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寧生

許寧生

許寧生,漢族,1957年7月7日出生於廣東普寧,廣東澄海人,1999年10月入黨,1975年10月參加工作,英國阿斯頓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現任復旦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許寧生教授 許寧生教授

1957年7月出生於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興文中學優秀校友;

1975年—1978年為廣東省普寧縣知青;

1978年—1982年在中山大學物理系本科學習;

1982年—1983年在中山大學物理系任教師;

1983年—1986年為英國阿斯頓大學(Aston大學)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86年—1996年在英國阿斯頓大學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199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996年起,回國定居,在中山大學任教授;

1998年起,任凝聚態物理研究所所長;

1998年,成為英國物理學會(IOP)fellow;

1999年—2004年任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院長;

1999年,創建廣東省顯示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1999年起,任顯示材料與技術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1999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2000年起,任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起,任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2004年—2010年任中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04年—2006年兼任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2008年兼任中山大學國際交流學院院長;

2010年12月—2014年10月,任中山大學校長(副部長級)兼研究生院院長;

2014年10月—2017年06月,任復旦大學校長。

2017年06月—,任復旦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8年6月8日,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座談會舉行,許寧生同志被聘為新一屆上海市決咨委委員。

社會兼職

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納米重大科學研究計畫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信息顯示學會北京分會主席,國際場致發射學會理事,國際真空微電子學大會理事,國際真空納電子學大會理事會理事,中國真空微電子學與場致發射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科學通報》副主編,廣東省物理學會理事長,是英國物理學會高級會員(Fellow)。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廣東省政協委員。

學術研究

研究方向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許寧生教授主要致力於“場致電子發射及其套用”的研究。長期從事真空微納電子學研究工作,主要開展新型場發射冷陰極和真空微納電子源陣列器件的基礎研究,以及它們在功能器件上套用的探索性研究。研究了大面積金剛石及相關薄膜場發射特性和機制,發展了物理解釋模型,並研究了類金剛石薄 膜在真空微電子源陣列的套用。研究了納米冷陰極場發射的套用基礎問題,發展了納米冷陰極材料可控生長及電子源陣列製作的技術,並研製出新型納米冷陰極原理型器件。研究發展了“金屬一絕緣體一金屬”微結構電子發射模型和印刷型冷陰極電子源製備技術。

所在學科:物理,光學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微電子

研究方向:凝聚態物理,光電納米材料與器件,真空微納電子學,平板顯示技術。

主擔課題

主持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超過25項,代表性有:

1、“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

2、“973”計畫預研項目

3、“863”計畫項目

4、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

5、國家基金委創新優秀群體項目

6、國家基金委”863“高技術探索重點項目

7、國家基金委海外優秀青年基金項目

8、廣東省”十五“重大科技計畫項目

9、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

10、教育部科技計畫重點項目

許寧生長期從事物理學中的真空微納電子學研究,主要開展新型場發射冷陰極和真空微納電子源陣列器件的基礎研究。許寧生1996年回國後,與團隊一起白手起家建成了今天的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許寧生擔任中大校長的近3年間,中大迎來了快速上升的時期,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學校各項改革發展均亮點頻頻。在他任上,中山大學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他還進一步指出:中山大學將用十幾年的時間,實現與廣東經濟發展地位相匹配。

主要成就

學術成就

已發表科技論文200多篇,為兩部英文專著撰寫章節,獲中國和多國保護髮明專利多項。199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科院橋口隆吉獎。

他培養的博士生中有3位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發表論文

許寧生博士 許寧生博士

曾參加一本國際綜合英文專業論著的編輯工作,並負責寫作其中兩個章節;為由美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納米科學技術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撰寫的“真空納電子學(Vacuum Nanoelectronics”一章,為英國著名綜述性刊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報告(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 R Reports)”撰寫綜述一篇,在Phys. Rev. Lett,Adv. Mater. 和Appl. Phys. Lett. 等刊物上發表科技論文超過200篇,其中SCI收錄超過100篇;據SCI統計,論文被國際同行引用超過500篇次以上,單篇最高引用超過150篇次。

個人獲獎

199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並於1998年獲得延續資助;

199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的第一二層次範圍;

1998年獲廣東丁穎科技獎;

許寧生 許寧生

1998年在第四十五屆國際場致發射大會上獲“最傑出科學家”稱號;

1999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入選廣東省“十百千”人才工程的“國家級”級層次,獲廣東省青年科學家獎;2000年獲廣東省勞動模範稱號,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200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稱號;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稱號;獲首屆廣東省傑出留學青年回國創業之星稱號;

2002年獲中科院橋口隆吉獎;

2003年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稱號(首屆);

200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009年12月4日新聞發布會宣布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教育理念

許寧生 許寧生

他在校內重視本科教育,提倡“人心向學”教育理念,提升本科教育質量整體水平,對學生各方面工作需求的投入,他明確提出,中山大學希望培養具有領袖氣質的人才和行業精英,希望學生在大學裡具備複合型、國際視野、人文關懷三個特點。2014年10月開始,中大啟動了大學院制改革,正式組建生命科學大學院、外語與翻譯大學院,通過加強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學科交叉、融合,進一步克服我國高等教育長期存在的專業劃分過細、專業範圍過窄、邊緣交叉學科知識淡化等弊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在許寧生任內,中大還加快了重大平台建設、國際合作辦學和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等步伐。近幾年,中大在強化傳統學科優勢的同時,大力致力於交叉學科和新興工科建設。中大與世界頂尖名校的合作辦學,堪稱國內高校典範。2012年11月,中大與計算機學科世界排名第一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創建了聯合工程學院和聯合工程研究院,2013年3月,中山大學又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簽訂合作協定,成立國際研究中心。此外,2013年底,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落戶中山大學廣州超算中心,“天河二號”峰值計算速度每秒5.49億億次,至今為止一直保持世界第一記錄。

諾貝爾獎獲獎者丁肇中教授領導粒子探測器阿爾法磁譜儀(AMS),中大是AMS中唯一研製用於太空實驗裝置的中國高校。許寧生正是中大這一太空裝置項目的領軍人,也因此而被人們熟知。

講話摘要

---2014年10月24日在就任復旦大學校長時的講話(摘要)

首先向大家致意問好。

按照組織的安排,從今天開始,我很榮幸地成為復旦的一員。任務來得很突然,這幾天,我心情很不平靜,尤其是今天。除了感謝上級的信任,我所能想的,就是如何與大家一起為這個學校的發展而努力工作。下面講三點粗淺的想法:

許寧生在復旦大學的就任講話 許寧生在復旦大學的就任講話

第一、“用心”當好一名復旦人。當一名復旦人是光榮的,是值得驕傲的。我沒有什麼可以作為獻禮,但帶來一顆心,一顆要與復旦人打成一片的心;也帶來了一個決心,一個與大家心連心的決心。只要我們同心同德,我們就能把復旦的事情辦好。

第二、鞠躬盡瘁為復旦。復旦是個偉大的學校,有機會為復旦大學的發展而出力,無上光榮。我與很多人一樣,對復旦大學充滿了仰望。復旦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學術大師和當代優秀青年雲集,享譽國內外。復旦學科結構綜合優勢明顯、前沿創新研究活躍、成果不斷凸顯、人才輩出、校友遍布天下、對外開放辦學影響廣泛,為國家和上海的創新驅動發展和文化創新傳承的貢獻突出,綜合實力提升快速。當前我們的任務除了弘揚復旦優良傳統,還要把復旦建設成為風清氣正、按現代大學制度辦事、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我將和大家一起鞠躬盡瘁,為之奮鬥。

第三、按照規律辦學,做好繼承與發展。作為一名新人,我還沒有資格講辦學新思路。我想,每個學校都要不斷追求卓越,我們學校接下來如何做好這件事情,需要調研、討論並形成共識,我願意與大家一起,不斷研究新形勢、新情況,提出新想法,不斷去探索與實踐。而作為我的工作的起點,下面有四個基本點,我想應該會是大家認可的:一是要尊重我們學校自身的發展規律,尊重她的文化傳統,尊重在座各位和廣大師生員工的共同選擇。二是要繼承與發展,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多年來的發展成果要繼承,黨代會、教代會做出的重大決策要堅持,而要在繼承中做好發展,重點是要抓住新的重大機遇開拓創新。我們學校在人才引進與培育、國際學術影響力擴大、科研任務承接、教師聘任制度完善等方面的良好勢頭應該加以因勢利導,擴大戰果。三是要堅定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於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與決定,教育部和上海市布置的工作,我們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學校是國家舉辦的社會主義大學,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好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校訓精神,為完成兩個百年的目標,為中國夢的實現立德樹人。我想,這肯定是所有復旦人的心愿。

最後,我要藉此機會向復旦全體教職員工、全體復旦學子、全體復旦校友和全體離退休老同志及教職員工問個好,並致敬意!

人物評價

中大“男神”校長許寧生與畢業生握手 中大“男神”校長許寧生與畢業生握手

丁肇中評價:許寧生是世界一流的教授。他的實驗室絕對是一個世界性的實驗室。而許寧生的觀念——“不能跟在別人後面,要做點別人沒做過的事情”,這一點尤其讓丁肇中欣賞。

此外,許寧生被人們所熟知的還有他的“不為人所知”,這緣於他的低調與務實。中大校內這樣評價他:先做後說,多做少說。此外,他也極少接受媒體採訪,還曾發生過“拉著記者的手,婉拒報導”的趣事,但他一直善待媒體。

中國科學院2009年新增院士

中國科學院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院士投票選舉,各學部常委會審查確認,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六屆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共產生了35名新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的規定,經各學部院士對外籍院士有效候選人進行通信預選,各學部常委會討論排序,學部主席團六屆四次會議審議並投票產生正式候選人,並經參加院士增選評審暨選舉會議的全體院士投票選舉,共產生了6名外籍院士。
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在2009年12月4日公布。
數學物理學部孫昌璞 | 李安民 | 羅俊| 鄭曉靜 | 席南華| 崔向群
化學部萬立駿 |包信和 | 江雷 | 江桂斌 | 陳小明 | 周其林 | 唐本忠 | 塗永強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莊文穎 | 尚永豐 | 林鴻宣 | 侯凡凡| 隋森芳
地學部周衛健 | 鄭永飛 | 莫宣學 | 陶澍 | 翟明國
信息技術科學部劉國治 | 許寧生 | 懷進鵬 | 陳定昌
技術科學部於起峰 | 王曦 | 王光謙 | 王自強 | 王錫凡 | 申長雨 | 劉竹生
外籍院士菲立普 · 希阿雷(Philippe G. Ciarlet) | 哈邁德 · 澤維爾(Ahmed H. Zewail) | 徐立之(Lap-Chee Tsui) | 郎尼 · 湯姆森(Lonnie Thompson) | 馬佐平(Tso-Ping Ma) |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