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群

崔向群

崔向群,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中國天文學會第十二屆(2010-2014)理事會理事長,中國南極天文中心副主任,國際天文學會(IAU)光學紅外技術分會組委, 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南極天文和天體物理學(AAA)科學規劃組成員。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曾參加英國焦吉班克 (Jodrell Bank) 天文台大口徑射電望遠鏡MKII和LOVEL的精度提高和歐洲南方天文台上世紀末最大的天文光學望遠鏡VLT(4架8.2米口徑望遠鏡陣)的工作。負責研製成功包括多項世界前沿新技術的我國創新的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和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在國際上將主動光學發展到新的水平,同時將我國望遠鏡研製水平推進到國際前沿,為我國研製下一代極大口徑望遠鏡創造了條件。 曾獲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職稱: 中科院院士

一級主學科名稱:光學工程

二級主學科名稱: 光學工程

簡介

負責研製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徑的大視場和光譜獲取率最高的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為中國在大樣本天文學特別是宇宙大尺度結構、暗能量探索和銀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國際前沿創建了平台。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並實現一種新型的主動光學方法:薄變形鏡面和拼接鏡面相結合的主動光學方法,成功實現了六角形變形子鏡和在一個光學系統中同時採用兩塊大口徑的拼接鏡面,使主動光學發展到新的水平,不僅使LAMOST這種非傳統光學系統成功實現,將中國望遠鏡研製水平推進到國際前沿,還為中國研製未來極大望遠鏡奠定了基礎。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10年10月19日,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第二十一屆院士大會在印度海得拉巴市舉行,來自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TWAS院士、獲獎科學家、特邀代表400多人出席了大會,在本次TWAS大會上,崔向群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研究方向

1、天文望遠望與儀器

2、主動光學技術

3、大口徑非球面光學鏡面技術

學術任職

1.國際天文學會(IAU)光學紅外技術分會(Division IX)組委;

崔向群 崔向群

2.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3.中國南極天文中心副主任;

4.江蘇雷射與工程光學學會理事。

學術成就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同時也是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均為第一完成人:

1.高精度大口徑天文鏡面磨製技術(2005年)

2.大口徑主動光學實驗望遠鏡裝置(2006年)

已授權發明專利2項,均為第二完成人:

1.高精度大口徑天文望遠鏡薄鏡面磨製的主動支撐控制裝置

2.天文望遠鏡主動光學主動支撐的電控系統

已受理髮明專利2項,均為第一完成人。

論文數十篇

目前的研究內容、項目、經費等:

1.承擔的國家項目:

目前承擔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英文簡稱LAMOST)”,任項目總工程師。國家投資項目經費2.35億元人民幣。

2.承擔的省部級項目:

南極內陸冰穹A天文選址和天文望遠鏡研製及相關技術研究,項目經費900萬元。

3.正在開展的研究內容有:

崔向群 崔向群

(a)大口徑(6米口徑)光學鏡面的拼接技術(b) 在同一塊大口徑鏡面上同時套用子鏡拼接的鏡面和可變形鏡面的主動光學技術

(c) 30-100米口徑光學/紅外望遠鏡關鍵技術預研究

(d) 南極望遠鏡預研究

學術經歷

1.國內外學術經歷:

75-78年:兵器工業部5318廠光學車間從事光學工藝;

81-85年:中科院南京天文儀器廠參加1.26米紅外望遠鏡設計和研製;

85-86年:英國焦吉班克射電天文台公派訪問工作1年3個月,參加38米和76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的天線面板精度提高工作;

86-94年:在設在德國的歐洲南方天文台參加4架8.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陣的方案研究、設計和研製;

94-至今:中科院南京天文儀器研製中心(現為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參加建議、預研、研製6米級口徑的大口徑兼有大視場的我國自主創新概念的光學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英文簡稱LAMOST)” ,任項目總工程師。

2. 國內外學術合作計畫:與美國、澳大利亞合作開展南極內陸冰穹A天文望遠鏡研究。

3. 聯合培養研究生計畫

中國科學院2009年新增院士

中國科學院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院士投票選舉,各學部常委會審查確認,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六屆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共產生了35名新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的規定,經各學部院士對外籍院士有效候選人進行通信預選,各學部常委會討論排序,學部主席團六屆四次會議審議並投票產生正式候選人,並經參加院士增選評審暨選舉會議的全體院士投票選舉,共產生了6名外籍院士。
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在2009年12月4日公布。
數學物理學部孫昌璞 | 李安民 | 羅俊| 鄭曉靜 | 席南華| 崔向群
化學部萬立駿 |包信和 | 江雷 | 江桂斌 | 陳小明 | 周其林 | 唐本忠 | 塗永強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莊文穎 | 尚永豐 | 林鴻宣 | 侯凡凡| 隋森芳
地學部周衛健 | 鄭永飛 | 莫宣學 | 陶澍 | 翟明國
信息技術科學部劉國治 | 許寧生 | 懷進鵬 | 陳定昌
技術科學部於起峰 | 王曦 | 王光謙 | 王自強 | 王錫凡 | 申長雨 | 劉竹生
外籍院士菲立普 · 希阿雷(Philippe G. Ciarlet) | 哈邁德 · 澤維爾(Ahmed H. Zewail) | 徐立之(Lap-Chee Tsui) | 郎尼 · 湯姆森(Lonnie Thompson) | 馬佐平(Tso-Ping Ma) |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