向,力求使學生獲得最新的、最前沿的知識,在熱點的領域作研究。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他指導的碩、博士生中,不少被評為優秀學生,多人加入共產黨。

李安民作為院長重視學科建設和發展,在任職期間,數學“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被教育部評為優秀基地,並正式授(掛)牌;“基礎數學”、“套用數學”兩個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11”工程子項目“數學與模糊系統”通過國家驗收。
李安民身為省政協常委,積極參加省政協組織的參政議政及調研活動

李安民教授從事基礎數學的教學與工作。87年以來,主持和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學天元基金、國家973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中國和德國國際合作項目近10項國家項目。1986-1987年獲德國基金,到德國作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三十多篇學術論文,在德國出版英文學術專著一部,其研究成果受到國際同行的好評,被廣泛引用,曾應邀到德國、美國、法國、日本等世界著名的大學和研究所作學術報告。10多次在國際學術會上作報告,因其卓越的研究成就,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3),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首屆傑出青年學者獎(1995),1993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9年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李安民教授還是國際著名雜誌《數學評論》(美國)和《數學文摘》德國)的評論員,是中國《數學學報》(英文版)和《數學進展》等刊物的編委

人物評價

川大教授李安民當選中科院院士川大教授李安民當選中科院院士

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和外籍院士選舉工作已經結束,共產生了35名新院士。其中,四川大學教授李安民當選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1、獲知當選院士低調拒採訪
獲知當選院士的訊息,2009年12月5日要出差到北京的李安民教授非常低調,他像往常一樣按時就寢,不願意接受媒體的採訪。2009年12月4日晚,記者聯繫上李安民教授的親屬,對方表示:“由於時間比較晚,李教授已經休息。他明天要到北京開會,無法接受採訪。”

2、師從陳省身從不“勉強”弟子
李安民教授關於整體仿射微分幾何與辛幾何的研究,曾受到國內外著名數學家如陳省身、Simon等人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國際上第一流幾何學家的工作”。2004年,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在天津逝世,作為弟子,李安民教授曾親去奔喪。李安民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老師畢生從事數學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開創了當代數學研究的新局面,他的去世,是世界數學界和中國數學事業的重大損失!

3、研究成果國際同行充分肯定
62歲的李安民教授曾任四川大學數學學院院長,1999年受聘為長江學者。根據中國科學院公布的信息,李安民教授長期從事辛拓撲、整體微分幾何研究。在整體微分幾何方面,他率先提出了相對GW不變數理論,得到國際同行的充分肯定。該研究引發了一系列後續的重要研究成果,如利用相對GW不變數研究了有一百餘年歷史的黎曼面的分歧復蓋的Hurwitz數,並導出了計算Hurwitz數的遞推公式,為該問題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途徑,也得到國際上的廣泛引用。

“這些研究雖然沒有圓周率那么驚動世界,但作用大概也小不了多少了。”四川大學數學學院一位博士生說。

4、生活樸素工作一直兢兢業業
李安民教授關於整體仿射微分幾何與辛幾何的研究,曾受到國內外著名數學家如陳省身、Simon等人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國際上第一流幾何學家的工作”。2004年,國際數學大師、中科院外籍院士陳省身在天津仙逝,作為陳省身教授的弟子,他曾親自前往奔喪。
四川大學數學學院陳柏輝老師是李安民老師的學生,1991年到四川大學跟隨李安民攻讀碩士。他說:李老師屬於實力派。陳老師覺得李安民生活樸素,待人謙和,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從不會強迫學生做不願意的事情,而是順應學生的發展。“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嘛!”陳柏輝老師表示,認識李安民十幾年了,李老師一直都是在兢兢業業工作,一心做學問。
繼石碧教授入選工程院院士後,四川大學又新增一名院士,這讓數學學院的嚴成輝書記笑得合不攏嘴:“李安民是位傑出的數學家,推動了數學這門科學的發展,他能入選院士也是學院的幸事!”

中國科學院2009年新增院士

中國科學院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院士投票選舉,各學部常委會審查確認,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六屆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共產生了35名新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的規定,經各學部院士對外籍院士有效候選人進行通信預選,各學部常委會討論排序,學部主席團六屆四次會議審議並投票產生正式候選人,並經參加院士增選評審暨選舉會議的全體院士投票選舉,共產生了6名外籍院士。
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在2009年12月4日公布。
數學物理學部孫昌璞 | 李安民 | 羅俊| 鄭曉靜 | 席南華| 崔向群
化學部萬立駿 |包信和 | 江雷 | 江桂斌 | 陳小明 | 周其林 | 唐本忠 | 塗永強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莊文穎 | 尚永豐 | 林鴻宣 | 侯凡凡| 隋森芳
地學部周衛健 | 鄭永飛 | 莫宣學 | 陶澍 | 翟明國
信息技術科學部劉國治 | 許寧生 | 懷進鵬 | 陳定昌
技術科學部於起峰 | 王曦 | 王光謙 | 王自強 | 王錫凡 | 申長雨 | 劉竹生
外籍院士菲立普 · 希阿雷(Philippe G. Ciarlet) | 哈邁德 · 澤維爾(Ahmed H. Zewail) | 徐立之(Lap-Chee Tsui) | 郎尼 · 湯姆森(Lonnie Thompson) | 馬佐平(Tso-Ping Ma) |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